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材P2节 引入
提示 地球是行星,本身不发光,由于能够反射太阳光,所以从太空中看是明亮的。这与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是密切相关的。
教材P4-P5 活动
1.提示(1)活动前的准备,包括物品准备和提前查阅相关资料。
(2)找准水平方位,并记录拳头叠加的次数,进而计算出月亮的高度角。
2.提示(1)(2)具体记录活动略。
(3)根据月相观测记录表进行描绘。
3.提示注意月亮出现的方位和形状,观测两周月相,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 P8 节引入
提示 太阳为生物生长提供光和热;为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提供能量;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煤炭和石油等。
教材 P9 思考
提示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呈正相关,后者决定 前者。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热带雨林生长旺盛,生物量大;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亚寒带针叶林生长较慢,生物量相对较小。太阳辐射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能反映太阳辐射的多少。
教材 P13 活动
1.提示 对照图中波谷在横坐标上的位置,可计算出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大约为11年。
2.提示 读图可知:b图中最左侧波谷约在1710年,最右侧波谷约在 2010年。这两个年份间一共有27 个波峰,从 1710年到2010 年共300年,因为一个波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波间,所以我们用300 除以 27 就可大致算出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是11.11年。
3.提示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总结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约为11 年。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教材 P14 节引入
提示 任何生物想要生存都必须适应自然环境,因此,物种灭绝一般也是生物无法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要么是生物的进化没能适应环境,要么是环境突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材 P15上思考
提示包含相同或相似生物化石的地层是同时代的地层,A、B两地地层的生物化石不同,故两地不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地壳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垂直运动。
教材 P15 下思考
提示 该思考题旨在让同学们体会地球历史的漫长,并不要求同学们精确计算出答案。同学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质年代估算一下。
教材P19 活动
提示 根据教材,结合地质年代表示意图ꎬ可判断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④①⑤②⑦③⑥⑧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材P21节引入
提示 人类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及地震波的性质来认识地球内部结构ꎮ 地球内部结构的具体情况参见教材
教材P22 思考
提示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ꎬ地震波的速度发生了突然的变化ꎬ这说明这两个界面上下层的物质在组成、结构、性质、状态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异ꎬ这两个界面可以作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教材P24 活动
1.提示 略(读自然景观照片ꎬ一一找出即可)ꎮ
2.提示 分类如下:大气圈:云ꎻ水圈:山顶积雪、河流ꎻ生物圈:草、树木ꎻ岩石圈:山ꎮ
3.提示 各事物分属四个圈层ꎬ体现了四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ꎬ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ꎬ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问题研究
教材P25 知识拓展 资料1 1.提示 火星上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ꎮ 火星的大气成分、表面温度、水三个条件均不适合人类生存ꎮ
2.提示 需要改造的条件如下:
(1) 减小昼夜温差ꎮ 火星表面温度变化剧烈ꎬ昼夜温差大
(2)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ꎬ提高大气密度ꎬ提高氧气含量,要创造出与地球类似的大气条件
(3)创造合适的水环境ꎮ 适当提高气温ꎬ以保证足够液态水的存在ꎮ
教材P26 知识拓展 资料2
提示 火星基地的建设可参考“绿航星际”ꎬ在火星基地内建设一个人工生态系统ꎬ通过光合作用、水循环和物质循环利用ꎬ基本实现大气、水和食物的循环再生ꎬ形成可持续的火星基地ꎮ
教材P26 分工设计
提示 略
上一篇:2019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材习题答案
下一篇: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2教材习题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079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