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
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逐步推广。随着这种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发展成熟,案例教学的本质——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同步发展问题,成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的焦点。
一、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实质
20世纪70年代后案例教学逐渐运用于普通教育学。目前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正方兴未艾。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地理事实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直观地说,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案例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案例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某个案例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从案例中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某个案例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案例教学。
二、地理案例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组织结构、教学方式上将案例教学置于突出地位。在新教材的运用中,许多教师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与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案例教学正健康、迅时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为它的内在潜质——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是否有了同步的、良好的发展而挂心。
下面是针对同一课标,采用两种不同案例的教学片断。
项目 |
课标“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
||
案例来源 |
教学活动 |
点 评 |
|
课堂一 |
依据教材(人教版)的两个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
阅读课本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的阶段、影响因素。2商业中心发展的阶段、影响因素。然后得出交通与聚落和商业中心的规律。 |
对于我们广州的学生,这两个例子都比较陌生,只能凭借课本的介绍,枯燥的认识规律,并进行记忆。案例的学习效率低。 |
课堂二 |
依据学生所在的地域(广州),确定两个案例“广州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珠江沿岸聚落”和“广州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广州城商业网点”。 |
让学生上网搜索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广州市的街道图,结合旧俗语“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以及目前住宅区的布局变化,分析珠江沿岸聚落的变化。 |
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地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并从中分析得出规律,实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体现了人地相关性、区域性、实践性等地理教学特征。案例的学习效率高。 |
目前,较为普遍的案例教学是“课堂一”的形式。“课堂一”为代表的案例教学低效的原因在于: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层面较丰富,而实践层面较薄弱;文献型案例较多,实践型案例较少;教师寻求的案例多,来源于学生提供的案例少;运用教材现成的案例多,充实教材的外来案例少;甚至有的教师把教学举例与案例教学相混淆。这明显地反映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地理案例资源的开发不足,案例教学开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也正因如此,“课堂二”所代表的地理案例教学开发研究的潜力巨大。
三、提高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策略
地理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构建地理案例有效教学。
1、案例内容的选择突显地理学科特色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有用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突出了对地理特色教学的要求。
空间区域性。所选择的案例, 都应当在某空间区域背景下加以讨论。明确空间区位,注意其区域地理背景, 启发区位分析思维。要通过课堂教学, 逐步形成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 熟练分析区域地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区域性是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基础之一。
实践性。从地理教学内容看,地理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现象和自然事实,是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没有实践性的案例教学内容是违背了地理课标的要求,是无效教学。
综合性。案例教学其实是一种探究式的或者说是研究性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不在于案例本身的知识容量,而在于案例本身信息对学生探究的诱惑程度,即强调思维过程和学生对过程的认识。其功能具有综合性特点,有利于理解知识、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学会发现与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益、师生的共同成长。
人地相关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人地相关为主线, 地理案例教学必须落实人地相关性。自然地理案例要注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文地理案例教学要注意自然环境基础。区域地理案例要突出区域人地关系特色。没有人地相关性的案例学习, 就是无效的案例教学。
2、案例资料编写应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要提高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在编写案例时,除了常规的考虑教材、学情、学法教法外,还应花时间研读课标、时处留意收集地理课程资源。
研读课标。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每一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标准中“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它关注的并不是地球运动的本身,而是它对地理环境及人类的意义。可设计一些案例:我们学校学生宿舍洗澡的热水供应系统是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同学们会抱怨冬天水太冷,夏天水太热?通过这一教学案例的设计,能够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测定, 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这种案例的学习, 变枯燥为兴趣, 变抽象为具体, 体现了新课标贴近学生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学习过程化的新理念。
收集地理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地理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的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在案例设计过程中,要广泛利用以下的地理课程资源:媒体信息、社区生活信息、有关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学用具、人力资源等。如根据05年广州的“油荒、气荒”这一时政热点设计案例,学习区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学生的案例学习活动, 收集资料, 处理资料, 形成可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
3、案例的课堂实施要遵循课改的崇旨
案例的呈现。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案例的呈现要直观明了、灵活多样。一般有印发地理案例材料、教师或学生描述、多媒体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境、学生表演等。要注重各种形式的优化组合,如先“案”后“理”、先“理”后“案”、“案”、“理”同步等等方式。
案例的分析。不管是教师开发的案例还是学生搜集的案例,抑或是教材案例的拓展。案例的内容都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才能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有的案例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概括,指导学生通过因果质疑、联想质疑、方法质疑、比较质疑和批判质疑等方法参与案例的讨论与分析。
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以案例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分析。
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堂的低效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而恰恰是教师的不适当引导引起的。教师虽然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但要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案例的总结。简单的案例可由学生单独进行,学生通过小结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最大程度地被了解。较为复杂的案例应该由小组进行总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总结有时也是必要的,教师总结可以是对现象、原理和规律的纲要性总结,或对学生分析案例过程和方法进行提高型总结等。教师对每一个案例总结都应有所侧重,而非面面俱到。
4、案例的课后反思
没有好的案例,就没有成功的案例教学。在没有经过教学实践前编写的案例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教学后,有必要回过头来看该案例,进行调整修改。这样及时的反思,才会促进后继的案例教学改进与完善,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只有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案例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上一篇:试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编写教材——以高中地理教材为例
下一篇:高中地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初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sheji/2498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sheji/2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