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美丽乡村
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利用现代化卫星、地图,借鉴发达国家并结合现状实际,网格化井字形布局。
(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十一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
2009年,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调研组调研后认为,再用5年时间,一个山美水美环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穿美话美心灵美的中国最美丽乡村就会出现。
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考察安吉后说:安吉进行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尽管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不足四年时间,但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五)“十二五”期间,受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从2011年开始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海南省也明确提出将以推进“美丽乡村”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
(六)作为“国际旅游岛”,海南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与绿色优势。这些优势为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海南需要,对推进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有重要意义。保亭县什进村、白沙县罗帅村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对点训练】
一、单选题
”农业公园”在浙江悄然兴起,浙江某地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农业公园”。下图是浙江某县农村“农业公园”局部景观。据此,完成问题。
1.该县创建“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②完善的各项旅游设施③浓郁的农耕文化④完备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创建“乡村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
A.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B.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的产量
C.人口积极外迁,改善生活 D.农民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材料“浙江某地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农业公园”可知,该县创建”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是美丽的乡村风景和浓郁的农耕文化,①③正确;乡村地区,不具备完善的各项旅游设施和完备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②④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创建“乡村农业公园”,不能提高城市化水平,A错误;不是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来增加粮食的产量,B错误;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增加收入,不是为让当地人外迁,C错误,D正确。故选D。
在重庆市北部万州区某村,有这样一片利用彩色稻种种出的“稻田画”——中国太极图(下图)。与附近的小山村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村创作“稻田画”的主要目的是()
A.培育优良品种 B.优化种植结构 C.发展乡村旅游 D.传承地域文化
4.“稻田画”创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农业技术进步 B.交通条件改善 C.饮食结构多样 D.闲置耕地增多
【答案】3.C 4.A
【解析】3.创作“稻田画”不是培育优良品种的方式,A错误;“稻田画”没有改变种植结构,B错;“稻田画”可以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C正确;稻田画为新事物,不是传统地域文化,D错误。故本题选C。
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稻田画”是利用彩色稻种种出的,所以“稻田画”关键是选育彩稻,由此可判断“稻田画”的创作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A正确;“稻田画”创作的成功与交通条件改善无关,B错;重庆市北部万州区的小山村不具有多样饮食结构,C错;依据图文信息可知,重庆市北部万州区多山,耕地资源有限,不存在闲置耕地增多的现象,D错。所以本题选A。
传统基塘农业水陆比例一般为6:4,基上种植蔬果。近年来,珠江三角洲Q村的传统基塘农业生产已严重退化,“基”减少甚至消失,鱼塘已转为规模更大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为此,该村提出发展经济效益更高的“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如图),建设特色田园美丽水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近年来,Q村基塘农业中“基”减少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养殖空间扩大 B.蔬果需求减少 C.鱼塘波浪冲蚀 D.绿化用地增加
6.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更高是因为()
①消费市场拓宽②产品品质更优③饲料成本降低④鱼类产量更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该村发展“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将有利于()
A.扩大水产业规模 B.带动加工工业发展
C.加快城镇化进程 D.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答案】5.A 6.C 7.D
【解析】5.传统基塘农业水陆比例一般为6:4,基上种植蔬果,所以“基”即是基塘农业中的“陆地”。珠江三角洲Q村的传统基塘农业生产已严重退化,“基”减少甚至消失,鱼塘已转为规模更大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由此可推测,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使得养殖空间扩大,将部分“陆地资源”(基)转化为鱼塘,A正确。蔬果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不会减少,B错。“基”减少是人为主动改造,不是受鱼塘波浪冲蚀导致,C错。绿化用地增加不会导致“基”减少甚至消失,D错。故选A。
6.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的产出不止是有机鱼类,还有有机农产品、有机水生经济作物等,产品更为绿色健康,产品品质更优,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且种植有机饲料和水草饲料等,饲料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更高,②③正确。产品的种类多,但面向的消费市场不一定拓宽,①错。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的生产效率高,鱼类产量更高,④错。故选C。
7.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发展有机种植基,并不是一味扩大水产业的规模,A错。其面向市场的产品为有机农产品、有机鱼类以及有机水生经济作物,并没有有效带动当地加工业的发展,B错。城镇化进程加快关键在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该发展模式对加快城镇化进程影响不大,C错。该模式对废水进行处理,建设生态净化塘,有利于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D正确,故选D。
浙江省安吉县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抓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依托优势农业产业,深挖“三片叶子,一把椅子”的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鼓励发展无污染的转椅生产,形成主导产业,走上了小康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安吉县依托优势农业产业,深挖三片叶子中“三片叶子”不可能是()
A.竹叶 B.茶叶 C.桑叶 D.桦叶
9.安吉县是我国乡村振兴的起点,也是乡村振兴的模板,我国西部省份可从中借鉴的是()
①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②承接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③依托农产品优势进行深加工
④鼓励各乡村创办自己的企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8.D 9.B
【解析】8.竹叶、茶叶、桑叶是典型的亚热带植被叶片,而桦树属于温带植被。安吉县位于亚热带,不可能是桦叶,D正确,故选D。
9.从材料可知安吉县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①对;由材料可知该县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和加工,③对。①③正确,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一般以劳动力导向型为主,农产品加工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②④错误,故选B。
丹洲古镇位于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下图),丹洲岛面积约1.6k㎡,现有居住人口约1000人。丹洲古镇曾经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县城和贸易集散地,遗留下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是中国唯一的水上古城。2016年,丹洲古镇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明清时期丹洲古镇成为县城和贸易集散地的主要原因()
①四面环水利于防守②水路交通较为便利③环境优美耕地充足④临近河流取水方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如今的丹洲古镇为村级行政单位,归丹洲镇管辖,导致其行政级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资源 C.交通 D.河流
12.当地居民认为“一旦有桥再无丹洲”;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可以()
A.保护古城风貌 B.节约建设成本 C.保留水运特色 D.增加码头收入
【答案】10.A 11.C 12.A
【解析】10.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明清时期社会治安较差,丹洲古镇四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御,①正确;四面环水,水运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贸易,②正确;丹洲岛面积较小,耕地资源有限,③错误;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并不是丹洲岛独特的优势,④错误。故选A。
1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随着铁路等现代化交通方式的兴起,丹洲古镇作为水运枢纽的地位大大降低,导致其行政级别降低。故选C。
12.由材料可知,丹洲古镇是我国唯一的水上古城,遗留下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也因此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一旦建桥,就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因此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有利于保护古城风貌。故选A。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项,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
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中也积极探索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个别地方原住民搬离的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倾向。如图示意合掌村在日本的位置。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3)分析合掌村独特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合掌村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问题②:分析我国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冬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2)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环境卫生。
(3)①当地冬季多暴雪,形成了造型独特(合掌形)的建筑;
②当地森林茂密,使就地取材建造木屋的传统得以保留;
③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
④农田、房屋与山地、溪流、花草植物等交织,形成独特的山村景观。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或问题②: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减少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以合掌村在日本的位置图和合掌村的景观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考查降水,地理环境对区域建筑的影响,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1)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降水,其形成一定与充足的水汽有关。合掌村处于日本海沿岸,冬季盛行经过日本海,带来较多的水汽;根据材料,合掌村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的西北季风受地形抬升,冬季气温低,多雪。
(2)日本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采用木造建筑,材料更轻,利于防震。该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根据材料,茅草屋屋顶用厚厚的稻草芦苇铺设,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屋顶陡峭,夏季利于排水,冬季减少积雪堆积;当地为季风水田农业,稻草丰富,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原料充足且廉价。
(3)合掌村独特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从该地冬季的多暴雪、森林茂密、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等角度展开分析。当地冬季多暴雪,形成了利于排雪的造型独特(合掌形)的建筑;当地森林茂密,使就地取材建造木屋的传统得以保留;当地为季风水田农业,稻草丰富,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原料充足且廉价;当地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形成了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
(4)问题①:从因地制宜、适度化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文化等方面分析。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保护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进行适度的开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②:从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破坏地方的特色,干扰社会秩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分析作答。“过度商业化”开发,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空心化”,减少了游客旅游体验;对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了干扰;过度开发可能导致本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下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糯稻耐阴、耐寒;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
(2)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且可养殖更多鱼鸭;足够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
(3)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
【解析】本题以贵州省Z侗族村寨梯田为材料,主要涉及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信息“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可知,糯稻耐阴、耐寒。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根据材料信息“贵州省乙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可知,当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林下光照不足,适宜耐阴、耐寒的糯稻生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地梯田的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水热组合状况多样,垂直分异规律明显,适宜种植多种糯稻。
(2)梯田田埂高度升高,有利于提高蓄水量,为“稻-鱼-鸭”系统提供充足水源,有利于养殖更多的鱼鸭;鱼鸭增多,可以有效减少稻田的病虫害,并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材料信息“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可知,糯稻植株高度较高,适宜在深水中生长。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贵州,11月为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条件不足,气温较低不利于晾晒,平地晾晒所需时间较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平地面积较少,可供晾晒稻谷的面积较小;禾架晾晒可以增大稻谷之间的间隙,促进通风,有利于缩短晾晒时间;禾架晾晒可以减少晾晒稻谷占用的土地面积。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知名度;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当地居民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森林砍伐等,减少水土流失;延长产业链,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游客人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周窝音乐小镇拥有30多年管弦乐器制作基础,是华北平原上一个别具风格的村镇,不少村民懂乐器、会乐器。近年来,该地在屋舍规范、环境优美的民居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原生态音乐小镇。镇内设有乐器生产及展示销售区、音乐培训区等,配备专业创作室与录音棚,并定期举行国内外音乐交流活动。目前小镇及其附近乐器制造和配套加工企业达到51家,产品涵盖100多个品种,400多种规格,个性化定制兴起。小镇内处处彰显音乐气息,吸引了众多音乐人来此创作,录制音乐作品。如今,小镇已成集乐器生产、加工、销售、创作,教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1)简述周窝原生态音乐小镇建设初期的优势条件。
(2)从音乐创作和生活的角度,分析周窝音乐小镇吸引众多音乐人来此创作、录制音乐作品的原因。
(3)指出周窝音乐小镇对建设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启示。
【答案】(1)管弦乐器制造业发达,产业基础好;村容村貌良好(环境优美),民居改造难度小;村民热爱乐器,音乐氛围较为浓厚;距离北京较近,且紧邻石黄高速,交通便捷。
(2)舒适宜居,环境质量好;音乐爱好者多,音乐氛围浓厚,适合创作;创作、录制设备完善,创作方便且成本较低;位于村镇,生活成本低。
(3)发挥特色优势,筑牢产业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延长拓展产业链,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解析】本大题以周窝音乐小镇的发展为材料,涉及城市发展区位条件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识等地理学科素养。
(1)周窝原生态音乐小镇建设初期的优势条件可结合材料来回答,由材料“周窝音乐小镇拥有30多年管弦乐器制作基础”可知,管弦乐器制作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由材料“该地在屋舍规范、环境优美的民居群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可知,屋舍规范、环境优美,村容村貌好,改造成本低;由材料“不少村民懂乐器、会乐器”可知,村民爱好音乐,音乐氛围好;从图中可看出,距离北京较近,且紧邻石黄高速,交通便捷。
(2)由材料可知,小镇环境优美,舒适宜居,距北京有一定的距离,生活成本低;由材料“镇内设有乐器生产及展示销售区、音乐培训区等,配备专业创作室与录音棚,并定期举行国内外音乐交流活动”可知,该地音乐氛围浓厚,音乐交流展示活动多,适合创作,创作和录制设备完善,配套条件好,创作成本低。
(3)周窝原生态音乐小镇的成功建设对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启示可结材料来回答;由材料“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原生态音乐小镇”可知,应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由材料“小镇内处处彰显音乐气息,吸引了众多音乐人来此创作,录制音乐作品”可知,应发挥地方特色,形成地方特色品牌;由材“小镇已成集乐器生产、加工、销售、创作,教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可知,应拓宽延长产业链,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树是多年生乔木,栽种3年后方可挂果,4-5年后才进入盛果期,且虫害对李树生长影响很大。
湖北省宜昌市大溪村位于山区,2016年被宜昌市确定为“美丽乡村”,被国家旅游局,发改委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近年来,引入李树种植。引入初期,村民在李树滴水线内外套种药材,该药材根系发达,叶片茂盛,种下1年即可采挖。套种后,李树的病虫害增多,生长不良。经农业专家指导后,村民通过疏果,整枝,清除滴水线内套种作物等方法,使李树重焕生机。
(1)说明疏果和整枝对提高李树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2)简述村民在引进李树种植后套种药材的原因及套种药材后李树病虫害增多且生长不良的原因。
(3)分析大溪村李树产业的发展对贫困山区脱贫的借鉴意义。
【答案】(1)疏果、整枝: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单果重量和品质,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增加光照,提高果实品质。
(2)原因:李树3年才能挂果,而药材1年即可采挖,套种药材能保证李树挂果前村民的经济收入;当地山地较多,耕地稀少,采用套种可以节约土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墒情。
原因:药材叶片茂盛,会增加地表湿度,从而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药材种植密度大,根系发达,会与李树争抢水肥:药材采挖过程中会破坏李树根系,从而影响李树生长。
(3)山区应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特色农产品;政府应加强对山区农业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旅游业。
【解析】(1)疏果、整枝能为李树减少体内养分消耗,养分集中于保留的果子,能提高单果重量和品质;养分相对充足,能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疏果、整枝还能改善保留的果子的光照条件,光照更充足,能提高果实品质。
(2)由材料可知,李树3年才能挂果,而药材1年即可采挖,故套种药材能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当地山地较多,耕地稀少,采用套种可以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墒情。原因分析:由材料可知,该药材叶片茂盛,叶片会遮蔽地表,减少地表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湿度,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该药材根系发达,会与李树争水肥,且采挖药材过程中因药材根系发达,会破坏李树根系,导致李树生长不良。
(3)大溪村因地制宜,发展山李树产业取得成功,故山区应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种植特色农产品;大溪村2016年被宜昌市确定为“美丽乡村”,被国家旅游局,发改委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故政府应加强对山区农业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
上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新疆棉花
下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神舟十三号飞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814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