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新建一中2024级高一地理国庆假期卷2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0-0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下图为“局部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f263df532b324b788ed04d67a19a4cb8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
  A.火星
  B.月球
  C.金星
  D.土星
3.图中地球是
  A.地月系的一颗卫星
  B.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C.银河系的一颗恒星
  D.可观测宇宙的一团星云
  【答案】1.B    2.C    3.B
  【解析】1.图中中心天体是太阳,围绕恒星太阳运转的是行星,组成一级天体系统。围绕地球运转的是月球是卫星,组成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有二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图中的天体M应是位于地球轨道内,属于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所以可能是金星,C正确。火星、土星是地外行星,AD错误。月球是卫星,不是行星,B错误。故选C。
  3.图中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B正确。地球是行星,不是卫星,A错误。地球不是恒星,C错误。星云是由许多恒星系统组成的,是因距离太远,看上去模糊一片,像云一样,地球不是星云,D错误。故选B。
  【点睛】行星绕恒星公转,组成恒星系统。卫星绕行星公转,组成行星系统。地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2018年我国发射了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5.“嫦娥4号”重返地面时和大气剧烈摩擦而发出耀眼的光芒,下列现象与此现象相似的是
  A.恒星的光芒  
  B.流星
  C.彗星的彗尾  
  D.月亮的光芒
  【答案】4.C    5.B
   【解析】4.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陨石什么时候撞击月球、撞击月球什么地方属于偶发事件,是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C正确;月球的空气状况、辐射、引力等人类目前已经完全知晓,这些属于稳定存在,可以事先估计,ABD错。故选C。
  5.流星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摩擦而形成的,与“神舟七号”重返地面时和大气剧烈摩擦而发出耀眼的光芒相似,B正确;恒星是自身发光的,A错误;彗星的彗尾使受同一幅影响形成的,C错误;月球靠反射太阳光亮而发亮,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降落到地面陨石多,任何一颗陨石都可能造成伤害。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202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之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运及整个东部地区,而这是因为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材料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7.该“喷嚏”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产生极光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8.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潮汐现象是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
  B.与天气和气候无关
  C.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发生磁暴、极光现象
  D.耀斑爆发时,对地面无线短波通讯有利
  【答案】6.A    7.D    8.C
   【解析】6.由材料分析可知,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导致美国南部城市都可以看到极光,且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持续时间仅一分半钟,说明太阳活动非常激烈,而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太阳耀斑爆发。因此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A正确;太阳目前处在青状年期,不会爆炸,如果是太阳爆炸,地球则会瞬间毁灭,不只是停电而已,排除B;太阳辐射增强或减弱,不会导致极光和停电,排除CD。故选A。
  7.根据上一题可知,该“喷嚏”为耀斑,耀斑强烈爆发,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耀斑强烈爆发,产生极光的面积巨大,甚至美国南部城市都可见到,B不符合题意;耀班爆发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导致指南针失灵,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速度主要受日地引力变化影响,太阳活动对其影响不明显,D符合题意。故选D。
  8.联系已学可知,潮汐现象主要是受日地月引力的影响形成的,A错误;研究发生,地球上的旱涝灾害和太阳黑子增多有关,B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C正确;耀斑爆发时,抛射出的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短波通讯,甚至导致中断,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使电离层发生扰动,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两极出现极光;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等。

  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f9bce96c31248c9a6704706f0f70ace

9.太阳黑子出现在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10.1995年太阳黑子数量所处阶段为
  A.显著上升
  B.显著下降
  C.接近波峰
  D.接近波谷
11.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①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②两极地区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
  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
  ④江苏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9.A    10.D    11.B
   【解析】9.太阳黑子出现光球层,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①光球层、②色球层、③日冕层。太阳黑子出现在①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读图可知,1995年太阳黑子数量很少,所处阶段为接近波谷,C错误、D正确;没有显著上升或者显著下降,AB错误。故选D。
  11.黑子剧烈爆发时,即太阳活动较为活跃时,会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①③正确;两极地区冰川迅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变暖,②错误;“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在江苏不能看到,④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大气层从内至外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宽层。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些现象,比如太阳黑子、耀斑、日耳、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表面颜色较暗(温度较低);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发出强大的短波辐射;太阳风发生在太阳的日宽层,发出带电粒子流。

  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曾存在一个古亚洲洋,后随板块运动消减闭合,但闭合时间学界仍有争议。在最近的地质调查中,调查人员对内蒙古阿巴嘎旗(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接合部)的某岩层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距今3.2亿年到3.1亿年时期古亚洲洋尚未闭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3.调查人员在该地层中发现的陆生植物化石主要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4.下列证据中,能支撑该岩层中化石形成时期古亚洲洋尚未闭合这一结论的是
  A.发现西伯利亚古植物群化石
  B.岩层具有波状层理结构
  C.岩石类型主要为砂岩和泥岩
  D.岩层中有海生贝类化石
  【答案】12.B    13.B    14.D
   【解析】12.根据材料可知,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距今3.2亿年到3.1亿年时期,属于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根据材料可知,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距今3.2亿年到3.1亿年时期,属于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B正确,藻类植物出现在前寒武纪,裸子出现在中生代,被子出现在新生代,ACD错误。故选 B。
  14.根据材料可知,该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距今3.2亿年到3.1亿年时期,属于古生代,海生贝类化石能支撑该岩层中化石形成时期古亚洲洋尚未闭合这一结论,D正确,ABC不能说明海洋的存在,错误。故选D。
  【点睛】植物的进化历程分为五个阶段:依次是藻类植物时代,苔藓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动物物演化过程由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大致方向:单细胞(如草履虫)→腔肠动物(如珊瑚)→海绵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猪肉绦虫)→棘皮动物(海星)→有脊索动物(文昌鱼)→脊椎动物(原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518544e-8e95-49b8-839a-c6acef3213ef

15.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16.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17.B地层中生物兴盛的植物最可能是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15.B    16.D    17.A
   【解析】15.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热带海域,D对,C错;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恐龙繁盛,此时应该茂密森林才有利于大型动物出现,AB错。故选D。
  17.A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应是早古生代,B层位于A层上部,形成较A层晚,且B层含有鱼类化石,应为晚古生代。结合所学知识,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A对;藻类植物在前寒武纪时期较为繁盛,B错;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C错;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D错。故选A。
  【点睛】在恐龙称霸陆地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在中生代时期陆地上裸子植物繁盛,所以在恐龙称霸陆地的地质历史时期,陆地上裸子植物繁盛。

  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dfd4f9c13404a0fb3f224c1451a2edf

18.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部分错误,这些错误有
  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
  ②两个分界面的标注
  ③岩石圈的范围
  ④深度的数字标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
  B.软流层的上界即为莫霍面
  C.下地幔为熔融态,属于液态
  D.地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
  【答案】18.C    19.A
   【解析】18.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将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的位置标注颠倒,②符合题意;岩石圈的范围应该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小明标注的岩石圈将软流层包括在内,③符合题意。地核内部结构划分和深度的数字标注均没有错误,①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一般海拔越高,陆壳越厚,A正确;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为岩石圈,B错误;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C错误;地核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读“地球内部结构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d78ed2b184fb4635bce2ca4bf357f2a9

20.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①P波速度加快 ②S波速度减慢 ③S波速度加快 ④P波速度减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下列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
  A.a+b+c   
  B.a+c+d   
  C.b+c+d   
  D.c+d+e
22.震源c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  
  D.下地幔
  【答案】20.B    21.A    22.B
   【解析】20.f界面是莫霍面,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震波在向地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速度都是减慢的,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B。
  21.图中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c是上地幔顶部,即上地幔中软流层以上部分,a+b+c表示岩石圈,A正确;d为软流层,e位于软流层以下,均不属于岩石圈,BCD错误。故选A。
  22.读图可知,震源c位于f(莫霍界面)以下,d(软流层)以上,处于上地幔顶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圈)、地幔(圈)、地核(圈)。

  本文标题:新建一中2024级高一地理国庆假期卷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663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6631.html

标签:新建一中高一地理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