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4(辽宁专用)
构建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村镇建设是促进村镇绿色、集约、高效发展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村镇建设的自然基础(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对村镇建设活动的支撑能力。供需耦合是资源环境供给和需求耦合,若供需耦合随时间变化平稳,则反映了该时段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度比较好。下图为村镇建设与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演进关系图(T1~T4为村镇建设的不同时间节点)。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村镇建设各阶段中,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严重失调的是()
A.T1~T2 B.T2~T3 C.T3~T4 D.T2~T4
2.上题所述阶段,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村镇建设速度加快、强度加大 B.自然条件差,资源枯竭
C.自然灾害严重 D.气候变暖,生态退化
3.由图可知,村镇建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后阶段达到了高水平,资源环境供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下列能实现上述转变的合理措施是()
①产业转型升级②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
③治理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④生态移民,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A 3.B
【解析】1.读图可知,在T1~T2阶段,村镇建设发展,但资源环境供给量急剧下降,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严重失调,A正确;T2~T3、 T3~T4、 T2~T4三个阶段资源供给量缓慢上升,BCD错误。选A。
2.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村镇建设速度加快、强度加大,造成资源环境供给量急剧下降,A正确;随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数量减少,B错误;自然灾害严重、气候变暖,生态退化不是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
3.实现上述转变的合理措施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治理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①②③正确;生态移民,人口大量迁出不符合实际,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是堪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第四大城市,人口近20万。该市无铁路与外界连接,一般都是通过飞机或海运与外界联系。目前每年有很多游客到访,现在有20家公司提供滑翔伞的产品。下图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滑翔伞照片。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没有修建铁路的自然原因是()
①需求量低②地理位置偏僻,距内陆远③地表冻土多④资源匮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推测促使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最可能是()
A.滑翔伞制造业 B.旅游业 C.采矿业 D.渔业
6.当地滑翔伞需求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是()
A.出行较方便 B.购买力较强 C.地势起伏大 D.天气多变
【答案】4.B 5.D 6.C
【解析】4.需求量低不属于自然原因,①错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南部,太平洋边缘的阿瓦查湾海岸,距离亚欧大陆腹地非常遥远,位置非常偏僻,且该地区冻土广布,铁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这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没有修建铁路的重要自然原因,②③正确;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勘察加半岛,该地区渔业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等资源丰富,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勘察加半岛三面环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渔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是渔业,D正确;旅游业和滑翔伞制造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产业,且不是当地的主要产业,AB错误;当地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但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采矿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矿业不是当地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C错误。故选D。
6.滑翔伞的市场客户主要是外地游客,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势起伏大,这种地势特点提供了丰富的滑翔伞运动场地和飞行挑战,使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成为一个理想的滑翔伞运动目的地,吸引了众多的滑翔伞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前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从而推动了当地滑翔伞需求量的增长,因此当地滑翔伞需求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势起伏大,C正确;出行方便、购买力强、天气多变均不是主要原因,地势起伏大对于滑翔伞运动更为重要,ABD错误。故选C。
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 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 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8.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 B.寸草苔增多 C.针茅高度增加 D.芦苇盖度增加
9.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7.B 8.D 9.C
【解析】7.呼伦湖地处半干旱地区的高纬度地带,冬长夏短,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湖水的补给除降雨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河流,呼伦湖周边无高大山脉,没有冰川形成,故冰川融水的影响较小,A错误,呼伦湖周边有多条河流,引河济湖退耕还草可导致湖泊面积持续增大,B正确。环境整治植被增多直接对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小,D错误。中纬度内陆地区大陆性强,受全球变暖影响,气温上升更快,蒸发更强,气候变得更干燥,导致降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变小,C错误。故选B。
8.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入湖水量增加,导致湖水水位上升,原本湖岸会被水淹,会导致呼伦湖流域盐度减小,因此嗜盐的碱蓬、裸露河床优势物种寸草苔数量减少,而水生或迎生植被芦苇的数量增加,D正确,AB错误,针茅离湖边较远,受到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9.收缩期时,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河水汇入湖泊中,河流带来大量盐分,而湖泊由于水位较低,且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除,加之收缩期时该区域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因此湖泊水量不断减少,盐分不断累积,导致湖水盐度升高,①错误。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水位下降、蓄水量减少,水质也逐渐变差,②正确。收缩期时呼伦湖水位下降,导致部分湖底细沙裸露出来,成为沙地,该地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东部,强劲的西北风能把湖底的沙子刮到湖岸上,导致沙地面积扩大,③正确。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湖面面积不断萎缩,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错误。故选C。
便利店可分成四类(如表1所示),其空间分布既有共性规律,也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偏好。图示意四类便利店在商务中心区、居住区及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模式。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根据表格信息推测()
A.日杂用品型便利店数量少且分散 B.便民超市型便利店服务范围最小
C.功能品质型便利店付租能力较弱 D.网络平台型便利店服务更为完善
11.图中表示功能品质型便利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新增网络平台型便利店最适宜选择布局在()
A.建成区内的城中村 B.郊区传统村落
C.中心城区老旧社区 D.郊区新建小区
【答案】10.D 11.B 12.D
【解析】10.日杂用品型便利店多为私人经营的小型商店,数量应当多且分散,A错;日杂用品型便利店的服务范围应当是最小的,B错;功能品质型便利店完整货物供应链和规范化管理的品牌连锁便利店,付租能力应当较强,日杂用的较弱,C错;网络平台型便利店有完整的由供给端到门店再到消费者的高效供货渠道与线上配送体系,服务更为完善,D对。故选D。
11.读图可知,①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地租较低的地方尤其是背街小巷和居住区,属于日杂用品型;②的分布范围较广,尤其是分布在商业主街两侧,可在居住区销售日杂百货,可在商务区销售进口商品和品牌产品,也可以在科创园经验品牌产品,为功能品质型便利店;③分布在背街小巷、居住区、和工业园区,尤其是分布在城市和居住区道路两侧、对交通有一定的需求量,为便民超市型,④无论是中心商务区、居住区还是产业园区都有分布,分布范围最为广泛,且对道路交通的需求量不高,网络平台型。故选B。
12.新增网络平台型便利店对交通的需求很低,主要依靠网络完成配送,城中村、郊区传统村落、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较差,郊区新建小区网络基础较为完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蒙绣”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游牧生活中产生的刺绣,“蒙绣”产业的发展由于受地处偏僻、设计感不强、与现代审美脱节等影响而举步维艰。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团队专门前往农牧区为绣娘提供设计理念、美学课程、市场信息等公益培训,并对“蒙绣”进行创新设计,助力其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推测传统“蒙绣”的特点是()
①针法粗犷、色彩鲜明②针法细腻、色彩柔和
③材料多用动物皮毛制作④材料多用棉布制作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对“蒙绣”进行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规模生产 B.扩大产品销路 C.改变传统技艺 D.延长产业链条
【答案】13.A 14.B
【解析】13.“蒙绣”是蒙古刺绣的统称,其针法粗犷匀称、色彩对比鲜明,主要展示祖国北部边疆自然生态及人文内容。游牧生活中,传统“蒙绣”材料多用身边易于获取的动物皮毛制作而成。故答案选A。
14.对蒙绣进行创新设计,使它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利于扩大产品销路,B对;实现规模生产、改变传统技艺以及延长产业链条需要从技术和规模方面入手,ACD错;故选B。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但高产耕地比例不高,开发潜力巨大。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和高产耕地面积分别占中蒙俄经济走廊面积的60%和74%左右,而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未利用耕地面积占俄罗斯总未利用耕地面积的近50%,占中蒙俄经济走廊未利用耕地面积的95%左右。图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俄罗斯的高产田主要分布在()
A.地形平坦的冰碛平原 B.昼夜温差大的高原
C.热量条件较好的低纬度地带 D.土壤肥沃的北方地区
16.为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应当()
A.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场
B.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
C.雇佣俄罗斯农民,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业科技含量
D.挖掘东北地区未开垦土地潜力,扩大粮食对外出口
【答案】15.C 16.B
【解析】15.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低纬度地带,有利于农业发展,故C正确;冰碛平原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农业;故A错误;高原不适合发展农业,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农业条件差,故BD错误,故选C。
16.为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应当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促进产品深加工,故B正确;俄罗斯耕地,大多集中于其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流域,还有其南部靠近边地一带,地域辽阔的远东地区已开发耕地数量并不算多,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不现实,故A错误;俄罗斯纬度高,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故C错误;挖掘东北地区未开垦土地潜力,会破坏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形成红层地轮的砂砾岩层始于1.4亿~6500万年前的内陆盆地,洪水与河流将周围泥沙碎石搬运至盆地,形成砂岩与砾岩交错的沉积岩层,不同沉积岩层软硬性质差异较大。红层地貌海拔大多在300米~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常表现为发育有横向凹槽的“孤岛”状山块,在其独特的地貌影响下,形成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下图示意红层地貌区岩层局部剖面和山块植被景观。
(1)从岩层沉积角度,分析M岩层甲处较厚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孤岛”状山块上发育有横向凹槽的原因。(4分)
(3)分析“孤岛”状山块山顶与沟谷植被差异的原因。(8分)
【答案】17.(1)砂石经流水搬运沉积在盆地形成N砂岩层;(2分)盆地汇水量增大,流速快,在甲处将N砂岩层冲刷形成一个小型冲沟;(2分)此后,在N砂岩层上继续沉积颗粒较大的砾石,填满了冲沟并形成了M砾岩层。(2分)
(2)不同水平岩层软硬性质差异,造成差异侵蚀,(2分)凹槽处的岩层抗风化侵蚀能力弱,侵蚀程度更大,形成横向凹槽。(2分)
(3)山顶地势高,流水侵蚀强,成土条件差,土壤瘠薄;(2分)山顶水分易流失,土壤水分少,只能生长耐旱的硬叶矮林和硬叶灌丛;(2分)山麓沟谷地势低洼,流水挟带大量泥沙堆积,土壤厚而肥沃;(2分)沟谷处流水汇集,水分条件较好,能够生长阔叶林。(2分)
【解析】(1)由材料可知,砂砾岩层始于1.4亿~6500万年前的内陆盆地,砂石经外力作用搬运至盆地,由于固结成岩作用形成N砂岩层,呈水平层理分布;在甲处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加强,将砂岩层侵蚀形成一个小型冲沟;之后,由于外力作用搬运颗粒较大的砾石,堆积在冲沟,填满了冲沟,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M砾岩层。
(2)由材料可知,形成的砂岩与砾岩交错的沉积岩层,不同沉积岩层软硬性质差异较大,砂岩层较软,砾岩层较硬,由于差异侵蚀,凹槽处的岩层抗风化侵蚀能力弱,侵蚀程度更大,形成横向凹槽。
(3)根据图例,与沟谷地区相比,山块顶部高耸,土层相对较薄,保水性相对较差。通风良好,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所以山顶较干旱,主要发育耐旱的植物群落,只能生长耐旱的硬叶矮林和硬叶灌丛。缓坡沟谷地带海拔较低,被山块围合,温度较高,地势较低,土壤较厚,水分充足,所以多发育偏暖湿的植物群落,能够生长阔叶林。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深圳蛇口产业园区成立于1979年,率先承接香港产业转移,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随着竞争优势减弱,园区企业纷纷外迁,厂房空置率不断上升。2009年,深圳提出了“再造新蛇口”的战略,通过改造旧厂房,完善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重点发展金融、网络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图1示意深圳前海一蛇口自贸区位置。
材料二: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加快了区域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和协发展,为深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图2示意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1)分别指出影响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集聚和外迁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2)简析深圳“再造新蛇口”战略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原因。(6分)
(3)从产业发展角度简述前海一蛇口自贸区建立带来的影响。(6分)
【答案】18.(1)集聚:具有政策优势;临近香港便于承取接产业转移;临近港口便于出口;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低;园区基础设施完善。(3分,任答3点即可)
外迁:劳动力和地价上升;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区域竞争激烈;企业逐渐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冲击;地区产业升级的政策影响。(3分,任答3点即可)
(2)附加值高(/经济增长潜力大/产值增长快)经济效益高;污染少,对环境影响较小;可吸引资金、技术、高科技人才聚集,增加就业;带动区域消费,繁荣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答出3点得6分,每点2分)
(3)有利于吸引投资,增加贸易额;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答出3点得6分,每点2分)
【解析】(1)产业集聚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其中,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是主要原因。深圳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先集聚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深圳蛇口产业园区成立于1979年”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政策扶持力度较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距离香港较近,便于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距离港口较近,交通运输条件便利,便于产品的出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外迁的原因分析主要从区位条件的不利方面来分析,如劳动力成本高、资源缺乏、市场不足、产业升级需要、环境污染严重等。深圳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外迁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增加;随着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区域政策优势丧失,与其他地区的竞争加剧;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向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更低的地区转移;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迁出;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冲击较大等。
(2)本小题主要是对比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来分析服务业的优点。相较于传统工业,服务业污染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服务业的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潜力较大,产值增长较快,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强;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来此集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的消费水平,促进区域市场的繁荣。
(3)由材料可知,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前海的金融、贸易、现代物流业为蛇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据此可推知,自贸区的建设,能够大量吸纳外来资金,提高区域投资量,增加贸易额;能够提高服务业的产值,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的科技水平;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莫桑比克林波波河下游赛赛市附近的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规模最大的中非水稻合作项目。长久以来,尽管赛赛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但莫桑比克每年仍面临较大的粮食缺口问题。近年来,莫桑比克赛赛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测试了从中国进口的杂交水稻和旱地水稻品种,并筛选出了10种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这些参加试验的水稻品种,产量最高达每平方千米1074吨,旱地水稻的平均产量超过每平方千米600吨,是当地水稻品种平均产量的两倍。图示意莫桑比克局部地区,其中赛赛市为莫桑比克水稻实验基地之一。
(1)根据材料、评价赛赛市中非水稻合作园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中国与莫桑比克进行农业合作对当地粮食安全的意义。(6分)
(3)试说明莫桑比克旱地水稻增产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启示。(4分)
【答案】19.(1)有利自然条件:该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气温适宜;湿季降水丰富,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3分)
不利自然条件:旱季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沼泽面积广阔,耕地质量较差,开发难度大。(3分)
(2)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对粮食的进口;引进中国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旱地水稻种植,促进莫桑比克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答出3点得6分,每点2分)
(4)引进国外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促进粮食品种和粮食生产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答出2点得4分,每点2分)
【解析】(1)根据赛赛市中非水稻合作园位置评价其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源、地形与土壤、沼泽等),应当分别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评价,再结合水稻种植业的生长习性进行回答。有利自然条件:该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丰富,气温适宜;湿季降水丰富,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满足了水稻好暖喜湿的习性;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耕种。不利自然条件:旱季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会出现旱灾,对水稻生产造成影响;沼泽面积广阔,耕地质量较差,开发难度大,农业开发投入大。
(2)开展农业合作对当地粮食安全的意义可以从粮食进口、粮食的供给、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说明。首先是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对粮食的进口,减轻这方面的负担,有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引进中国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利于节约土地面积,改善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效益;通过旱地水稻种植,促进莫桑比克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推广,促进粮食的稳产;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3)旱地水稻增多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启示,其实质就是针对非洲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来说,可以从粮食品种和粮食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政府政策大力扶持、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等方面思考。相对于非洲,中国在农业方面具有生产经验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这为非洲国家引进国外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促进粮食品种和粮食生产结构升级提供了参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积累国家财富,并进一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在农业发展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即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扶持,由此值得非洲政府学习,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1.村镇建设各阶段中,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严重失调的是()
A.T1~T2 B.T2~T3 C.T3~T4 D.T2~T4
2.上题所述阶段,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村镇建设速度加快、强度加大 B.自然条件差,资源枯竭
C.自然灾害严重 D.气候变暖,生态退化
3.由图可知,村镇建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后阶段达到了高水平,资源环境供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下列能实现上述转变的合理措施是()
①产业转型升级②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
③治理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④生态移民,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A 3.B
【解析】1.读图可知,在T1~T2阶段,村镇建设发展,但资源环境供给量急剧下降,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严重失调,A正确;T2~T3、 T3~T4、 T2~T4三个阶段资源供给量缓慢上升,BCD错误。选A。
2.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村镇建设速度加快、强度加大,造成资源环境供给量急剧下降,A正确;随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数量减少,B错误;自然灾害严重、气候变暖,生态退化不是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
3.实现上述转变的合理措施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治理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①②③正确;生态移民,人口大量迁出不符合实际,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是堪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第四大城市,人口近20万。该市无铁路与外界连接,一般都是通过飞机或海运与外界联系。目前每年有很多游客到访,现在有20家公司提供滑翔伞的产品。下图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滑翔伞照片。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没有修建铁路的自然原因是()
①需求量低②地理位置偏僻,距内陆远③地表冻土多④资源匮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推测促使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最可能是()
A.滑翔伞制造业 B.旅游业 C.采矿业 D.渔业
6.当地滑翔伞需求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是()
A.出行较方便 B.购买力较强 C.地势起伏大 D.天气多变
【答案】4.B 5.D 6.C
【解析】4.需求量低不属于自然原因,①错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南部,太平洋边缘的阿瓦查湾海岸,距离亚欧大陆腹地非常遥远,位置非常偏僻,且该地区冻土广布,铁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这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没有修建铁路的重要自然原因,②③正确;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勘察加半岛,该地区渔业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等资源丰富,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勘察加半岛三面环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渔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是渔业,D正确;旅游业和滑翔伞制造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产业,且不是当地的主要产业,AB错误;当地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但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采矿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矿业不是当地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C错误。故选D。
6.滑翔伞的市场客户主要是外地游客,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势起伏大,这种地势特点提供了丰富的滑翔伞运动场地和飞行挑战,使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成为一个理想的滑翔伞运动目的地,吸引了众多的滑翔伞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前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从而推动了当地滑翔伞需求量的增长,因此当地滑翔伞需求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势起伏大,C正确;出行方便、购买力强、天气多变均不是主要原因,地势起伏大对于滑翔伞运动更为重要,ABD错误。故选C。
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 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 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8.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 B.寸草苔增多 C.针茅高度增加 D.芦苇盖度增加
9.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7.B 8.D 9.C
【解析】7.呼伦湖地处半干旱地区的高纬度地带,冬长夏短,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湖水的补给除降雨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河流,呼伦湖周边无高大山脉,没有冰川形成,故冰川融水的影响较小,A错误,呼伦湖周边有多条河流,引河济湖退耕还草可导致湖泊面积持续增大,B正确。环境整治植被增多直接对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小,D错误。中纬度内陆地区大陆性强,受全球变暖影响,气温上升更快,蒸发更强,气候变得更干燥,导致降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变小,C错误。故选B。
8.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入湖水量增加,导致湖水水位上升,原本湖岸会被水淹,会导致呼伦湖流域盐度减小,因此嗜盐的碱蓬、裸露河床优势物种寸草苔数量减少,而水生或迎生植被芦苇的数量增加,D正确,AB错误,针茅离湖边较远,受到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9.收缩期时,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河水汇入湖泊中,河流带来大量盐分,而湖泊由于水位较低,且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除,加之收缩期时该区域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因此湖泊水量不断减少,盐分不断累积,导致湖水盐度升高,①错误。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水位下降、蓄水量减少,水质也逐渐变差,②正确。收缩期时呼伦湖水位下降,导致部分湖底细沙裸露出来,成为沙地,该地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东部,强劲的西北风能把湖底的沙子刮到湖岸上,导致沙地面积扩大,③正确。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湖面面积不断萎缩,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错误。故选C。
便利店可分成四类(如表1所示),其空间分布既有共性规律,也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偏好。图示意四类便利店在商务中心区、居住区及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模式。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类型 | 商品和服务 | 特征 |
日杂用品型 | 日杂生活用品、副食品等 | 多为私人经营的小型商店 |
便民超市型 | 日杂百货、生鲜蔬果等 | 私营商店、有统一配送供货渠道的(连锁)超市,店内有明确的商品分类与分区 |
功能品质型 | 日杂百货、进口商品、品牌产品等 | 有完整货物供应链和规范化管理的品牌连锁便利店 |
网络平台型 | 日杂用品、鲜农产品、社区团购、配送服务等 | 有完整的由供给端到门店再到消费者的高效供货渠道与线上配送体系 |
10.根据表格信息推测()
A.日杂用品型便利店数量少且分散 B.便民超市型便利店服务范围最小
C.功能品质型便利店付租能力较弱 D.网络平台型便利店服务更为完善
11.图中表示功能品质型便利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新增网络平台型便利店最适宜选择布局在()
A.建成区内的城中村 B.郊区传统村落
C.中心城区老旧社区 D.郊区新建小区
【答案】10.D 11.B 12.D
【解析】10.日杂用品型便利店多为私人经营的小型商店,数量应当多且分散,A错;日杂用品型便利店的服务范围应当是最小的,B错;功能品质型便利店完整货物供应链和规范化管理的品牌连锁便利店,付租能力应当较强,日杂用的较弱,C错;网络平台型便利店有完整的由供给端到门店再到消费者的高效供货渠道与线上配送体系,服务更为完善,D对。故选D。
11.读图可知,①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地租较低的地方尤其是背街小巷和居住区,属于日杂用品型;②的分布范围较广,尤其是分布在商业主街两侧,可在居住区销售日杂百货,可在商务区销售进口商品和品牌产品,也可以在科创园经验品牌产品,为功能品质型便利店;③分布在背街小巷、居住区、和工业园区,尤其是分布在城市和居住区道路两侧、对交通有一定的需求量,为便民超市型,④无论是中心商务区、居住区还是产业园区都有分布,分布范围最为广泛,且对道路交通的需求量不高,网络平台型。故选B。
12.新增网络平台型便利店对交通的需求很低,主要依靠网络完成配送,城中村、郊区传统村落、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较差,郊区新建小区网络基础较为完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蒙绣”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游牧生活中产生的刺绣,“蒙绣”产业的发展由于受地处偏僻、设计感不强、与现代审美脱节等影响而举步维艰。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团队专门前往农牧区为绣娘提供设计理念、美学课程、市场信息等公益培训,并对“蒙绣”进行创新设计,助力其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推测传统“蒙绣”的特点是()
①针法粗犷、色彩鲜明②针法细腻、色彩柔和
③材料多用动物皮毛制作④材料多用棉布制作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对“蒙绣”进行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规模生产 B.扩大产品销路 C.改变传统技艺 D.延长产业链条
【答案】13.A 14.B
【解析】13.“蒙绣”是蒙古刺绣的统称,其针法粗犷匀称、色彩对比鲜明,主要展示祖国北部边疆自然生态及人文内容。游牧生活中,传统“蒙绣”材料多用身边易于获取的动物皮毛制作而成。故答案选A。
14.对蒙绣进行创新设计,使它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利于扩大产品销路,B对;实现规模生产、改变传统技艺以及延长产业链条需要从技术和规模方面入手,ACD错;故选B。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但高产耕地比例不高,开发潜力巨大。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和高产耕地面积分别占中蒙俄经济走廊面积的60%和74%左右,而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未利用耕地面积占俄罗斯总未利用耕地面积的近50%,占中蒙俄经济走廊未利用耕地面积的95%左右。图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俄罗斯的高产田主要分布在()
A.地形平坦的冰碛平原 B.昼夜温差大的高原
C.热量条件较好的低纬度地带 D.土壤肥沃的北方地区
16.为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应当()
A.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场
B.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
C.雇佣俄罗斯农民,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业科技含量
D.挖掘东北地区未开垦土地潜力,扩大粮食对外出口
【答案】15.C 16.B
【解析】15.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低纬度地带,有利于农业发展,故C正确;冰碛平原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农业;故A错误;高原不适合发展农业,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农业条件差,故BD错误,故选C。
16.为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应当租用俄罗斯耕地,形成仓储、加工处理、物流产业链,促进产品深加工,故B正确;俄罗斯耕地,大多集中于其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流域,还有其南部靠近边地一带,地域辽阔的远东地区已开发耕地数量并不算多,大量租用蒙古国耕地,不现实,故A错误;俄罗斯纬度高,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故C错误;挖掘东北地区未开垦土地潜力,会破坏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形成红层地轮的砂砾岩层始于1.4亿~6500万年前的内陆盆地,洪水与河流将周围泥沙碎石搬运至盆地,形成砂岩与砾岩交错的沉积岩层,不同沉积岩层软硬性质差异较大。红层地貌海拔大多在300米~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常表现为发育有横向凹槽的“孤岛”状山块,在其独特的地貌影响下,形成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下图示意红层地貌区岩层局部剖面和山块植被景观。
(1)从岩层沉积角度,分析M岩层甲处较厚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孤岛”状山块上发育有横向凹槽的原因。(4分)
(3)分析“孤岛”状山块山顶与沟谷植被差异的原因。(8分)
【答案】17.(1)砂石经流水搬运沉积在盆地形成N砂岩层;(2分)盆地汇水量增大,流速快,在甲处将N砂岩层冲刷形成一个小型冲沟;(2分)此后,在N砂岩层上继续沉积颗粒较大的砾石,填满了冲沟并形成了M砾岩层。(2分)
(2)不同水平岩层软硬性质差异,造成差异侵蚀,(2分)凹槽处的岩层抗风化侵蚀能力弱,侵蚀程度更大,形成横向凹槽。(2分)
(3)山顶地势高,流水侵蚀强,成土条件差,土壤瘠薄;(2分)山顶水分易流失,土壤水分少,只能生长耐旱的硬叶矮林和硬叶灌丛;(2分)山麓沟谷地势低洼,流水挟带大量泥沙堆积,土壤厚而肥沃;(2分)沟谷处流水汇集,水分条件较好,能够生长阔叶林。(2分)
【解析】(1)由材料可知,砂砾岩层始于1.4亿~6500万年前的内陆盆地,砂石经外力作用搬运至盆地,由于固结成岩作用形成N砂岩层,呈水平层理分布;在甲处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加强,将砂岩层侵蚀形成一个小型冲沟;之后,由于外力作用搬运颗粒较大的砾石,堆积在冲沟,填满了冲沟,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M砾岩层。
(2)由材料可知,形成的砂岩与砾岩交错的沉积岩层,不同沉积岩层软硬性质差异较大,砂岩层较软,砾岩层较硬,由于差异侵蚀,凹槽处的岩层抗风化侵蚀能力弱,侵蚀程度更大,形成横向凹槽。
(3)根据图例,与沟谷地区相比,山块顶部高耸,土层相对较薄,保水性相对较差。通风良好,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所以山顶较干旱,主要发育耐旱的植物群落,只能生长耐旱的硬叶矮林和硬叶灌丛。缓坡沟谷地带海拔较低,被山块围合,温度较高,地势较低,土壤较厚,水分充足,所以多发育偏暖湿的植物群落,能够生长阔叶林。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深圳蛇口产业园区成立于1979年,率先承接香港产业转移,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随着竞争优势减弱,园区企业纷纷外迁,厂房空置率不断上升。2009年,深圳提出了“再造新蛇口”的战略,通过改造旧厂房,完善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重点发展金融、网络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图1示意深圳前海一蛇口自贸区位置。
材料二: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加快了区域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和协发展,为深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图2示意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1)分别指出影响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集聚和外迁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2)简析深圳“再造新蛇口”战略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原因。(6分)
(3)从产业发展角度简述前海一蛇口自贸区建立带来的影响。(6分)
【答案】18.(1)集聚:具有政策优势;临近香港便于承取接产业转移;临近港口便于出口;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低;园区基础设施完善。(3分,任答3点即可)
外迁:劳动力和地价上升;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区域竞争激烈;企业逐渐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冲击;地区产业升级的政策影响。(3分,任答3点即可)
(2)附加值高(/经济增长潜力大/产值增长快)经济效益高;污染少,对环境影响较小;可吸引资金、技术、高科技人才聚集,增加就业;带动区域消费,繁荣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答出3点得6分,每点2分)
(3)有利于吸引投资,增加贸易额;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答出3点得6分,每点2分)
【解析】(1)产业集聚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其中,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是主要原因。深圳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先集聚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深圳蛇口产业园区成立于1979年”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政策扶持力度较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距离香港较近,便于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距离港口较近,交通运输条件便利,便于产品的出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外迁的原因分析主要从区位条件的不利方面来分析,如劳动力成本高、资源缺乏、市场不足、产业升级需要、环境污染严重等。深圳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外迁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增加;随着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区域政策优势丧失,与其他地区的竞争加剧;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向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更低的地区转移;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迁出;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冲击较大等。
(2)本小题主要是对比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来分析服务业的优点。相较于传统工业,服务业污染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服务业的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潜力较大,产值增长较快,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强;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来此集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的消费水平,促进区域市场的繁荣。
(3)由材料可知,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前海的金融、贸易、现代物流业为蛇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据此可推知,自贸区的建设,能够大量吸纳外来资金,提高区域投资量,增加贸易额;能够提高服务业的产值,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的科技水平;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莫桑比克林波波河下游赛赛市附近的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规模最大的中非水稻合作项目。长久以来,尽管赛赛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但莫桑比克每年仍面临较大的粮食缺口问题。近年来,莫桑比克赛赛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测试了从中国进口的杂交水稻和旱地水稻品种,并筛选出了10种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这些参加试验的水稻品种,产量最高达每平方千米1074吨,旱地水稻的平均产量超过每平方千米600吨,是当地水稻品种平均产量的两倍。图示意莫桑比克局部地区,其中赛赛市为莫桑比克水稻实验基地之一。
(1)根据材料、评价赛赛市中非水稻合作园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中国与莫桑比克进行农业合作对当地粮食安全的意义。(6分)
(3)试说明莫桑比克旱地水稻增产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启示。(4分)
【答案】19.(1)有利自然条件:该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气温适宜;湿季降水丰富,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3分)
不利自然条件:旱季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沼泽面积广阔,耕地质量较差,开发难度大。(3分)
(2)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对粮食的进口;引进中国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旱地水稻种植,促进莫桑比克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答出3点得6分,每点2分)
(4)引进国外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促进粮食品种和粮食生产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答出2点得4分,每点2分)
【解析】(1)根据赛赛市中非水稻合作园位置评价其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源、地形与土壤、沼泽等),应当分别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评价,再结合水稻种植业的生长习性进行回答。有利自然条件:该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丰富,气温适宜;湿季降水丰富,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满足了水稻好暖喜湿的习性;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耕种。不利自然条件:旱季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会出现旱灾,对水稻生产造成影响;沼泽面积广阔,耕地质量较差,开发难度大,农业开发投入大。
(2)开展农业合作对当地粮食安全的意义可以从粮食进口、粮食的供给、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说明。首先是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对粮食的进口,减轻这方面的负担,有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引进中国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利于节约土地面积,改善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效益;通过旱地水稻种植,促进莫桑比克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推广,促进粮食的稳产;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3)旱地水稻增多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启示,其实质就是针对非洲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来说,可以从粮食品种和粮食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政府政策大力扶持、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等方面思考。相对于非洲,中国在农业方面具有生产经验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这为非洲国家引进国外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促进粮食品种和粮食生产结构升级提供了参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积累国家财富,并进一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在农业发展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即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扶持,由此值得非洲政府学习,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标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4(辽宁专用)
上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3(辽宁专用)
下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5(辽宁专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8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871.html
上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3(辽宁专用)
下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5(辽宁专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8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