考点41 气象灾害
考点41 气象灾害
(2022·浙江6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1
,图2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位于西北(北)部、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题关键 空间分布特点需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干热风灾害天气成因从空气运动和气温两个方面分析;大水漫灌防治干热风灾害的不利影响从水资源利用、小麦品质和产量、盐碱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于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干热风等值线数值较大位置集中在安徽、江苏两省的西北(北)部地区,其中安徽西北部地区是干热风年平均日数最大值地区,其干热风年平均日数等值线变化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第(2)题,据材料一“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可知,干热风一般是受东移的高压控制,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降水少,晴天多;5—6月太阳直射点逐步向北运动,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受高压控制,以晴天为主,气温上升速度快,温差进一步增大,气压梯度力增大,风速较大,地表水分迅速蒸发,形成低湿天气。第(3)题,据材料可知,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拔节至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需水量较大,若此时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防治干热风灾害,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冬小麦生长期怕湿涝,大水漫灌会影响冬小麦生长期品质,可能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据材料一可知,干热风是一种出现时间较短的灾害,且大水漫灌易造成地表存积大量积水,在短暂的干热风之后,其排水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同时黄淮地区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快,地表多大风,蒸发旺盛,大水漫灌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加剧该地的土壤盐碱化。
1.洪涝
(1)洪涝灾害的成因
项目 | 因素 |
影响 |
||
自然 原因 |
流域情况 | 降水强度 |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 | |
地面坡度 | 地面坡度大 |
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
||
土壤含水率 | 土壤含水率大 | |||
植被覆盖率 | 植被覆盖率低 | |||
水系情况 | 支流多少 | 特别是扇形水系 |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
|
河道曲直 | 河道弯曲 | |||
河谷坡度 | 纵向坡度小 | |||
入海口宽窄 | 入海口狭窄 | |||
人为 原因 |
破坏植被 |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 ||
围湖造田 | 使湖泊对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
项目 | 内容 | |
监测和预报 | 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于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 | |
防治措施 | 工程措施 | ①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等 |
非工程措施 | ①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③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将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④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等 |
①防洪准备
②洪水应急
③洪水中的救助
2.干旱
(1)我国的旱灾多发中心及成因
(2)干旱灾害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危害 | 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陆地水减少,造成人畜和工农业缺水,甚至社会动荡;可能引发火灾、虫灾等灾害 |
防御措施 | 农牧林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改进耕作制度;等等 |
(1)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形成条件
①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如下图所示)
②台风的形成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5 ℃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b.对流层垂直方向上各层面的风速变化小,有利于热量聚集。
c.地转参数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旋涡。
d.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上冷下热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2)热带气旋集中分布地区
4.寒潮
(1)寒潮及其成因
(2)寒潮的影响
①危害
②益处
角度1 雪灾
1.(2022·浙江1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丙地。
(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2)冬季风迎风坡,降雪量大,降雪日数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时间长。
(3)牲畜冻伤、冻死,牲畜圈(棚)舍受损或倒塌;饲草供给困难;积雪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牧草产量。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交界地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故主导风向是西北风;乙地位于背风坡,丙地位于迎风坡,因此丙地气温较低,降雪时间较乙地长,降雪日数较多。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雪量大,降雪时间较长;且纬度较高,使得温度较低,积雪难以融化,故积雪时间较长。第(3)题,结合第(2)题结论可知,有害方面:冬春季节暴雪覆盖,温度较低,且时间较长,会冻死、冻伤牲畜,材料二显示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长时间暴雪会使圈舍损坏或倒塌,造成财产损失,同时饲养起来困难重重,交通堵塞。有利方面:来年回暖之际,积雪融化,导致土壤疏松,且水源充足,提高牧草产量,进而提高牲畜产量。
角度2 台风
2.(2019·北京卷)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示区域( C )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 D.④地寒暖流交汇
解析:读图可知,①地位于台风中心的北侧,风向为东北风,A错误;②地位于台风中心的西侧,多大风天气,且有可能有降水,出现大雾的可能性不大,B错误;③地位于台风中心外围附近,有可能有强降水,C正确;④地位于日本暖流流经区,无寒暖流交汇,D错误。
角度3 旱灾
3.(2020·浙江1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
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乙(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高(填高或低)。试从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措施。
答案:使用节水技术;实行跨区域调水;利用水利设施进行灌溉;种植耐旱作物;等等。
解析:第一问,华北春旱发生时北方降水少,此年份夏季风较弱,北进的速度慢,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长;当副热带高压脊长期停留在甲位置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为夏季;当副热带高压脊长期停留在乙位置时,雨带位于南方地区,北方旱情严重。第二问,根据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可知,当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高。第三问,从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措施,应该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旱措施,要从增加水资源、灌溉技术、节水技术、种植耐旱作物等方面思考。
本文标题:考点41 气象灾害
上一篇:考点40 海—气相互作用
下一篇:考点42 地质灾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397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3974.html
上一篇:考点40 海—气相互作用
下一篇:考点42 地质灾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397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