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限时规范特训24:城市化
限时规范特训24 城市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该国( )
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20世纪60年代城市数目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D.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2.该国可能是( )
A.印度 B.中国
C.美国 D.印度尼西亚
[2020·东北三省三校模拟]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空间分布的指标,数值越高说明该区域要素地位和作用越高。下图为“2016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区位熵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圣彼得堡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最明显的用地类型是( )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交通用地
4.关于圣彼得堡城市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状交通线缓解了市中心和郊区的交通压力
B.商业区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住宅用地的快速发展
C.条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工业用地联系紧密
D.该市城市化水平已完全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
[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7.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0·大连调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8~9题。
8.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的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回答10~11题。
10.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二、综合题(共46分)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范围主要包括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雄安新区将建设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1)分析政府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主要原因。(8分)
(2)分析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10分)
(3)分析雄安新区建设生态城市需要采取的措施。(8分)
13.[2019·北京海淀期末]城市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读图,对比中、英两国城市化水平从30%提升到50%的发展阶段过程中的差异。(6分)
(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现。(6分)
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
(3)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8分)
限时规范特训24
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三条曲线自上而下分别为城市人口比重曲线、城市数目曲线和城市人口数量曲线。三条曲线中,持续上升的是城市人口数量曲线。图示时间段,城市化水平较低,最高为41.8%,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也没有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高于70%的阶段)。第2题,2004年城市人口为5.43亿,城市化水平为41.8%,可推知2004年该国总人口约为13亿,联系选项中四国人口总数可知该国只能是中国。答案:1.A 2.B
3~4.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城市用地类型。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靠近市场和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结合图例,圣彼得堡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最明显的用地类型是商业用地,B正确;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从市中心到郊区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小,A、C、D错误。第4题,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随着圣彼得堡城市发展,环状交通线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郊区交通压力本身很小,不需要缓解,A错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商业区的发展,B错误;从图中看,工业用地呈条带状分布,故条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工业用地联系紧密,这样分布可以方便人们上下班,C正确;图中不能体现该市城市化水平已完全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D错误。
答案:3.B 4.C
5~7.解析:第5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和1.00~1.15,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第6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第7题,由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
答案:5.C 6.B 7.A
8~9.解析:第8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9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
答案:8.A 9.C
10~11.解析:第10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少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运动无关;酸雨是大气污染现象与海绵城市无关;海水倒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或河水水位下降导致,海绵城市是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不能减缓因河水水位下降导致的海水倒灌。选C正确。第11题,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地面硬化,退耕恢复湿地作用有限,不能很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是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选D正确。
答案:10.C 11.D
1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分析即可。第(2)题,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可从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生态环境和开发程度等四个方面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分析,雄安新区建设生态城市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白洋淀湿地保护,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和城市排水设施,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等。
答案:(1)缓解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等问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与北京、天津距离适中,地理位置优越;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临近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低,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
(3)保护好新区的湿地,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市小气候的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廊道,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雨污分流,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从时间上来讲,英国城市化比中国早;就发展速度来说,英国发展速度慢,中国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城市占地面积的变化等方面。第(3)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从30%到50%该时间段英国比中国早;发展到50%的历时英国比中国长;发展速度英国比中国慢。
(2)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第二、三产业集聚)。
(3)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功能区(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或合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限时规范特训24:城市化
上一篇:高三地理限时规范特训2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
下一篇:高三地理限时规范特训25:农业的区位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501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5012.html
上一篇:高三地理限时规范特训2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
下一篇:高三地理限时规范特训25:农业的区位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501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