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4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远郊区景观照片,道路两侧竖立着一个个新型、环保的灭虫工具—太阳能灭虫灯。太阳能灭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趋波性、趋色性的原理诱集害虫并将其杀死。
1.照片中太阳能光板朝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向,据此推测该照片拍摄时镜头朝向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解析】照片拍摄地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远郊区,照片中太阳能光板朝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向,因此图中太阳能光板应朝向南方,结合照片可以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镜头朝向西北方向。答案D
2.图示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最可能是 A.3月13时 B.6月15时 C.8月9时 D.12月11时
【解析】由图中太阳能灭虫灯的影子朝向东北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应为地方时12时之后;当地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结合图中植物生长状况可知,此时应为夏季。答案B
3.与传统农药灭虫相比,太阳能灭虫灯
A.灭虫成本较高 B.环境污染较小 C.灭虫效率较低 D.灭虫种类较少
【解析】传统农药单次喷洒成本较低,但每喷洒一次农药,有效时间不长,随着雨水的冲刷,会污染环境,药效降低后还要再喷洒农药,因此传统农药的总成本不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大,A错误;长时间使用某种农药,害虫会产生耐药性,灭虫效率低,灭虫种类少,太阳能灭虫灯根据害虫的习性诱集并杀死害虫,灭虫效率高,灭虫种类多,且环境污染小,B正确,C、D错误。答案B
越南下龙湾景区有一大奇观—月亮湖,它是个被石灰岩绝壁环抱的淡水湖湾,被称为“海上天坑”,只有一条长约60米的狭窄溶洞与外面的海水相连。潮起潮落时,洞的高度各约为2.5米至4米,游客只能乘坐小船进入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图1为月亮湖位置示意及溶洞通道景观图。
4.月亮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刨蚀 B.板块挤压 C.流水侵蚀 D.海面上升
【解析】根据材料“月亮湖,它是个被石灰岩绝壁环抱的淡水湖湾,被称为‘海上天坑’,只有一条长约60米的狭窄溶洞与外面的海水相连”可知,月亮湖是石灰岩被流水溶蚀而成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C正确;该地纬度低,没有高山,不存在冰川作用,A错误;位于板块内部,没有板块挤压,B错误;与海面上升无关,D错误。答案C
5.月亮湖是个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该湖
①全年高温多雨 ②与海水交换量少 ③淡水补给量大 ④湖面始终高于海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①错误;月亮湖只有一条长约60米的狭窄溶洞与外面的海水相连,与海水交换量少,②正确;有河流入湖,淡水补给量大,③正确;月亮湖与外面的海水相连,湖面与海面高度一样,④错误;因此月亮湖是个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该湖与海水交换量少、淡水补给量大。答案B
与黄豆酱油相比,黑豆酱油一般不添加小麦,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台湾岛上的西螺镇凭借独特环境,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成为全台湾岛优质的酱油产地。当地有多家百年酱油老店,但西螺镇经济发展缓慢。
6.黑豆酱油比黄豆酱油更受台湾岛居民的青睐,主要是因为黑豆酱油
①适合人群多 ②香味浓厚 ③价格便宜 ④包装精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信息“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表明,黑豆酱油制作方法更环保健康,适合人群多,①正确;黑豆酱油酿造时间长、工艺复杂,产品品质比黄豆酱油高,香味浓厚,所以更受台湾岛居民的青睐,②正确;由材料“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可以推测,黑豆酱油价格较高,③错误;包装精美与否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较小,④错误。答案A
7.西螺镇适合酿造黑豆酱油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豆类原料充足 B.酿造历史悠久 C.日照时间充足 D.水源优质丰富
【解析】材料“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表明,豆类原料不是来自当地,A错误;黑豆酱油酿晒需长达6个月,当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酿造酱油期间降水少,日照时间充足,C正确;酿造历史悠久、水源优质丰富会提高黑豆酱油的品质,但不是西螺镇适合酿造黑豆酱油的主要原因,B、D错误。答案C
8.针对西螺镇的发展现状,当地百年酱油老店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的最佳途径是
A.设立观光工厂 B.树立品牌意识 C.加大科技投入 D.线上网店销售
【解析】设立观光工厂,让更多的人了解黑豆酱油的制作过程,并进行产品品尝,会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并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效益,A正确;在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开设网店销售或者树立品牌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益,B、D错误;黑豆酱油是以古法技艺酿造而成,若加大科技投入生产,会影响产品品质,C错误。答案A
洪积扇是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而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的洪积扇称为覆瓦型洪积扇,是山麓带近期某种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为祁连山北麓某覆瓦型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9.图示山麓带洪积扇之间地壳运动的反映是
A.河流阶地形成 B.断层构造发育 C.裂谷地貌形成 D.背斜构造发育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覆瓦型洪积扇是山麓带近期某种地壳运动的反映。该地多个洪积扇发育完整且呈串珠状排列,说明山麓地带洪积扇曾经历过多次地壳抬升,可判断山麓地带有断层构造发育,B正确;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裂谷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背斜构造是岩层受挤压作用而向上隆起,都和覆瓦型洪积扇的形成无关。答案B
10.洪积扇扇顶至扇缘地带土壤干湿状况是
A.逐渐变干 B.先干后湿 C.逐渐变湿 D.先湿后干
【解析】洪积扇由扇顶至扇缘地带土层厚度逐渐变薄,地下水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则地表的湿度逐渐增加。答案C
11.图示山麓带洪积扇面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A.沉积物质减少 B.河流流速加快 C.河流下蚀增强 D.发育时间缩短
【解析】河流从山地挟带的砾石大部分沉积在最早形成的洪积扇,输送到下游地区的沉积物质逐渐减少,A正确;河流下游流经地区气候干旱,水量逐渐减小,河道落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B错误;洪积扇是河流沉积地貌,且河流下游下蚀作用弱,C错误;洪积扇面积主要受河流水量、沉积物多少及地壳抬升程度等因素影响,受发育时间影响较小,D错误。答案A
杏林大桥是进出厦门岛的通道,是厦门市目前最长的一座跨海大桥,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公路桥采用双驼峰设计,桥面呈“M”形起伏。
12.杏林大桥将公路桥、铁路桥合建,与公路桥、铁路桥分别建设相比,该设计主要是为了
A.缩短车辆通过时间 B.增加城市景观的美观度 C.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扩大海上施工范围
【解析】与公路桥、铁路桥分别建设相比,该设计并未改变厦门岛与大陆之间的距离,因此不会缩短车辆通过的时间,A错误;该设计虽然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景观,但其主要目的不是增加城市景观的美观度,B错误;该设计可以合理利用空间,缩小海上施工范围,大幅度减少因公路桥、铁路桥分别建设对环境造成的重复污染,C正确,D错误。答案C
13.杏林大桥将铁路桥设计成直线,公路桥设计为“M”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减弱车辆灯光的影响 B.将杏林大桥打造成为旅游景点
C.避开当地的地势起伏 D.增加抵御台风的能力
【解析】杏林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与公路桥距离很近,如果都设计成直线,夜晚对面火车的灯光太亮,很容易使汽车司机眩晕,把公路桥设计为“M”形,可减弱对面火车的灯光影响,并不是为了将杏林大桥打造成旅游景点,A正确,B错误;杏林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不受地势起伏的影响,C错误;公路桥设计为“M”形,对增加抵御台风的能力的作用不大,D错误。答案A
沿北纬30°自东向西集中分布着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下图)。在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形成各种景观,称钙华景观。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区域内排成了一线。
14.我国喀斯特地貌自西向东演化分布的规律是
A.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 B.平原—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
C.溶蚀山地—孤峰—峰林峰丛—平原 D.平原—峰林峰丛—孤峰—溶蚀山地
【解析】图中自西向东受流水溶蚀作用的时间长、强度大,地势逐渐降低,依次分布为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答案A
15.造就青藏高原东缘钙华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和堆积 B.流水溶蚀和堆积 C.风力侵蚀和堆积 D.海浪侵蚀和堆积
【解析】本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地质作用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下的钙华地貌景观。钙华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流水溶蚀、流水堆积作用。答案B
在多年冻土边缘区的泥炭沼泽地因水分集聚和冻结体积膨胀,易形成鼓起于地表的泥炭丘。它的形成和发育受区域水文条件、植被群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在干燥环境下易保存。下图为泥炭丘(中间鼓起的小丘)景观图。
16.下列地区可能有泥炭丘分布的是 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②南极大陆 ③大兴安岭北部 ④长江中下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泥炭丘分布于多年冻土边缘区,泥炭分布区有植被分布,故排除南极大陆;长江中下游气温过高,没有冻土分布,①③正确。答案C
17.地势较低洼的地区泥炭丘易消失,主要是因为较低洼的地区
A.积水多,易储热 B.积雪保温作用强 C.气温高于周边 D.植被覆盖率更高
【解析】地势低洼处与周边地区积雪的保温作用差异小,B错误;该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因地势起伏引起的温差不大,C错误;植被覆盖率空间差异小,D错误;图示区域地势较低洼的地区易积水,而水的比热容大,容易储存热量,使土壤增温,导致冻土消融,泥炭丘塌陷消失,A正确。答案A
18.全球气候变化与泥炭丘的关系合理的是
A.气候冷干→泥炭丘面积扩大 B.气候暖干→泥炭丘面积缩小
C.气候冷湿→泥炭丘面积缩小 D.气候暖湿→泥炭丘面积扩大
【解析】冷干环境缺少水分集聚和冻结的条件,难以形成泥炭丘,A错误;冷湿环境泥炭丘易形成,C错误;气候变暖,泥炭丘内冻土融化,面积缩小,D错误,B正确。答案B
我国南方某山区自然村,原有人口17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当地政府统一安置村民到山下定居,通过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产业增加收入。下图为“该自然村及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19.该自然村旧址最可能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甲、乙、丙、丁四地中,乙、丙两处地形都比较平坦开阔,但是丙处地势较乙,处低,且更靠近水源,故丙处区位条件最好。答案C
20.村民离开原居住地统一到山下定居
①有利于该村土地流转 ②加剧该村老龄化现象 ③加快该村劳动力输出 ④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村民离开原居住地统一到山下定居,有利于该村土地流转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该村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产业增加收入,不会加快该村劳动力输出和加剧该村老龄化现象,因此①④正确。答案B
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云南元阳(下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下图乙),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
(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6分)
【解析】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下渗等 ,结合材料从以上方面分析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即可。
【答案】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
(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6分)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水田实现自然施肥的关键,是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表污物指枯枝落叶、牲畜粪便、村民生活污水等有机肥,这些有机肥被雨水冲刷后,被水流带到地势较低的水田,实现自然施肥。
【答案】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4分)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降低林木密度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保留的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答案】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反对的理由,并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水田为旱地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减少水域面积、破坏梯田景观等方面分析。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另外,节约用水的方式很多,比如建蓄水池、提高节水意识等,没有必要将水田改为旱地。
【答案】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
2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上海市滴水湖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之一,面积约5.56km2,最大水深约6.2m。某研究团队以当地共青森林公园中的湖泊为样本,与滴水湖进行对比观测。该公园的湖泊为人工湖,面积均小于0.2km2,水浅,种植的水草多,人为活动也较多,但水生高等生物少。研究发现,当地湖泊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种类与水温、溶解物等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比于滴水湖,春季共青森林公园湖泊的浮游动物群落种类更加丰富,请简述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共青森林公园湖泊是人工湖,与滴水湖进行对比,湖水水域面积较小,春天水温回升快,温度适宜浮游动物生长;湖水水位浅,水草丰盛,溶解氧含量高;周围人类活动多,将营养物质排入湖泊,导致湖泊中的营养物质丰富,为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提供养料;高等生物的捕食较少,水草丰富等为湖泊的浮游动物提供稳定安全的栖息场所。
【答案】水域面积小,水温回升快;(2分)水草丰盛,溶解氧含量高;(2分)周围人类活动多,排入的营养物质丰富;(2分)高等生物的捕食较少;(2分)水草提供稳定安全的栖息场所。(2分)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远郊区景观照片,道路两侧竖立着一个个新型、环保的灭虫工具—太阳能灭虫灯。太阳能灭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趋波性、趋色性的原理诱集害虫并将其杀死。
1.照片中太阳能光板朝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向,据此推测该照片拍摄时镜头朝向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解析】照片拍摄地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远郊区,照片中太阳能光板朝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向,因此图中太阳能光板应朝向南方,结合照片可以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镜头朝向西北方向。答案D
2.图示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最可能是 A.3月13时 B.6月15时 C.8月9时 D.12月11时
【解析】由图中太阳能灭虫灯的影子朝向东北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应为地方时12时之后;当地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结合图中植物生长状况可知,此时应为夏季。答案B
3.与传统农药灭虫相比,太阳能灭虫灯
A.灭虫成本较高 B.环境污染较小 C.灭虫效率较低 D.灭虫种类较少
【解析】传统农药单次喷洒成本较低,但每喷洒一次农药,有效时间不长,随着雨水的冲刷,会污染环境,药效降低后还要再喷洒农药,因此传统农药的总成本不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大,A错误;长时间使用某种农药,害虫会产生耐药性,灭虫效率低,灭虫种类少,太阳能灭虫灯根据害虫的习性诱集并杀死害虫,灭虫效率高,灭虫种类多,且环境污染小,B正确,C、D错误。答案B
越南下龙湾景区有一大奇观—月亮湖,它是个被石灰岩绝壁环抱的淡水湖湾,被称为“海上天坑”,只有一条长约60米的狭窄溶洞与外面的海水相连。潮起潮落时,洞的高度各约为2.5米至4米,游客只能乘坐小船进入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图1为月亮湖位置示意及溶洞通道景观图。
4.月亮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刨蚀 B.板块挤压 C.流水侵蚀 D.海面上升
【解析】根据材料“月亮湖,它是个被石灰岩绝壁环抱的淡水湖湾,被称为‘海上天坑’,只有一条长约60米的狭窄溶洞与外面的海水相连”可知,月亮湖是石灰岩被流水溶蚀而成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C正确;该地纬度低,没有高山,不存在冰川作用,A错误;位于板块内部,没有板块挤压,B错误;与海面上升无关,D错误。答案C
5.月亮湖是个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该湖
①全年高温多雨 ②与海水交换量少 ③淡水补给量大 ④湖面始终高于海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①错误;月亮湖只有一条长约60米的狭窄溶洞与外面的海水相连,与海水交换量少,②正确;有河流入湖,淡水补给量大,③正确;月亮湖与外面的海水相连,湖面与海面高度一样,④错误;因此月亮湖是个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该湖与海水交换量少、淡水补给量大。答案B
与黄豆酱油相比,黑豆酱油一般不添加小麦,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台湾岛上的西螺镇凭借独特环境,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成为全台湾岛优质的酱油产地。当地有多家百年酱油老店,但西螺镇经济发展缓慢。
6.黑豆酱油比黄豆酱油更受台湾岛居民的青睐,主要是因为黑豆酱油
①适合人群多 ②香味浓厚 ③价格便宜 ④包装精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信息“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表明,黑豆酱油制作方法更环保健康,适合人群多,①正确;黑豆酱油酿造时间长、工艺复杂,产品品质比黄豆酱油高,香味浓厚,所以更受台湾岛居民的青睐,②正确;由材料“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可以推测,黑豆酱油价格较高,③错误;包装精美与否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较小,④错误。答案A
7.西螺镇适合酿造黑豆酱油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豆类原料充足 B.酿造历史悠久 C.日照时间充足 D.水源优质丰富
【解析】材料“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表明,豆类原料不是来自当地,A错误;黑豆酱油酿晒需长达6个月,当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酿造酱油期间降水少,日照时间充足,C正确;酿造历史悠久、水源优质丰富会提高黑豆酱油的品质,但不是西螺镇适合酿造黑豆酱油的主要原因,B、D错误。答案C
8.针对西螺镇的发展现状,当地百年酱油老店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的最佳途径是
A.设立观光工厂 B.树立品牌意识 C.加大科技投入 D.线上网店销售
【解析】设立观光工厂,让更多的人了解黑豆酱油的制作过程,并进行产品品尝,会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并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效益,A正确;在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开设网店销售或者树立品牌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益,B、D错误;黑豆酱油是以古法技艺酿造而成,若加大科技投入生产,会影响产品品质,C错误。答案A
洪积扇是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而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的洪积扇称为覆瓦型洪积扇,是山麓带近期某种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为祁连山北麓某覆瓦型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9.图示山麓带洪积扇之间地壳运动的反映是
A.河流阶地形成 B.断层构造发育 C.裂谷地貌形成 D.背斜构造发育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覆瓦型洪积扇是山麓带近期某种地壳运动的反映。该地多个洪积扇发育完整且呈串珠状排列,说明山麓地带洪积扇曾经历过多次地壳抬升,可判断山麓地带有断层构造发育,B正确;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裂谷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背斜构造是岩层受挤压作用而向上隆起,都和覆瓦型洪积扇的形成无关。答案B
10.洪积扇扇顶至扇缘地带土壤干湿状况是
A.逐渐变干 B.先干后湿 C.逐渐变湿 D.先湿后干
【解析】洪积扇由扇顶至扇缘地带土层厚度逐渐变薄,地下水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则地表的湿度逐渐增加。答案C
11.图示山麓带洪积扇面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A.沉积物质减少 B.河流流速加快 C.河流下蚀增强 D.发育时间缩短
【解析】河流从山地挟带的砾石大部分沉积在最早形成的洪积扇,输送到下游地区的沉积物质逐渐减少,A正确;河流下游流经地区气候干旱,水量逐渐减小,河道落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B错误;洪积扇是河流沉积地貌,且河流下游下蚀作用弱,C错误;洪积扇面积主要受河流水量、沉积物多少及地壳抬升程度等因素影响,受发育时间影响较小,D错误。答案A
杏林大桥是进出厦门岛的通道,是厦门市目前最长的一座跨海大桥,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公路桥采用双驼峰设计,桥面呈“M”形起伏。
12.杏林大桥将公路桥、铁路桥合建,与公路桥、铁路桥分别建设相比,该设计主要是为了
A.缩短车辆通过时间 B.增加城市景观的美观度 C.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扩大海上施工范围
【解析】与公路桥、铁路桥分别建设相比,该设计并未改变厦门岛与大陆之间的距离,因此不会缩短车辆通过的时间,A错误;该设计虽然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景观,但其主要目的不是增加城市景观的美观度,B错误;该设计可以合理利用空间,缩小海上施工范围,大幅度减少因公路桥、铁路桥分别建设对环境造成的重复污染,C正确,D错误。答案C
13.杏林大桥将铁路桥设计成直线,公路桥设计为“M”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减弱车辆灯光的影响 B.将杏林大桥打造成为旅游景点
C.避开当地的地势起伏 D.增加抵御台风的能力
【解析】杏林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与公路桥距离很近,如果都设计成直线,夜晚对面火车的灯光太亮,很容易使汽车司机眩晕,把公路桥设计为“M”形,可减弱对面火车的灯光影响,并不是为了将杏林大桥打造成旅游景点,A正确,B错误;杏林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不受地势起伏的影响,C错误;公路桥设计为“M”形,对增加抵御台风的能力的作用不大,D错误。答案A
沿北纬30°自东向西集中分布着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下图)。在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形成各种景观,称钙华景观。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区域内排成了一线。
14.我国喀斯特地貌自西向东演化分布的规律是
A.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 B.平原—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
C.溶蚀山地—孤峰—峰林峰丛—平原 D.平原—峰林峰丛—孤峰—溶蚀山地
【解析】图中自西向东受流水溶蚀作用的时间长、强度大,地势逐渐降低,依次分布为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答案A
15.造就青藏高原东缘钙华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和堆积 B.流水溶蚀和堆积 C.风力侵蚀和堆积 D.海浪侵蚀和堆积
【解析】本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地质作用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下的钙华地貌景观。钙华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流水溶蚀、流水堆积作用。答案B
在多年冻土边缘区的泥炭沼泽地因水分集聚和冻结体积膨胀,易形成鼓起于地表的泥炭丘。它的形成和发育受区域水文条件、植被群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在干燥环境下易保存。下图为泥炭丘(中间鼓起的小丘)景观图。
16.下列地区可能有泥炭丘分布的是 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②南极大陆 ③大兴安岭北部 ④长江中下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泥炭丘分布于多年冻土边缘区,泥炭分布区有植被分布,故排除南极大陆;长江中下游气温过高,没有冻土分布,①③正确。答案C
17.地势较低洼的地区泥炭丘易消失,主要是因为较低洼的地区
A.积水多,易储热 B.积雪保温作用强 C.气温高于周边 D.植被覆盖率更高
【解析】地势低洼处与周边地区积雪的保温作用差异小,B错误;该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因地势起伏引起的温差不大,C错误;植被覆盖率空间差异小,D错误;图示区域地势较低洼的地区易积水,而水的比热容大,容易储存热量,使土壤增温,导致冻土消融,泥炭丘塌陷消失,A正确。答案A
18.全球气候变化与泥炭丘的关系合理的是
A.气候冷干→泥炭丘面积扩大 B.气候暖干→泥炭丘面积缩小
C.气候冷湿→泥炭丘面积缩小 D.气候暖湿→泥炭丘面积扩大
【解析】冷干环境缺少水分集聚和冻结的条件,难以形成泥炭丘,A错误;冷湿环境泥炭丘易形成,C错误;气候变暖,泥炭丘内冻土融化,面积缩小,D错误,B正确。答案B
我国南方某山区自然村,原有人口17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当地政府统一安置村民到山下定居,通过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产业增加收入。下图为“该自然村及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19.该自然村旧址最可能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甲、乙、丙、丁四地中,乙、丙两处地形都比较平坦开阔,但是丙处地势较乙,处低,且更靠近水源,故丙处区位条件最好。答案C
20.村民离开原居住地统一到山下定居
①有利于该村土地流转 ②加剧该村老龄化现象 ③加快该村劳动力输出 ④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村民离开原居住地统一到山下定居,有利于该村土地流转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该村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产业增加收入,不会加快该村劳动力输出和加剧该村老龄化现象,因此①④正确。答案B
答题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云南元阳(下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下图乙),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
(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6分)
【解析】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下渗等 ,结合材料从以上方面分析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即可。
【答案】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
(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6分)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水田实现自然施肥的关键,是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表污物指枯枝落叶、牲畜粪便、村民生活污水等有机肥,这些有机肥被雨水冲刷后,被水流带到地势较低的水田,实现自然施肥。
【答案】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4分)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降低林木密度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保留的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答案】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反对的理由,并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水田为旱地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减少水域面积、破坏梯田景观等方面分析。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另外,节约用水的方式很多,比如建蓄水池、提高节水意识等,没有必要将水田改为旱地。
【答案】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
2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上海市滴水湖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之一,面积约5.56km2,最大水深约6.2m。某研究团队以当地共青森林公园中的湖泊为样本,与滴水湖进行对比观测。该公园的湖泊为人工湖,面积均小于0.2km2,水浅,种植的水草多,人为活动也较多,但水生高等生物少。研究发现,当地湖泊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种类与水温、溶解物等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比于滴水湖,春季共青森林公园湖泊的浮游动物群落种类更加丰富,请简述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共青森林公园湖泊是人工湖,与滴水湖进行对比,湖水水域面积较小,春天水温回升快,温度适宜浮游动物生长;湖水水位浅,水草丰盛,溶解氧含量高;周围人类活动多,将营养物质排入湖泊,导致湖泊中的营养物质丰富,为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提供养料;高等生物的捕食较少,水草丰富等为湖泊的浮游动物提供稳定安全的栖息场所。
【答案】水域面积小,水温回升快;(2分)水草丰盛,溶解氧含量高;(2分)周围人类活动多,排入的营养物质丰富;(2分)高等生物的捕食较少;(2分)水草提供稳定安全的栖息场所。(2分)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4
上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3
下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5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658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6589.html
上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3
下一篇: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解析版精选15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658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