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边人文景观综述--古代摩崖石刻
摩崖刻字和刻像是摩崖石刻的两大主体项目。其共同特点都是以天然崖壁和石块为场地所进行的刻字或刻像事业。它比起人们对开采下来的可移动的岩石所进行的雕刻、加工品,更具有历史的再现,和文化渊源的感受。刻字和刻像的目的可能有许多,如为评价或欣赏景物,为抒发自己的志向或感慨,为提高某地的形象或知名度,为命名新景或地名,为记载某工程或工事的修筑过程和意义,为表示宗教的虔诚心理,为使某一开创性事业流芳千古,等等。游人在旅游地观赏摩崖石刻,可以顾名思义,面刻思情,把自己的情态与刻字、刻像时代、环境联系起来,从而去认识、把握摩崖石刻的历史意境。
因此摩崖石刻不仅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更重要的是一种旅游资源。其游览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它是一种文化景观,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通过摩崖石刻可以揭示许多历史文化现象,加深区域历史的认识和感受,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
②它是一种观赏项目和产品。游人根据摩崖石刻的提示,来认识某一风景的游览特点,如在自然风景方面的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在人文景观方面的历史性、艺术性、哲理性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组摩崖石刻实际就是一部导游教材,是高度艺术化、哲理化的“导游员”;
③它是一座移不动的书法艺术博览馆。许多摩崖刻字,都体现了古代不同名家的书法艺术和风格。观赏摩崖石刻就等于在欣赏书法艺术。鉴赏石刻造像,就是在欣赏石刻绘画艺术。总之,摩崖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观览价值、书法艺术价值等都是很丰富的。北京摩崖石刻大部都出现在周边临山区县。经笔者考察和资料整理,大体可确定如下46处。其中摩崖刻字有40处。见表45,摩崖造像有6处。
北京郊区历史摩崖刻字和刻像制作时代共有8个时期,即东魏、唐、辽、金、元、明、清及民国。其中最早的石刻是东魏武定三年(545年),距今约1450多年。其次是唐代摩崖石刻,共有3处,一处是刻字,在房山区张坊乡下寺村北;两处是摩崖造像,分别位于房山区河北乡和张坊乡。
北京郊区最近的历史摩崖石刻是在民国期间,共有5处。其中包括京郊字径最大的海淀区“凤凰岭”摩崖石刻;和字体比较大的石景山区“佛”字石刻;海淀区温泉“水流云在”摩崖石刻。“凤凰岭”刻字,字径达4米,从很远地方就可清晰地看到。后二处的字径分别达2米和1.6米,也是比较大的摩崖刻字。密云县云峰山超胜庵摩崖石刻字大1米左右,它至少在明清时期就已出现了。是京郊既古老又宏大的摩崖石刻。北京郊区摩崖刻字条数最多的为明清两代。明代有15处;清代有14处。
北京郊区摩崖造像时代一般比较老。特别是房山区张坊乡大峪沟摩崖造像和河北乡石佛堂孔水洞造像,时代都在唐或唐之前,成为北京郊区最古老的摩崖造像。其中万佛堂孔水洞中的6尊摩崖造像,刻制在地下阴河崖壁上,这不仅在北京地区绝无仅有,在我国北方也是唯一的一处,它是洞内石刻石雕的代表作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郊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应推门头沟区石佛村摩崖造像,其次为延庆旧县乡烧窑峪摩崖造像和房山区张坊乡大峪沟摩崖造像。其中石佛村摩崖造像达22尊;烧窑峪摩崖造像,包括东、中、西三龛共24尊佛像。石佛村保存较好,而烧窑峪破坏较重,目前保持原样的仅8尊。就刻制时代而论,出现于唐代的房山区大峪沟摩崖造像,应当是北京郊区造像规模最大、时代最古老的摩崖造像群了。北京地区摩崖刻字,从条数来看,最多的摩崖石刻应推怀柔县沙峪乡北沟。这里是明长城通过地方,修建长城的官员和民夫,为了对这一关隘及其建筑工程有所纪事,而先后刻制了9条摩崖题刻,如“警心慎辔”、“观澜”、“亟关弥险”、“名关”、“无限华夷”、“苍岩翠柏”、“秦皇旧址”等,至今这些石刻保存完好,是北京郊区重要文化景观。
北京郊区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内容的摩崖刻字,如门头沟区妙峰山南道摩崖对联:“古出奇峰遮日月,岸有幽背表神灵”,额题“静与天游”。刻字以对联形式出现,这在我国摩崖石刻中是一处独特的胜迹,比较少见。又如密云县番字牌石刻,拥有几种少数民族文字,其内涵又是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这在我国摩崖石刻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北京郊区摩崖石刻在地域分布上以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怀柔县、房山区为最多。其中海淀区有11处,是北京郊区现存摩崖石刻数量最多的区县;其次是石景山区,有5处;再次是门头沟区、房山区,二区各有摩崖石刻5处。其中摩崖造像仅房山区就有3处,占北京全部摩崖造像总数的1/2,成为北京地区摩崖造像最多的区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12/172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12/1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