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七校联合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4-2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甜醅是我国西北地区特色小吃之一,以燕麦或青稞为原料制作而成。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正宗西北餐馆内可长期品尝到甜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稞的生长习性是( )

A.耐涝

B.耐热

C.耐寒

D.生长期长

2.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西北餐馆内可长期品尝到甜醅,反映出当地( )

A.距离青海省近

B.市场需求较稳定

C.饮食习惯一致

D.盛产燕麦、青稞

【答案】1.C2.B

【解析】

1.青稞是大麦的一种,比较耐旱、怕涝,适应性较强,A选项错误;青稞喜凉耐寒,怕热,是我国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B选项错误。青稞喜凉耐寒、喜光,C选项正确。青稞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适应性广,D选项错误。故选C。

2.从地理空间上看,北京、上海与青海省距离遥远,A选项错误。上海、北京等城市西北餐馆内可以长期品尝到甜醅,说明当地市场需求稳定,甜醅供应充足,B选项正确。上海、北京等城市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大,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大,饮食习惯不同,C选项错误。由于气候差异,上海、北京等城市周围并不盛产燕麦、青稞,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大部分地区比较平坦;

(2)气候干旱少雨,气温年日较差大,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河流湖泊较少;

(4)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植被较少;

(5)以草原土壤、荒漠土壤为主,土壤比较贫瘠。总之,干旱少雨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我国某省会城市的部分街道名称如同一幅浓缩的中国地图。下图示意该城市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图示街道格局示意,可直接获知该城市的( )

A.经济发展状况

B.交通拥堵程度

C.人口密度差异

D.局部空间形态

4.甲街道的名称最可能为( )

A.哈密街

B.抚顺街

C.昆明街

D.厦门街

【答案】3.D4.C

【解析】【分析】

3.图中主要显示该城市街道格局,因此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城市局部空间形态,D选项正确。而道路的分布格局,无法看出该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A选项错误。同时,交通拥堵程度与主要人流量大小有关,与道路的分布格局关系不大,C选项错误。道路的分布格局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人流量大小、地形等。人口密度差异只是一方面,因此无法直接获知该城市的人口密度差异,C选项错误。

4.根据材料可知,该省会城市的部分街道名称如同一幅浓缩的中国地图。由图可知甲街道大致位于整幅地图的西南位置,同时根据与甲街道较近的西昌街与西藏街,甲街道应该通过中国西南部城市命名,昆明位于西南部,因此C正确。而哈密属于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A选项错误。抚顺属于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选项错误。厦门属于福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D选项错误。

【点睛】交通线路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等因素。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地处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仅为陕南汉江流域的约四分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引汉济渭工程通过长约98公里的自流输水隧洞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陕南地区与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流域形状

D.海拔高度

6.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采用自流输水隧洞有利于( )

节约投资成本

缩短建设周期

降低运营成本

克服地形屏障

A.

B.

C.

D.

【答案】5.B6.C

【解析】【分析】

5.陕西水资源空间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受降水空间差异的影响。若受海陆位置影响,会导致陕西降水出现东多西少,从而使水资源出现东西差异,而不是南北差异,A错;根据图中的纬度信息可知,陕南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较丰富,水资源总量大,而关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较少,水资源总量较少。而造成两地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大气环流,B对;流域形状对水资源总量大小影响甚微,C错;虽然陕南以秦巴山地为主,但并没有冰川融水,因此,陕南地区与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出现较大差异与海拔无关,D错。故选B。

6.建设输水隧洞会增加投资成本,延长建设周期,错;自流输水隧道从底部横穿秦岭,克服地形屏障,同时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对。故选C。

【点睛】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降雨量自北向南逐级递增。

2022年1月15日,汤加境内的火山(位置见下图)发生猛烈喷发。北京时间1月28日6时30分,中国政府向汤加提供的紧急救援物资由两架运20大型运输机运抵该国首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火山近年来已多次喷发。汤加境内火山活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生长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8.此次中国向汤加提供的紧急救援物资主要有( )

A.洁净饮用水、速食食品等

B.保暖衣物、防风帐篷等

C.医用防护服、新冠疫苗等

D.通讯器材、灭火设备等

9.为确保本国成为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国家,汤加采用UTC+13(东13区)时间。此次中国紧急救援物资运抵汤加时,当地时间最接近( )

A.1月27日10:30

B.1月27日11:30

C.1月28日10:30

D.1月28日11:30

【答案】7.D8.A9.D

【解析】【分析】

7.根据所学知识,汤加位于180°经线附近,大致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应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因此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8.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与火山气体会淹没周围的乡村与城市,使得许多人无家可归,同时也会产生大气污染,威胁生物的生命,因此需要组织大量居民迅速搬离。在搬离过程中对饮用水和食品的需求是最大的,因此A选项正确。由图可知,汤加纬度较低,气温高,同时火山喷发也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因此无需保暖衣物、防风帐篷等物资,B选项错误。医用防护服、新冠疫苗等是针对新冠疫情而需要的物资,C选项错误。通讯器材、灭火设备等相较于食品与饮用水的紧急程度更小,D选项错误。

9.根据所学知识,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地区应该在最靠近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位置,由图可知汤加刚好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靠近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上。根据区时的计算,北京时间的时区(东8区)与汤加的时区(东13区)相差了5个时区,东加西减(6时30分+5h),物资抵达汤加时,汤加的区时应该是11时30分。而未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无需减一天,因此当地时间最接近1月28日11:30,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点睛】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

海冰是冬季影响我国渤海海域的主要海洋灾害之一。下图示意2018年冬季渤海辽东湾的海冰覆盖率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2018年冬季,辽东湾( )

A.北部和西部海域全部被海冰覆盖

B.与海岸线距离越近海冰覆盖率越低

C.海冰覆盖率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

D.海冰覆盖率等值线走向与纬线一致

11.辽东湾内同纬度的东西岸海冰覆盖率差异明显,主要原因可能为( )

A.盛行风向影响

B.海水盐度差异

C.入海径流影响

D.海水深度差异

【答案】10.C11.A

【解析】

10.图中数据为海冰覆盖率,达到100%才是全部被海冰覆盖,明显西部是达到20%,没有全部覆盖,A错误。北部与海岸线距离较近,海冰覆盖率接近80-100%,覆盖率较高,B错误。海冰覆盖率南北差异(大于60%)大于东西差异(接近40%),C正确。纬线是东西走向,海冰覆盖率等值线走向与纬线不一致,D错误。故选C。

11.辽东湾内同纬度的东西岸海冰覆盖率差异明显,原因是渤海湾冬季盛行西北风,驱动辽东湾西岸海冰作离岸漂移,辽东湾东岸海冰向近岸运动,造成东岸海冰堆积;冬季渤海内部海流(洋流)流向,也促使海冰向东移动。A正确。北部有辽河注入、西部有海河注入,西部、北部近岸海域盐度较低,盐度差异和海冰覆盖率差异不一致;东西岸海水深度差异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渤海是内陆型海域,封闭性海域,水深较浅,受外海的影响较小;渤海由于大量淡水汇入,且海区较为封闭,导致该地盐度较低,冬季更易结冰;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相对更低,更易结冰。

下图为小明在贵州格凸河景区拍摄的照片:一束阳光穿过位于山腰的穿洞,继而投射出耀眼的光柱。小明咨询景区管理人员得知,打卡此景观需在9月至次年3月的清晨时段,而且还得把握时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明的咨询结果说明,打卡此景观需要关注( )

当地天气状况

穿洞内植被长势

穿洞形状变化

太阳方位和高度

A.

B.

C.

D.

13.小明对图示穿洞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流水溶蚀—溶洞形成一地壳抬升

B.波浪侵蚀一海蚀拱桥一地壳抬升

C.流水溶蚀一溶洞形成一顶板崩落

D.岩浆活动一火山通道一地壳抬升

【答案】12.B13.A

【解析】【分析】

12.根据材料可知,打卡此景观需在9月至次年3月的清晨时段,因此需要关注太阳方位和高度,正确;而且得把握时机,需要晴天才能看到阳光照射,因此要关注当地天气状况,正确。贵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不会过于茂密和高大,对于阳光的阻挡作用相对较小,错误。穿洞性形状稳定,一年中不会随意变化,因此不需要把握时机,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A、C、D错误。

13.贵州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穿洞的形成主要是当地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而后形成了地下溶洞,后经过地壳抬升,使地下溶洞成为了地表的穿洞,A选项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与海浪侵蚀、重力、岩浆活动无关,B、C、D选项错误。

【点睛】旅游景观的观赏需要了解景观特点、精选观赏点位、把握观赏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

近年来,位于高纬地区的阿拉斯加中南部野火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在增加,当地常出现被认为已经熄灭的野火重新复燃的现象。在过火地面积增大的同时,当地生态系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当地被认为已经熄灭的野火常常重新复燃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沼泽湿地少

B.地下有机物积累多

C.地热能丰富

D.积雪期长且厚度大

15.当地存在地下多年冻土的区域过火后,容易导致( )

A.水体交换受阻

B.碳排放速度变缓

C.部分地表沉陷

D.物种多样性增加

【答案】14.B15.C

【解析】

14.当地被认为已经熄灭的野火常常重新复燃,主要是可燃性物质丰富,当地的纬度位置较高,有机质分解较慢,地下有机物积累多,可燃物较多,所以野火常常复燃,B正确;该地沼泽湿地多,A错误;地热资源不是导致野火复燃的主要因素,C错误;积雪厚不利于野火复燃,D错误。所以选B。

15.当地存在地下多年冻土的区域过火后,会导致地下冻土融化,利于水体交换,A错误;大量沼气等有机质燃烧,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碳排放速度增加,B错误;冻土融化,会导致地表沉陷,C正确;火灾会导致地表植物被烧死,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所以选C。

【点睛】火焰会复燃,是因为在高纬地区生态系统中,树木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的——燃料。在没有树木的苔原及其南部的北方针叶林表面上,覆有一层厚厚的有机物。这层致密的泥炭层被称作半腐层,是每年夏季死去的表层苔藓和枯枝落叶的堆积物。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多丘陵和低山,最高峰海拔1000.3m。鼎湖山分布着典型森林植被演替序列的3种森林类型,伴随自然演替进程,土壤水分储量逐步发生变化。下图示意鼎湖山各林型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垂直变化。

(1)指出鼎湖山森林演替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森林类型。

(2)描述鼎湖山森林演替从早期到晚期阶段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

(1)森林演替早期阶段:马尾松人工林;演替中期阶段: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演替后期阶段:季风常绿阔叶林。

(2)特征:鼎湖山森林演替从早期到晚期阶段,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步提升;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加显著。

原因:鼎湖山森林演替从早期到晚期阶段,地表植被组成与结构趋于复杂,土壤理化性质逐步改善,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步提升;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不断完善(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增加等),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加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与广东省肇庆市鼎山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材料,设置了两个小题,涉及到景区森林演替类型、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广东省肇庆市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其稳定的森林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又据材料和示意图可知,鼎湖山分布着典型森林植被演替序列的3种森林类型,分别是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是一种耐酸性土壤的乔木,适合在亚热带地区形成的红壤、黄壤上生长,是亚热带森林的先锋军,随着马尾松的生长,逐渐会形成马尾松与阔叶林混杂的针阔混交林,最后,形成稳定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因此鼎湖山森林演替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森林类型: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

(2)特征:根据上题分析鼎湖山森林演替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森林类型: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结合干季湿季土壤体积含水量可知,土壤体积含水量,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马尾松人工林,因此鼎湖山森林演替从早期到晚期阶段,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步提升;又据二图可知,表层土壤比下层高,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加显著。

原因:鼎山湖森林在演替中从早期的针叶林到中期的针阔混交林,到晚期的常绿阔叶林,地表植被组成与结构趋于复杂,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含水量得到提升;最后形成的稳定的常绿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不断完善,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增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增加。

【点睛】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陆巷古村始建于南宋,其形成之初,东山是太湖中的一个岛屿,古村选址于东山后山湖滨一带,成为世家大族隐居、避难之地。洞庭红橘是陆巷古村的传统特色经济作物,电视剧《橘子红了》曾在此取景,剧中"万千绿中点点红"的迷人秋景唤起了人们前往观橘、品橘的欲望。古村旅游开发始于2000年前后,旅游开发绩效不高,村民收入仍较大程度依赖经济作物。近年来,陆巷古村茶果产业蓬勃发展,但是洞庭红橘却大多被枇把树替代,面临传承危机。下图示意陆巷古村位置。

(1)说明古代陆巷古村成为世家大族隐居、避难之地的原因。

(2)分析近年来陆巷古村洞庭红橘大多被枇杷树替代的原因。

(3)阐述保护和传承陆巷古村洞庭红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

(1)陆巷古村选址于东山后山湖滨,依山傍水,(便于生产和生活,)环境优美;受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气候温和;靠近苏州,生产生活物资获取便利;位于太湖之中的岛屿,相对封闭(防御条件较好),使之成为世家大族隐居、避难之地。

(2)陆巷古村自然条件优越且适合枇杷树生长,为枇杷树种植提供了自然环境基础;古村旅游开发绩效(收益)不高,洞庭红橘未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枇杷单位面积经济收益高于洞庭红橘,改种枇杷可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3)积极宣传洞庭红橘所蕴含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增强村民情感认同;制定和出台保护洞庭红橘政策,鼓励村民积极种植;加快洞庭红橘种植与旅游开发的深度融合,提升古村旅游质量,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陆巷古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乡村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发展变化、传统农业振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根据材料“东山是太湖中的一个岛屿,古村选址于东山后山湖滨一带,成为世家大族隐居、避难之地”说明陆巷村选址于苏州市东山镇后山,与太湖西山隔湖相望,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位于太湖附近,气候宜人,冬暖夏凉;靠近苏州,物资获取便利,生产生活方便;是太湖中的一个岛屿,天然水面围绕可用作防御,使之成为世家大族隐居、避难之地。

(2)枇杷喜光、稍耐阴、稍耐寒、不耐严寒。陆巷古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受太湖影响,冬季温暖,不易出现严寒,适合枇杷树生长,为枇杷树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由于古村旅游资源单一,旅游业发展不景气,传统农产品洞庭红橘未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且单位面积产值低;而枇杷单位面积产值高于洞庭红橘,改种枇杷可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同时也可丰富乡村旅游资源。

(3)充分挖掘红橘独特优势和价值,加大宣传洞庭红橘所蕴含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加强乡村社会的情感认同,引导村民树立红橘文化自信与保护;制定和出台保护洞庭红橘政策、补贴种植红橘政策,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生产,激发种植红橘的积极性;不断扩大红橘的文化和旅游综合效应,提高红橘在农旅融合方面的知名度,提升古村旅游质量,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点睛】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质地表经风蚀而形成的凹地,在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的发育。风蚀坑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阶段I的最高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风蚀坑以水平生长为主,长轴渐长;阶段Ⅱ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致使风蚀坑深度加深、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风蚀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演化速度会衰减,无法持续扩大。下图示意风蚀坑演化两个阶段的剖面状况。

(1)简述阶段I利于风蚀坑水平生长的条件。

(2)推测阶段Ⅱ从坑底一丘顶的沙粒粒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分析风蚀坑一积沙体规模无法持续扩大的原因。

【答案】

(1)风蚀坑出口处的强风侵蚀能力强,导致沟谷宽度增加;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易被外力侵蚀;积沙体高度有限,对宽度增加的阻碍弱。

(2)从坑底到丘顶粒径变小。

理由:坑底长期遭受风蚀,小颗粒侵蚀殆尽,残留大颗粒;从积沙体前到丘顶,风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

(3)松散的地表物质深度有限;随着风蚀坑的加深,侧壁后退,坍塌物向坑底运移、堆积;随着积沙体增高,到达丘顶的风速越来越弱,堆积至此的沙粒越来越少。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风蚀坑演化两个阶段的剖面状况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风蚀坑形成演化的条件、风蚀坑坑底到丘顶粒径变化、风蚀坑的衰减演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从材料和图可知,阶段I期,风蚀坑水平增长的条件与风速最大处密切相关,最高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强风侵蚀能力强,导致沟谷宽度增加;风蚀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质地表经风蚀而形成的凹地,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易被外力侵蚀;在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的发育,积沙体高度有限,不会减弱风速,对宽度增加的阻碍弱。

(2)风的侵蚀搬运能力与风速大小密切相关,风速越大,侵蚀搬运能力越强,小颗粒质量小,先被搬运。阶段Ⅱ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从坑底一丘顶风速逐渐变小,以风力侵蚀为主,大颗粒留下,小颗粒被搬运走,故沙粒粒径由大变小。

(3)风蚀坑一积沙体规模无法继续扩大的原因,一个是风蚀坑无法变大,一个是积沙体无法变大,从而说明风蚀坑一积沙体规模无法继续扩大。这个原因是风蚀坑发展到第II阶段,松散的地表物质深度有限,已经没有小颗粒物质可搬运;由图片可知,风蚀坑深度加深后,导致侧壁负重加大,坍塌物在坑底堆积增多,风蚀坑深度随之变浅,随着坍塌物增多,风蚀坑无法再扩大;风速最大处已经不再是风蚀坑出口处了,而在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而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积沙体就有效地降低了风速,使风蚀坑不再水平生长;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堆积至此的沙粒越来越少,积沙体无法变大。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融合发展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和组织相互协作,实现某一目标,取得共同发展的共赢效果。红色旅游十分注重融合发展,下图为近17年间重要报纸反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报道中出现频数排名前20的关键词信息。

归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特征。

【答案】

红色旅游重视与文化资源、其他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重视景区的优化与管理;政府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领域起到主导作用,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红色旅游重视发挥其教育功能,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的重要途径。

【解析】【分析】本题以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材料,设置了一个小题,涉及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特征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本题考查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根据表格信息,联系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涉及到的因素进行分析。红色旅游景区在作为景区规划时统筹考虑安排;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应融入其他文化旅游之中协同发展;红色旅游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红色旅游可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其教育功能;在一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可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点睛】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占比约47%),是我国仅有的野生东北虎豹稳定栖息地和扩散种源地。园内现有居民9万多人(核心保护区内7千多人),大多从事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目前园内人类活动与虎豹保护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下图为园内监测相机拍摄到的野生东北虎。

从保护虎豹种群的角度,说明协调该国家公园内人类活动与虎豹矛盾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将核心保护区内居民搬迁至区外集中居住;推动园内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对园内居民因保护虎豹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园内居民保护虎豹意识(制定保护虎豹的法律法规)等。

【解析】【分析】该题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一个小题,涉及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了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人类活动与虎豹保护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保护虎豹种群需要从协调好园区内人类和虎豹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采取措施,由于虎豹属于大型食肉动物,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园内居民大多从事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虎豹对于庄稼和牲畜也会造成威胁,可以将园区内居民活动与虎豹活动范围尽量分开,如将核心保护区内居民搬迁至区外集中居住。同时需要从居民的生产、生活考虑,为搬离后的居民提高较为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以防止虎豹的打扰,对于居民已经产生的损失应加以补偿。同时虎豹属于保护动物,应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于虎豹的保护意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本文标题: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七校联合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764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7647.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