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归纳-丹霞地貌、三大岩石、冻融作用
知识点
-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地球上的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
①岩浆岩:地幔的岩浆在内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的上部,冷却凝结形成了侵入岩(例如花岗岩);如果岩浆继续向上前进,喷出地表,则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例如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②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高温、高压),岩石原来的成分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岩石(例如片岩、片麻岩、大理岩)。
③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风化、侵蚀),被破坏成碎屑物质,并被搬运到地势较低处沉积、固结,最终形成岩石(例如石灰岩、砂岩、页岩)。
图1 三大岩石示意图
例题
波浪式“陀螺状”丹霞地貌(下图)广泛发育在我国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春秋季多寒潮霜冻,夏秋多暴雨。地质学界认为该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早白垩世(距今约1.37亿年)的风成沙漠相砂岩,晚白垩世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该地貌的基岩( )
A. 坚硬致密
B. 裂隙较少
C. 常含化石
D. 气孔较多
2、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风化侵蚀-风力堆积
B.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固结成岩-风化作用-风力堆积
3、目前,下列地质作用中对该地区丹霞地貌改造最明显的是( )
A. 流水溶蚀
B. 地壳抬升
C. 生物风化
D. 冻融作用
答案:C、B、D
精讲精析:(1)分析丹霞地貌的基岩性质。①由题干可知,该地貌为风成沙漠相砂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因此可能含有化石,选项C正确;②由题干可知,早白垩世形成砂岩后,晚白垩世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受挤压力和张力较大,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为破碎,选线A、B错误;③岩浆岩(喷出岩)的气孔较多,而不是沉积岩,选项D错误。
(2)分析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该地貌为“风成沙漠相砂岩”,因此先形成砂岩(风力堆积、固结成岩),此后晚白垩世地壳运动活跃,砂岩露出地表(地壳抬升),在风的作用下不断被侵蚀(风化侵蚀),逐渐形成“陀螺状”的丹霞地貌,即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选项B正确。
(3)分析对当前丹霞地貌影响最大的地质作用。①由题干可知,该地春秋季多寒潮霜冻,因此温度的变化,会带来强烈的冻融作用,破坏丹霞地貌,选项D正确;②石灰岩受流水溶蚀的影响较大,而不是砂岩,选项A错误;③地壳抬升作用较为缓慢,对当前丹霞地貌的影响较小,选项B错误;④由题干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过渡地带,因此生物量较小,生物风化较弱,选项C错误。
总结
- 冻融作用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丹霞地貌的岩石性质(砂岩),推断是否有化石,并根据地壳运动的活跃与否,分析岩层的存在状态(裂隙发育);②根据丹霞地貌的岩石性质(风成沙漠相砂岩),结合地壳运动,分析该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③根据该地的温度变化,分析相应的地质作用(冻融作用)对丹霞地貌的破坏。
冻融作用,指的是由于温度的冷热变化,水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热胀冷缩),在温度较低时水分结冰,体积变大(扩大岩层裂隙);在温度升高时冰逐渐融化,使得岩石裂隙暴露。如此冷、热交替,会使得岩石的缝隙越来越大,最终崩解。
图2 冻融作用示意图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风障、冬季风、光照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陕西榆林、我国的光照、黄土高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562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