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5
一.选择题
1989年,梅州市沙田柚研究所对沙田柚种苗加以改良,形成了更具本土化特色的柚类品种:梅州金柚。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这里气候以及土壤的温度、水分和pH均适宜梅州金柚的生长发育。梅州金柚于11月上中旬成熟,采摘后,经过一个多月储藏,柚子里的水分、糖分和有机酸达到最恰当比例,且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
1.梅州金柚称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科技 D.市场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的气候以及土壤的温度、水分和pH均适宜梅州金柚的生长发育,说明气候和土壤都是影响梅州金柚生产的因素,但不是主导因素,A、B错误;而1989年梅州市沙田柚研究所对沙田柚种苗加以改良,才形成了更具本土化特色的梅州金柚,说明梅州金柚称号的形成主要是依赖1989年研究所对其品种的改良,因此形成该称号的主导因素应是科技,C正确;市场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有影响,对梅州金柚称号的影响不大,形成梅州金柚的称号需要农产品本身具有优良的品质,市场才会给其相应的称号,D错误。答案C
2.预测梅州金柚消费量最大月份可能是
A.9月 B.11月 C.2月 D.5月
【解析】结合材料,梅州金柚于11月上中旬成熟,采摘后存储口味更佳,因此9月、11月不是其主要消费时间,A、B错误;11月采摘,储藏一个多月,至少是12月以后,材料中提及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春节前后是消费旺季,因此2月应是梅州金柚消费量最大月份,C正确;5月已经是其贮藏半年的最后期限,口感品质将会有所下降,销量会降低,D错误。答案C
3.梅州金柚在当地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收益较高 B.生产成本较低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政策的大力扶持
【解析】梅州金柚品质优,储藏时间和保质期较长,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而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大小,也就是经济效益的高低,A正确;随着技术的进步,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生产成本不一定低,B错误;技术的进步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若效益低下,农业生产规模不会进一步扩大,C错误;政策的扶持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但收益的高低才是影响农民种植的关键,D错误。答案A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天气频繁,为防止沙漠掩埋公路,技术工作者在公路两侧距公路一定距离处设置了高立式沙障(高约1m的尼龙网),高立式沙障与公路间布设芦苇方格沙障(芦苇出露地面20cm,埋入地下20cm,一个芦苇方格的面积为1m2,用0.75kg 苇)。一段时间后,高立式沙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埋现象。下图为公路沿线某处高立式沙障沙埋状况示意图。
A.削减风力 B.固定流沙 C.截留水分 D.减弱蒸发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风沙天气频繁的沙漠公路沿线设置沙障的主要作用是削减风力,减轻风沙活动对交通线路的影响,A正确;高立式沙障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埋现象,说明其无法固定流沙,B错误;高立式沙障无法起到截留水分和减弱蒸发的作用,C、D错误。答案A
5.与芦苇方格沙障相比,高立式沙障
A.环境污染小 B.材料获取方便 C.建造难度大 D.使用时间短
【解析】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芦苇一般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沙漠地区不易获取,高立式沙障以尼龙网为材料,易从产地运至此处,材料获取相对方便,B正确;尼龙材料为人工合成材料,在沙漠地区不易降解,对环境的污染较天然芦苇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高立式沙障为高约1m的尼龙网,芦苇方格沙障需埋入地下20cm,芦苇方格沙障的建造难度更大,C错误;天然芦苇较人工合成的尼龙更易被风化分解,高立式沙障的使用时间较芦苇方格沙障长,D错误。答案B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聚落空间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及发展需求适应的结果。专家在陕北某地调研时,将研究区内的聚落空间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
6.该地向阳缓坡聚落的空间结构最可能为
A.台地行列式 B.自由行列式 C.密集斑块式 D.线形展开式
【解析】依据题意,该地为向阳缓坡,缓坡发展空间较大,可以多排行列布局,且由于是向阳的缓坡,采光充足、冬季温暖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采用台地行列式分布,依坡而上,能保证前排不会阻挡后排的光照,A正确;自由行列式适合丘陵不同坡向的组合,B错;密集斑块式适合平坦地区,C错;线形展开式一般布局在依靠河流而建的陡坡,沿着河流形成一排聚落,由于坡度大,难以发展成行列式空间结构,D错。答案A
7.与密集斑块式相比,聚落采取自由行列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人口密度 B.顺应自然地势 C.增加公共空间 D.提高通风性能
【解析】自由行列式聚落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布局聚落,B正确;聚落为人口聚集地,降低人口密度不合常理,A错;受地形限制,自由行列式分布地区公共空间较小,C错;房屋之间只要保证一定的间距和角度,通风性能一般都能得以保证,D错。答案B
暗紫贝母是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主要生长于青藏高原东部3200~4500m的高山环境中,分布区相对狭小。下图为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贝母气孔密度差异。
A.无法适应恶劣气候 B.多位于高寒草甸 C.茎叶储水能力强 D.属于四季常绿植被
【解析】暗紫贝母位于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气候高寒,说明其可以适应恶劣气候,A错误;该地区海拔高,多为高寒草甸,B正确;该地区水汽相对充足,并不需要茎叶大量储水,C错误;草甸植被属于一年生草本,不是四季常绿植被,D错误。答案B
9.影响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贝母气孔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气温 C.光照 D.土壤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海拔越高,气孔密度越大,最可能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相同的植被在高海拔地区需要更多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正确;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土壤条件对暗紫贝母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小。答案B
贝加尔湖平均湖泊面积3.15万Km2,总蓄水量达23.6万亿m3,平均水深73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打卡。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
A.气温上升,湖冰迅速融化 B.大风吹动浮冰运动碰撞
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 D.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与收缩
【解析】贝加尔湖的冰裂,是因为温度变化形成的热胀冷缩所导致。因为气温不断下降,因为冷缩的原因,形成湖面的下降和冰底湖水的涌动,造成贝加尔湖冰冻的湖面出现裂缝。冰裂,再一次让人领略到这个美丽湖泊的魅力。在每年的2-3月间,由于昼夜温度的变化,人在冰面上时而可以听到因冰裂而传来的低闷轰鸣声,人在上面胆颤心惊。答案D
11.内蒙古东部水资源短板严重制约了其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有学者提出从贝加尔湖引水到内蒙古东部,但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①地势南高北低,运行成本高 ②沿线蒸发损耗大 ③线路太长,投资成本高 ④沿线冻土广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已学知识可知,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沿线冻土分布较少,④错误;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线路较长,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高,但蒸发量小,①③正确,②错误。答案B
12.在图示范围内,相对于色楞格河,安加拉河
A.结冰期短 B.含沙量大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径流量小
【解析】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经度大致相同,但是安加拉河纬度较色楞格河要高,所以结冰期更长,A错误;安加拉河受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又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以降水补给为主,且有贝加尔湖泊补给;而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又发源于高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安加拉河径流量较大,D错;色楞格河上下游之间地势落差更大,河流流速更快,含沙量更大,安加拉河含沙量更小,B错误;安加拉河位于贝加尔湖的下游,贝加尔湖对安加拉河的水位有调节作用,因此安加拉河径流量更稳定,C正确。答案C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水位变化更是青藏高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下图示意1961-2020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波动下降 D.持续上升
【解析】由图可知,1961-2020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总体趋势是先降后升。答案A
14.造成2004年以来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湖盆形态变化 B.流域降水增加 C.湖水蒸发减弱 D.生态环境恢复
【解析】在短期内,地质作用对湖盆形态的影响不大,A错误;由图可知,2004年以来青海湖年平均水位持续上升,其原因可能是高原季风加强,造成流域降水增加,B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增强,C错误;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对青海湖年平均水位上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用有限,且该作用下湖泊水位变化应趋缓,与图示变化特征不符,D错误。答案B
15.2004年以来,青海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导致
A.岸线长度缩短 B.湖滨地下水位下降 C.流域面积增加 D.入湖营养盐类增加
【解析】2004年以来,青海湖的年平均水位持续上升,导致岸线长度变长,A错误;下渗量增加,湖滨地下水位上升,B错误;流域面积由地形决定,不会因湖泊水位上升发生变化,C错误;青海湖的年平均水位持续上升导致周边草场被淹没,草场的营养盐进入水体,入湖营养盐类增加,D正确。答案D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由于全球变暖,环北极圈多年冻土已开始退化。随着冻土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从而形成滑塌现象,平坦的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热融湖塘,热融滑塌使得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
A.加拿大北部 B.巴西高原 C.青藏高原 D.大分水岭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可能存在热融湖塘的地区是有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区。巴西高原地处热带,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地处中低纬度,均没有多年冻土分布,B、D错误;加拿大北部位于环北极圈,不符合题意,A错误;青藏高原地区在环北极圈之外,且海拔高,有多年冻土分布,因此可能存在热融湖塘,C正确。答案C
17.热融湖塘形成过程是
A.气候变暖→多年冻结层厚度变薄→地面凹陷→积水成湖
B.气候变暖→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塌陷→积水成湖
C.气候变暖→活动层厚度变厚→地面凹陷→积水成湖
D.气候变暖→冰楔体积增大使地面凹陷→积水成湖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推测,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塌陷形成洼地;水(地下水、雨水等)在洼地汇集,形成热融湖塘,B正确;多年冻结层和活动层整体变薄或变厚不会形成热融湖塘,A、C错误;冰楔体积增大,支撑力会更强,不会导致地面凹陷,D错误。答案B
18.热融滑塌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A.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缓解冻土融化速度 D.诱发多种地质灾害
【解析】据材料“热融滑塌使得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可知,热融滑塌会使冻土中的碳元素溢出,形成温室气体,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热融湖塘的形成使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热融滑塌使下部冻土出露地表,加之湖岸不断坍塌后退,使冻土融化加速,C错误;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由于热融湖塘形成在平坦的地区,因此诱发的地质灾害并不多,D错误。答案A
湖泊水位高低通常能有效地反映湖盆气候干湿变化,进而反映区域有效降水(降水与蒸发的差额)变化,成为重建亚欧大陆第四纪古气候演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19.结合气温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推测冰期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湖泊水位特征及其原因合理的是
A.水位较高 蒸发旺盛、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B.水位较高 蒸发较弱、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C.水位较低 蒸发旺盛、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D.水位较低 蒸发较弱、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解析】湖泊水位较高反映了古气候较为湿润,相反则较为干旱。冰期时,气温低、蒸发弱,A、C错误;温度下降引起西风带南移(类似于目前北半球冬季时的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地中海地区降水量增加,且气温低、蒸发弱,使得地中海地区有效降水增加,湖泊水位较高,B正确,D错误。答案B
20.末次盛冰期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地表多呈现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的环境状况,这是由于
①夏季风弱而降水较少 ②冬季风强盛而蒸发强烈
③夏季风强而蒸发强烈 ④冬季风强盛而水汽来源较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末次盛冰期时,气温降低,夏季风环流系统减弱,夏季风弱,降水较少;末次盛冰期时,亚洲高压增强,冬季风强盛,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地表多呈现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的环境状况,①④正确。答案D
1989年,梅州市沙田柚研究所对沙田柚种苗加以改良,形成了更具本土化特色的柚类品种:梅州金柚。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这里气候以及土壤的温度、水分和pH均适宜梅州金柚的生长发育。梅州金柚于11月上中旬成熟,采摘后,经过一个多月储藏,柚子里的水分、糖分和有机酸达到最恰当比例,且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
1.梅州金柚称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科技 D.市场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的气候以及土壤的温度、水分和pH均适宜梅州金柚的生长发育,说明气候和土壤都是影响梅州金柚生产的因素,但不是主导因素,A、B错误;而1989年梅州市沙田柚研究所对沙田柚种苗加以改良,才形成了更具本土化特色的梅州金柚,说明梅州金柚称号的形成主要是依赖1989年研究所对其品种的改良,因此形成该称号的主导因素应是科技,C正确;市场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有影响,对梅州金柚称号的影响不大,形成梅州金柚的称号需要农产品本身具有优良的品质,市场才会给其相应的称号,D错误。答案C
2.预测梅州金柚消费量最大月份可能是
A.9月 B.11月 C.2月 D.5月
【解析】结合材料,梅州金柚于11月上中旬成熟,采摘后存储口味更佳,因此9月、11月不是其主要消费时间,A、B错误;11月采摘,储藏一个多月,至少是12月以后,材料中提及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春节前后是消费旺季,因此2月应是梅州金柚消费量最大月份,C正确;5月已经是其贮藏半年的最后期限,口感品质将会有所下降,销量会降低,D错误。答案C
3.梅州金柚在当地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收益较高 B.生产成本较低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政策的大力扶持
【解析】梅州金柚品质优,储藏时间和保质期较长,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而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大小,也就是经济效益的高低,A正确;随着技术的进步,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生产成本不一定低,B错误;技术的进步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若效益低下,农业生产规模不会进一步扩大,C错误;政策的扶持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但收益的高低才是影响农民种植的关键,D错误。答案A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天气频繁,为防止沙漠掩埋公路,技术工作者在公路两侧距公路一定距离处设置了高立式沙障(高约1m的尼龙网),高立式沙障与公路间布设芦苇方格沙障(芦苇出露地面20cm,埋入地下20cm,一个芦苇方格的面积为1m2,用0.75kg 苇)。一段时间后,高立式沙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埋现象。下图为公路沿线某处高立式沙障沙埋状况示意图。
4.高立式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A.削减风力 B.固定流沙 C.截留水分 D.减弱蒸发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风沙天气频繁的沙漠公路沿线设置沙障的主要作用是削减风力,减轻风沙活动对交通线路的影响,A正确;高立式沙障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埋现象,说明其无法固定流沙,B错误;高立式沙障无法起到截留水分和减弱蒸发的作用,C、D错误。答案A
5.与芦苇方格沙障相比,高立式沙障
A.环境污染小 B.材料获取方便 C.建造难度大 D.使用时间短
【解析】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芦苇一般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沙漠地区不易获取,高立式沙障以尼龙网为材料,易从产地运至此处,材料获取相对方便,B正确;尼龙材料为人工合成材料,在沙漠地区不易降解,对环境的污染较天然芦苇大,A错误;由材料可知,高立式沙障为高约1m的尼龙网,芦苇方格沙障需埋入地下20cm,芦苇方格沙障的建造难度更大,C错误;天然芦苇较人工合成的尼龙更易被风化分解,高立式沙障的使用时间较芦苇方格沙障长,D错误。答案B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聚落空间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及发展需求适应的结果。专家在陕北某地调研时,将研究区内的聚落空间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
6.该地向阳缓坡聚落的空间结构最可能为
A.台地行列式 B.自由行列式 C.密集斑块式 D.线形展开式
【解析】依据题意,该地为向阳缓坡,缓坡发展空间较大,可以多排行列布局,且由于是向阳的缓坡,采光充足、冬季温暖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采用台地行列式分布,依坡而上,能保证前排不会阻挡后排的光照,A正确;自由行列式适合丘陵不同坡向的组合,B错;密集斑块式适合平坦地区,C错;线形展开式一般布局在依靠河流而建的陡坡,沿着河流形成一排聚落,由于坡度大,难以发展成行列式空间结构,D错。答案A
7.与密集斑块式相比,聚落采取自由行列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人口密度 B.顺应自然地势 C.增加公共空间 D.提高通风性能
【解析】自由行列式聚落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布局聚落,B正确;聚落为人口聚集地,降低人口密度不合常理,A错;受地形限制,自由行列式分布地区公共空间较小,C错;房屋之间只要保证一定的间距和角度,通风性能一般都能得以保证,D错。答案B
暗紫贝母是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主要生长于青藏高原东部3200~4500m的高山环境中,分布区相对狭小。下图为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贝母气孔密度差异。
8.暗紫贝母
A.无法适应恶劣气候 B.多位于高寒草甸 C.茎叶储水能力强 D.属于四季常绿植被
【解析】暗紫贝母位于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气候高寒,说明其可以适应恶劣气候,A错误;该地区海拔高,多为高寒草甸,B正确;该地区水汽相对充足,并不需要茎叶大量储水,C错误;草甸植被属于一年生草本,不是四季常绿植被,D错误。答案B
9.影响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贝母气孔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气温 C.光照 D.土壤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海拔越高,气孔密度越大,最可能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相同的植被在高海拔地区需要更多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正确;水分条件、光照条件、土壤条件对暗紫贝母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小。答案B
贝加尔湖平均湖泊面积3.15万Km2,总蓄水量达23.6万亿m3,平均水深73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打卡。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
10.对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气温上升,湖冰迅速融化 B.大风吹动浮冰运动碰撞
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 D.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与收缩
【解析】贝加尔湖的冰裂,是因为温度变化形成的热胀冷缩所导致。因为气温不断下降,因为冷缩的原因,形成湖面的下降和冰底湖水的涌动,造成贝加尔湖冰冻的湖面出现裂缝。冰裂,再一次让人领略到这个美丽湖泊的魅力。在每年的2-3月间,由于昼夜温度的变化,人在冰面上时而可以听到因冰裂而传来的低闷轰鸣声,人在上面胆颤心惊。答案D
11.内蒙古东部水资源短板严重制约了其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有学者提出从贝加尔湖引水到内蒙古东部,但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①地势南高北低,运行成本高 ②沿线蒸发损耗大 ③线路太长,投资成本高 ④沿线冻土广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已学知识可知,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沿线冻土分布较少,④错误;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线路较长,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高,但蒸发量小,①③正确,②错误。答案B
12.在图示范围内,相对于色楞格河,安加拉河
A.结冰期短 B.含沙量大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径流量小
【解析】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经度大致相同,但是安加拉河纬度较色楞格河要高,所以结冰期更长,A错误;安加拉河受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又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以降水补给为主,且有贝加尔湖泊补给;而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又发源于高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安加拉河径流量较大,D错;色楞格河上下游之间地势落差更大,河流流速更快,含沙量更大,安加拉河含沙量更小,B错误;安加拉河位于贝加尔湖的下游,贝加尔湖对安加拉河的水位有调节作用,因此安加拉河径流量更稳定,C正确。答案C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水位变化更是青藏高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下图示意1961-2020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
13.1961-2020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波动下降 D.持续上升
【解析】由图可知,1961-2020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总体趋势是先降后升。答案A
14.造成2004年以来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湖盆形态变化 B.流域降水增加 C.湖水蒸发减弱 D.生态环境恢复
【解析】在短期内,地质作用对湖盆形态的影响不大,A错误;由图可知,2004年以来青海湖年平均水位持续上升,其原因可能是高原季风加强,造成流域降水增加,B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增强,C错误;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对青海湖年平均水位上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用有限,且该作用下湖泊水位变化应趋缓,与图示变化特征不符,D错误。答案B
15.2004年以来,青海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导致
A.岸线长度缩短 B.湖滨地下水位下降 C.流域面积增加 D.入湖营养盐类增加
【解析】2004年以来,青海湖的年平均水位持续上升,导致岸线长度变长,A错误;下渗量增加,湖滨地下水位上升,B错误;流域面积由地形决定,不会因湖泊水位上升发生变化,C错误;青海湖的年平均水位持续上升导致周边草场被淹没,草场的营养盐进入水体,入湖营养盐类增加,D正确。答案D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由于全球变暖,环北极圈多年冻土已开始退化。随着冻土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从而形成滑塌现象,平坦的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热融湖塘,热融滑塌使得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
16.除环北极圈外,可能存在热融湖塘的地区是
A.加拿大北部 B.巴西高原 C.青藏高原 D.大分水岭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可能存在热融湖塘的地区是有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区。巴西高原地处热带,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地处中低纬度,均没有多年冻土分布,B、D错误;加拿大北部位于环北极圈,不符合题意,A错误;青藏高原地区在环北极圈之外,且海拔高,有多年冻土分布,因此可能存在热融湖塘,C正确。答案C
17.热融湖塘形成过程是
A.气候变暖→多年冻结层厚度变薄→地面凹陷→积水成湖
B.气候变暖→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塌陷→积水成湖
C.气候变暖→活动层厚度变厚→地面凹陷→积水成湖
D.气候变暖→冰楔体积增大使地面凹陷→积水成湖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推测,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塌陷形成洼地;水(地下水、雨水等)在洼地汇集,形成热融湖塘,B正确;多年冻结层和活动层整体变薄或变厚不会形成热融湖塘,A、C错误;冰楔体积增大,支撑力会更强,不会导致地面凹陷,D错误。答案B
18.热融滑塌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A.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缓解冻土融化速度 D.诱发多种地质灾害
【解析】据材料“热融滑塌使得土壤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加快”可知,热融滑塌会使冻土中的碳元素溢出,形成温室气体,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热融湖塘的形成使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热融滑塌使下部冻土出露地表,加之湖岸不断坍塌后退,使冻土融化加速,C错误;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由于热融湖塘形成在平坦的地区,因此诱发的地质灾害并不多,D错误。答案A
湖泊水位高低通常能有效地反映湖盆气候干湿变化,进而反映区域有效降水(降水与蒸发的差额)变化,成为重建亚欧大陆第四纪古气候演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19.结合气温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推测冰期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湖泊水位特征及其原因合理的是
A.水位较高 蒸发旺盛、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B.水位较高 蒸发较弱、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C.水位较低 蒸发旺盛、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D.水位较低 蒸发较弱、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解析】湖泊水位较高反映了古气候较为湿润,相反则较为干旱。冰期时,气温低、蒸发弱,A、C错误;温度下降引起西风带南移(类似于目前北半球冬季时的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地中海地区降水量增加,且气温低、蒸发弱,使得地中海地区有效降水增加,湖泊水位较高,B正确,D错误。答案B
20.末次盛冰期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地表多呈现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的环境状况,这是由于
①夏季风弱而降水较少 ②冬季风强盛而蒸发强烈
③夏季风强而蒸发强烈 ④冬季风强盛而水汽来源较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末次盛冰期时,气温降低,夏季风环流系统减弱,夏季风弱,降水较少;末次盛冰期时,亚洲高压增强,冬季风强盛,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地表多呈现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的环境状况,①④正确。答案D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5
上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4
下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6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659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6590.html
上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4
下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6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659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