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对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形象直观的展现,是地图教材编制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地理教学中,地图资源必不可少。各种形状和各种颜色的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丰富的地图语言能多维度表示空间地理事物的面积、形状、相互关系、分布规律和趋势,还能指引方向、计算最佳路线、分析未来趋势、规划空间布局和模拟动态变化等。在初中阶段,地理教学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是让学生背诵知识点。对地图的教学也多是照本宣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地图、了解地图。但是,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比较复杂,没有从最简单的空间概念着手去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地图的产生过程。而且地图内容的载负量较大,地图的颜色、符号等比较生硬。这些都无法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和正确的读图技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学生难以掌握地理知识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为此,笔者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注重观察地图、分析地图、描绘地图、绘制地图、填充地图、讲解地图的基本技能,这不仅是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一、地图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作用
1. 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现象能力。地图本身就是立体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产物,是将球面上的地理事物表现在平面上的一个数学过程。地图在各个维度各个方向上无时无刻不呈现着它的空间属性。地图能表示语言无法表述的空间分布、空间规律和时空变化等,能启蒙学生的空间认知,能为学生学习其它学科打下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地图能锻炼学生综合取舍、对比分析的学习习惯。编制地图的过程是一个选择和舍弃的过程,也是一个区分主次、大小和轻重的过程。学生如果经常阅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就能理解何谓大小,何谓轻重,何谓主次。通过阅读地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时能更好地选择、取舍、分析、对比和总结。
3. 地图可以将复杂、宏观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使观察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成为可能。因此,将宏观复杂的地理事物简化和图表化展示的地图有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4. 地图和文字结合,利于学生将空间地理事物和文字化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图文结合知识链。在地理教学中,将地图与文字结合,会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观察中国地形图时,让学生说出中国地形的空间分布规律、山脉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分水岭和气候分界线。也可以在讲解中国地形分布的知识时,让学生利用空间想象能力绘制简单的中国地形分布图。
5. 地图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零为整,使在现实空间中抽象、宏观、复杂的地理事物变得具体和直观,降低学生学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和地理原理的难度。地理教学是具有针对性的,比如学生需要掌握中国主要的山脉名称及其走向,水系的分水岭和气候分界线等。这些现实空间中海量的地理信息经过地图的综合取舍,展现在图像上,避免了文字赘述。
6. 地图的奥秘可以提升学生探索地理事物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索时空。例如,地球是圆的,但为何地图是平面的?地图是如何分层的?各个层的位置与现实的地理事物之间有何关系?地球内部都有什么?外太空都有什么?是不是什么信息都能表示在地图上?这些未知的问题是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好动力,是开启学生对地理事物兴趣的潘多拉魔盒,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观能动性。
上一篇:高二共建部地理学科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下一篇:浅谈城市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1292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1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