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的自然景观--生物景观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作为风景旅游资源的生物则主要 是指的植被——覆盖山体的森林、树木、花草,及栖息于其间的动物和微生 物(大型真菌类)。 在山、水、天象、生物四大要素组成的自然景观画卷中,山体是主要的 形象骨架,而树木花草则是山的“衣裳”。同样的山体因一年四季二十四节 气的变换,不时地更换着衣裳,给四时出游的观赏者增添了趣意无穷的猎奇 内容。在现代旅游活动中,随着人类对重返大自然的向往,生物景观正在发 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风景植物的旅游价值
风景植物吸引人们去欣赏、考察研究,是因为它们各自都有一定的造景 育景功能和它们能创造有利于人类健身延寿的物质环境。
(1)造景功能
风景植物具有“幽”、“翠”、“形”、“色”、“香”、“奇”、“古” 等造景因素。 所谓“幽”,主要包含着深、暗、静、黝等风韵。“深”是森林茂密, 可给人幽深之感。“暗”指林间昏暗、阴暗之意,植物以其蓊郁的氛围,可 给人以“幽暗”之感。“静”指植物生存空间给人们的僻静、静谧之美感。 总之,植物的上述造幽特性能给人以幽深、幽暗、幽静、幽雅等幽美感。 与“幽”相关的是风景植物的“翠”色。“翠”指春绿色,它可使人们 产生翠绿、翠微之感受。北京地区这种命景也不乏其例,如燕京八景中的“居 庸叠翠”,燕平八景中的“天峰拔翠”。前者指居庸关周围苍松翠柏之景色, 后者指昌平的神岭峰。 “形”指风景植物在造型上的千姿百态。如以花论,有色、姿、香、韵 之分;以叶论有单、复、全、裂之状;论树形有挺拔雄健、婀娜多姿之别; 论果形有圆、扁、线等之异。总之,没有两种植物的茎、叶、花、果是完全 相同的。植物的千奇万异,除自然生成外,人们通过嫁接、培育等技术,还 可创造出五花八门的奇态,增强植物的观赏效应。如北京丰台花园从 1987 年起将其中 50 株植物,通过人工造型,制作出各种“动物”:长颈鹿、熊猫、 猴、雄鸡、虎等。 风景植物的茎、叶、花、果含有不同的色素,能形成多种色彩美。其中 最基本的色彩是绿色。绿,是生命之色。绿色植物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 以及这种作用对于旅游者健康的影响,是衡量它的美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 面。绿色环境能引起人们愉悦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休憩良好而保持旺盛的精 力。目前科学界已把“绿视率”作为衡量绿色环境的计量指标。所谓“绿视 率”即人在视野中绿色所占的比率,最新的科学成果认为这种绿色视野比例 达到 25%时,即可解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可以使人精神和心理上感到最舒 适。故绿色是人在视觉中最美好的感觉环境。植物除绿色外,还有黄色、红 色、橙色、蓝色、紫色、白色等色彩。这些色相都是受各种色素及其变化形 成的。多种色素的相互调和,构成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其中包括了一 些特殊的色相景观。如北京香山黄栌木形成的红叶,西山栎树的桔红色以及 五角枫、柿树的橙红色等。我国古代有许多命景,如太湖东洞庭山十景中的 “仙桥枫叶”,北京香山 28 景中的“绚秋林”等,就是这种植物色素造景的 典型代表。许多作家还以植物之色写了不少佳作,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的“日出山花红似火”等名句。 许多植物的茎、叶、花、果能发出一种香味,以浓淡分为清香、浅香、 浓香等;以发出部位分为皮香、木质香、叶香、花香、果香等。许多植物都 以香命名,如香茅、香菇、香蒿、香蒲、香椿、香樟、丁香、香榧、香蕉、 香橙、香薷、香水花、香青兰、香果树等,它们都以不同的香味给人以嗅觉 美和愉悦美,使游人既能尝香,又能闻香,引诱力颇大。我国古代有许多描 写植物香的佳作,如被宋代《词话》称为《花中十友》的“芳友”兰花,“清 友”梅花,“殊友”瑞香花等。 “奇”,主要指各种奇树、奇花、奇草等。北京也有许多“树上树”, 如柏抱榆、柏抱桑、槐抱榆、槐抱椿等。北京西山大觉寺一地就有“鼠李寄 柏”、“老藤寄柏”等几个奇树景物。风景植物之“古”主要指大量古老树 木。古树不仅具有记录时代、指示环境特征的历史文物和科学研究价值,而 且是旅游的重要观光对象。其观光价值,一是古,二是奇。古就会吸引人, 而且越古吸引力越大,越有保护价值。奇是形态奇特,或高大雄伟,或粗若 巨柱,或体态虬曲,或心空叶茂。这些古树名木都是首都风景植物的佼佼者, 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游的人。
(2)环境卫士的功能
风景植物不仅有上述幽、翠、形、色、香、奇、古等造景育景功能,而 且可以造就使人类得到健身康体、延年益寿的环境空间。使人们能够进行森 林治疗活动。首先,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据研究,绿色植物是 CO2 的主要消耗者,也是氧气天然加工厂。通常 1 公顷阔叶林 1 天可消耗 1 吨 CO2, 放出 0.73 吨氧气。每公顷草地 1 天能吸收 900 公斤 CO2,释放 600 公斤氧气。 按每人每日需消耗氧气 0.75 公斤,排出 CO20.9 公斤计算,则城市居民每人 具有 10 平方米的树木或 25 平方米的草坪即可把一个人呼出的 CO2 全部吸 收。SO2空气最高允许浓度是 1 立方米的空气含有 2 毫克,超过则使人发病率 增高。森林每日可从 1 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 20 毫克的 SO2。1 公顷柳杉每年 可吸收 720 公斤的 SO2;1 公顷垂柳每月吸收 10 公斤 SO2;女贞树叶每公斤可 净化 SO2,高达 14 克以上。其次,植物可减弱噪声污染,给人提供一处处具 有镇静感和安全感的环境空间。据日本本多氏调查报告,树木可吸收频率很 高的噪声,特别是端木、殃田茱萸、中国鼠李、连翘、喜马拉雅杉等效果最 好。第三,森林可调节气温,防止风沙。据测定,80%~90%的太阳辐射热 可被树冠吸收和反射。树木叶片的蒸腾作用又可消耗一部分热量,使温度降 低 3~5℃。绿地涵养水分,可使空气湿度提高 14%。特别是在城市,绿地对 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功能。据观测,一般市区比郊区平均气温高 1 ℃以上,最冷的冬夜可高出 4℃以上。森林对风沙也有明显的减弱作用。当 风沙通过林带时,森林能起过滤性障碍物作用,使树林的上风和下风带离地 面一米处的风速接近地表。据测定,在林带上风和下风部位,风速减弱的范 围,可分别达树高的 6 倍和 35 倍。这表明在林带下风一侧风力减速最为明显。 第四,森林还会散发出对人体有益的多种药素。这种有机物质主要有单萜烯、 倍半萜烯及双萜烯。它们具有杀菌、抗生、抗炎、抗癌等作用,同时又有促 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功能。其中单萜烯还有促进支气管和肾脏系统活动的作 用;倍半萜烯具有抑制精神焦躁、调整内脏活动的作用。此外,森林中的负 离子含量一般比较高。这是由于树尖可传导地面负电,林中水露微粒又是阴 离子附着的最佳物质。这些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它能够镇静、 安定、催眠、镇痛、止痒、止汗、增进食欲,使呼吸、脉搏节律平稳,降低 血压,稳定情绪,振奋精神,消除疲劳,给人以极大的舒适感,故被人们称 为“空气维生素”。总之,森林产生的大量阴离子与树叶、树干逸散出的大 量挥发性芬多精杀菌物质相结合,构成了一种高质量的能增进健康的森林浴 疗环境。近来有些外国学者研究,认为树木种类多少与人的癌症发病率呈负 相关。树木愈多,癌症患者就会减少。这是由于癌症与人体细胞中的含氧量 减少有关。森林不仅能放出大量杀菌物质,还能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以及氧 气,可改善森林治疗的人们体内细胞的含氧量,故对抑制癌细胞增殖有明显 的作用。
2.风景动物的旅游价值
风景动物的旅游价值就更明显和突出了。其主要特点是: ①奇特性。即动物在形态、生态、习性、繁殖和迁移、活动等方面的奇 异表现。游人通过观赏可获得奇特、怪异等美感。动物是活的有机体,能够 跑动、迁移,还能作出种种有趣的“表演”,对游人吸引力大大超过植物。 如无脊椎动物中以姿色取胜的珊瑚、蝴蝶;脊椎动物中千姿百态的观赏鱼、 龟、蛇、鸟类、兽类等。其中鸟类、兽类是最重要的观赏动物,它们既可观 形、观色、观奇、观动作,还可听其鸣叫声,获得从视觉到听觉的多种美学 效果。 ②珍稀性。风景动物吸引人还在于珍稀性。我国有许多动物是世界特 有、稀有的,甚至是濒于绝灭的。如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野马、野牛、 麋鹿、白唇鹿、中华鲟、白暨豚、扬子鳄、褐马鸡、朱鹮等。这些动物由于 具有“珍稀”这一特性,往往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北京百花山、松山、小 龙门等地也有不少珍稀鸟兽,如金钱豹、斑羚、猪獾、褐马鸡、环颈雉等, 从而大大增强了它们的招徕形象。 ③驯化性。动物不仅有自身的生态习性,而且在人工饲养、驯化条件下, 某些动物会产生各种模拟动作,如模拟人类动作或在人的指挥下作出某些粗 犷而可笑的“表演”动作等。我国古代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注重动 物表演娱乐活动,如古代的斗鸡、耍猴、驯熊、玩蛇、养鸟、放鹰、赛马等; 少数民族的斗马、斗牛等。 ④造园性。动物和植物一样,具有造园功能,给社会提供参观场所。主 要表现形式有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水族馆、标本馆等。据 1978 年统计,世 界上有 104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动物园,总数达 887 所。我国有独立的城市动 物园 37 所,城市公园附设的动物展区 159 所。北京郊区目前在大兴县榆垡万 亩林中开辟有濒危珍稀动物养殖中心及野生动物园。
3.生物景观的特点
在旅游观光活动中,生物景观与地理环境中的地质、地貌等要素共同组 成一个景区中自然旅游资源的总体系,但生物景观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首先,在旅游中,生物景观的构景作用主要是以“背景”来体现的。是 以大范围的森林、草原及栖息于其中的动植物来体现的。 比如北京百花山已知有维管束植物 92 科 800 多种;野生动物 40 多科 150 多种;松山有维管束植物 106 科 783 种及变种,野生动物 53 科 184 种及亚种 等。这只是说明北京的这两个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物种,人们到这里来游 览可以有机会观赏到、找到这些种类的动植物,感受到自然保护区的气息、 氛围和特点。但是在两地游览之时,并非想看就能看到这么多种类的动植物 的姿态。这是因为植物种类分布面积广,同一山地由山谷到山巅,由林下到 石缝间;每一种植物各有自己的花期、果期,前后不一;各种植物生长时多 呈混合状态,一般游人难以辨认。而动物更具有游走、迁徙等流动性。游人 于某天某时于某地想要都见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只是作 为景观的大背景出现加以欣赏的,这也正是我国古人很少有对每一种植物、 动物一一进行观赏描写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现代科学文 化知识的新游人将会在这一领域中领悟出独到而新颖的见解。 第二,生物景观虽然是以“大背景”形式出现的但却是所有背景材料中 最丰富多彩、最变化无穷、最富有生气的组成内容。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风景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和天象等均属非生命物 质,由它们构成的景观,虽有动有静,但多属以地球内、外营力为表现形式 的自然演变过程,所以这种“动”是无生命的“动”。只有动、植物的存在, 才使自然界增加了生命的活力、灵气,成为一种充满了生机的千变万化的动 和静相结合的景观综合体。如果你到北京郊野旅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 看到许多落叶阔叶林,在一年内随着四季的转换,其形态、色彩发生着千妩 百媚的变化。春天,树木、花草长出了新芽、新叶,开出了鲜花,溢出了芳 香;夏季,大地铺满了绿荫,田野一片青翠;秋天,树叶变黄、变红,果实 累累挂枝,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金秋世界;冬季草木凋零,空间通视加强, 遇降瑞雪,山林披银戴玉,晶莹剔透,与夏季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夏季 的几个月中,北京山区的草甸地带各种野花一批批的开放,有的地区会变换 三四次不同的景象。总之,北京一年四季鲜明的气候,使这块土地的景观发 生着既有规律又很奇妙的变化,给人以多种形象的、直观的、多变的观赏美 感。环境空间中又生活着不同的珍禽异兽或观赏昆虫。这种美的活力变幻, 正是居民四季出游所感受的不同的灵气。可见风景植物在旅游中的功能之 大、之多。动物更是风景动感的载体,成千上万只兽类、鸟类、蜂、蝶,奔 走或飞翔、鸣叫于浓密的森林和起伏的原野之间,鱼、虾、两栖动物游弋或 跳跃于波光粼粼的水中、田边,把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变成了热闹非凡、生机 盎然的灵动世界。因此,从旅游角度而言,一切有观赏意义的风景生物都是 装点河山、造景育景、最富灵动美的自然要素。 第三,风景动植物比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更多的旅游功能。这是因为: 动植物种属和数量繁多,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生存。地面、土内、水下、空 中到处都有动植物繁衍和生息,每种生物又有各自的生态、习性、色彩、造 型等特点,可满足人们多种观赏心态及娱乐、健身、考察、食用等功能需求。 如观赏植物具有观花、观叶、观形、观果等功能;观赏动物具有观体形、观 色态、观姿态、听鸣叫声等功能。除了这些观光功能外,还可利用植物为人 类创造幽境、别墅、小庭院;利用动物开展垂钓、狩猎、围捕、采集等活动, 以达到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加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发展精神文 明等社会、经济目的等多种精神需求。 第四,风景动植物是活的有机体,它们既有适应自然环境、维持其遗传 性的特点,又有适应新的生存条件,被人类栽培、饲养、引种、驯化的可能, 因此,风景动植物在旅游造景中也具有可移动、可组合造景等可能性。众所 周知,任何一种动、植物都有自己的发生和演化过程,反映在有机体生活上 则为带有其祖先遗传特性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要想使其正常地生息和繁衍以 发挥其固有优势,人们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发展或者创造其所需要的固有环 境,以利繁殖。如可以通过了解植物的芽期、花期、果期和发叶落叶及其条 件等物候学特性,动物的休息、活动、嗜食以至于发情、繁殖等生物学特性 以达到异地引种的目的。此外,由于生物生活的可塑性及人们创造环境的能 动性,也可以按生物的适时适地原则和逐步适应变异原则,就地就近或从稍 远地方引入,以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广见和观赏反差心态。实际上,我们今 天见到的许多园林树种和花草均是靠人工栽培和引进的方法,来发挥其旅游 观赏效应的;许多人工兴建的动物园,让动物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或模拟那种 动物生态条件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以适应旅游观览活动的要求。如植物园、 动物园就是这些生物体被人类栽培、饲养、引种、驯化的组合造景的具体表 现内容。 因此,生物景观具有组成独立景点的潜力。以种类繁多的植被类型为大 背景舞台,开辟具有观赏价值的特殊片林或珍奇树种、古树名木、奇花异草、 珍稀动植物群落景观为独立景点展示给游人,将是未来森林公园的旅游规划 中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新课题。
一、北京地区主要植物景观概况
(1)北京地区的原生植被
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原始的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 叶阔叶林。据古植物学家对孢粉化石的研究得知,在人类史前时期,北京平 原及丘陵地带除湖沼以外的地区到处密布着以栎类为主的森林植被,混生的 阔叶落叶树种有榆、椴、桦、柿、槭、柳、榛等,在中山地带混生有以油松、 侧柏为主的针叶林。在 1500~1800 米以上的中山上部为茂密的华北落叶松、 云杉、冷杉组成的落叶或常绿针叶林。在乔木林下及林缘空地上伴生着胡枝 子、绣线菊、榛、蚂蚱腿子、溲疏、荆条、酸枣、六道木、丁香、山杏等灌 木丛。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及战争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至新中国成立前森林覆 盖率仅剩下 1.3%。经过近 50 年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虽然森林覆被率已 上升到 7.5%,但大都为次生林、人工林。北京周边地区的原始天然林仅在 东灵山、小五台山、雾灵山、喇叭沟门、松山、云蒙山、百花山等偏远地区 的深山地段还能够看到零星分布。这些原始天然林展现了北京地区历史上的 植被面貌,成为旅游观光中最富吸引力的植物景观。 (2)北京地区现生植被的特点 ①植被种类组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北京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北干 旱草原区、西部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及东北山地平原的嵌接地带,因此在 植被类型上也充分体现出了过渡与镶嵌的特性。植物种类在以北温带成分为 主的基础上包容了西北干旱草原地区的蒺藜、猪毛菜、柽柳、碱蓬;东北或 西伯利亚寒冷地区的落叶松、云杉、辽东栎、蒙古栎、北五味子、刺五加、 圆叶鹿蹄草、舞鹤草、铃兰,以及具有热带亲缘关系的臭椿、香椿、栾树、 构树、漆树、柘树、合欢、苦木、荆条、酸枣、蛇莓、天门冬、黄草、白羊 草等。据《北京植物志》记载,北京地区有维管植物 158 科 759 属 1482 种及 151 个变种和亚种。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使得北京郊野的山山岭岭各着异 装,韵味无穷。 ②以各类次生植物群落占优势。北京地区的代表性植被应是栎属、桦 属、椴属、槭属、杨属、白蜡树属等落叶乔木树种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和以 油松、侧柏占优势的温性针叶林。由于人为破坏严重,目前这些群落主要分 布在寺庙、名胜古迹附近或深山中,为残存的次生林或经人工抚育的半自然 林。广大低山地区占优势的是次生落叶灌丛或灌草丛,土层较深厚处多已开 辟为果园或果粮间作地。海拔 400 米以下,土壤侵蚀严重的阳坡以荆条、酸 枣、白羊草灌草丛占优势;海拔 400 米以上的阳坡以荆条灌丛占优势;阴坡 以蚂蚱腿子、大花溲疏、三桠绣线菊等中生落叶灌木组成的杂灌丛占优势; 海拔 800 米以上的中山,森林屡遭破坏的地段是二色胡枝子、榛属、绣线菊 属占优势的灌丛。 ③山地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北京西北部的中山山地相对高差大,一般 高差均在 1000~1500 米左右,如百花山、白草畔、东灵山、海坨山,随着海 拔高度的增加,气候的变化,植被也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分布规律。从山麓到 山顶一般可分为四个植被带:低山落叶阔叶灌丛和灌草丛带(这一带的原生 植被为栓皮栎、槲树、油松林);中山下部松栎林带(原以辽东栎、油松为 主);中山上部桦树林带(原生植被应是以华北落叶松、云杉为优势种的寒 温性针叶林);山顶草甸带(原生植被为寒湿性针叶林)。此外,山坡坡向 的不同引起阴阳坡水热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北京山地植被的分布。某些植物 或群落只分布在阴坡,而另一些只分布在阳坡。有些植物虽在各种坡向上都 有分布,但一般在阳坡时垂直分布界限上移,阴坡则向下移。 风景林 风景林,顾名思议,是以美学观赏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景观。其特点有二: 一是在地面分布有较大面积、郁闭度较高、数量较多的纯林或混交林,它们 或沿河流和山谷呈带状分布,或在郊野和山区呈片状延伸,在总体上它们可 构成“森林”氛围,而不是小片的、单个的树木。二是以观赏树木为主。林 相整齐、优美,色彩变幻多样,可引发人们的观光兴致。它必须经过人工艺 术开发形成人们乐于游憩的四维空间环境。所谓“四维”是指长、宽、高三 个向量上所构成的风景林“体”,然后再加上“时空”,如成片的古木群, 就明显地体现了时间演化这一“空间轴”。 风景林是以一个地区的大森林地域为载体的。原来北京周围是一块被葱 葱郁郁的原始森林所覆盖的美丽土地。早在北魏时期,北山居庸关一带处处 是茂密的松林,人们穿越都很困难,这在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一书中已 有记载,他称这里“山岫层深,林障邃险,路才容轨”。《读史方舆纪要》 一书也记载:“居庸关东去,有松林数百里。”那时,北京地区由于人口不 很多,森林砍伐尚不算严重。至金代前,房山区大红山的金陵,还是“峰峦 秀拔,林木森密”(见《金图经》)。密云县古北口以南地区,也是“五谷 百果,良材美木,无所不有。”(见《金国行程》)。但是从金代起,北京 地区的森林破坏却在加速。据《海陵集》记载:金正隆四年(1159 年),海 陵王在通州造战船需要大量木材,西山森林遭到空前砍伐。时人有记录:“坐 令斩木千山童,民间十室八九空,老者驾车辇输去,壮者腰斧从鸠工。”由 于西山森林破坏,清泉河水逐渐变为黑色。“呼黑为卢”,卢沟河也因此得 名。继之,金章宗在昌平驻跸山打猎,曾采取“下观野燎而猎”的办法,就 是放火把森林点燃,让熊熊烈火迫使野兽奔逃四散,然后抓住良机猎取。一 旦森林火起,便会经日逾月不息,损失十分惨重。元代是北京森林遭受严重 破坏又一时期,当时要建大都城,所需木材甚多。这些木材都是来自西山。 至元三年(1266 年)在永定河的西山金口处,开凿了一条运河,直达大都城, “以漕西山木石”(见《元史·世祖记》)。元代有一幅珍贵的《卢沟运筏 图》,画的就是西山当年运输和采伐木材沿永定河下运到卢沟桥处的情形。 由于元初大规模的采木,西山森林破坏殆尽,故谚语云:“西山兀(秃), 大都出”。明代,西山樵采加剧,森林遭到彻底破坏。据《典故纪闻》载: 仁宗时,除了居庸关到天寿山一段“宜禁樵采”外,“余听人采勿禁”。由 于滥采,向来“林密地险,敌不得聘”的居庸关到紫荆关一带,变得“林木 渐疏,往来无所阻矣。”(见《东田集》)此外,明代还在北京毗邻的河北 遵化一带冶铁,起初,那里“林木茂盛,柴炭易办”,但经过 100 多年,“山 场树木砍伐尽绝”。总之,经过元、明两代,到了清初,北京周围森林已经 保存得不多了。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载:北京郊区的庭园、寺庙、古迹、 名胜就有数百处,亭台阁殿及有关封禁之地还保存着成片森林。《帝京景物 略》亦载,银山“禁樵采,松不胜其柯而偃,柏拂地而已枝,橡子落地而无 人收,榆柳条繁而禁老秋,璧生树顶,泉流叶间。”但是到清末,东、南、 北郊森林仅剩下个别残址。据《热河志》记载:“辽、元以来,古树略尽”。 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也云:十三陵“自大红门以内,苍松翠柏无虑数十 万株,今剪伐尽矣”。又载东山口“有松园,方广数里,皆松桧,无一杂木。 嘉靖中,俺答之犯,我兵优林中,竟不得逞而去,今尽矣”。远郊如此,近 郊也难逃破坏厄运。如朝外日坛一带,曾有“古松万株,森沉蔽日”,今已 毫无踪迹。总之,北京历史上郊野原始风景林的破坏是极为惨重的,至 1949 年,京郊林地仅剩 2 万余公顷,城区园林绿地面积也只有 733 公顷,森林覆 盖率不足 1.3%。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林业系统及广大市民积极绿化,森林覆盖率开始上 升到 7.5%,公园绿地面积也曾达 46000 余亩,平均每人绿地 3.9 平方米。 以后又经过几十年的造林营林,绿化植树,至 1990 年,北京郊区有林面积已 达到 58.9 万公顷,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北京平原与山地接壤的半环形前山脸 风景带,前后共绿化各类风景林面积达 2.9 万公顷,占重点绿化面积 5.8 万 公顷的 49.8%。目前北京已形成一条绵延数百千米的沿山风景林带。 风景林一般分为天然风景林和人工风景林两大类型。天然风景林多是北 京地区适时适地乡土风景树种;人工风景林除大量栽植适于北京地区的风景 树种外,还从外地外域引进了一批风景林木。
下面分别介绍北京地区尚存的 天然风景林和已在北京周边地区形成的较大规模的主要人工风景林:
(1)北京远郊天然风景林 这部分的风景林主要位于西山和北山的深山区或环京边缘区。著名的风 景林有百花山、松山、小龙门、上方山、云蒙山、雾灵山等。树种除油松、 侧柏、刺槐、白皮松、桧柏、银杏、泡桐、国槐、橡栎、栾树、漆树、椴树、 白蜡、香椿、楸树、元宝枫、黄栌、合欢、柳树、山桃、山杏、臭椿、桑树、 槭树、柿树等针、阔叶风景材外,还有适应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天然风景 林,包括杜松、樟子松、白桦、山杨、华北落叶松、辽东栎、栓皮栎、檞树、 鹅耳枥、青檀、朴树、楝树、核桃楸、黄波罗等。近年许多林场还从外地引 进了红松、云杉、水杉、华山松、大青杨、川西云杉、加拿大云杉等。
(2)小西山风景林 主要包括西山林场、妙峰山林场和北安河乡新中国成立前后营造的风景 林。主要风景树种有:油松、侧柏、橡栎、刺槐、黄栌、元宝枫、 栾树、核桃、山杏、山桃、柿子、红果、桑树、白蜡、樟子松、华山松、辽 东栎、榆树、山杨等。其中针叶树阴坡以油松为主,阳坡以侧柏为主。阔叶 树以元宝枫、黄栌、刺槐、橡栎、山杏等为主。只有少数风景区栽植了桑、 桃、白蜡、山杨、柿子、核桃林。一般长势较高,大部分风景林高度达 4~6 米,少数高达 8 米以上。如鹫峰消债沟的橡栎、水池子樟子松平均高 10 米, 燕石沟的橡栎平均高 15 米。法海寺北的栾树平均高 17 米。这些都是本世纪 上半叶栽植的风景树木。其中燕石沟风景林,1930 年就种植 2 公顷,是北京 西山区最早的一块人工种植的风景林。妙峰山林场的陈家洞作业区,也有 7 公顷多植于 1930 年的油松林,成为西山区最早的人工油松林之一。还有大觉 寺后山和头二道作业区,存在着树龄达 400 年的人工栎林和油松林。从风景 树的胸径来看,大部分树种都在 6~10 厘米之间。 西山林场中风景林胸径最大的要数橡栎、侧柏和油松。如鹫峰消债沟的 三种树平均胸径都在 20 厘米以上;金山沟的橡栎、油松平均胸径分别达 20 厘米、22 厘米;燕山沟早期栽植的橡栎平均胸径达到 28 厘米;大觉寺后山 的油松、橡栎林平均胸径更达 45 厘米,是西山林场范围内平均胸径最粗的风 景林。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小西山地区的风景林在香峪大梁后基本上以油松、 侧柏、刺槐、橡栎、元宝枫、黄栌等为主;香峪大梁的北麓及大觉寺、北安 河一带,除了上述各种风景林外,还有大面积的山杏、山桃、山杨林木。 从风景林的保育质量看,小西山的大觉寺、鹫峰、金山、卧佛寺、香山、 八大处、法海寺一带,长势尤为壮观,树种比较丰富,郁闭度大而且色相美。 香山、八大处红叶观览区都位于这一带。 总之,小西山风景区已形成北京郊外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风景林区, 是北京市区及京外游客重点游览胜地。
(3)西山东部低山前脸风景林
位于门头沟区东部浅山前脸的山地,包括上苇甸、妙峰山、军庄、门头 沟、永定、潭柘 6 个乡及九龙山、西峰寺两个国营林场和潭柘寺、戒台寺公 园等。总面积约 31628 公顷,占门头沟区总面积 22%。境内依风景林之特点 又可划为以下 4 个小区: 第一,妙峰山玫瑰风景林:包括上苇甸的禅房和妙峰山涧沟两地。总面 积约 1604 公顷。这里有著名的妙峰山游览区,又有全市特产金顶玫瑰花和禅 房特产红果。金顶玫瑰花已有 300 年的栽培历史,它素以花冠大、花瓣厚、 层多、香味色浓、含油率高而驰名。一般每斤花 180 朵,花冠直径 5~8 厘米, 花瓣密集达 47~49 瓣,含油率 0.035~0.04%。红玫瑰炼成的玫瑰油,是高 级香料和酿酒、做糕点的精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它奇货可居,独立“金 顶玫瑰花”的殊荣。妙峰山玫瑰,分布面积大,每至花季,遍山彤红,是一 处独具特色的玫瑰花风景林。 第二、军庄、担礼油松、侧柏和果木风景林:包括妙峰山、军庄、门头 沟三个乡的 24 个村及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三家店一带。总面积约 977 公顷。这 里是进入北京西山的门户,果树资源十分丰富,主产京白梨,现有果园约 445 公顷。沿公路两侧正在大力种植油松、侧柏等风景林。其中龙泉务“京白杏”, 既是观花的风景林,又是观果、尝果观光农业胜地。京白杏果实扁圆,大小 匀称,缝合线明显,果顶略有微凹,果色底色黄白,色彩浓淡相宜,颇有观 赏价值。果肉黄白色,肉厚皮薄,汁液丰富,含糖量高,风味甚佳,清朝时 一直是皇帝贡品。 第三,九龙山油松侧柏风景林:包括门头沟乡附近 14 个村及九龙山林 场。总面积约 4443.5 公顷。这里是以油松、侧柏、落叶松、刺槐、黄栌、白 皮松为主要树种的风景林,近年还引种了铅笔松、火炬树等 50 多个新树种, 目前已达到一定绿化规模。 第四,潭柘寺油松侧柏风景林:包括潭柘寺乡、永定乡公路以西,共 24 个村及潭柘寺、戒台寺公园和西峰寺林场。总面积约 10196.4 公顷。目前已 有以油松、侧柏为主的风景林约 433.7 公顷,其中西峰寺林场拥有风景林约 276.3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74%。近年栽植的林木品种除油松、侧柏外,还 有桧柏、国槐、毛白杨、北京杨等 10 多种。
(4)昌平北部沿山风景林
昌平是北京重要风景名胜区。在历史上,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居 庸叠翠”和著名的“燕平八景”。称誉中外的明十三陵也在此区内。此外, 北部山区还有不少古寺及其遗址,如银山下的延圣寺,山羊洼云灵山的佛岩 寺,八家村云雾山清凉洞,辛庄村的白云寺和延寿寺等。这些名寺古物随着 岁月流逝,大部都已湮没或时过景迁,鲜为人知。但是它们的遗迹尚存,古 树犹在。经近年普查还残存着不少松柏片林和松、橡、栾、椴混交林。解放 后,经几十年的绿化造林,已有不少处风景林正在形成一定规模。如: ①十三陵风景林。据记载,这里的山岭在 500 年前森林十分茂密,后来 由于人口骤增,环山数十里,“近陵树木,多被砍伐”。至 1956 年陵区树木 仅存 92.3 公顷,每公顷平均有树 375 株。解放后,这些风景林如油松、侧柏、 桧柏、白皮松、国槐、元宝枫、橡树等大部都被保护下来,有的树龄高达 300 年,至今仍生长旺盛。现在除思陵外,到处是绿树葱茏,松柏参天,数量近 4 万株。十三陵风景林不仅包括陵区古树木,还包括十三陵水库周围山体营 造的大片风景树木。如 1958~1959 年,十三陵绿化指挥部组织众多单位,在 水库四周栽植了松、柏、枫、槐、橡、杨、柳、桑、杏、桃、梨、苹果等 70 多个树种,共 1015 万株,造林面积约 4466 公顷。为水库绿化、美化奠定了 基础。1962 年后,水库周围山体划归十三陵国营林场管辖,后经 20 多年建 设,各类风景树达到 8 万多株,其中针叶树 5 万多株,阔叶树 1 万多株,花 灌木 2 万株,果树 4500 株。并在大坝下面建成苹果园约 9.3 公顷,梨园约 4 公顷。如今,十三陵陵区附近山场已植满了松柏常青树,环湖群山到处绿树 成荫,再现历史上“环山数十里,松柏参天苍”的风景画面。 ②沟崖风景林。沟崖是一条纵深 7500 米的峡谷,境内道路崎岖蜿蜒, 沟沟皆崖,总面积 333 多公顷,是昌平保存较好的天然次生风景林区。沟头 原有上庙、下庙,今已变为遗址,但尚存两株高大的银杏树和侧柏、栾、椴 等 10 多种树,总计达 15 万株。 ③银山风景林。银山峰峦高耸,峰下有寺庙遗址和保存完好的 7 座辽、 元古塔。这里原有林地约 15 公顷,主要风景树种有松、柏、橡、槲、柿、杏、 枣等 10 多种,总计约 2~3 万株,树龄达 40~100 年,是京北一处重要风景 林游览区。 ④其他风景林。包括林地面积约 13 公顷,树木约 1 万多株的小羊山风 景林;位于蟒山后,拥有林地 8 公顷,树木达 8000 余株的云雾山清凉古洞风 景林;位于山羊洼云灵山古刹佛岩寺,拥有林地 10 公顷,古柏银杏千余株的 佛岩寺风景林;位于柏峪口,拥有林地约 8.3 公顷和松、柏等树 700~800 株的庆王坟风景林;位于黑山寨乡辛庄白云寺,林地面积较大,树种有油松、 橡栎、栾树、槭树、臭椿等 4000 余株的苇成峪风景林;位于桃花洞庙,拥有 林地 20 公顷,柏、橡、栾、臭椿等树种 18000 多株的姜米泉风景林;位于虎 峪沟内,树种有栾、侧柏、杏等的雀儿涧风景林;位于响潭沟,拥有林地约 13.3 公顷和 40~70 年生树木侧柏、油松、刺槐、栾树、合欢等的响潭风景 林等。
(5)怀柔低山丘陵风景林
包括西庄乡、北宅乡、范各庄乡、城关乡、茶坞乡及北台上林场、雁栖 和怀柔水库林场等。按照设计规划,先后建设了红螺山丘陵油松、侧柏风景 林;岐庄低山丘陵油松、侧柏风景林。在此两类地区主要以前山脸常绿树风 景林绿化及苹果、梨、红果、柿子等鲜果发展为重点。同时对原有次生林进 行保护和补植。特别是怀柔县城附近,已经形成与大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绿 荫系统,风景树木成林、成片、成带、成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登上西 侧龙山,到处是起伏连绵的苍松翠柏,景色绚丽多彩,被人们誉为“京郊一 枝花”。 风景树 风景树是指构成风景林的各种具有观赏性的个体树种以及在不同空间环 境生长的可列为独立景点的树木。它与风景林的最大区别是以个体的观赏形 象和面目进入风景观光系列,其吸引效果主要依托于树种美观、古老、珍稀、 名人所植、造型奇异等特性。它们或生长于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以具有观 赏和科考价值取胜;或矗立于城市郊野的宅旁、路边、庙内、坟上,以树姿 粗壮、高大、古稀、形奇著称于世;或因与中外名人有关,具有纪念意义而 耸立于各类公园及绿化场所。所以观赏风景树的基本标准就是:美、占、名、 奇四个方面。
根据这一条件,我们将北京周边地区(不包括城区内)的风景 树分成风景观赏树、风景古树、风景名树、风景组合造型树四大类:
(1)风景观赏树 风景观赏树主要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这种树木可能是某地或某风景 区的优势群种,也可能是品质上乘的独立观赏树种,还有可能属于古树名木 系列,一身兼有多种旅游功用。
除了上表所列 40 种风景树外,北京地区还有一些观赏树木,如响杨、核 桃楸、枫杨、辽东栎、蒙古栎、大果榆、盐肤木、小叶椴、七叶树、玉兰、 梓树以及枣、柿、山杏、山桃、山楂、海棠、李子、杜李等果木树。这些树 木不仅具有防护林、用材林、果木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功用,而 且又是北京地区自然风景区及园林绿化的重要风景树和伴生树。 根据风景树的风景观赏强度及其兼有功能,将它们划为Ⅰ、Ⅱ、Ⅲ级: Ⅰ级风景树:指主要用于观赏目的的树种,包括观形、观叶、观花、观果树 种。Ⅱ级风景树:指用于观赏和其他功用的绿化伴生树种,也包括观形、观 叶、观花等效用。Ⅲ级风景树: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但主要作为风景区绿 化的背景性良好树种。
(2)风景古树 风景古树是风景树中一大系列,其基本特点是以古老的树龄和氛围取 胜,具有吸引游客的特殊效应。植物都有各自所经历的,包括发育和繁殖阶 段在内的全部过程。每完成一过程都标志着该生命体生活史的结束。其中某 些乔木,生活史之长,可达几百年、几千年。人们把这些具有记录时代,指 示环境特征的树木文物称为“古树”。“古树是我们伟大祖国宝贵物产资源 和重要历史文物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无价之宝,在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个体 中,古树可称得上是最高、最重、寿命最长的“世界冠军”。“古往今来, 在生存竞争的舞台上,多少生物的个体,如匆匆过客。它们的痕迹,或被岁 月的激流消磨得无影无踪,或被历史的沉积物覆盖在底层。古树则不然,它 是竞争中的强者,自然生命力不可征服的象征。古树的一生,是与周围环境 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建设自身的过程。它在几百年、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 生在哪里,就在哪里盘根错节,在立地之处扎下新根,直插云霄,‘阅尽人 间春色’,绝不见异思迁。悠悠岁月给了它建造自身的机缘,历史变迁更给 它增添了重要价值。它像科学的勇士和无私的巨人,忠实地记载着自身所经 历的星转斗移、自然变更、社会兴衰以及其他种种情况,不断地储存和提供 人类所需要的物产和信息”(引自施海主编的《北京郊区古树名木志》)。 总之一句话,古树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桥梁和科学依据,是研究古气候、水 文、地质、地理、生理、生态等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历史活动的史实,是储 存无比珍贵特种资源的基因库。 北京是拥有 3000 多年建城史和 850 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 历史必然给北京留下大量记录时代和指示环境演化特征的古树资源。尽管在 纷繁的历史变革中,许多古树被战火及人类生活所破坏,但是有幸保存下来 的古树数量还是非常惊人,丰富多彩的。据 1984 年前调查,仅公园中百年以 上的古松柏就有 15214 株,大部植于辽、金、明、清时代。如潭柘寺的“帝 王树”、“千年柏”,戒台寺的“活动松”、“九龙松”,北海的“遮荫侯”、 “白袍将军”、“唐槐”,延寿寺的“盘龙松”,香山的“听法松”,中山 公园的“辽柏”、“槐柏合抱”,天坛的“九龙柏”等等,都被誉为活文物 加以保护。据 1991 年普查资料,郊区古树名木共有 29 科、45 属、18179 株。 其中 1 级古树名木(指树龄 300 年以上和特别珍贵稀有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2409 株 , 2 级古树名木(仅次于 1 级古树名木,树龄在 100 年以上,300 年以下)15770 株,其 中稀有树种 262 株,特有树即“树上树”10 株。从长势来看,生长优良的有 10256 株,中等的有 7089 株,较差的有 834 株,分别占京郊古树名木总数的 58%、39%和 5%。其中 1 级古树名木长势优良的有 992 株,长势中等的有 1186 株,长势较差的有 231 株,分别占 1 级古树名木总数的 41%、49%和 10%(转引自施海主编的《北京郊区古树名木志》)。 北京郊区古树名木与城区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古树类型远远超过城区。京郊土地广阔,地形、水文、气候等自 然条件复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会生长着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古树和古树 群。如古楸树、青檀、酸枣、车梁木、流苏树、栾树、板栗、柞树、柽柳、 云杉、核桃、核桃楸、麻栎等,而城区主要是公园里和居民区的国槐、侧柏、 油松、银杏、松柏、白皮松、枣树、七叶树、龙爪槐、桑树、紫藤、玉兰等 少数种类。 第二,北京最古老的树木冠军郊区也超过城区。这是因为城区保存下来 的古树多在唐、辽、金以后,它反映了古城变迁的历史,而京郊广大地区都 很少受历史朝代变迁影响,可在僻静偏远的山地、旷野、坟墓、寺庙中保留 下来。
北京最古老的树种有柏树、银杏、国槐、白皮松、青檀五 种。其中又以银杏、侧柏为最多,其次是国槐。古树树龄最大的是密云县新 城子乡“九股十八杈”柏树,树龄达 2000 年。其次是昌平县桃洼乡檀峪村的 青檀、房山区上方山和门头沟区军响乡五道庙的古柏,三古树树龄分别为 1500 年。其他还有许多寿命不足千年的著名古树,如门头沟区妙峰山乡涧沟 村上顶庙外有北京郊区最粗的 1 株油松(高 10 米,胸径 127.3 厘米),怀柔 县碾子乡郑栅子村有京郊最大的“榆树之王”(高 20 米,胸径 200 厘米,树 龄 500 余年);延庆县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有京郊最古老的流苏树(高 5 米, 胸径 30 厘米,树龄 300 多年);房山区霞云岭乡下石堡村有京郊最大的 1 株暴马丁香(高 20 米,胸径 80 厘米,树龄 300 年);门头沟区齐家庄乡江 水河村有京郊最大的 1 株云杉(高 25 米,胸径 74 厘米);清水乡杏家燕村 有京郊最大的核桃树(高 25 米,胸径 132 厘米);怀柔县沙峪乡南冶村有京 郊最大的 1 株板栗树(高 11 米,胸径 96 厘米,树龄 300 余年);昌平县桃 洼乡王庄村有全市最大的 1 株“酸枣王”(胸径 90 厘米,树龄 400 余年)。 第三,北京郊区古树天然成分多,不像城区古树均属人工栽植。如在西 山、北山深山区的百花山、松山一带生长着一些天然古树柞树、云杉、核桃 楸、胡桃、栾树等,而且不少呈群体出现。它们是自然界中尚未被破坏的幸 存树木,对研究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第四,北京郊区的古树,多位于坟墓、寺庙周围,在过去特定环境的保 护下,形成了许多风水林和古树群。这与城区公园内单一的古树群,不论长 势、数量、造型都不相同。据统计,郊区古树生长在墓地上的有 6800 余株, 占古树名木总数的 38%;生长在古寺庙内的有 7390 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 41%。集中成片的古树群,共有各种古树 15000 余株。
第五,各区县古树空间分布不均匀。据调查,京郊古树名木分布前三名 依次为昌平县、西山林场和怀柔县,分别有古树名木 6054 株、3303 株、3121 株。其次是海淀区、门头沟区、朝阳区、房山区,分别有 1688 株、1240 株、 646 株和 609 株。
(3)风景名树 所谓“名木”主要是指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 的树木。上面在讲古树时,实际已涉及到许多名木。名木一般又可分为三类: 一是友谊树,二是纪念树,三是珍稀特有树。三类总计达 1563 株,其中友谊 树 554 株、纪念树 1009 株、珍稀特有树 272 株。分别占古树名木总数的 3%、 5.5%和 1.5%。
(4)组合造型风景树 不同树种的树木可连理一体,也可寄生互利。这种组合造型树,在美学 上可形成奇特的吸引效应,俗称“树上树”景观。北京地区类似这类风景树 也不少,主要组合造型类型有:“柏抱榆”、“柏抱桑”、“槐抱榆”、“槐 抱椿”、“槐抱楸”、“紫藤寄松”等。
风景花
花卉,是美的体现。春日桃红李白,牡丹富丽;夏日荷花玉立,茉莉香 浓;秋日菊傲霜霰,桂含芬芳;冬日寒梅吐蕊,水仙凌波。花开四时八节, 万紫千红,争妍斗艳。赏花踏花,探花咏花,不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观赏花卉一般可分为观花类,观叶类,品香类,观果类等。但是无论那 类花卉,观赏时都离不开姿、色、味、韵四个方面。姿指观赏花的姿态,如 飘逸的文竹,婆娑的棕榈,亭立的荷花等。色指欣赏花的颜色。绚烂的芍药, 华丽的牡丹,属于色彩浓烈、鲜艳、明快的花卉;淡雅的兰花,高雅的菊花, 素雅的水仙,清雅的菖蒲,属于清淡雅素的花卉。味指欣赏花的香气。许多 花卉既有鲜艳的色彩,又能散发浓烈的芳香。如国色天香的牡丹,香瑰绝伦 的月季,“花颜叶色两难分”的夜来香。品赏花香自古有四个衡量标准:即 浓、清、远、久。夜来香味浓而不清,兰花清而又纯正;桂花享有“共道幽 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上千年”的美誉。而茉莉花的香味则浓、清、远、久兼 具。古代诗人江奎赞颂其为:“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韵就 是欣赏花卉的神韵。色、姿、香是花卉的外表美,神韵则是花卉的内在美。 “菊花如瑞人,独立凌冰霜”这是菊的神韵。“枝横云梦,叶柏苍天”为竹 的神韵。我国著名画家郑板桥平生最爱竹子,并写下“秋风昨夜渡潇湘,触 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千古绝唱。
1.北京的花卉栽培历史
我国在人工栽培花卉和野生花卉方面,都是世界上同类资源最丰富的国 家之一,是众多名贵花卉的故乡。在北京地区,花卉生产历史也渊远流长。 其代表就是丰台区黄土岗、樊家村、草桥、玉泉营、马家楼等“十八村”。 据史载:元代这里已建有许多亭园,著名的有草桥的牟氏园、祖氏园及草桥 与丰台之间的万柳园、匏瓜亭、玩芳亭、遂初堂等。在万柳园内种植“名花 几万本,京师号为第一”。《日下旧闻考》记载:“草桥众水所归,种水田 者资以为利,十里居民皆莳花为业。有莲花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 稻麻。”明代,丰台花卉栽培业更盛极一时。《帝京景物略》中说:“右安 门外十里草桥……,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 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而丁 香;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鸾枝。入夏榴花外,皆草花。”此外,还有通 过火坑种植的“非时之花”,阴历十月中旬,就已开放。到了清代,丰台花 卉生产更有了发展。当时市场的情况是:宫廷用高档花,其次是各大王府和 大商号。春季是一年最盛期。宫廷用花以黄花、红花为主。黄色花中如腊梅、 迎春;红花中如梅花、鸾枝、榆叶梅、红碧桃、一品红、红绣球等。牡丹是 富贵花,宫廷是必送的。贫民区集中卖花地点乃集中于槐树斜街外,一般阴 历四月芍药花开,“到处成市”“历遍城坊”。再如玫瑰,“其色紫润,甜 香可人。……四月花开时,沿街唤卖,其韵优扬,晨起咋之,最为有味”。 而茉莉花,“四五月之交,市上担卖,……清远芳馥。”九月,菊花盛开, “满街高呼,助人秋兴”。由于多年种植花卉,丰台十八村遂逐步形成了各 村的育花特色。 北京花卉业,在历史上除丰台花乡比较集中外,其他寺庙、皇宫和花厂 也有一定规模的栽植。北京的寺庙,过去都各有自己的拳头花卉品种,并建 有“花局”,“四时送花,供王公贵人观赏”。在西城区护国寺和东城隆福 寺的庙会上,还设有“花厂”,出售鲜花。“春天以果木为胜,夏天以茉莉 为胜,秋天以桂菊为胜,冬天以水仙为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丰台花农把花卉业作为主业继承和发扬光大。1997 年 黄土岗花乡已有 28 个集团花圃,栽培面积超过 133.3 公顷,养花专业户发展 到 1500 多家,并有切花、盆花、花灌木等 500 多个品种,每年生产切花 120 万支,花卉收入达 400 多万元。 京城居民和花农,继承这一传统产业,从市场经营、美化环境、点缀住 宅、开办旅游观赏项目等方面向纵深拓展。如在经营花木市场方面,到 1997 年,花乡已拥有花卉生产用地 200 余公顷。花卉生产已形成 11 个大基地,花 卉栽植品种由 1981 年的 10 多种发展到现在四五百种(变种、新栽培种)。
北京郊区各城镇,近年都分别建设了许多以树木花卉为主要项目的园林 型公园。这些公园均栽植了大量草灌木花卉,初步形成了各区县以观花赏木 为主的城镇居民休憩、娱乐、健身场所。在游览观光项目方面,各区县兴建 了不少郊野型旅游点和休闲度假村,围绕旅游观光项目栽植了许多富有吸引 力的花木景观,如怀柔红螺寺,经扩建,除继续发挥紫藤寄松、千年银杏、 御竹林等“三绝”景观优势外,近期还引进了桂花、梅花等南方花卉品种。 京郊寺庙园林,近年都在利用各种花卉资源,美化环境,逐步形成各具特色 的园林氛围。
2.北京周边地区天然观赏花卉资源
北京郊野天然观赏花卉资源十分丰富,随地形海拔升高,有明显的立体 变化。据调查,海拔较低的天然观赏花卉主要有绣线菊属、野蔷薇、锦鸡儿 属、大花溲疏、胡枝子属、石竹、毛茛、乌头、野秋海棠、沙参、翠菊、紫 花野菊、白头翁、山丹、岩青兰等;海拔较高的天然观赏花卉有太平花、东 陵八仙花、兰荆子、丁香、美蔷薇、剪秋萝、翠雀、华北耧斗菜、大花杓兰、 胭脂花、野罂粟、柳兰、华北蓝盆花、锦带花等。主要野生花卉观赏功能见。
3.北京地区春游及秋游的最佳时间
北京市气象局通过对北京市 19 个气象站几十年积累的气温资料的统计 分析,并经过 27 个旅游景点的实际订正后得出:北京地区进入春季的顺序大 致为:城区—→近郊平原区及房山、门头沟、昌平、怀柔等区的前山地带(比 城区晚约 10 日)—→北京西南线低山区和大兴、顺义等东南平原地区,如云 居寺、半壁店森林公园、青少年绿色度假村等地(比城区约晚 15~20 日)— →北京郊区 500 米以下浅低山区,如潭柘寺、雁栖湖、丫髻山等地(比城区 约晚 20 天)—→500~700 米深山低山区,如黑龙潭、鹫峰、斋堂水库、十 渡等旅游区(比城区约晚 1 个月)—→800~1000 米的中山地区,如八达岭、 妙峰山、密云综合旅游区、龙门涧等旅游区(比城区晚约 1 个半月)—→千 米以上中山低区,如百花山、松山、东灵山、云蒙山等旅游区(比城区约晚 2 个月)。从北京地区春季旅游活动的气候导游图上可以看出各地区什么时 间游船下水,什么时间为最佳春游时间。此图为各年的平均值,您可以结合 当年的气候状况,根据城区春季湖面冰冻消除日,野草发青始日,春季野花 开放始日,来推算某一旅游区的最佳春游日期。 进入秋季的顺序则与此相反,千米以上的中山地区最早入秋,依次向低 山、平原、城区推进。 风景果 果树、果品也是一种风景类型。许多果树生长在一起,可形成一定规模 的风景果园或风景果木林;不少富有特色的个体果树,又可列为独立景点, 形成风景树的观赏效应。它是与一切风景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类观赏植 物。如柿树,在果熟季节,不仅果实红得令人可爱,而且叶也变成了橘红色, 形成果、叶彼此互映的层次丰富的红色景观。观红叶与观红果同时同地寓于 一体,这是柿树这一类风景果树的显著特点。又如杏、梨、桃等果树,春季 开花,夏秋结果。是重要的木本观赏花卉,又是重要的观果树木。但与柿树 不同的是,它们观花的季节与观果不相重合。这一类果树,既可以列入春天 的观花景观类型,又可以列为夏秋观果景观系统。 风景果林的观赏,实际上包括观果形、观果色、闻果香、尝果味等许多 观赏与体验内容。果实形态与色、香、味的综合,常常成为人们对水果喜爱 的共同衡量标准和心态基础。 石榴树具有观花和观果两种功能。因品种不同,其观花与观果功能也有 主次变化。一般而言,石榴花呈现重瓣者,以观花功能为主;属单瓣者则以 观果功能为主。前者花有红、白、黄、紫和玛瑙诸色,色彩鲜丽,花期较长。 其红色者,如赤如丹,灼若旭日,如火石榴,赤色如火;其白色者,洁白如 雪,娇素多姿。此外还有一种四季开花的石榴树,即使在秋日果挂枝头时, 亦可见到花开满枝的情景,即所谓“四季榴”。后者,即单瓣石榴,多开红 花,易结果实,属观果石榴类型。这类石榴的果实,色泽艳丽,籽粒晶莹, 红如玛瑙,白若水晶,甜酸多汁,清爽可口。古人从其艳美、味佳、汁液丰 富这一特点出发,又将石榴称为“天浆”。 桃也是一种既观花又观果的植物。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句呕歌其花 美。如“一年一度芳草绿,又是一春桃花红”,宋代诗人苏轼云:“竹外桃 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代《广群芳谱》说:“夹道桃花新过雨, 马蹄无处避残红”,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等。由于桃树花美,桃果形美、味美,而赢得了社会上千千万 万人的好感和偏爱,并给予桃多种崇高的荣誉,在民间桃子还被戴上“仙桃”、 “寿桃”、“仙果”等象征幸福和长寿的桂冠。再加上“桃花源”、“桃花 江”、“桃花渡”、“桃花溪”、“桃花潭”等文学作品的渲染,使桃进一 步升华为人间美的象征,这种审美意境,一般要比桃花、桃果的直接欣赏具 有更加深刻的哲理效果。 葡萄既是一种美丽的园林绿化树种,又是一种藤本落叶观果植物。每至 夏秋,无论果园、篱旁、街路、庭院,到处都可见到它那枝蔓袅斜、生气盎 然的树架上,悬挂着簇簇珠圆玉润、汁多味浓的葡萄串,令人看后实在陶醉 不已。葡萄,由于果形优美,光亮,味佳,营养丰富,而被人们誉为“果中 之珍”。据史籍记载,它是在汉代由张蹇引入中原的,至唐朝栽培已很盛行, 并大量用于酿酒。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写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尽”之 佳句。如今,葡萄的品种越来越多,作为观果植物已遍布我国南北各地。由 于品种多样,其果实的形态、色泽也有多种观赏类型。如北京地区栽培的“龙 眼”,果穗长得像圆锥形,且大而紧密,果粒为圆形,紫红色;果肉淡绿色, 柔软多汁;在河北宣化和新疆吐鲁番栽植的“牛奶”葡萄,虽果穗属中等大, 但呈圆锥形的穗体排列十分整齐,加之长椭圆形,淡绿、晶莹可爱的果粒, 脆嫩味甜多汁的果肉,给人以极大的诱惑力。此外,还有具浓玫瑰香味的“玫 瑰香”品种;食之无核、果肉脆而多汁的“无核白”等,它们都以不同的形、 色、味,构成各具特色的吸引魅力。 樱桃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栽培历史。由于它 在水果之中成熟最早,果实又有鲜红艳丽的色态,而被人们列为观果植物中 的“珍品”。每逢仲夏季节,常会看到各种不同品种的樱桃,挂满托着绿叶 的枝头,有的状如缨珠,色泽悦目,有的玲珑晶莹,惹人喜爱。如果你再摘 上几颗尝尝,其味甜适口,汁液丰富,更令人心清气爽、回味不已。樱桃的 这些观赏和美感特性,在历史上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士,为它写下了多少 脍炙人口的诗歌。著名的有张祜的《樱桃花》诗:“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 千片露红珠”;方回的《樱桃花》诗:“浅浅花开料峭风,若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着子红。”梁元帝写的《樱桃赋》也云:“惟樱 桃之为树,先百果而为荣……叶繁抽而掩日,枝长弱而生风……”。 北京地区风景果树的发展历史悠久,境内出产不少蜚声于国内、国际市 场的著名果品。如干果中的“良乡板栗”、绵核桃、大扁杏仁;鲜果中的京 白梨、香白杏、金丝小枣、磨盘柿等。目前北京郊区,已有不少集中连片并 可发展观光旅游的风景果园基地,果品生产规模在北京、华北乃至全国占有 重要地位。如顺义、昌平万亩“红富士”苹果林;平谷大华山乡水蜜桃,年 产量达 2000 万斤,一跃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蜜桃之乡;延庆县辛庄堡,50 年代栽植杏树 130 多公顷,至 1962 年,生产规模已居全国杏园之最;密云县 番字牌乡,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引进优良品种,发展红果树 48 万株,年产量 达 150 万公斤,成为京郊产量最高的红果之乡;大兴县梨树栽培历史悠久, 解放后结合改造沙荒地,兴建大片新梨园,使鸭梨年产量达到 150 万公斤, 成为京郊盛产鸭梨的基地县;海淀区四季青乡,利用西山脚下坡岗滩地,大 力建设新果园,使其发展成为京郊苹果、梨、桃、葡萄等四大鲜果著名生产 基地,果品产量达到 900 万公斤;昌平县的大辛峰村,从 1981 年开始建设果 园,先后栽植苹果约 33 公顷,目前苹果产量已达 65 万公斤。这些果树基地, 不仅大大促进了当地果林生产的发展,而且改善了当地自然环境的面貌,使 京郊形成许多大面积的风景花果景观。如果在春天你走进大兴、房山两区县 沿永定河两岸的鸭梨果园区,一望无际的洁白梨花就像海洋一样向你送香献 美,被人们誉为“北京的香雪海”。在秋季,那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色,像拳 头般大的鸭梨挂满了枝头,充满了神奇而诱人的气氛。在北京西山地区,大 面积的柿子林、核桃林、栗子林、杏树林、苹果林、桃树林,使人感到北京 的郊区就是一块首尾连片、果香朴鼻、色彩斑斓的风景林果大世界。北京郊 区著名的水果品种有: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果园中果形顶圆、硕大、整齐、 果色乳白、向阳面呈红色、果肉黄白、致密而脆、味甜多汁的观音水蜜桃; 朝阳区郎家园一带果形匀整、美观、皮薄光亮、果汁甘美、致密酥脆、果核 细小的郎家园枣;门头沟区军响乡以个大、皮薄、绵瓤而著称的灵水核桃; 产于黄塔、齐家庄、斋堂、大村和上苇甸等乡以核大仁满、仁型扁平、外形 美观、营养丰富而著称的“三扁一帽”(指柏峪扁、马套扁、苇甸扁和龙王 帽)大杏扁;产于龙泉务以果实扁圆、大小均匀、缝合线明显、果色底色黄 白、阳面有红晕、色泽浓淡相宜、果实肉厚皮薄、汁液丰富、风味甚佳等为 特点的香白杏;产于妙峰山乡以果实硕大、果肉松质、汁多味甜、清爽可口、 品质上乘而著称的拢驾庄盖柿;顺义县从日本引进,通过杂交培育,以个大、 味香、汁多、果肉松脆、含糖量高、酸甜适口、颜色鲜艳等为特点的富士苹 果;怀柔县和昌平县以端正匀称、果皮棕褐、色泽光亮、皮薄肉细、甜度大、 富糯性、营养丰富为特点的北京板栗;产于黄花城、黄坎、三渡河、沙峪等 乡,以核大、仁足、皮薄、形整、质佳为特点的荷包大杏扁;产于四渡河和 黄花城九渡河,以香味浓郁、个头大、肉厚、含糖量高等为特点的铁巴达杏 和海红杏;密云县坟庄,以个大、皮薄、仁白、质优为特点的核桃;产于西 田各庄等乡,以个小、核小、肉厚、含糖量高为特点的密云金丝小枣;产于 古北口、石匣,以个大、皮薄、肉厚、汁多、含糖量高为特点的黄土坎大鸭 梨;产于海淀区四季青乡及温泉乡的大樱桃等。
1.风景植物的旅游价值
风景植物吸引人们去欣赏、考察研究,是因为它们各自都有一定的造景 育景功能和它们能创造有利于人类健身延寿的物质环境。
(1)造景功能
风景植物具有“幽”、“翠”、“形”、“色”、“香”、“奇”、“古” 等造景因素。 所谓“幽”,主要包含着深、暗、静、黝等风韵。“深”是森林茂密, 可给人幽深之感。“暗”指林间昏暗、阴暗之意,植物以其蓊郁的氛围,可 给人以“幽暗”之感。“静”指植物生存空间给人们的僻静、静谧之美感。 总之,植物的上述造幽特性能给人以幽深、幽暗、幽静、幽雅等幽美感。 与“幽”相关的是风景植物的“翠”色。“翠”指春绿色,它可使人们 产生翠绿、翠微之感受。北京地区这种命景也不乏其例,如燕京八景中的“居 庸叠翠”,燕平八景中的“天峰拔翠”。前者指居庸关周围苍松翠柏之景色, 后者指昌平的神岭峰。 “形”指风景植物在造型上的千姿百态。如以花论,有色、姿、香、韵 之分;以叶论有单、复、全、裂之状;论树形有挺拔雄健、婀娜多姿之别; 论果形有圆、扁、线等之异。总之,没有两种植物的茎、叶、花、果是完全 相同的。植物的千奇万异,除自然生成外,人们通过嫁接、培育等技术,还 可创造出五花八门的奇态,增强植物的观赏效应。如北京丰台花园从 1987 年起将其中 50 株植物,通过人工造型,制作出各种“动物”:长颈鹿、熊猫、 猴、雄鸡、虎等。 风景植物的茎、叶、花、果含有不同的色素,能形成多种色彩美。其中 最基本的色彩是绿色。绿,是生命之色。绿色植物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 以及这种作用对于旅游者健康的影响,是衡量它的美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 面。绿色环境能引起人们愉悦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休憩良好而保持旺盛的精 力。目前科学界已把“绿视率”作为衡量绿色环境的计量指标。所谓“绿视 率”即人在视野中绿色所占的比率,最新的科学成果认为这种绿色视野比例 达到 25%时,即可解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可以使人精神和心理上感到最舒 适。故绿色是人在视觉中最美好的感觉环境。植物除绿色外,还有黄色、红 色、橙色、蓝色、紫色、白色等色彩。这些色相都是受各种色素及其变化形 成的。多种色素的相互调和,构成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其中包括了一 些特殊的色相景观。如北京香山黄栌木形成的红叶,西山栎树的桔红色以及 五角枫、柿树的橙红色等。我国古代有许多命景,如太湖东洞庭山十景中的 “仙桥枫叶”,北京香山 28 景中的“绚秋林”等,就是这种植物色素造景的 典型代表。许多作家还以植物之色写了不少佳作,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的“日出山花红似火”等名句。 许多植物的茎、叶、花、果能发出一种香味,以浓淡分为清香、浅香、 浓香等;以发出部位分为皮香、木质香、叶香、花香、果香等。许多植物都 以香命名,如香茅、香菇、香蒿、香蒲、香椿、香樟、丁香、香榧、香蕉、 香橙、香薷、香水花、香青兰、香果树等,它们都以不同的香味给人以嗅觉 美和愉悦美,使游人既能尝香,又能闻香,引诱力颇大。我国古代有许多描 写植物香的佳作,如被宋代《词话》称为《花中十友》的“芳友”兰花,“清 友”梅花,“殊友”瑞香花等。 “奇”,主要指各种奇树、奇花、奇草等。北京也有许多“树上树”, 如柏抱榆、柏抱桑、槐抱榆、槐抱椿等。北京西山大觉寺一地就有“鼠李寄 柏”、“老藤寄柏”等几个奇树景物。风景植物之“古”主要指大量古老树 木。古树不仅具有记录时代、指示环境特征的历史文物和科学研究价值,而 且是旅游的重要观光对象。其观光价值,一是古,二是奇。古就会吸引人, 而且越古吸引力越大,越有保护价值。奇是形态奇特,或高大雄伟,或粗若 巨柱,或体态虬曲,或心空叶茂。这些古树名木都是首都风景植物的佼佼者, 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游的人。
(2)环境卫士的功能
风景植物不仅有上述幽、翠、形、色、香、奇、古等造景育景功能,而 且可以造就使人类得到健身康体、延年益寿的环境空间。使人们能够进行森 林治疗活动。首先,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据研究,绿色植物是 CO2 的主要消耗者,也是氧气天然加工厂。通常 1 公顷阔叶林 1 天可消耗 1 吨 CO2, 放出 0.73 吨氧气。每公顷草地 1 天能吸收 900 公斤 CO2,释放 600 公斤氧气。 按每人每日需消耗氧气 0.75 公斤,排出 CO20.9 公斤计算,则城市居民每人 具有 10 平方米的树木或 25 平方米的草坪即可把一个人呼出的 CO2 全部吸 收。SO2空气最高允许浓度是 1 立方米的空气含有 2 毫克,超过则使人发病率 增高。森林每日可从 1 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 20 毫克的 SO2。1 公顷柳杉每年 可吸收 720 公斤的 SO2;1 公顷垂柳每月吸收 10 公斤 SO2;女贞树叶每公斤可 净化 SO2,高达 14 克以上。其次,植物可减弱噪声污染,给人提供一处处具 有镇静感和安全感的环境空间。据日本本多氏调查报告,树木可吸收频率很 高的噪声,特别是端木、殃田茱萸、中国鼠李、连翘、喜马拉雅杉等效果最 好。第三,森林可调节气温,防止风沙。据测定,80%~90%的太阳辐射热 可被树冠吸收和反射。树木叶片的蒸腾作用又可消耗一部分热量,使温度降 低 3~5℃。绿地涵养水分,可使空气湿度提高 14%。特别是在城市,绿地对 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功能。据观测,一般市区比郊区平均气温高 1 ℃以上,最冷的冬夜可高出 4℃以上。森林对风沙也有明显的减弱作用。当 风沙通过林带时,森林能起过滤性障碍物作用,使树林的上风和下风带离地 面一米处的风速接近地表。据测定,在林带上风和下风部位,风速减弱的范 围,可分别达树高的 6 倍和 35 倍。这表明在林带下风一侧风力减速最为明显。 第四,森林还会散发出对人体有益的多种药素。这种有机物质主要有单萜烯、 倍半萜烯及双萜烯。它们具有杀菌、抗生、抗炎、抗癌等作用,同时又有促 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功能。其中单萜烯还有促进支气管和肾脏系统活动的作 用;倍半萜烯具有抑制精神焦躁、调整内脏活动的作用。此外,森林中的负 离子含量一般比较高。这是由于树尖可传导地面负电,林中水露微粒又是阴 离子附着的最佳物质。这些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它能够镇静、 安定、催眠、镇痛、止痒、止汗、增进食欲,使呼吸、脉搏节律平稳,降低 血压,稳定情绪,振奋精神,消除疲劳,给人以极大的舒适感,故被人们称 为“空气维生素”。总之,森林产生的大量阴离子与树叶、树干逸散出的大 量挥发性芬多精杀菌物质相结合,构成了一种高质量的能增进健康的森林浴 疗环境。近来有些外国学者研究,认为树木种类多少与人的癌症发病率呈负 相关。树木愈多,癌症患者就会减少。这是由于癌症与人体细胞中的含氧量 减少有关。森林不仅能放出大量杀菌物质,还能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以及氧 气,可改善森林治疗的人们体内细胞的含氧量,故对抑制癌细胞增殖有明显 的作用。
2.风景动物的旅游价值
风景动物的旅游价值就更明显和突出了。其主要特点是: ①奇特性。即动物在形态、生态、习性、繁殖和迁移、活动等方面的奇 异表现。游人通过观赏可获得奇特、怪异等美感。动物是活的有机体,能够 跑动、迁移,还能作出种种有趣的“表演”,对游人吸引力大大超过植物。 如无脊椎动物中以姿色取胜的珊瑚、蝴蝶;脊椎动物中千姿百态的观赏鱼、 龟、蛇、鸟类、兽类等。其中鸟类、兽类是最重要的观赏动物,它们既可观 形、观色、观奇、观动作,还可听其鸣叫声,获得从视觉到听觉的多种美学 效果。 ②珍稀性。风景动物吸引人还在于珍稀性。我国有许多动物是世界特 有、稀有的,甚至是濒于绝灭的。如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野马、野牛、 麋鹿、白唇鹿、中华鲟、白暨豚、扬子鳄、褐马鸡、朱鹮等。这些动物由于 具有“珍稀”这一特性,往往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北京百花山、松山、小 龙门等地也有不少珍稀鸟兽,如金钱豹、斑羚、猪獾、褐马鸡、环颈雉等, 从而大大增强了它们的招徕形象。 ③驯化性。动物不仅有自身的生态习性,而且在人工饲养、驯化条件下, 某些动物会产生各种模拟动作,如模拟人类动作或在人的指挥下作出某些粗 犷而可笑的“表演”动作等。我国古代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注重动 物表演娱乐活动,如古代的斗鸡、耍猴、驯熊、玩蛇、养鸟、放鹰、赛马等; 少数民族的斗马、斗牛等。 ④造园性。动物和植物一样,具有造园功能,给社会提供参观场所。主 要表现形式有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水族馆、标本馆等。据 1978 年统计,世 界上有 104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动物园,总数达 887 所。我国有独立的城市动 物园 37 所,城市公园附设的动物展区 159 所。北京郊区目前在大兴县榆垡万 亩林中开辟有濒危珍稀动物养殖中心及野生动物园。
3.生物景观的特点
在旅游观光活动中,生物景观与地理环境中的地质、地貌等要素共同组 成一个景区中自然旅游资源的总体系,但生物景观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首先,在旅游中,生物景观的构景作用主要是以“背景”来体现的。是 以大范围的森林、草原及栖息于其中的动植物来体现的。 比如北京百花山已知有维管束植物 92 科 800 多种;野生动物 40 多科 150 多种;松山有维管束植物 106 科 783 种及变种,野生动物 53 科 184 种及亚种 等。这只是说明北京的这两个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物种,人们到这里来游 览可以有机会观赏到、找到这些种类的动植物,感受到自然保护区的气息、 氛围和特点。但是在两地游览之时,并非想看就能看到这么多种类的动植物 的姿态。这是因为植物种类分布面积广,同一山地由山谷到山巅,由林下到 石缝间;每一种植物各有自己的花期、果期,前后不一;各种植物生长时多 呈混合状态,一般游人难以辨认。而动物更具有游走、迁徙等流动性。游人 于某天某时于某地想要都见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只是作 为景观的大背景出现加以欣赏的,这也正是我国古人很少有对每一种植物、 动物一一进行观赏描写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现代科学文 化知识的新游人将会在这一领域中领悟出独到而新颖的见解。 第二,生物景观虽然是以“大背景”形式出现的但却是所有背景材料中 最丰富多彩、最变化无穷、最富有生气的组成内容。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风景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和天象等均属非生命物 质,由它们构成的景观,虽有动有静,但多属以地球内、外营力为表现形式 的自然演变过程,所以这种“动”是无生命的“动”。只有动、植物的存在, 才使自然界增加了生命的活力、灵气,成为一种充满了生机的千变万化的动 和静相结合的景观综合体。如果你到北京郊野旅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 看到许多落叶阔叶林,在一年内随着四季的转换,其形态、色彩发生着千妩 百媚的变化。春天,树木、花草长出了新芽、新叶,开出了鲜花,溢出了芳 香;夏季,大地铺满了绿荫,田野一片青翠;秋天,树叶变黄、变红,果实 累累挂枝,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金秋世界;冬季草木凋零,空间通视加强, 遇降瑞雪,山林披银戴玉,晶莹剔透,与夏季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夏季 的几个月中,北京山区的草甸地带各种野花一批批的开放,有的地区会变换 三四次不同的景象。总之,北京一年四季鲜明的气候,使这块土地的景观发 生着既有规律又很奇妙的变化,给人以多种形象的、直观的、多变的观赏美 感。环境空间中又生活着不同的珍禽异兽或观赏昆虫。这种美的活力变幻, 正是居民四季出游所感受的不同的灵气。可见风景植物在旅游中的功能之 大、之多。动物更是风景动感的载体,成千上万只兽类、鸟类、蜂、蝶,奔 走或飞翔、鸣叫于浓密的森林和起伏的原野之间,鱼、虾、两栖动物游弋或 跳跃于波光粼粼的水中、田边,把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变成了热闹非凡、生机 盎然的灵动世界。因此,从旅游角度而言,一切有观赏意义的风景生物都是 装点河山、造景育景、最富灵动美的自然要素。 第三,风景动植物比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更多的旅游功能。这是因为: 动植物种属和数量繁多,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生存。地面、土内、水下、空 中到处都有动植物繁衍和生息,每种生物又有各自的生态、习性、色彩、造 型等特点,可满足人们多种观赏心态及娱乐、健身、考察、食用等功能需求。 如观赏植物具有观花、观叶、观形、观果等功能;观赏动物具有观体形、观 色态、观姿态、听鸣叫声等功能。除了这些观光功能外,还可利用植物为人 类创造幽境、别墅、小庭院;利用动物开展垂钓、狩猎、围捕、采集等活动, 以达到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加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发展精神文 明等社会、经济目的等多种精神需求。 第四,风景动植物是活的有机体,它们既有适应自然环境、维持其遗传 性的特点,又有适应新的生存条件,被人类栽培、饲养、引种、驯化的可能, 因此,风景动植物在旅游造景中也具有可移动、可组合造景等可能性。众所 周知,任何一种动、植物都有自己的发生和演化过程,反映在有机体生活上 则为带有其祖先遗传特性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要想使其正常地生息和繁衍以 发挥其固有优势,人们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发展或者创造其所需要的固有环 境,以利繁殖。如可以通过了解植物的芽期、花期、果期和发叶落叶及其条 件等物候学特性,动物的休息、活动、嗜食以至于发情、繁殖等生物学特性 以达到异地引种的目的。此外,由于生物生活的可塑性及人们创造环境的能 动性,也可以按生物的适时适地原则和逐步适应变异原则,就地就近或从稍 远地方引入,以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广见和观赏反差心态。实际上,我们今 天见到的许多园林树种和花草均是靠人工栽培和引进的方法,来发挥其旅游 观赏效应的;许多人工兴建的动物园,让动物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或模拟那种 动物生态条件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以适应旅游观览活动的要求。如植物园、 动物园就是这些生物体被人类栽培、饲养、引种、驯化的组合造景的具体表 现内容。 因此,生物景观具有组成独立景点的潜力。以种类繁多的植被类型为大 背景舞台,开辟具有观赏价值的特殊片林或珍奇树种、古树名木、奇花异草、 珍稀动植物群落景观为独立景点展示给游人,将是未来森林公园的旅游规划 中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新课题。
一、北京地区主要植物景观概况
(1)北京地区的原生植被
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原始的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 叶阔叶林。据古植物学家对孢粉化石的研究得知,在人类史前时期,北京平 原及丘陵地带除湖沼以外的地区到处密布着以栎类为主的森林植被,混生的 阔叶落叶树种有榆、椴、桦、柿、槭、柳、榛等,在中山地带混生有以油松、 侧柏为主的针叶林。在 1500~1800 米以上的中山上部为茂密的华北落叶松、 云杉、冷杉组成的落叶或常绿针叶林。在乔木林下及林缘空地上伴生着胡枝 子、绣线菊、榛、蚂蚱腿子、溲疏、荆条、酸枣、六道木、丁香、山杏等灌 木丛。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及战争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至新中国成立前森林覆 盖率仅剩下 1.3%。经过近 50 年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虽然森林覆被率已 上升到 7.5%,但大都为次生林、人工林。北京周边地区的原始天然林仅在 东灵山、小五台山、雾灵山、喇叭沟门、松山、云蒙山、百花山等偏远地区 的深山地段还能够看到零星分布。这些原始天然林展现了北京地区历史上的 植被面貌,成为旅游观光中最富吸引力的植物景观。 (2)北京地区现生植被的特点 ①植被种类组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北京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北干 旱草原区、西部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及东北山地平原的嵌接地带,因此在 植被类型上也充分体现出了过渡与镶嵌的特性。植物种类在以北温带成分为 主的基础上包容了西北干旱草原地区的蒺藜、猪毛菜、柽柳、碱蓬;东北或 西伯利亚寒冷地区的落叶松、云杉、辽东栎、蒙古栎、北五味子、刺五加、 圆叶鹿蹄草、舞鹤草、铃兰,以及具有热带亲缘关系的臭椿、香椿、栾树、 构树、漆树、柘树、合欢、苦木、荆条、酸枣、蛇莓、天门冬、黄草、白羊 草等。据《北京植物志》记载,北京地区有维管植物 158 科 759 属 1482 种及 151 个变种和亚种。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使得北京郊野的山山岭岭各着异 装,韵味无穷。 ②以各类次生植物群落占优势。北京地区的代表性植被应是栎属、桦 属、椴属、槭属、杨属、白蜡树属等落叶乔木树种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和以 油松、侧柏占优势的温性针叶林。由于人为破坏严重,目前这些群落主要分 布在寺庙、名胜古迹附近或深山中,为残存的次生林或经人工抚育的半自然 林。广大低山地区占优势的是次生落叶灌丛或灌草丛,土层较深厚处多已开 辟为果园或果粮间作地。海拔 400 米以下,土壤侵蚀严重的阳坡以荆条、酸 枣、白羊草灌草丛占优势;海拔 400 米以上的阳坡以荆条灌丛占优势;阴坡 以蚂蚱腿子、大花溲疏、三桠绣线菊等中生落叶灌木组成的杂灌丛占优势; 海拔 800 米以上的中山,森林屡遭破坏的地段是二色胡枝子、榛属、绣线菊 属占优势的灌丛。 ③山地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北京西北部的中山山地相对高差大,一般 高差均在 1000~1500 米左右,如百花山、白草畔、东灵山、海坨山,随着海 拔高度的增加,气候的变化,植被也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分布规律。从山麓到 山顶一般可分为四个植被带:低山落叶阔叶灌丛和灌草丛带(这一带的原生 植被为栓皮栎、槲树、油松林);中山下部松栎林带(原以辽东栎、油松为 主);中山上部桦树林带(原生植被应是以华北落叶松、云杉为优势种的寒 温性针叶林);山顶草甸带(原生植被为寒湿性针叶林)。此外,山坡坡向 的不同引起阴阳坡水热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北京山地植被的分布。某些植物 或群落只分布在阴坡,而另一些只分布在阳坡。有些植物虽在各种坡向上都 有分布,但一般在阳坡时垂直分布界限上移,阴坡则向下移。 风景林 风景林,顾名思议,是以美学观赏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景观。其特点有二: 一是在地面分布有较大面积、郁闭度较高、数量较多的纯林或混交林,它们 或沿河流和山谷呈带状分布,或在郊野和山区呈片状延伸,在总体上它们可 构成“森林”氛围,而不是小片的、单个的树木。二是以观赏树木为主。林 相整齐、优美,色彩变幻多样,可引发人们的观光兴致。它必须经过人工艺 术开发形成人们乐于游憩的四维空间环境。所谓“四维”是指长、宽、高三 个向量上所构成的风景林“体”,然后再加上“时空”,如成片的古木群, 就明显地体现了时间演化这一“空间轴”。 风景林是以一个地区的大森林地域为载体的。原来北京周围是一块被葱 葱郁郁的原始森林所覆盖的美丽土地。早在北魏时期,北山居庸关一带处处 是茂密的松林,人们穿越都很困难,这在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一书中已 有记载,他称这里“山岫层深,林障邃险,路才容轨”。《读史方舆纪要》 一书也记载:“居庸关东去,有松林数百里。”那时,北京地区由于人口不 很多,森林砍伐尚不算严重。至金代前,房山区大红山的金陵,还是“峰峦 秀拔,林木森密”(见《金图经》)。密云县古北口以南地区,也是“五谷 百果,良材美木,无所不有。”(见《金国行程》)。但是从金代起,北京 地区的森林破坏却在加速。据《海陵集》记载:金正隆四年(1159 年),海 陵王在通州造战船需要大量木材,西山森林遭到空前砍伐。时人有记录:“坐 令斩木千山童,民间十室八九空,老者驾车辇输去,壮者腰斧从鸠工。”由 于西山森林破坏,清泉河水逐渐变为黑色。“呼黑为卢”,卢沟河也因此得 名。继之,金章宗在昌平驻跸山打猎,曾采取“下观野燎而猎”的办法,就 是放火把森林点燃,让熊熊烈火迫使野兽奔逃四散,然后抓住良机猎取。一 旦森林火起,便会经日逾月不息,损失十分惨重。元代是北京森林遭受严重 破坏又一时期,当时要建大都城,所需木材甚多。这些木材都是来自西山。 至元三年(1266 年)在永定河的西山金口处,开凿了一条运河,直达大都城, “以漕西山木石”(见《元史·世祖记》)。元代有一幅珍贵的《卢沟运筏 图》,画的就是西山当年运输和采伐木材沿永定河下运到卢沟桥处的情形。 由于元初大规模的采木,西山森林破坏殆尽,故谚语云:“西山兀(秃), 大都出”。明代,西山樵采加剧,森林遭到彻底破坏。据《典故纪闻》载: 仁宗时,除了居庸关到天寿山一段“宜禁樵采”外,“余听人采勿禁”。由 于滥采,向来“林密地险,敌不得聘”的居庸关到紫荆关一带,变得“林木 渐疏,往来无所阻矣。”(见《东田集》)此外,明代还在北京毗邻的河北 遵化一带冶铁,起初,那里“林木茂盛,柴炭易办”,但经过 100 多年,“山 场树木砍伐尽绝”。总之,经过元、明两代,到了清初,北京周围森林已经 保存得不多了。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载:北京郊区的庭园、寺庙、古迹、 名胜就有数百处,亭台阁殿及有关封禁之地还保存着成片森林。《帝京景物 略》亦载,银山“禁樵采,松不胜其柯而偃,柏拂地而已枝,橡子落地而无 人收,榆柳条繁而禁老秋,璧生树顶,泉流叶间。”但是到清末,东、南、 北郊森林仅剩下个别残址。据《热河志》记载:“辽、元以来,古树略尽”。 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也云:十三陵“自大红门以内,苍松翠柏无虑数十 万株,今剪伐尽矣”。又载东山口“有松园,方广数里,皆松桧,无一杂木。 嘉靖中,俺答之犯,我兵优林中,竟不得逞而去,今尽矣”。远郊如此,近 郊也难逃破坏厄运。如朝外日坛一带,曾有“古松万株,森沉蔽日”,今已 毫无踪迹。总之,北京历史上郊野原始风景林的破坏是极为惨重的,至 1949 年,京郊林地仅剩 2 万余公顷,城区园林绿地面积也只有 733 公顷,森林覆 盖率不足 1.3%。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林业系统及广大市民积极绿化,森林覆盖率开始上 升到 7.5%,公园绿地面积也曾达 46000 余亩,平均每人绿地 3.9 平方米。 以后又经过几十年的造林营林,绿化植树,至 1990 年,北京郊区有林面积已 达到 58.9 万公顷,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北京平原与山地接壤的半环形前山脸 风景带,前后共绿化各类风景林面积达 2.9 万公顷,占重点绿化面积 5.8 万 公顷的 49.8%。目前北京已形成一条绵延数百千米的沿山风景林带。 风景林一般分为天然风景林和人工风景林两大类型。天然风景林多是北 京地区适时适地乡土风景树种;人工风景林除大量栽植适于北京地区的风景 树种外,还从外地外域引进了一批风景林木。
下面分别介绍北京地区尚存的 天然风景林和已在北京周边地区形成的较大规模的主要人工风景林:
(1)北京远郊天然风景林 这部分的风景林主要位于西山和北山的深山区或环京边缘区。著名的风 景林有百花山、松山、小龙门、上方山、云蒙山、雾灵山等。树种除油松、 侧柏、刺槐、白皮松、桧柏、银杏、泡桐、国槐、橡栎、栾树、漆树、椴树、 白蜡、香椿、楸树、元宝枫、黄栌、合欢、柳树、山桃、山杏、臭椿、桑树、 槭树、柿树等针、阔叶风景材外,还有适应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天然风景 林,包括杜松、樟子松、白桦、山杨、华北落叶松、辽东栎、栓皮栎、檞树、 鹅耳枥、青檀、朴树、楝树、核桃楸、黄波罗等。近年许多林场还从外地引 进了红松、云杉、水杉、华山松、大青杨、川西云杉、加拿大云杉等。
(2)小西山风景林 主要包括西山林场、妙峰山林场和北安河乡新中国成立前后营造的风景 林。主要风景树种有:油松、侧柏、橡栎、刺槐、黄栌、元宝枫、 栾树、核桃、山杏、山桃、柿子、红果、桑树、白蜡、樟子松、华山松、辽 东栎、榆树、山杨等。其中针叶树阴坡以油松为主,阳坡以侧柏为主。阔叶 树以元宝枫、黄栌、刺槐、橡栎、山杏等为主。只有少数风景区栽植了桑、 桃、白蜡、山杨、柿子、核桃林。一般长势较高,大部分风景林高度达 4~6 米,少数高达 8 米以上。如鹫峰消债沟的橡栎、水池子樟子松平均高 10 米, 燕石沟的橡栎平均高 15 米。法海寺北的栾树平均高 17 米。这些都是本世纪 上半叶栽植的风景树木。其中燕石沟风景林,1930 年就种植 2 公顷,是北京 西山区最早的一块人工种植的风景林。妙峰山林场的陈家洞作业区,也有 7 公顷多植于 1930 年的油松林,成为西山区最早的人工油松林之一。还有大觉 寺后山和头二道作业区,存在着树龄达 400 年的人工栎林和油松林。从风景 树的胸径来看,大部分树种都在 6~10 厘米之间。 西山林场中风景林胸径最大的要数橡栎、侧柏和油松。如鹫峰消债沟的 三种树平均胸径都在 20 厘米以上;金山沟的橡栎、油松平均胸径分别达 20 厘米、22 厘米;燕山沟早期栽植的橡栎平均胸径达到 28 厘米;大觉寺后山 的油松、橡栎林平均胸径更达 45 厘米,是西山林场范围内平均胸径最粗的风 景林。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小西山地区的风景林在香峪大梁后基本上以油松、 侧柏、刺槐、橡栎、元宝枫、黄栌等为主;香峪大梁的北麓及大觉寺、北安 河一带,除了上述各种风景林外,还有大面积的山杏、山桃、山杨林木。 从风景林的保育质量看,小西山的大觉寺、鹫峰、金山、卧佛寺、香山、 八大处、法海寺一带,长势尤为壮观,树种比较丰富,郁闭度大而且色相美。 香山、八大处红叶观览区都位于这一带。 总之,小西山风景区已形成北京郊外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风景林区, 是北京市区及京外游客重点游览胜地。
(3)西山东部低山前脸风景林
位于门头沟区东部浅山前脸的山地,包括上苇甸、妙峰山、军庄、门头 沟、永定、潭柘 6 个乡及九龙山、西峰寺两个国营林场和潭柘寺、戒台寺公 园等。总面积约 31628 公顷,占门头沟区总面积 22%。境内依风景林之特点 又可划为以下 4 个小区: 第一,妙峰山玫瑰风景林:包括上苇甸的禅房和妙峰山涧沟两地。总面 积约 1604 公顷。这里有著名的妙峰山游览区,又有全市特产金顶玫瑰花和禅 房特产红果。金顶玫瑰花已有 300 年的栽培历史,它素以花冠大、花瓣厚、 层多、香味色浓、含油率高而驰名。一般每斤花 180 朵,花冠直径 5~8 厘米, 花瓣密集达 47~49 瓣,含油率 0.035~0.04%。红玫瑰炼成的玫瑰油,是高 级香料和酿酒、做糕点的精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它奇货可居,独立“金 顶玫瑰花”的殊荣。妙峰山玫瑰,分布面积大,每至花季,遍山彤红,是一 处独具特色的玫瑰花风景林。 第二、军庄、担礼油松、侧柏和果木风景林:包括妙峰山、军庄、门头 沟三个乡的 24 个村及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三家店一带。总面积约 977 公顷。这 里是进入北京西山的门户,果树资源十分丰富,主产京白梨,现有果园约 445 公顷。沿公路两侧正在大力种植油松、侧柏等风景林。其中龙泉务“京白杏”, 既是观花的风景林,又是观果、尝果观光农业胜地。京白杏果实扁圆,大小 匀称,缝合线明显,果顶略有微凹,果色底色黄白,色彩浓淡相宜,颇有观 赏价值。果肉黄白色,肉厚皮薄,汁液丰富,含糖量高,风味甚佳,清朝时 一直是皇帝贡品。 第三,九龙山油松侧柏风景林:包括门头沟乡附近 14 个村及九龙山林 场。总面积约 4443.5 公顷。这里是以油松、侧柏、落叶松、刺槐、黄栌、白 皮松为主要树种的风景林,近年还引种了铅笔松、火炬树等 50 多个新树种, 目前已达到一定绿化规模。 第四,潭柘寺油松侧柏风景林:包括潭柘寺乡、永定乡公路以西,共 24 个村及潭柘寺、戒台寺公园和西峰寺林场。总面积约 10196.4 公顷。目前已 有以油松、侧柏为主的风景林约 433.7 公顷,其中西峰寺林场拥有风景林约 276.3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74%。近年栽植的林木品种除油松、侧柏外,还 有桧柏、国槐、毛白杨、北京杨等 10 多种。
(4)昌平北部沿山风景林
昌平是北京重要风景名胜区。在历史上,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居 庸叠翠”和著名的“燕平八景”。称誉中外的明十三陵也在此区内。此外, 北部山区还有不少古寺及其遗址,如银山下的延圣寺,山羊洼云灵山的佛岩 寺,八家村云雾山清凉洞,辛庄村的白云寺和延寿寺等。这些名寺古物随着 岁月流逝,大部都已湮没或时过景迁,鲜为人知。但是它们的遗迹尚存,古 树犹在。经近年普查还残存着不少松柏片林和松、橡、栾、椴混交林。解放 后,经几十年的绿化造林,已有不少处风景林正在形成一定规模。如: ①十三陵风景林。据记载,这里的山岭在 500 年前森林十分茂密,后来 由于人口骤增,环山数十里,“近陵树木,多被砍伐”。至 1956 年陵区树木 仅存 92.3 公顷,每公顷平均有树 375 株。解放后,这些风景林如油松、侧柏、 桧柏、白皮松、国槐、元宝枫、橡树等大部都被保护下来,有的树龄高达 300 年,至今仍生长旺盛。现在除思陵外,到处是绿树葱茏,松柏参天,数量近 4 万株。十三陵风景林不仅包括陵区古树木,还包括十三陵水库周围山体营 造的大片风景树木。如 1958~1959 年,十三陵绿化指挥部组织众多单位,在 水库四周栽植了松、柏、枫、槐、橡、杨、柳、桑、杏、桃、梨、苹果等 70 多个树种,共 1015 万株,造林面积约 4466 公顷。为水库绿化、美化奠定了 基础。1962 年后,水库周围山体划归十三陵国营林场管辖,后经 20 多年建 设,各类风景树达到 8 万多株,其中针叶树 5 万多株,阔叶树 1 万多株,花 灌木 2 万株,果树 4500 株。并在大坝下面建成苹果园约 9.3 公顷,梨园约 4 公顷。如今,十三陵陵区附近山场已植满了松柏常青树,环湖群山到处绿树 成荫,再现历史上“环山数十里,松柏参天苍”的风景画面。 ②沟崖风景林。沟崖是一条纵深 7500 米的峡谷,境内道路崎岖蜿蜒, 沟沟皆崖,总面积 333 多公顷,是昌平保存较好的天然次生风景林区。沟头 原有上庙、下庙,今已变为遗址,但尚存两株高大的银杏树和侧柏、栾、椴 等 10 多种树,总计达 15 万株。 ③银山风景林。银山峰峦高耸,峰下有寺庙遗址和保存完好的 7 座辽、 元古塔。这里原有林地约 15 公顷,主要风景树种有松、柏、橡、槲、柿、杏、 枣等 10 多种,总计约 2~3 万株,树龄达 40~100 年,是京北一处重要风景 林游览区。 ④其他风景林。包括林地面积约 13 公顷,树木约 1 万多株的小羊山风 景林;位于蟒山后,拥有林地 8 公顷,树木达 8000 余株的云雾山清凉古洞风 景林;位于山羊洼云灵山古刹佛岩寺,拥有林地 10 公顷,古柏银杏千余株的 佛岩寺风景林;位于柏峪口,拥有林地约 8.3 公顷和松、柏等树 700~800 株的庆王坟风景林;位于黑山寨乡辛庄白云寺,林地面积较大,树种有油松、 橡栎、栾树、槭树、臭椿等 4000 余株的苇成峪风景林;位于桃花洞庙,拥有 林地 20 公顷,柏、橡、栾、臭椿等树种 18000 多株的姜米泉风景林;位于虎 峪沟内,树种有栾、侧柏、杏等的雀儿涧风景林;位于响潭沟,拥有林地约 13.3 公顷和 40~70 年生树木侧柏、油松、刺槐、栾树、合欢等的响潭风景 林等。
(5)怀柔低山丘陵风景林
包括西庄乡、北宅乡、范各庄乡、城关乡、茶坞乡及北台上林场、雁栖 和怀柔水库林场等。按照设计规划,先后建设了红螺山丘陵油松、侧柏风景 林;岐庄低山丘陵油松、侧柏风景林。在此两类地区主要以前山脸常绿树风 景林绿化及苹果、梨、红果、柿子等鲜果发展为重点。同时对原有次生林进 行保护和补植。特别是怀柔县城附近,已经形成与大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绿 荫系统,风景树木成林、成片、成带、成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登上西 侧龙山,到处是起伏连绵的苍松翠柏,景色绚丽多彩,被人们誉为“京郊一 枝花”。 风景树 风景树是指构成风景林的各种具有观赏性的个体树种以及在不同空间环 境生长的可列为独立景点的树木。它与风景林的最大区别是以个体的观赏形 象和面目进入风景观光系列,其吸引效果主要依托于树种美观、古老、珍稀、 名人所植、造型奇异等特性。它们或生长于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以具有观 赏和科考价值取胜;或矗立于城市郊野的宅旁、路边、庙内、坟上,以树姿 粗壮、高大、古稀、形奇著称于世;或因与中外名人有关,具有纪念意义而 耸立于各类公园及绿化场所。所以观赏风景树的基本标准就是:美、占、名、 奇四个方面。
根据这一条件,我们将北京周边地区(不包括城区内)的风景 树分成风景观赏树、风景古树、风景名树、风景组合造型树四大类:
(1)风景观赏树 风景观赏树主要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这种树木可能是某地或某风景 区的优势群种,也可能是品质上乘的独立观赏树种,还有可能属于古树名木 系列,一身兼有多种旅游功用。
除了上表所列 40 种风景树外,北京地区还有一些观赏树木,如响杨、核 桃楸、枫杨、辽东栎、蒙古栎、大果榆、盐肤木、小叶椴、七叶树、玉兰、 梓树以及枣、柿、山杏、山桃、山楂、海棠、李子、杜李等果木树。这些树 木不仅具有防护林、用材林、果木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功用,而 且又是北京地区自然风景区及园林绿化的重要风景树和伴生树。 根据风景树的风景观赏强度及其兼有功能,将它们划为Ⅰ、Ⅱ、Ⅲ级: Ⅰ级风景树:指主要用于观赏目的的树种,包括观形、观叶、观花、观果树 种。Ⅱ级风景树:指用于观赏和其他功用的绿化伴生树种,也包括观形、观 叶、观花等效用。Ⅲ级风景树: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但主要作为风景区绿 化的背景性良好树种。
(2)风景古树 风景古树是风景树中一大系列,其基本特点是以古老的树龄和氛围取 胜,具有吸引游客的特殊效应。植物都有各自所经历的,包括发育和繁殖阶 段在内的全部过程。每完成一过程都标志着该生命体生活史的结束。其中某 些乔木,生活史之长,可达几百年、几千年。人们把这些具有记录时代,指 示环境特征的树木文物称为“古树”。“古树是我们伟大祖国宝贵物产资源 和重要历史文物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无价之宝,在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个体 中,古树可称得上是最高、最重、寿命最长的“世界冠军”。“古往今来, 在生存竞争的舞台上,多少生物的个体,如匆匆过客。它们的痕迹,或被岁 月的激流消磨得无影无踪,或被历史的沉积物覆盖在底层。古树则不然,它 是竞争中的强者,自然生命力不可征服的象征。古树的一生,是与周围环境 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建设自身的过程。它在几百年、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 生在哪里,就在哪里盘根错节,在立地之处扎下新根,直插云霄,‘阅尽人 间春色’,绝不见异思迁。悠悠岁月给了它建造自身的机缘,历史变迁更给 它增添了重要价值。它像科学的勇士和无私的巨人,忠实地记载着自身所经 历的星转斗移、自然变更、社会兴衰以及其他种种情况,不断地储存和提供 人类所需要的物产和信息”(引自施海主编的《北京郊区古树名木志》)。 总之一句话,古树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桥梁和科学依据,是研究古气候、水 文、地质、地理、生理、生态等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历史活动的史实,是储 存无比珍贵特种资源的基因库。 北京是拥有 3000 多年建城史和 850 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 历史必然给北京留下大量记录时代和指示环境演化特征的古树资源。尽管在 纷繁的历史变革中,许多古树被战火及人类生活所破坏,但是有幸保存下来 的古树数量还是非常惊人,丰富多彩的。据 1984 年前调查,仅公园中百年以 上的古松柏就有 15214 株,大部植于辽、金、明、清时代。如潭柘寺的“帝 王树”、“千年柏”,戒台寺的“活动松”、“九龙松”,北海的“遮荫侯”、 “白袍将军”、“唐槐”,延寿寺的“盘龙松”,香山的“听法松”,中山 公园的“辽柏”、“槐柏合抱”,天坛的“九龙柏”等等,都被誉为活文物 加以保护。据 1991 年普查资料,郊区古树名木共有 29 科、45 属、18179 株。 其中 1 级古树名木(指树龄 300 年以上和特别珍贵稀有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2409 株 , 2 级古树名木(仅次于 1 级古树名木,树龄在 100 年以上,300 年以下)15770 株,其 中稀有树种 262 株,特有树即“树上树”10 株。从长势来看,生长优良的有 10256 株,中等的有 7089 株,较差的有 834 株,分别占京郊古树名木总数的 58%、39%和 5%。其中 1 级古树名木长势优良的有 992 株,长势中等的有 1186 株,长势较差的有 231 株,分别占 1 级古树名木总数的 41%、49%和 10%(转引自施海主编的《北京郊区古树名木志》)。 北京郊区古树名木与城区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古树类型远远超过城区。京郊土地广阔,地形、水文、气候等自 然条件复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会生长着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古树和古树 群。如古楸树、青檀、酸枣、车梁木、流苏树、栾树、板栗、柞树、柽柳、 云杉、核桃、核桃楸、麻栎等,而城区主要是公园里和居民区的国槐、侧柏、 油松、银杏、松柏、白皮松、枣树、七叶树、龙爪槐、桑树、紫藤、玉兰等 少数种类。 第二,北京最古老的树木冠军郊区也超过城区。这是因为城区保存下来 的古树多在唐、辽、金以后,它反映了古城变迁的历史,而京郊广大地区都 很少受历史朝代变迁影响,可在僻静偏远的山地、旷野、坟墓、寺庙中保留 下来。
北京最古老的树种有柏树、银杏、国槐、白皮松、青檀五 种。其中又以银杏、侧柏为最多,其次是国槐。古树树龄最大的是密云县新 城子乡“九股十八杈”柏树,树龄达 2000 年。其次是昌平县桃洼乡檀峪村的 青檀、房山区上方山和门头沟区军响乡五道庙的古柏,三古树树龄分别为 1500 年。其他还有许多寿命不足千年的著名古树,如门头沟区妙峰山乡涧沟 村上顶庙外有北京郊区最粗的 1 株油松(高 10 米,胸径 127.3 厘米),怀柔 县碾子乡郑栅子村有京郊最大的“榆树之王”(高 20 米,胸径 200 厘米,树 龄 500 余年);延庆县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有京郊最古老的流苏树(高 5 米, 胸径 30 厘米,树龄 300 多年);房山区霞云岭乡下石堡村有京郊最大的 1 株暴马丁香(高 20 米,胸径 80 厘米,树龄 300 年);门头沟区齐家庄乡江 水河村有京郊最大的 1 株云杉(高 25 米,胸径 74 厘米);清水乡杏家燕村 有京郊最大的核桃树(高 25 米,胸径 132 厘米);怀柔县沙峪乡南冶村有京 郊最大的 1 株板栗树(高 11 米,胸径 96 厘米,树龄 300 余年);昌平县桃 洼乡王庄村有全市最大的 1 株“酸枣王”(胸径 90 厘米,树龄 400 余年)。 第三,北京郊区古树天然成分多,不像城区古树均属人工栽植。如在西 山、北山深山区的百花山、松山一带生长着一些天然古树柞树、云杉、核桃 楸、胡桃、栾树等,而且不少呈群体出现。它们是自然界中尚未被破坏的幸 存树木,对研究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第四,北京郊区的古树,多位于坟墓、寺庙周围,在过去特定环境的保 护下,形成了许多风水林和古树群。这与城区公园内单一的古树群,不论长 势、数量、造型都不相同。据统计,郊区古树生长在墓地上的有 6800 余株, 占古树名木总数的 38%;生长在古寺庙内的有 7390 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 41%。集中成片的古树群,共有各种古树 15000 余株。
第五,各区县古树空间分布不均匀。据调查,京郊古树名木分布前三名 依次为昌平县、西山林场和怀柔县,分别有古树名木 6054 株、3303 株、3121 株。其次是海淀区、门头沟区、朝阳区、房山区,分别有 1688 株、1240 株、 646 株和 609 株。
(3)风景名树 所谓“名木”主要是指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 的树木。上面在讲古树时,实际已涉及到许多名木。名木一般又可分为三类: 一是友谊树,二是纪念树,三是珍稀特有树。三类总计达 1563 株,其中友谊 树 554 株、纪念树 1009 株、珍稀特有树 272 株。分别占古树名木总数的 3%、 5.5%和 1.5%。
(4)组合造型风景树 不同树种的树木可连理一体,也可寄生互利。这种组合造型树,在美学 上可形成奇特的吸引效应,俗称“树上树”景观。北京地区类似这类风景树 也不少,主要组合造型类型有:“柏抱榆”、“柏抱桑”、“槐抱榆”、“槐 抱椿”、“槐抱楸”、“紫藤寄松”等。
风景花
花卉,是美的体现。春日桃红李白,牡丹富丽;夏日荷花玉立,茉莉香 浓;秋日菊傲霜霰,桂含芬芳;冬日寒梅吐蕊,水仙凌波。花开四时八节, 万紫千红,争妍斗艳。赏花踏花,探花咏花,不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观赏花卉一般可分为观花类,观叶类,品香类,观果类等。但是无论那 类花卉,观赏时都离不开姿、色、味、韵四个方面。姿指观赏花的姿态,如 飘逸的文竹,婆娑的棕榈,亭立的荷花等。色指欣赏花的颜色。绚烂的芍药, 华丽的牡丹,属于色彩浓烈、鲜艳、明快的花卉;淡雅的兰花,高雅的菊花, 素雅的水仙,清雅的菖蒲,属于清淡雅素的花卉。味指欣赏花的香气。许多 花卉既有鲜艳的色彩,又能散发浓烈的芳香。如国色天香的牡丹,香瑰绝伦 的月季,“花颜叶色两难分”的夜来香。品赏花香自古有四个衡量标准:即 浓、清、远、久。夜来香味浓而不清,兰花清而又纯正;桂花享有“共道幽 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上千年”的美誉。而茉莉花的香味则浓、清、远、久兼 具。古代诗人江奎赞颂其为:“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韵就 是欣赏花卉的神韵。色、姿、香是花卉的外表美,神韵则是花卉的内在美。 “菊花如瑞人,独立凌冰霜”这是菊的神韵。“枝横云梦,叶柏苍天”为竹 的神韵。我国著名画家郑板桥平生最爱竹子,并写下“秋风昨夜渡潇湘,触 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千古绝唱。
1.北京的花卉栽培历史
我国在人工栽培花卉和野生花卉方面,都是世界上同类资源最丰富的国 家之一,是众多名贵花卉的故乡。在北京地区,花卉生产历史也渊远流长。 其代表就是丰台区黄土岗、樊家村、草桥、玉泉营、马家楼等“十八村”。 据史载:元代这里已建有许多亭园,著名的有草桥的牟氏园、祖氏园及草桥 与丰台之间的万柳园、匏瓜亭、玩芳亭、遂初堂等。在万柳园内种植“名花 几万本,京师号为第一”。《日下旧闻考》记载:“草桥众水所归,种水田 者资以为利,十里居民皆莳花为业。有莲花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 稻麻。”明代,丰台花卉栽培业更盛极一时。《帝京景物略》中说:“右安 门外十里草桥……,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 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而丁 香;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鸾枝。入夏榴花外,皆草花。”此外,还有通 过火坑种植的“非时之花”,阴历十月中旬,就已开放。到了清代,丰台花 卉生产更有了发展。当时市场的情况是:宫廷用高档花,其次是各大王府和 大商号。春季是一年最盛期。宫廷用花以黄花、红花为主。黄色花中如腊梅、 迎春;红花中如梅花、鸾枝、榆叶梅、红碧桃、一品红、红绣球等。牡丹是 富贵花,宫廷是必送的。贫民区集中卖花地点乃集中于槐树斜街外,一般阴 历四月芍药花开,“到处成市”“历遍城坊”。再如玫瑰,“其色紫润,甜 香可人。……四月花开时,沿街唤卖,其韵优扬,晨起咋之,最为有味”。 而茉莉花,“四五月之交,市上担卖,……清远芳馥。”九月,菊花盛开, “满街高呼,助人秋兴”。由于多年种植花卉,丰台十八村遂逐步形成了各 村的育花特色。 北京花卉业,在历史上除丰台花乡比较集中外,其他寺庙、皇宫和花厂 也有一定规模的栽植。北京的寺庙,过去都各有自己的拳头花卉品种,并建 有“花局”,“四时送花,供王公贵人观赏”。在西城区护国寺和东城隆福 寺的庙会上,还设有“花厂”,出售鲜花。“春天以果木为胜,夏天以茉莉 为胜,秋天以桂菊为胜,冬天以水仙为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丰台花农把花卉业作为主业继承和发扬光大。1997 年 黄土岗花乡已有 28 个集团花圃,栽培面积超过 133.3 公顷,养花专业户发展 到 1500 多家,并有切花、盆花、花灌木等 500 多个品种,每年生产切花 120 万支,花卉收入达 400 多万元。 京城居民和花农,继承这一传统产业,从市场经营、美化环境、点缀住 宅、开办旅游观赏项目等方面向纵深拓展。如在经营花木市场方面,到 1997 年,花乡已拥有花卉生产用地 200 余公顷。花卉生产已形成 11 个大基地,花 卉栽植品种由 1981 年的 10 多种发展到现在四五百种(变种、新栽培种)。
北京郊区各城镇,近年都分别建设了许多以树木花卉为主要项目的园林 型公园。这些公园均栽植了大量草灌木花卉,初步形成了各区县以观花赏木 为主的城镇居民休憩、娱乐、健身场所。在游览观光项目方面,各区县兴建 了不少郊野型旅游点和休闲度假村,围绕旅游观光项目栽植了许多富有吸引 力的花木景观,如怀柔红螺寺,经扩建,除继续发挥紫藤寄松、千年银杏、 御竹林等“三绝”景观优势外,近期还引进了桂花、梅花等南方花卉品种。 京郊寺庙园林,近年都在利用各种花卉资源,美化环境,逐步形成各具特色 的园林氛围。
2.北京周边地区天然观赏花卉资源
北京郊野天然观赏花卉资源十分丰富,随地形海拔升高,有明显的立体 变化。据调查,海拔较低的天然观赏花卉主要有绣线菊属、野蔷薇、锦鸡儿 属、大花溲疏、胡枝子属、石竹、毛茛、乌头、野秋海棠、沙参、翠菊、紫 花野菊、白头翁、山丹、岩青兰等;海拔较高的天然观赏花卉有太平花、东 陵八仙花、兰荆子、丁香、美蔷薇、剪秋萝、翠雀、华北耧斗菜、大花杓兰、 胭脂花、野罂粟、柳兰、华北蓝盆花、锦带花等。主要野生花卉观赏功能见。
3.北京地区春游及秋游的最佳时间
北京市气象局通过对北京市 19 个气象站几十年积累的气温资料的统计 分析,并经过 27 个旅游景点的实际订正后得出:北京地区进入春季的顺序大 致为:城区—→近郊平原区及房山、门头沟、昌平、怀柔等区的前山地带(比 城区晚约 10 日)—→北京西南线低山区和大兴、顺义等东南平原地区,如云 居寺、半壁店森林公园、青少年绿色度假村等地(比城区约晚 15~20 日)— →北京郊区 500 米以下浅低山区,如潭柘寺、雁栖湖、丫髻山等地(比城区 约晚 20 天)—→500~700 米深山低山区,如黑龙潭、鹫峰、斋堂水库、十 渡等旅游区(比城区约晚 1 个月)—→800~1000 米的中山地区,如八达岭、 妙峰山、密云综合旅游区、龙门涧等旅游区(比城区晚约 1 个半月)—→千 米以上中山低区,如百花山、松山、东灵山、云蒙山等旅游区(比城区约晚 2 个月)。从北京地区春季旅游活动的气候导游图上可以看出各地区什么时 间游船下水,什么时间为最佳春游时间。此图为各年的平均值,您可以结合 当年的气候状况,根据城区春季湖面冰冻消除日,野草发青始日,春季野花 开放始日,来推算某一旅游区的最佳春游日期。 进入秋季的顺序则与此相反,千米以上的中山地区最早入秋,依次向低 山、平原、城区推进。 风景果 果树、果品也是一种风景类型。许多果树生长在一起,可形成一定规模 的风景果园或风景果木林;不少富有特色的个体果树,又可列为独立景点, 形成风景树的观赏效应。它是与一切风景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类观赏植 物。如柿树,在果熟季节,不仅果实红得令人可爱,而且叶也变成了橘红色, 形成果、叶彼此互映的层次丰富的红色景观。观红叶与观红果同时同地寓于 一体,这是柿树这一类风景果树的显著特点。又如杏、梨、桃等果树,春季 开花,夏秋结果。是重要的木本观赏花卉,又是重要的观果树木。但与柿树 不同的是,它们观花的季节与观果不相重合。这一类果树,既可以列入春天 的观花景观类型,又可以列为夏秋观果景观系统。 风景果林的观赏,实际上包括观果形、观果色、闻果香、尝果味等许多 观赏与体验内容。果实形态与色、香、味的综合,常常成为人们对水果喜爱 的共同衡量标准和心态基础。 石榴树具有观花和观果两种功能。因品种不同,其观花与观果功能也有 主次变化。一般而言,石榴花呈现重瓣者,以观花功能为主;属单瓣者则以 观果功能为主。前者花有红、白、黄、紫和玛瑙诸色,色彩鲜丽,花期较长。 其红色者,如赤如丹,灼若旭日,如火石榴,赤色如火;其白色者,洁白如 雪,娇素多姿。此外还有一种四季开花的石榴树,即使在秋日果挂枝头时, 亦可见到花开满枝的情景,即所谓“四季榴”。后者,即单瓣石榴,多开红 花,易结果实,属观果石榴类型。这类石榴的果实,色泽艳丽,籽粒晶莹, 红如玛瑙,白若水晶,甜酸多汁,清爽可口。古人从其艳美、味佳、汁液丰 富这一特点出发,又将石榴称为“天浆”。 桃也是一种既观花又观果的植物。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句呕歌其花 美。如“一年一度芳草绿,又是一春桃花红”,宋代诗人苏轼云:“竹外桃 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代《广群芳谱》说:“夹道桃花新过雨, 马蹄无处避残红”,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等。由于桃树花美,桃果形美、味美,而赢得了社会上千千万 万人的好感和偏爱,并给予桃多种崇高的荣誉,在民间桃子还被戴上“仙桃”、 “寿桃”、“仙果”等象征幸福和长寿的桂冠。再加上“桃花源”、“桃花 江”、“桃花渡”、“桃花溪”、“桃花潭”等文学作品的渲染,使桃进一 步升华为人间美的象征,这种审美意境,一般要比桃花、桃果的直接欣赏具 有更加深刻的哲理效果。 葡萄既是一种美丽的园林绿化树种,又是一种藤本落叶观果植物。每至 夏秋,无论果园、篱旁、街路、庭院,到处都可见到它那枝蔓袅斜、生气盎 然的树架上,悬挂着簇簇珠圆玉润、汁多味浓的葡萄串,令人看后实在陶醉 不已。葡萄,由于果形优美,光亮,味佳,营养丰富,而被人们誉为“果中 之珍”。据史籍记载,它是在汉代由张蹇引入中原的,至唐朝栽培已很盛行, 并大量用于酿酒。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写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尽”之 佳句。如今,葡萄的品种越来越多,作为观果植物已遍布我国南北各地。由 于品种多样,其果实的形态、色泽也有多种观赏类型。如北京地区栽培的“龙 眼”,果穗长得像圆锥形,且大而紧密,果粒为圆形,紫红色;果肉淡绿色, 柔软多汁;在河北宣化和新疆吐鲁番栽植的“牛奶”葡萄,虽果穗属中等大, 但呈圆锥形的穗体排列十分整齐,加之长椭圆形,淡绿、晶莹可爱的果粒, 脆嫩味甜多汁的果肉,给人以极大的诱惑力。此外,还有具浓玫瑰香味的“玫 瑰香”品种;食之无核、果肉脆而多汁的“无核白”等,它们都以不同的形、 色、味,构成各具特色的吸引魅力。 樱桃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栽培历史。由于它 在水果之中成熟最早,果实又有鲜红艳丽的色态,而被人们列为观果植物中 的“珍品”。每逢仲夏季节,常会看到各种不同品种的樱桃,挂满托着绿叶 的枝头,有的状如缨珠,色泽悦目,有的玲珑晶莹,惹人喜爱。如果你再摘 上几颗尝尝,其味甜适口,汁液丰富,更令人心清气爽、回味不已。樱桃的 这些观赏和美感特性,在历史上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士,为它写下了多少 脍炙人口的诗歌。著名的有张祜的《樱桃花》诗:“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 千片露红珠”;方回的《樱桃花》诗:“浅浅花开料峭风,若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着子红。”梁元帝写的《樱桃赋》也云:“惟樱 桃之为树,先百果而为荣……叶繁抽而掩日,枝长弱而生风……”。 北京地区风景果树的发展历史悠久,境内出产不少蜚声于国内、国际市 场的著名果品。如干果中的“良乡板栗”、绵核桃、大扁杏仁;鲜果中的京 白梨、香白杏、金丝小枣、磨盘柿等。目前北京郊区,已有不少集中连片并 可发展观光旅游的风景果园基地,果品生产规模在北京、华北乃至全国占有 重要地位。如顺义、昌平万亩“红富士”苹果林;平谷大华山乡水蜜桃,年 产量达 2000 万斤,一跃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蜜桃之乡;延庆县辛庄堡,50 年代栽植杏树 130 多公顷,至 1962 年,生产规模已居全国杏园之最;密云县 番字牌乡,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引进优良品种,发展红果树 48 万株,年产量 达 150 万公斤,成为京郊产量最高的红果之乡;大兴县梨树栽培历史悠久, 解放后结合改造沙荒地,兴建大片新梨园,使鸭梨年产量达到 150 万公斤, 成为京郊盛产鸭梨的基地县;海淀区四季青乡,利用西山脚下坡岗滩地,大 力建设新果园,使其发展成为京郊苹果、梨、桃、葡萄等四大鲜果著名生产 基地,果品产量达到 900 万公斤;昌平县的大辛峰村,从 1981 年开始建设果 园,先后栽植苹果约 33 公顷,目前苹果产量已达 65 万公斤。这些果树基地, 不仅大大促进了当地果林生产的发展,而且改善了当地自然环境的面貌,使 京郊形成许多大面积的风景花果景观。如果在春天你走进大兴、房山两区县 沿永定河两岸的鸭梨果园区,一望无际的洁白梨花就像海洋一样向你送香献 美,被人们誉为“北京的香雪海”。在秋季,那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色,像拳 头般大的鸭梨挂满了枝头,充满了神奇而诱人的气氛。在北京西山地区,大 面积的柿子林、核桃林、栗子林、杏树林、苹果林、桃树林,使人感到北京 的郊区就是一块首尾连片、果香朴鼻、色彩斑斓的风景林果大世界。北京郊 区著名的水果品种有: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果园中果形顶圆、硕大、整齐、 果色乳白、向阳面呈红色、果肉黄白、致密而脆、味甜多汁的观音水蜜桃; 朝阳区郎家园一带果形匀整、美观、皮薄光亮、果汁甘美、致密酥脆、果核 细小的郎家园枣;门头沟区军响乡以个大、皮薄、绵瓤而著称的灵水核桃; 产于黄塔、齐家庄、斋堂、大村和上苇甸等乡以核大仁满、仁型扁平、外形 美观、营养丰富而著称的“三扁一帽”(指柏峪扁、马套扁、苇甸扁和龙王 帽)大杏扁;产于龙泉务以果实扁圆、大小均匀、缝合线明显、果色底色黄 白、阳面有红晕、色泽浓淡相宜、果实肉厚皮薄、汁液丰富、风味甚佳等为 特点的香白杏;产于妙峰山乡以果实硕大、果肉松质、汁多味甜、清爽可口、 品质上乘而著称的拢驾庄盖柿;顺义县从日本引进,通过杂交培育,以个大、 味香、汁多、果肉松脆、含糖量高、酸甜适口、颜色鲜艳等为特点的富士苹 果;怀柔县和昌平县以端正匀称、果皮棕褐、色泽光亮、皮薄肉细、甜度大、 富糯性、营养丰富为特点的北京板栗;产于黄花城、黄坎、三渡河、沙峪等 乡,以核大、仁足、皮薄、形整、质佳为特点的荷包大杏扁;产于四渡河和 黄花城九渡河,以香味浓郁、个头大、肉厚、含糖量高等为特点的铁巴达杏 和海红杏;密云县坟庄,以个大、皮薄、仁白、质优为特点的核桃;产于西 田各庄等乡,以个小、核小、肉厚、含糖量高为特点的密云金丝小枣;产于 古北口、石匣,以个大、皮薄、肉厚、汁多、含糖量高为特点的黄土坎大鸭 梨;产于海淀区四季青乡及温泉乡的大樱桃等。
本文标题:北京周边的自然景观--生物景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12/1722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12/1722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12/1722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12/1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