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之六-地震能准确预报吗?(4)
(3)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的过程在地球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里,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地震的破裂过程是不稳定的,精确预测强震的三要素很困难。
这三点困难都是地震预报研究对象的本性所决定的,任何想攻克这个世界级科学难题的人都必须面对。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实现地震预报必须长时间艰苦努力。借用一句军事术语,必将是一场持久战。
6.2 目前已能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些地震作出有减灾意义的预报
6.2.1 两次成功预报的震例
前面已经提到过,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各地已先后一定程度成功预报了2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下面简要介绍两个成功预报的震例,让大家对于当前的地震预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为下一节说明,当前尚未找到必震的前兆指标,但已能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些地震作出有减灾意义的预报,做一些铺垫,提供一点实际资料。
(1)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县(现为县级市)岔沟乡发生7.3级强烈地震。由于震前有预报,震区各级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震措施,从而大大减轻了灾害损失,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且取得减灾实效的地震而载入史册。
震前观测到的异常 1970年辽宁省及有关市县成立了地震工作机构,逐步开展基础探测,扩建和新建地震台,发展群测群防。到海城地震前,已建成13个专业地震台和几千个业余地震测报点。在海城地震前,观测到的主要前兆异常有:辽宁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增强,并发生6次震群活动;金县短水准、大连地磁绝对值复测、营口地倾斜、沈阳地倾斜、丰满地倾斜、辽南重力场、渤海年海平面高程等出现较大的异常变化;多个地电、地应力观测点出现“突跳”;多处观测井的水氡、水位、水质出现明显异常;宏观异常现象在震前短期内更加丰富,动物异常近900起,地下水较显著的异常点近600处;气象异常也很明显,数九隆冬的季节,却出现了冰雪消融、草绿蝶飞的阳春现象。这些前兆异常数量多、分布广、幅度大,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并且不同种类异常之间存在准同步性。
下面选择一些主要异常,介绍一些具体资料:
图6-3描述了辽宁省陆地上1级以上地震活动年频次的变化。
1970和1971年,每年只有十几到20次小地震,1972和1973年,每年小震次数增加到60~70次,到1974年,
图6-3 辽宁省陆地地震年频度图(M≥1.0)
一年发生小震达272次,比1970和1971年增加了十几倍。
图6-4展示了海城地震前周围地区的震中分布,特别用实心大圈标示出1974年发生的6个震群活动,其中最大,在时间上也是离海城7.3地震最近的是1974年12月22日葠窝水库4.8级震群。临近主震前,未来主震震中附近出现显著的前震活动,图6-5给出了这些前震的M-t图和每小时的频度图。
上一篇:防震减灾知识之五-地震灾害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防震减灾知识之七-设不设防一样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zaihai/296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zaihai/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