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中国地貌(8)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7-0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①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层的分布高度,其变化趋势取决于下伏古地形面 的总倾斜方向,海拔可从 1800~2000 米下降到 400~500 米,沿途随分水岭 与河谷的高低,忽起忽落,并非一平整的倾斜面。黄土在石质山地坡麓上的 覆盖高度,断续相连,隐约有一条所谓“黄土线”,但是黄土线的高度,西 端的高于东端,西坡的高于东坡,北坡的高于南坡;黄土线并非黄土分布的 上限,在它以上的山坡,甚至接近海拔 3000 米的吕梁山山顶,仍出现片状黄 土。
  ②黄土堆积厚度的地域变化,其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由薄变厚,再由 厚变薄,呈条带状分布。六盘山与吕梁山之间的渭河北山以北的董志塬与洛 川塬一带,黄土最大厚度达到 180~200 米。
  ③黄土颗粒成分,相当均一,粒径小于 0.1 毫米的粉砂与粘土平均可占 98.7%;而且自西北向东南,粗粉砂(粒径 0.1~0.05 毫米)逐渐减少,粘土 (粒径小于 0.005 毫米)逐渐增多。黄土的矿物成分,轻矿物(比重小于 2.90) 含量一般可占矿物总量的 90~96%,其中以石英和长石含量占绝对优势,表 明各地黄土在矿物种类上及其含量分配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④厚度最大的中更新世离石黄土,普遍夹有七、八层至十多层古土壤层, 古土壤层产状多向现代的干支河谷和较大沟谷作相向的弯曲或倾斜。古土壤 层是黄土堆积间歇时期的古地面,其起伏与今天地面形态大体相似。
  ⑤黄土高原的岩石山岭之间,在六盘山以西堆积了甘肃群,以东堆积三 趾马红土,它们都经过上新世晚期与早更新世初期的强烈的流水割切,其所 形成的古地面起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黄土堆积期间及其以后的谷间地的 塬、梁、峁与干支河谷、较大河谷的形态。黄土多次的堆积,只能缓和岭谷 之间的地势高差,填满了一些较小的沟谷,较大的水系没有遭到严重的打乱, 流水作用只有时强时弱的变化,始终并未中断。 黄土的沟谷发育过程,反映流水侵蚀作用在时间上的变化。现代的干沟 沟谷绝大多数孕育于中更新世黄土沟谷中,两者的谷形差不多是叠套的。现 代为数众多的冲沟沟谷几全是马兰黄土堆积以后形成的,在人类历史时期, 特别在农业兴起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破坏了原先的植被与土壤, 造成现代加速侵蚀,即快速的大量的水土流失。
  喀斯特(岩溶)地貌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很广,但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美 的是在西南地区,即广西、贵州、云南和川东、鄂西、湘西一带,因为这些 地区在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处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之下。 广西过去和现在都属热带型气候,碳酸盐岩分布很广,而且多属厚层的 石灰岩和白云岩,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大致可分四种类型:
  本文标题:中国地貌(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9/270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9/2702.html

标签:中国地貌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