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题型专练区位评价类
1.(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的铁皮石斛多生长在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树干或岩壁崖缝,喜在温凉、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石斛的根为气生根,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材料二:贵州铁皮石斛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苗木多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黔西南州利用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该州兴义市某村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坡地中部种植人工水杉林,林下小气候比较稳定,湿度适宜。目前该村已成功种植2000多亩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下图为当地农业生态地质剖面示意图。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石斛生长优势生境区提供的生长条件。
(2)评价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3)贵州与广东拟加强铁皮石斛产业合作,请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
【答案】(1)位于人工水杉林之下,光照强度适宜;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峰丛洼地,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峰丛洼地林内空气较湿润,满足了石斛对水分和湿度需求。
(2)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种植人工林有利于解决石漠化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石斛经济效益较好,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对野生石斛的采挖,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
(3)贵州:铁皮石斛种植规模大,原料充足;仿野生种植,品质较好;劳动力成本较低;利用林下闲置空间,土地成本低。广东:技术力量强,育苗水平高;产业基础好,加工能力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本题以贵州铁皮石斛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产业合作的优势条件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1)据材料“铁皮石斛多生长在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树干或岩壁崖缝,喜在温凉、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结合当地农业生态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石斛生长优势生境区位于人工水杉林之下,光照强度较弱,适宜石斛生长;贵州省位于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适合石斛生长;从地形条件来看,石斛生长优势生境区主要分布在半山腰的峰丛洼地,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峰丛洼地地形相对封闭,林内空气较湿润,满足了石斛对水分和湿度需求。
(2)种植石斛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来分析。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种植人工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利于解决石漠化问题,改善农业生态,发挥了生态效益;石斛经济效益较好,提高农民收入;人工种植了石斛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野生石斛的采挖,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
(3)铁皮石斛产业合作主要从原料、品质、技术、加工成本、土地成本、销售市场等方面来分析。
贵州:自然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生长,铁皮石斛种植规模大,原料充足;据材料“黔西南州利用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可知,仿野生种植,品质较好;贵州经济发展较落后,故劳动力成本较低;利用林下闲置空间,土地成本低。
广东:据材料“贵州铁皮石斛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苗木多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可知,广东省技术力量强,育苗水平高;广东省产业基础好,加工能力强;广东省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2.(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雷公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被苗族视为“母亲山”,为苗岭山脉的主峰,是清水江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杉木喜温喜湿、速生、树干笔直,明清两代,清水江两岸因盛产杉木,木材贸易繁盛。锦屏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逐步发展成为木材交易的中心。
材料二:雷公山体以浅变质岩为主,此种岩石在苗岭东段地区分布广泛,性质与贵州地区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有着显著区别,且富含硅酸盐矿物(硅酸盐在成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山体表层的浅变质岩裂隙发育而其下部的岩石却非常致密。
材料三:下左图为雷公山及清水河流域示意图和右图为雷公山山体岩石示意图。
(1)分析黔东南多以杉木建造苗寨民居的原因。
(2)判断深藏大山的优质杉木的运输方式,分析明清时期锦屏发展成为木材交易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3)岩溶地貌一般不利于森林的生长,试分析清水江流域分布大面积森林的原因。
【答案】(1)杉木生长快,易成材,原料丰富;优质,树干笔直,易加工;耐腐防虫,适应当地环境;取材方便,成本低。
(2)水运。锦屏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利于木材集散;木材市场需求量大。清水江径流量大,无结冰期;流程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3)该地区以浅变质岩为主,浅变质岩富含硅酸。盐矿物,利于土壤的发育;山体表层裂隙发育,下部的岩石致密,利于保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解析】本题以贵州省黔东南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考查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素养的要求较高。
(1)此题考查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材料:“杉木速生,当地盛产杉木,木材贸易繁盛”等信息,可知杉木生长速度快,容易成材,用以建造民居的原料丰富;且就地取材,建造成本低;杉木树干笔直,质优,易加工成木材;黔东南气候湿热,木料易生虫腐烂而变质,杉木材质优,能够适应当地环境,耐腐防虫。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大山里面公路,铁路等交通不便,杉木盛产于清水江两岸,且运量大,可就近利用清水江发展水运,节约运输成本。锦屏发展成为木材交易中心可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量等角度来答,从左图可看出,锦屏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木材集散;清水江流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无结冰期,流程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运输木材;明清时期,对优质木材的市场需求量大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岩溶地貌不利于森林生长的原因是:多碳酸盐岩,易被水溶解、侵蚀,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多溶洞,地表水易下渗;而清水江流域以浅变质岩为主,不同于碳酸盐岩,富含硅酸盐矿物,且“硅酸盐在成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形成土壤;“表层的浅变质岩裂隙发育而其下部的岩石却非常致密”可知,山体表层裂隙发育,下部的岩石致密,利于保水;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树木生长。
3.(2022·四川眉山·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量球状冰集聚排列是自然界中较为罕见的现象,一般发现在浅滩、湖岸和河岸处,其物质多由冰和雪组成。球状冰(冰球)的形成与集聚受气温、降雪、强风和波浪等自然因素共同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查干湖是我国冰球主要的发现地。下表是近5年查干湖入冬能符合产生冰球的气象条件;下图是查干湖的地理位置及其冰球景观。
表:近5年查干湖入冬能符合形成冰球景观的气象条件
(注:下划线数字,需要同时满足才能形成冰球景观;②:风向0°为正北风,90°为正东风。)
(1)指出查干湖“冰球”集聚的位置,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2019年查干湖未形成“冰球”的原因。
(3)分析查干湖“冰球”景观的形成过程。
(4)“冰球”常形成于冷空气侵袭后,阐述查干湖初封日前冷空气运动为“冰球”形成提供的条件。
【答案】(1)位置:查于湖西南沿岸。原因:冰球形成的年份,初封日前一天盛行东北风;冰球在风、波浪的带动下在迎风侧的西南岸集聚。
(2)降雪量较少,形成物质来源不够;风速较小,形成的(风、波浪)动力条件不足。
(3)缓和的低气温冻结出稳定的薄冰层,湖面的冰,雪在强风和波浪的推动下不断集聚;集聚过程中冰,雪不断挤压、碰撞、摩擦形成冰球;最终在迎风侧岸滩堆积形成“冰球”景观。
(4)冷空气袭来时带来降温,降雪,大风天气。降温形成的薄冰层和降雪为冰球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大风及其形成的波浪为冰球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解析】本题以"冰球"景观为命题情景,创设学习探索情景,设置了四道小题,考查特定的气象条件下球状冰的形成过程,对图文信息解读的能力和动态思雏能力要求很高,现了试题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运用性,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1)从材料中得到组成“冰球”的物质主要是冰和雪。景观图中冰球大小不一,层层堆积。应是冰球形成后在湖岸堆积。由此可见冰、雪来源于湖面。从材料中又能得到“冰球”的集聚受强风和波浪(凤吹拂湖面形成)影响。在表格中可以看到形成“冰球”的前一天风向为东北风,即“冰球”集聚的位置应在迎风侧的湖岸——西南岸。
(2)从材料中得到2019年未满足“冰球"形成的气象条件有风速、风向、降水量。从(1)问中知道风向决定"冰球”集聚的位置,与形成无关。将2019年的风速、降水量与能形成“冰球”的年份比较得到;风速偏小,降水偏少。即当年未形成“冰球”的原因是降雪量较小,形成物质来源不够;风速较小。形成的(风、波浪)动力条件不足。
(3)从材料中的景观图可以发现“冰球”景观的形成过程应是冰球的形成到湖岸的集聚。材料中指出“冰球”形成与集聚受气温、降雪,强风和波浪等自然因素共同控制,结合第(1)、(2)问可以得到气温、降雪为“冰球”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强风和波浪为“冰球"形成与集聚提供动力条件。冰球的形成中,首先需要大量冰、雪物质,因此在初期需要湖面的冰,雪在强风和波浪的推动下不断集聚。注意的是:低溫天气下湖面结冰,提供冰源。但是要被风搬运、集聚。应该是未完全冰封的初生冰(薄冰层)。其次,是变“圈”的过程,结合“鹅卵石”的形成,可以推测在集聚过程中冰、雪不断挤压、碰撞、摩擦形成冰球。
(4)结合查干湖的位置和冷空气来袭的时间,易形成冷锋带来降温、降雪、大风天气。结合第(3)问的冰球的形成过程不难得到:降温形成的薄冰层和降雪是形成冰球物质基础;大风及其形成的波浪为冰球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4.(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河谷,该地年降雨量为150~300毫米。当地先民克服因难,用石头修筑献口形式的蓄水池,使用经太阳照晒的池水灌溉农田,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2021年11月26日,该灌溉系统和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工程共同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图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局部景观图。
(1)与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相比,说明萨迦灌区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萨迦、江苏里运河——高邮地区建设灌溉工程对粮食种植的共同作用。
(3)分析萨迦地区灌溉用水要经石制蓄水池日晒后才使用的原因。
【答案】(1)地处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周期较长,作物品质高;冰雪融水灌溉,富含矿物质。
(2)保障灌溉水源;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利于防御旱涝灾害;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促进商品农业发展。
(3)灌溉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温低;石头所砌蓄水池,比热小,增温快;灌溉用水经日晒后温度升高,利于作物在高寒环境下生长。
【解析】本大题以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条件、蓄水池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从材料中看: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河谷,该地年降雨量为150~300毫米。此区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粮食营养物质积累;热量条件较差,使作物生长周期较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品质高;灌溉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水质高,富含矿物质,使粮食品质高。
(2)灌溉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在农作物生长水源不足时提供水源,修建的萨迦、江苏里运河——高邮地区建设灌溉工程都可以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灌溉水源;灌溉工程本身有蓄水作用,可以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可以防御旱涝灾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面积,增加产量。
(3)萨迦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水温较低,不宜直接用于灌溉;石头所砌蓄水池,比热小,获得太阳辐射后增温快,可使水温提高;日晒后水温升高,更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作物在高寒环境下生长。
5.(2022·四川成都·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吉林市区溯流而上十五公里,丰满水电站库区-松花湖,冬季冰冻如铁,但从大坝底部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是4℃,图甲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图乙为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
(1)描述丰满水电站所在河段河流流向。
(2)结合图乙推测容易导致凌汛产生的河道特征。
(3)试推测水库放水防凌的时机选择在“开河前”还是“封河前”?
(4)冬季水库放水时,下游两岸常常形成雾凇,简析“雾”“挂”形成的自然条件。
【答案】(1)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自东南流向西北。
(2)河道弯曲、狭窄;河道浅,河心滩多;河床纵比降缓(河道坡度小、落差小);导致水流缓慢,极易卡冰,抬高水位。
(3)封河前;水库底部放出的水水温较高(4℃左右),提高下游河流的水温;提高流速;减少下游结冰长度;延缓结冰时间。
(4)放水时江水温度高,水面和大气之间水一气温差大,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大;放水期间风力弱,水汽不易扩散;冬季多晴天,夜晚漫长,气温下降快,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华在树枝上而形成“雾”“挂”。
【解析】本大题以吉林省等高线图、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河流流向、凌汛、雾凇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从图甲看,吉林省东南为长白山,地势较高,西北则较低,推断出丰满水电站河段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2)松花江所在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慢,容易结冰;结冰时,水流缓慢,又极易卡冰,抬高水位,产生凌汛;由图乙中看,河道较窄,排水、排冰不畅,易发生凌汛;河道弯曲,水流速度较慢,排水、排冰不畅,易发生凌汛;河道较浅,河水易结冰,易发生凌汛。
(3)要通过放水防凌的能起到提高下游河水温度的作用,“开河前”,流域整体温度较低,下游河道仍是结冰状态,通过放水加快下游河道融化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易引起下游河水泛滥,加重凌汛;“封河前”,下游河段尚未结冰,通过放水可提高下游河水温度,延迟下游结冰时间,能起到防凌汛效果,故时机选择在封河前。
(4)“雾”“挂”是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放水时水库来水温度高较高,使河流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大;雾的形成需要风力弱,大气稳定性好,推断出“雾”“挂”形成时应有此条件;水汽凝结需要降温条件,冬季时,此区域降水少,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日出前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华在树枝上而形成“雾”“挂”。
6.(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防城港附近海域布满了金鲳鱼养殖网箱,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其他海水鱼品种无法媲美的,一斤卖到二十元。金鲳鱼适宜水温22℃-28℃,水温降至16℃时不再摄食,14℃以下会大量死亡。食量大,消化快,所需饲料几乎全部来自南美地区。3月是投苗期,5-6月达到上市标准,8、9、10月是捕捞旺季。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重要的优质海水鱼类和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
(1)描述防城港附近海域适合养殖金鲳鱼的自然条件。
(2)从水产养殖户的角度,说明金鲳鱼成为我国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的原因。
(3)列举目前金鲳鱼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
【答案】(1)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温适宜;水域深度适宜,水质较好;海域较为封闭,水体相对稳定;受台风影响较小。
(2)规模化养殖技术成熟;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品质好,价格相对较低,市场需求大;资金回笼快。
(3)由于水域较为封闭,水体循环更新慢;饲料残余和鱼类排泄物量大,养殖规模超过水体承载力;近海养殖消毒剂、杀虫剂、抗生素、疫苗的大量使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严重;人工繁殖养殖以及过度捕捞,破坏原有海洋生态环境,使鱼类多样性减少,导致海洋鱼类资源枯竭。
【解析】本题以广西防城港海域金鲳鱼养殖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养殖业的区位因素、养殖业的种类与方式以及养殖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1)养殖金鲳鱼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水质、水温、水域状况以及灾害影响小等方面来分析。据材料“金鲳鱼适宜水温22℃-28℃”,结合所学可知,防城港海域纬度较低,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温适宜;据“防城港及其附近海域图”可知,该海域辽阔,适合大规模养殖金鲳鱼,水域深度小于10米,较适宜鱼类生长,水质较好;据“防城港及其附近海域图”可知,该海域为半封闭海湾,东南部通过琼州海峡与南海相通,水体相对稳定;该海域东侧有陆地阻挡,受台风影响较小。
(2)由材料“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3月是投苗期,5-6月达到上市标准,8、9、10月是捕捞旺季。”可知,金鲳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据材料“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一斤卖到二十元”可知,金鲳鱼品质好,价格相对较低,是平价的海水鱼类,深受市场欢迎,市场需求量大;据材料“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说明我国金鲳鱼养殖历史较长,规模化养殖技术逐渐成熟。
(3)水产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养殖规模的无序扩大、病害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等。据前面分析可知,防城港水域较为封闭,水体循环更新慢,影响水质;据材料“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已成为我国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可推测,饲料残余和鱼类排泄物量大,养殖规模超过水体承载力;养殖户为了保障金鲳鱼品质,在近海养殖过程中消毒剂、杀虫剂、抗生素、疫苗的大量使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严重;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容易出现过度捕捞,超量养殖,破坏原有海洋生态环境,使鱼类多样性减少,导致海洋鱼类资源枯竭。
7.(2022·山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干流总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天然落差784米。下游河道(图)迂回曲折,河道淤泥厚度为13-15米,淤泥含水量达70%,在流经莆田市区周边低地平原后注入海洋。
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频发,1999年福建省启动对水兰溪的全面治理,对河道裁弯取直,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实施最大限度保留,并在废弃河道的基础上扩建玉湖新城。
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发生变化,水流和淤泥给河流两侧防洪大堤的修建造成巨大的工程障碍。当地采取“软体排”技术(图)克服了世界级难题,“较体排”技术是先在大堤上铺设高强度的纤维布料,然后在布料上用绳索固定密集的小块混凝土石板。2011年防洪大堤顺利完工。随后,当地从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对木兰溪的水质进行全面优化,木兰溪畔成为“百里风光带”。
(1)分析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水患威胁严重的自然原因。
(2)分析“软体排”技术对该河流两侧大堤防护的优势。
【答案】(1)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上游流经山地丘陵,汇水速度快,河流水量较大,洪水规模大;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下游河道迂回曲折,排水不畅;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距河流入海口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泄洪能力有限;水涝多发(易发),持续时间长。
(2)优势:纤维布料强度高,混凝土石板质地坚硬,可降低河水对大堤的侵蚀程度;防洪大堤在淤泥地基上易发生形变,“软体排”可适应大堤的形变,保护大堤不因变形、开裂而坍塌。
【解析】本大题以木兰溪图文为材料,设置二道小题,涉及洪涝灾害及其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结合材料,水患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分析。木兰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大,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河流水量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下游河道迂回曲折,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河道淤泥厚度为13-15米,淤泥含水量达70%,河道淤积严重;在流经菁田市区周边低地平原后注入海洋,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泄洪能力有限;距河流入海口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洪水排泄受阻,水涝多发。
(2)由材料可知,软体排”技术是先在大堤上铺设高强度的纤维布料,然后在布料上用绳索固定密集的小块混凝土石板,混凝土石板可随布料适应大堤的形变。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发生变化,水流和淤泥给河流两侧防洪大堤的修建造成巨大的工程障碍。软体排技术主要减轻水流和淤泥对大坝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混凝土石板可降低河水对大堤的侵蚀,保护大堤;另外防洪大堤在淤泥地基上易发生形变,该技术中混凝土块是用绳索固定铺设,可适应大堤的形变,对大坝起到保护作用。
8.(2022·河北张家口·三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其中电子商务快递业是高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形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充裕。2019年,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和中山的快速业务量在全国占比近21%。东莞地处广州与深圳连接的黄金走廊,地区内制造业十分发达,市委市政府定位“新兴物流城市”,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十分繁荣,已逐步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左图示意珠三角城市群分布,右图示意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线条粗细表示物流联系度强弱)
(1)据右图概括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的特点。
(2)分析东莞市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
(3)请为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以广州—东莞—深圳为轴心的快递物流联系廊道;物流联系强度从物流廊道向外逐渐减弱。
(2)地处广州、深圳黄金经济走廊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制造业发达,对现代物流业有巨大需求;经济外向度高;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信息网络;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业人才的培养,推进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
【解析】本题以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为情境,涉及了该地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的特点、东莞市成为华南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三个小题,注重了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的考查。
(1)据右图可概括出珠三角城市群快递物流网络密度较高,已形成典型的网络式空间结构;珠三角城市群网络联系强度自区域外围由弱到强逐渐向珠江口东岸方向变化,形成广州-东莞-深圳快递物流廊道。
(2)东莞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程度及政策等方面分析。东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三角洲东部,地处广州、深圳黄金经济走廊之间;“地区内制造业十分发达”,对现代物流业有巨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一直以来,东莞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服务水平和运转效率高。
(3)对物流行业来说,首先要打破行业、企业界限,大力推进物流共同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优化物流全过程,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配送效率;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业人才的培养、推进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发展,建立先进的物流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9.(2022·山东青岛·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该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锂三角”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分布有190个盐湖,盐湖总面积约2.67万km²,目前只有4个盐湖的锂矿资源得到开发;另有21个盐湖处于勘探阶段、55个盐湖处于初级勘查阶段;其余110个盐湖还未开展勘查与潜力评价工作。截至2018年末,“锂三角”地区锂矿储量为2903万吨,产量2.13万吨,储产比高达1362.9,是全球矿业公司投资的热点地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积极抢占该地区锂矿资源市场份额。下图示意“锂三角”地区概况。
(1)说明“锂三角”地区锂盐的富集过程。
(2)分析“锂三角”地区成为全球矿业公司投资热点地区的原因。
(3)分析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积极抢占该地区锂矿资源市场份额的目的。
【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活跃,含锂岩层断裂、出露,后在外力作用下风化破碎,并被搬运至湖泊中沉积下来;地下含锂液体不断注入盐湖;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锂盐在湖泊中不断富集。
(2)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全球产量少且分布不均;该地区资源禀赋好,易于开发利用,投资空间大;该地区大部分属于没有勘查和开发的原始状态,开发程度低;属发展中国家,矿业权取得容易,环保要求低。
(3)满足本国对锂矿资源的生产需求;增加锂矿资源储备,保障本国能源领域的国家安全;主导或控制国际锂矿资源市场,谋求更大利润,牵制他国能源领域经济发展。
【解析】本大题以“锂三角”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锂盐的富集过程、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等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1)通过材料“该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得含锂岩层断裂抬升出露,之后在外力作用下风化破碎,并被搬运到地势低洼的湖泊中沉积下来;通过图片可知该地区有盐沼,说明地下水水位高,地下含锂液体补给湖泊水;该地纬度低,气温高,受地形、大气环流等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使得锂盐在湖泊中不断富集下来。
(2)在材料中“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已经点明了锂的重要性,并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锂三角”地区。通过阅读材料可知:“锂三角”富矿分布广,品位好,易开发,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目前只有4个盐湖的锂矿资源得到开发;另有21个盐湖处于勘探阶段、55个盐湖处于初级勘查阶段;其余110个盐湖还未开展勘查与潜力评价工作”可知大部分属于没有勘查和开发的原始状态,开发程度低。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矿业权取得容易,环保要求低。
(3)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经济发达,对锂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本国储量少甚至是没有,为了满足本国对锂矿资源的生产需求,积极抢占份额;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增加锂矿资源储备,能保障本国能源领域的国家安全;除此之外,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可以主导或控制国际锂矿资源市场,谋求更大利润,牵制他国能源领域经济发展。
10.(2022·河南开封·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全流域可分为南部祁连山区、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三大区域单元。该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通过生态移民等一系列措施,石羊河流域已初步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探索出了“少用水,多采光,设施化,高效益”的特色节水农业模式。下图为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流域三大区域单元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
(2)开展生态移民的主要区域在北部区域,而不是南部区域,试说明原因。
(3)分析该流域发展这种节水农业模式的优势。
【答案】(1)差异:南部祁连山区人口较少;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人口集中;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人口稀少。原因:南部祁连山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地形平坦,水源较丰富,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生产,开发历史较早,交通便利,城镇众多,人口集中: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水资源少,生态环境恶劣,人口环境容量小。
(2)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位于石羊河下游,水源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地区;随着上游人口和生产活动增加,用水量增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无水可用,生态压力大。南部祁连山区人口稀疏,生产活动少;上游水资源数量变化较小,生态压力相对较小。
(3)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发展节水农业可减轻区域水资源的压力;晴天多,光照充足,该模式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生产出更多优质农产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地利用当地有限水资源;实现农业优质、稳产、高产,增强了当地农产品竞争力,提高了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改善生态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解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问题,涉及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阅读材料,图中显示南部祁连山区人口较少,原因是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且可能出现地质灾害,不利于居民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较少;而中部区域人口集中程度高,分布有聚集核心区和高度聚集区,人口密度大,主要是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平原地带,地形平坦,水源较为充足,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且历史开发较早,交通便利,商业往来频繁,城镇分布较多,因此人口集中;北部区域属于荒漠区,水资源贫乏,蒸发量更为强烈,生态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生存,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环境容量较小。
(2)阅读图文材料,流域内北部区域,属于低山丘陵荒漠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无其他支流进入,主要靠河流上游的水源;但河流上游属于人口密集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到时河流下游的流量大大减少,甚至没有水能达到下游,生态压力较大。而南部的祁连山区位于人口稠密区的上游,人口稀少,生产活动少,且河流流量稳定,水资源充足,生态压力小。
(3)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区域内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此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发展节水农业模式可以大大的节约水的用量,减小压力;区域内晴天多,太阳光照强烈,蒸发作用大,可以减少蒸发,且可以利用温差,生产处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设施设备农业,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结合,节约资源;该模式的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和稳产,增强当地的农产品的竞争力,发展相关产业,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的铁皮石斛多生长在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树干或岩壁崖缝,喜在温凉、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石斛的根为气生根,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材料二:贵州铁皮石斛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苗木多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黔西南州利用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该州兴义市某村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坡地中部种植人工水杉林,林下小气候比较稳定,湿度适宜。目前该村已成功种植2000多亩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下图为当地农业生态地质剖面示意图。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石斛生长优势生境区提供的生长条件。
(2)评价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3)贵州与广东拟加强铁皮石斛产业合作,请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
【答案】(1)位于人工水杉林之下,光照强度适宜;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峰丛洼地,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峰丛洼地林内空气较湿润,满足了石斛对水分和湿度需求。
(2)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种植人工林有利于解决石漠化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石斛经济效益较好,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对野生石斛的采挖,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
(3)贵州:铁皮石斛种植规模大,原料充足;仿野生种植,品质较好;劳动力成本较低;利用林下闲置空间,土地成本低。广东:技术力量强,育苗水平高;产业基础好,加工能力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本题以贵州铁皮石斛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产业合作的优势条件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1)据材料“铁皮石斛多生长在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树干或岩壁崖缝,喜在温凉、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结合当地农业生态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石斛生长优势生境区位于人工水杉林之下,光照强度较弱,适宜石斛生长;贵州省位于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适合石斛生长;从地形条件来看,石斛生长优势生境区主要分布在半山腰的峰丛洼地,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峰丛洼地地形相对封闭,林内空气较湿润,满足了石斛对水分和湿度需求。
(2)种植石斛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来分析。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种植人工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利于解决石漠化问题,改善农业生态,发挥了生态效益;石斛经济效益较好,提高农民收入;人工种植了石斛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野生石斛的采挖,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
(3)铁皮石斛产业合作主要从原料、品质、技术、加工成本、土地成本、销售市场等方面来分析。
贵州:自然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生长,铁皮石斛种植规模大,原料充足;据材料“黔西南州利用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可知,仿野生种植,品质较好;贵州经济发展较落后,故劳动力成本较低;利用林下闲置空间,土地成本低。
广东:据材料“贵州铁皮石斛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苗木多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可知,广东省技术力量强,育苗水平高;广东省产业基础好,加工能力强;广东省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2.(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雷公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被苗族视为“母亲山”,为苗岭山脉的主峰,是清水江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杉木喜温喜湿、速生、树干笔直,明清两代,清水江两岸因盛产杉木,木材贸易繁盛。锦屏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逐步发展成为木材交易的中心。
材料二:雷公山体以浅变质岩为主,此种岩石在苗岭东段地区分布广泛,性质与贵州地区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有着显著区别,且富含硅酸盐矿物(硅酸盐在成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山体表层的浅变质岩裂隙发育而其下部的岩石却非常致密。
材料三:下左图为雷公山及清水河流域示意图和右图为雷公山山体岩石示意图。
(1)分析黔东南多以杉木建造苗寨民居的原因。
(2)判断深藏大山的优质杉木的运输方式,分析明清时期锦屏发展成为木材交易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3)岩溶地貌一般不利于森林的生长,试分析清水江流域分布大面积森林的原因。
【答案】(1)杉木生长快,易成材,原料丰富;优质,树干笔直,易加工;耐腐防虫,适应当地环境;取材方便,成本低。
(2)水运。锦屏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利于木材集散;木材市场需求量大。清水江径流量大,无结冰期;流程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3)该地区以浅变质岩为主,浅变质岩富含硅酸。盐矿物,利于土壤的发育;山体表层裂隙发育,下部的岩石致密,利于保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解析】本题以贵州省黔东南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考查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素养的要求较高。
(1)此题考查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材料:“杉木速生,当地盛产杉木,木材贸易繁盛”等信息,可知杉木生长速度快,容易成材,用以建造民居的原料丰富;且就地取材,建造成本低;杉木树干笔直,质优,易加工成木材;黔东南气候湿热,木料易生虫腐烂而变质,杉木材质优,能够适应当地环境,耐腐防虫。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大山里面公路,铁路等交通不便,杉木盛产于清水江两岸,且运量大,可就近利用清水江发展水运,节约运输成本。锦屏发展成为木材交易中心可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量等角度来答,从左图可看出,锦屏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木材集散;清水江流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无结冰期,流程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运输木材;明清时期,对优质木材的市场需求量大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岩溶地貌不利于森林生长的原因是:多碳酸盐岩,易被水溶解、侵蚀,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多溶洞,地表水易下渗;而清水江流域以浅变质岩为主,不同于碳酸盐岩,富含硅酸盐矿物,且“硅酸盐在成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形成土壤;“表层的浅变质岩裂隙发育而其下部的岩石却非常致密”可知,山体表层裂隙发育,下部的岩石致密,利于保水;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利于树木生长。
3.(2022·四川眉山·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量球状冰集聚排列是自然界中较为罕见的现象,一般发现在浅滩、湖岸和河岸处,其物质多由冰和雪组成。球状冰(冰球)的形成与集聚受气温、降雪、强风和波浪等自然因素共同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查干湖是我国冰球主要的发现地。下表是近5年查干湖入冬能符合产生冰球的气象条件;下图是查干湖的地理位置及其冰球景观。
表:近5年查干湖入冬能符合形成冰球景观的气象条件
年份 | 初封日(月-日) | 初封日前一天气象要素 | |||
日均气温/℃ | 风速/(m/s) | 风向/° | 降水量/mm | ||
2021 | 11-09 | -4.0 | 12.3 | 20-65 | 10-15 |
2020 | 11-20 | -5.8 | 7.2 | 45 | 20.9 |
2019 | 11-14 | -6.4 | 3.2 | 293 | 0.7 |
2018 | 11-18 | -4.3 | 1.8 | 270 | 0 |
2017 | 11-15 | -5.1 | 6.4 | 315 | 0 |
(1)指出查干湖“冰球”集聚的位置,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2019年查干湖未形成“冰球”的原因。
(3)分析查干湖“冰球”景观的形成过程。
(4)“冰球”常形成于冷空气侵袭后,阐述查干湖初封日前冷空气运动为“冰球”形成提供的条件。
【答案】(1)位置:查于湖西南沿岸。原因:冰球形成的年份,初封日前一天盛行东北风;冰球在风、波浪的带动下在迎风侧的西南岸集聚。
(2)降雪量较少,形成物质来源不够;风速较小,形成的(风、波浪)动力条件不足。
(3)缓和的低气温冻结出稳定的薄冰层,湖面的冰,雪在强风和波浪的推动下不断集聚;集聚过程中冰,雪不断挤压、碰撞、摩擦形成冰球;最终在迎风侧岸滩堆积形成“冰球”景观。
(4)冷空气袭来时带来降温,降雪,大风天气。降温形成的薄冰层和降雪为冰球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大风及其形成的波浪为冰球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解析】本题以"冰球"景观为命题情景,创设学习探索情景,设置了四道小题,考查特定的气象条件下球状冰的形成过程,对图文信息解读的能力和动态思雏能力要求很高,现了试题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运用性,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1)从材料中得到组成“冰球”的物质主要是冰和雪。景观图中冰球大小不一,层层堆积。应是冰球形成后在湖岸堆积。由此可见冰、雪来源于湖面。从材料中又能得到“冰球”的集聚受强风和波浪(凤吹拂湖面形成)影响。在表格中可以看到形成“冰球”的前一天风向为东北风,即“冰球”集聚的位置应在迎风侧的湖岸——西南岸。
(2)从材料中得到2019年未满足“冰球"形成的气象条件有风速、风向、降水量。从(1)问中知道风向决定"冰球”集聚的位置,与形成无关。将2019年的风速、降水量与能形成“冰球”的年份比较得到;风速偏小,降水偏少。即当年未形成“冰球”的原因是降雪量较小,形成物质来源不够;风速较小。形成的(风、波浪)动力条件不足。
(3)从材料中的景观图可以发现“冰球”景观的形成过程应是冰球的形成到湖岸的集聚。材料中指出“冰球”形成与集聚受气温、降雪,强风和波浪等自然因素共同控制,结合第(1)、(2)问可以得到气温、降雪为“冰球”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强风和波浪为“冰球"形成与集聚提供动力条件。冰球的形成中,首先需要大量冰、雪物质,因此在初期需要湖面的冰,雪在强风和波浪的推动下不断集聚。注意的是:低溫天气下湖面结冰,提供冰源。但是要被风搬运、集聚。应该是未完全冰封的初生冰(薄冰层)。其次,是变“圈”的过程,结合“鹅卵石”的形成,可以推测在集聚过程中冰、雪不断挤压、碰撞、摩擦形成冰球。
(4)结合查干湖的位置和冷空气来袭的时间,易形成冷锋带来降温、降雪、大风天气。结合第(3)问的冰球的形成过程不难得到:降温形成的薄冰层和降雪是形成冰球物质基础;大风及其形成的波浪为冰球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4.(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河谷,该地年降雨量为150~300毫米。当地先民克服因难,用石头修筑献口形式的蓄水池,使用经太阳照晒的池水灌溉农田,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2021年11月26日,该灌溉系统和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工程共同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图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局部景观图。
(1)与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相比,说明萨迦灌区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萨迦、江苏里运河——高邮地区建设灌溉工程对粮食种植的共同作用。
(3)分析萨迦地区灌溉用水要经石制蓄水池日晒后才使用的原因。
【答案】(1)地处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周期较长,作物品质高;冰雪融水灌溉,富含矿物质。
(2)保障灌溉水源;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利于防御旱涝灾害;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促进商品农业发展。
(3)灌溉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温低;石头所砌蓄水池,比热小,增温快;灌溉用水经日晒后温度升高,利于作物在高寒环境下生长。
【解析】本大题以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条件、蓄水池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从材料中看: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河谷,该地年降雨量为150~300毫米。此区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粮食营养物质积累;热量条件较差,使作物生长周期较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品质高;灌溉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水质高,富含矿物质,使粮食品质高。
(2)灌溉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在农作物生长水源不足时提供水源,修建的萨迦、江苏里运河——高邮地区建设灌溉工程都可以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灌溉水源;灌溉工程本身有蓄水作用,可以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可以防御旱涝灾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面积,增加产量。
(3)萨迦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水温较低,不宜直接用于灌溉;石头所砌蓄水池,比热小,获得太阳辐射后增温快,可使水温提高;日晒后水温升高,更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作物在高寒环境下生长。
5.(2022·四川成都·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吉林市区溯流而上十五公里,丰满水电站库区-松花湖,冬季冰冻如铁,但从大坝底部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是4℃,图甲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图乙为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
(1)描述丰满水电站所在河段河流流向。
(2)结合图乙推测容易导致凌汛产生的河道特征。
(3)试推测水库放水防凌的时机选择在“开河前”还是“封河前”?
(4)冬季水库放水时,下游两岸常常形成雾凇,简析“雾”“挂”形成的自然条件。
【答案】(1)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自东南流向西北。
(2)河道弯曲、狭窄;河道浅,河心滩多;河床纵比降缓(河道坡度小、落差小);导致水流缓慢,极易卡冰,抬高水位。
(3)封河前;水库底部放出的水水温较高(4℃左右),提高下游河流的水温;提高流速;减少下游结冰长度;延缓结冰时间。
(4)放水时江水温度高,水面和大气之间水一气温差大,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大;放水期间风力弱,水汽不易扩散;冬季多晴天,夜晚漫长,气温下降快,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华在树枝上而形成“雾”“挂”。
【解析】本大题以吉林省等高线图、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河流流向、凌汛、雾凇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从图甲看,吉林省东南为长白山,地势较高,西北则较低,推断出丰满水电站河段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2)松花江所在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慢,容易结冰;结冰时,水流缓慢,又极易卡冰,抬高水位,产生凌汛;由图乙中看,河道较窄,排水、排冰不畅,易发生凌汛;河道弯曲,水流速度较慢,排水、排冰不畅,易发生凌汛;河道较浅,河水易结冰,易发生凌汛。
(3)要通过放水防凌的能起到提高下游河水温度的作用,“开河前”,流域整体温度较低,下游河道仍是结冰状态,通过放水加快下游河道融化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易引起下游河水泛滥,加重凌汛;“封河前”,下游河段尚未结冰,通过放水可提高下游河水温度,延迟下游结冰时间,能起到防凌汛效果,故时机选择在封河前。
(4)“雾”“挂”是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放水时水库来水温度高较高,使河流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大;雾的形成需要风力弱,大气稳定性好,推断出“雾”“挂”形成时应有此条件;水汽凝结需要降温条件,冬季时,此区域降水少,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日出前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华在树枝上而形成“雾”“挂”。
6.(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防城港附近海域布满了金鲳鱼养殖网箱,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其他海水鱼品种无法媲美的,一斤卖到二十元。金鲳鱼适宜水温22℃-28℃,水温降至16℃时不再摄食,14℃以下会大量死亡。食量大,消化快,所需饲料几乎全部来自南美地区。3月是投苗期,5-6月达到上市标准,8、9、10月是捕捞旺季。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重要的优质海水鱼类和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
(1)描述防城港附近海域适合养殖金鲳鱼的自然条件。
(2)从水产养殖户的角度,说明金鲳鱼成为我国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的原因。
(3)列举目前金鲳鱼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
【答案】(1)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温适宜;水域深度适宜,水质较好;海域较为封闭,水体相对稳定;受台风影响较小。
(2)规模化养殖技术成熟;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品质好,价格相对较低,市场需求大;资金回笼快。
(3)由于水域较为封闭,水体循环更新慢;饲料残余和鱼类排泄物量大,养殖规模超过水体承载力;近海养殖消毒剂、杀虫剂、抗生素、疫苗的大量使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严重;人工繁殖养殖以及过度捕捞,破坏原有海洋生态环境,使鱼类多样性减少,导致海洋鱼类资源枯竭。
【解析】本题以广西防城港海域金鲳鱼养殖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养殖业的区位因素、养殖业的种类与方式以及养殖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1)养殖金鲳鱼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水质、水温、水域状况以及灾害影响小等方面来分析。据材料“金鲳鱼适宜水温22℃-28℃”,结合所学可知,防城港海域纬度较低,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温适宜;据“防城港及其附近海域图”可知,该海域辽阔,适合大规模养殖金鲳鱼,水域深度小于10米,较适宜鱼类生长,水质较好;据“防城港及其附近海域图”可知,该海域为半封闭海湾,东南部通过琼州海峡与南海相通,水体相对稳定;该海域东侧有陆地阻挡,受台风影响较小。
(2)由材料“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3月是投苗期,5-6月达到上市标准,8、9、10月是捕捞旺季。”可知,金鲳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据材料“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一斤卖到二十元”可知,金鲳鱼品质好,价格相对较低,是平价的海水鱼类,深受市场欢迎,市场需求量大;据材料“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说明我国金鲳鱼养殖历史较长,规模化养殖技术逐渐成熟。
(3)水产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养殖规模的无序扩大、病害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等。据前面分析可知,防城港水域较为封闭,水体循环更新慢,影响水质;据材料“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已成为我国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可推测,饲料残余和鱼类排泄物量大,养殖规模超过水体承载力;养殖户为了保障金鲳鱼品质,在近海养殖过程中消毒剂、杀虫剂、抗生素、疫苗的大量使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严重;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容易出现过度捕捞,超量养殖,破坏原有海洋生态环境,使鱼类多样性减少,导致海洋鱼类资源枯竭。
7.(2022·山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干流总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天然落差784米。下游河道(图)迂回曲折,河道淤泥厚度为13-15米,淤泥含水量达70%,在流经莆田市区周边低地平原后注入海洋。
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频发,1999年福建省启动对水兰溪的全面治理,对河道裁弯取直,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实施最大限度保留,并在废弃河道的基础上扩建玉湖新城。
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发生变化,水流和淤泥给河流两侧防洪大堤的修建造成巨大的工程障碍。当地采取“软体排”技术(图)克服了世界级难题,“较体排”技术是先在大堤上铺设高强度的纤维布料,然后在布料上用绳索固定密集的小块混凝土石板。2011年防洪大堤顺利完工。随后,当地从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对木兰溪的水质进行全面优化,木兰溪畔成为“百里风光带”。
(1)分析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水患威胁严重的自然原因。
(2)分析“软体排”技术对该河流两侧大堤防护的优势。
【答案】(1)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上游流经山地丘陵,汇水速度快,河流水量较大,洪水规模大;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下游河道迂回曲折,排水不畅;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距河流入海口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泄洪能力有限;水涝多发(易发),持续时间长。
(2)优势:纤维布料强度高,混凝土石板质地坚硬,可降低河水对大堤的侵蚀程度;防洪大堤在淤泥地基上易发生形变,“软体排”可适应大堤的形变,保护大堤不因变形、开裂而坍塌。
【解析】本大题以木兰溪图文为材料,设置二道小题,涉及洪涝灾害及其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结合材料,水患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分析。木兰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大,夏季受季风、台风等影响,多暴雨,河流水量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下游河道迂回曲折,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河道淤泥厚度为13-15米,淤泥含水量达70%,河道淤积严重;在流经菁田市区周边低地平原后注入海洋,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泄洪能力有限;距河流入海口近,受海水顶托作用强,洪水排泄受阻,水涝多发。
(2)由材料可知,软体排”技术是先在大堤上铺设高强度的纤维布料,然后在布料上用绳索固定密集的小块混凝土石板,混凝土石板可随布料适应大堤的形变。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发生变化,水流和淤泥给河流两侧防洪大堤的修建造成巨大的工程障碍。软体排技术主要减轻水流和淤泥对大坝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混凝土石板可降低河水对大堤的侵蚀,保护大堤;另外防洪大堤在淤泥地基上易发生形变,该技术中混凝土块是用绳索固定铺设,可适应大堤的形变,对大坝起到保护作用。
8.(2022·河北张家口·三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其中电子商务快递业是高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形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充裕。2019年,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和中山的快速业务量在全国占比近21%。东莞地处广州与深圳连接的黄金走廊,地区内制造业十分发达,市委市政府定位“新兴物流城市”,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十分繁荣,已逐步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左图示意珠三角城市群分布,右图示意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线条粗细表示物流联系度强弱)
(1)据右图概括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的特点。
(2)分析东莞市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
(3)请为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以广州—东莞—深圳为轴心的快递物流联系廊道;物流联系强度从物流廊道向外逐渐减弱。
(2)地处广州、深圳黄金经济走廊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制造业发达,对现代物流业有巨大需求;经济外向度高;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信息网络;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业人才的培养,推进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
【解析】本题以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为情境,涉及了该地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的特点、东莞市成为华南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三个小题,注重了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的考查。
(1)据右图可概括出珠三角城市群快递物流网络密度较高,已形成典型的网络式空间结构;珠三角城市群网络联系强度自区域外围由弱到强逐渐向珠江口东岸方向变化,形成广州-东莞-深圳快递物流廊道。
(2)东莞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程度及政策等方面分析。东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三角洲东部,地处广州、深圳黄金经济走廊之间;“地区内制造业十分发达”,对现代物流业有巨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一直以来,东莞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服务水平和运转效率高。
(3)对物流行业来说,首先要打破行业、企业界限,大力推进物流共同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优化物流全过程,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配送效率;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业人才的培养、推进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发展,建立先进的物流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9.(2022·山东青岛·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该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锂三角”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分布有190个盐湖,盐湖总面积约2.67万km²,目前只有4个盐湖的锂矿资源得到开发;另有21个盐湖处于勘探阶段、55个盐湖处于初级勘查阶段;其余110个盐湖还未开展勘查与潜力评价工作。截至2018年末,“锂三角”地区锂矿储量为2903万吨,产量2.13万吨,储产比高达1362.9,是全球矿业公司投资的热点地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积极抢占该地区锂矿资源市场份额。下图示意“锂三角”地区概况。
(1)说明“锂三角”地区锂盐的富集过程。
(2)分析“锂三角”地区成为全球矿业公司投资热点地区的原因。
(3)分析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积极抢占该地区锂矿资源市场份额的目的。
【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活跃,含锂岩层断裂、出露,后在外力作用下风化破碎,并被搬运至湖泊中沉积下来;地下含锂液体不断注入盐湖;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锂盐在湖泊中不断富集。
(2)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全球产量少且分布不均;该地区资源禀赋好,易于开发利用,投资空间大;该地区大部分属于没有勘查和开发的原始状态,开发程度低;属发展中国家,矿业权取得容易,环保要求低。
(3)满足本国对锂矿资源的生产需求;增加锂矿资源储备,保障本国能源领域的国家安全;主导或控制国际锂矿资源市场,谋求更大利润,牵制他国能源领域经济发展。
【解析】本大题以“锂三角”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锂盐的富集过程、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等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1)通过材料“该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得含锂岩层断裂抬升出露,之后在外力作用下风化破碎,并被搬运到地势低洼的湖泊中沉积下来;通过图片可知该地区有盐沼,说明地下水水位高,地下含锂液体补给湖泊水;该地纬度低,气温高,受地形、大气环流等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使得锂盐在湖泊中不断富集下来。
(2)在材料中“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已经点明了锂的重要性,并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锂三角”地区。通过阅读材料可知:“锂三角”富矿分布广,品位好,易开发,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目前只有4个盐湖的锂矿资源得到开发;另有21个盐湖处于勘探阶段、55个盐湖处于初级勘查阶段;其余110个盐湖还未开展勘查与潜力评价工作”可知大部分属于没有勘查和开发的原始状态,开发程度低。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矿业权取得容易,环保要求低。
(3)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经济发达,对锂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本国储量少甚至是没有,为了满足本国对锂矿资源的生产需求,积极抢占份额;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增加锂矿资源储备,能保障本国能源领域的国家安全;除此之外,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可以主导或控制国际锂矿资源市场,谋求更大利润,牵制他国能源领域经济发展。
10.(2022·河南开封·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全流域可分为南部祁连山区、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三大区域单元。该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通过生态移民等一系列措施,石羊河流域已初步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探索出了“少用水,多采光,设施化,高效益”的特色节水农业模式。下图为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流域三大区域单元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
(2)开展生态移民的主要区域在北部区域,而不是南部区域,试说明原因。
(3)分析该流域发展这种节水农业模式的优势。
【答案】(1)差异:南部祁连山区人口较少;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人口集中;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人口稀少。原因:南部祁连山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地形平坦,水源较丰富,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生产,开发历史较早,交通便利,城镇众多,人口集中: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水资源少,生态环境恶劣,人口环境容量小。
(2)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位于石羊河下游,水源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地区;随着上游人口和生产活动增加,用水量增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无水可用,生态压力大。南部祁连山区人口稀疏,生产活动少;上游水资源数量变化较小,生态压力相对较小。
(3)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发展节水农业可减轻区域水资源的压力;晴天多,光照充足,该模式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生产出更多优质农产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地利用当地有限水资源;实现农业优质、稳产、高产,增强了当地农产品竞争力,提高了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改善生态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解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问题,涉及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阅读材料,图中显示南部祁连山区人口较少,原因是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且可能出现地质灾害,不利于居民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较少;而中部区域人口集中程度高,分布有聚集核心区和高度聚集区,人口密度大,主要是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平原地带,地形平坦,水源较为充足,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且历史开发较早,交通便利,商业往来频繁,城镇分布较多,因此人口集中;北部区域属于荒漠区,水资源贫乏,蒸发量更为强烈,生态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生存,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环境容量较小。
(2)阅读图文材料,流域内北部区域,属于低山丘陵荒漠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无其他支流进入,主要靠河流上游的水源;但河流上游属于人口密集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到时河流下游的流量大大减少,甚至没有水能达到下游,生态压力较大。而南部的祁连山区位于人口稠密区的上游,人口稀少,生产活动少,且河流流量稳定,水资源充足,生态压力小。
(3)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区域内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此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发展节水农业模式可以大大的节约水的用量,减小压力;区域内晴天多,太阳光照强烈,蒸发作用大,可以减少蒸发,且可以利用温差,生产处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设施设备农业,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结合,节约资源;该模式的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和稳产,增强当地的农产品的竞争力,发展相关产业,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标题: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题型专练区位评价类
上一篇: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题型专练建议措施类
下一篇: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题型专练探究发展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839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8390.html
上一篇: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题型专练建议措施类
下一篇: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题型专练探究发展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839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