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7.研究地震为家乡防震减灾出力(2)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8-1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二、了解乡土地震历史
  了解乡土地震历史,也是判断家乡未来震情的途径之一。历史上究 竟有无地震,可从史书及本地历代地方志中去查找。例如镇江这座历史 文化名城,在历代地方志中都留下了丰富的地震史料。如 1346 年 1 月 8 日镇江发生一次地震,元史上曾记载:“镇江路地震,四月雨红雾,草 木叶及行人衣皆濡成红色。十二月乙丑地震。”1524 年 3 月 20 日镇江发 生一次地震,《明大政记》有这样的记载:“三年四月已酉,自二年六 月至今,天鸣者三,地鸣者三,地震三十八。雷电、风雨、地裂、山崩、 妖怪甚重。”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地震是怎么一回事,但记载着震前气候 异常和震后山崩地裂的情况。
  在清代同治年间,即 1872 年 7 月 24 日和 9 月 21 日,镇江连续发生 5.2 级和 5 级两次地震。丹徒县志上曾记载:“八月十八日地微震,十九 日,地大震,壁摇,天有声。” 从现有资料看,镇江历史上 4 级以上地震有 12 次,其中 5 级以上地 震 4 次,最大震级为 1913 年 5.5 级地震。 镇江地震史与镇江的地质构造和发震条件是吻合的,即镇江有地 震,但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地震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镇江历史上还多次受邻区及海域 地震的波及影响。
  其中尤以 1624 年扬州 6 级地震和 1668 年山东郯城 8.5 级大震影响较大。康熙《镇江府志》记载着郯城大震波及到镇江的情况: “戍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二次,是夕震甚,山摇动,江河之水皆为 鼓荡,停泊之舟覆溺,城内外震倒墙屋无算。”1984 年南黄海 6.2 级地 震波及到镇江,城乡居民震感强烈,门窗发响,灯头摆动,站立不稳, 纷纷惊逃户外避震。某师范专科学校还发生学生跳楼事件,人为造成 20 多人受伤。 所以无论从镇江的地质构造,还是从镇江的地震历史来看,都不能 掉以轻心。特别是在我国又进入一个地震活跃期的这 10 年中更不能有丝 毫松懈,应当做好防震抗震工作,学校地震研究小组应该积极参与,努 力工作。
三、宣传地震知识,增强防震意识
  自然灾害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但受灾程度是可以减轻的,关键在于 人们是否具有防灾意识。 有没有防灾意识,后果大不一样。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979 年 7 月 9 日溧阳竹贤乡有一个 9 岁的小孩,地震发生时,立即躲在八仙 桌下,结果安然无恙。1976 年唐山大地震时,开滦矿务局一个职工躲在 大柜下,他仅擦伤点皮肤。据调查,这两个人都得到过一些防震知识的 宣传。1988 年哈尔滨白天鹅宾馆发生大火,外宾中的日本人由于防灾意 识强,住进宾馆时就已摸清了安全通道,结果不论男女,全部安全撤出, 而其它一些国家的外宾都有死伤。”仅从这些事例就可看出,在自然灾 害来临时,只要稍有一点防灾知识,就会受益匪浅。
  为了防震减灾,学校乡土地震研究组平时就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 配合本地地震部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震 灾害教育,大力宣传和普及地震知识,增强人们抗震、防震、减灾的意 识,增强人们的自救能力,从而把地震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本文标题:7.研究地震为家乡防震减灾出力(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419/2579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419/25797.html

标签:地震防震减灾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