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2(湖北专用)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7-1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019年某国外知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并在短时间内实现量产和整车出口,而同期该企业在德国建设的工厂直至2022年3月才实现量产。目前,该企业在我国供应链本地化率达90%,并积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服务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企业上海工厂能短时间实现量产主要得益于()
A.政策支持 B.技术成熟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便捷
2.实现供应链本地化对该企业上海工厂的意义有()
①扩大消费市场②降低动成本③降低运输费用④加快交货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与顾客到店取车相比,该企业推出送车上门交付可以()
A.增加销售利润 B.优化企业供应链
C.提高生产效率 D.提高品牌认可度
【答案】1.A 2.D 3.D
【解析】1.上海地区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了政策优惠,给相关企业的落户实施了政策支持,A正确。相比工业发达国家德国,我国的技术、交通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弱,B、C、D选项错误。故选A。
2.根据题意可知,实现供应链本地化对该企业上海工厂而言,原料来源地近,可降低原料的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利于快速利用原料进行生产,提高整车生产,加快交货速度,③、④正确。供应链本地化对该企业上海工厂带来的好处是从“原料”的角度,可增加了原料的供应,但无法影响到该企业的产品市场和动力成本,①、②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选项。故选D。
3.根据题意可知,该企业推出送车上门交付会增加人工成本,且销售价格不变,不会增加销售利润,A错误。企业推出送车上门交付属于销售产品角度,不会影响原料和生产过程,故不会优化企业的原料供应链,也不会提高生产效率,B、C错误。企业推出送车上门交付可通过较好的销售和服务态度,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品牌认可度,D正确。故选D。

研究者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获取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交通流、信息流等数据,计算出城市间的关联度。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苏州市为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控制度有强有弱。下图示意苏州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控制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2a159f078b94cef8134ece5098db6d7
4.据图推测影响苏州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控制度的主要因素有()
A.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 B.人口迁移和经济水平
C.距离远近和行政区划 D.工业联系和信息交流
5.苏州和上海之间关联度高,体现在()
①苏州企业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 ②上海为苏州企业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务
③上海主要依靠苏州交通设施对外联系 ④苏州企业的大量劳动力主要来自于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能够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的做法是()
A.加强省际之间的政府联系 B.两地协同发展相同产业
C.大力发展苏州金融科技业 D.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
【答案】4.C 5.A 6.D
【解析】4.由图可知,强控制度城市上海和无锡距离苏州近,而且无锡、常州、镇江和苏州都属于江苏省,弱控制度城市与苏州距离较远或不属于同一个省区,C正确;企业流动、交通联系、人口迁移、信息交流、工业联系、经济水平等因素对于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影响较小,且在图中无法体现,ABD错误。所以选C。
5.由材料可知,苏州企业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①正确;上海经济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上海为苏州企业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务,②正确;上海对外联系不会依靠苏州交通设施,③错误;上海比苏州经济发达,苏州企业的劳动力不是主要来自上海,④错误。所以选A。
6.苏州与南通都是江苏省的城市,不属于省际之间,A错误;两地协同发展相同的产业会产生竞争,关联度降低,会降低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不合题意,B错误;苏州市是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优势产业是制造业,发展金融科技产业不是苏州的发展优势和定位,C错误;由材料可知,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会提高关联度,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能够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D正确。所以选D。
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历经千年,清朝《河防述言》记载了一种“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沿着原有河床两侧,修筑多重堤防,缕堤(堤势低矮,形如丝缕)固定住主河道的河床主槽,缕堤之外加筑一道遥堤,再配以格堤(内有农田、村庄等)、月堤(半圆形),“蓄清刷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图为黄河多重堤防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4e2e0e-8f59-4432-a555-1fb2ffe3d1c7
7.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的()
A.水量 B.水质 C.流速 D.含沙量
8.设计用于对抗常年河道摆动风险的河堤是()
A.遥堤 B.缕堤 C.月堤 D.格堤
9.该治河方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此后黄河仍然出现洪泛甚至改道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
A.工程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B.对水文变化的预测不足
C.河流侧蚀岸堤的能力强 D.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不佳
【答案】7.C 8.C 9.D
【解析】7.据材料可知,河道修建多重堤坝,主要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即通过堤坝不让河水分流,束水固槽,加快流速,提高河流搬运能力,把泥沙挟送入海,减少河床沉 积以达到治沙的作用,C正确;水量与河流补给来源有关,多重堤坝的修建并不能改变黄河的水量,A错误;结合前面分析,河道修建多重堤防可以改变河流速度,进而影响泥沙沉积,对含沙量有一定的作用,含沙量变大,水质变差,但不是该工程主要目的,BD错误。选C。
8.读图可知,遥堤位于河道最边缘,是最后一道防线,主要用以防范特大洪水,A错误; 缕堤作为多重堤坝的最前线,是为了防御寻常洪水,同时也是特大洪水时不免漫溢的主要障碍,B错误;月堤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加强对河流侵蚀岸的保护,防止河道改道等作用, C正确。格堤是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横向格堤,以防洪水溢出缕堤后,沿遥、缕二堤之间漫延并冲刷堤根,D错误。故选C。
9.该工程的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黄河含沙量太大,水流速度减缓后,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河床不断抬升,导致后期黄河出现洪涝甚至改道现象,主要原因是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不当导致,D正确;河流侧蚀没有导致修建的工程出现决堤,C错误;对水文变化预测,可以提前采取防御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去影响河床的抬升,B错误;当时的水利工程不完善,但即使有配套的工程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含沙量过大的问题,因此不是主要原因, A错误。故选D。
祁连山中部黑河上游山地的森林土壤在冻融期水热状况会发生极大变化。为了解不同海拔、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差异,某研究团队选取了流域内低海拔(2748m)、中海拔(3071m)、高海拔(3250m)三处样本,以10月1日作为距冻结参考日、4月1日为距融化参考日(天数越大即冻结/融化时间越晚),得到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数据。读统计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897d629a-7b54-43db-a4ec-775ff187f34f
10.研究区域的自然带为()
A.落叶林带 B.针叶林带 C.高山灌丛带 D.高山草甸带
11.关于研究区域的土壤冻融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冻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B.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融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C.同一深度土壤,低海拔地区最晚冻结,最早融化,冻结时长最短
D.40cm深度土壤,中海拔地区最早冻结,最晚融化,冻结时长最长
12.关于中、高海拔地区土壤冻融时间的差异,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高海拔土壤表层积雪出现时间更早,土壤冻结时间滞后
B.中海拔森林郁闭度更低,土壤热量更低
C.高海拔土壤孔隙度更小,保温能力更强
D.中海拔土壤受人为干扰强,土壤温度更低
【答案】10.B 11.C 12.A
【解析】10.据材料,该地为森林土壤,CD错误;由材料可知,研究区域低海拔处表层土壤冻结期约150天,即约5个月,结合海拔信息可推知,研究区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应为针叶林,A错误,B正确。故选B。
11.由图可知,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冻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推迟,A错误;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融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推迟,B错误;同一深度土壤,低海拔地区最晚冻结,最早融化,冻结时长最短,C正确;读图可知,40cm深度时,中海拔地区最早冻结,但最晚融化的是高海拔地区,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高海拔地区土壤开始冻结时间晚于中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气温最低,积雪出现时间更早,积雪量更大,保温效果好,土壤冻结时间滞后,A正确;森林郁闭度低,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地温更高,冻结时间会更迟,B错误;高海拔土壤孔隙度与中海拔差别不大,且孔隙度小则土壤透气性、保温作用弱,C错误;该区域人类活动不活跃,中高海拔地区均受人类活动影响小,D错误。故选A。
数字经济是指用数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的一系列融合性经济活动,包括制造型数字产业和服务型数字产业,逐渐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承载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下图为2019年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企业分布图(核密度可以反映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fb0e90404a14a65b7bd3790bacbedb3
13.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A.空间位置距离上海市越近集聚程度越高 B.制造型数字产业在长江中游地区更密集
C.制造型比服务型数字产业的集聚程度高 D.数字产业大多在省会和发达城市集聚高
14.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①产业结构与规模②交通运输条件③开放与创新能力④生态环境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和投入,关于未来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服务型数字产业企业占数字经济比重会上升
B.上游地区数字产业企业数量会大于下游地区
C.数字经济产业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竞争加剧
D.数字经济产业企业数量的增速将会持续增加
【答案】13.D 14.B 15.A
【解析】1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制造型和服务型数字产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的浙江、江苏、上海,B错误;制造型数字产业和服务型数字产业大多在省会城市集聚,集聚程度与城市等级或规模的关联度高,D正确,A错误;制造型数字产业与服务型数字产业集聚程度都较高,服务型数字产业集聚程度稍高于制造型服务产业,C错误。故选D。
14.城市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来实现交易、交流与合作,且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因此开放与创新能力及产业结构与规模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①③符合题意,交通运输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对其影响较小,②④错误;故选B。
15.一般而言,制造型数字产业附加值低于服务型数字产业,服务型数字企业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制造型数字产业企业比重会下降,但数量都会有所增加,A正确。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数字产业发展迅速,因此应该是下游地区数字产业企业数量会大于上游地区,B错误;数字经济并不是独立于传统产业而存在,它更加强调的是融合与共赢,在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中实现价值增量,C错误。数字经济产业企业数量的增速应该是先增加后保持稳定,不会一直增加,D错误。故选A。
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泊冰情特征包括初冰日、完全冻结日、开始消融日和完全消融日,初冰日到完全冻结日间称为湖冰冻结期,开始消融日到完全消融日间称为湖冰消融期,完全冻结日到开始消融日间称为湖冰完全封冻期,初冰日到完全消融日间称为湖冰存在期。气温、风速、风向等是影响湖泊冰情的主要气象因素。呼伦湖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中纬度寒旱区,形似不规则斜长方形,湖体呈西南偏东北方向,湖体长93km,平均宽25km,冰情较为复杂,如图为呼伦湖部分冰情特征统计。(注:图b,c中日期是从1月1日开始的年积日,如“95”即表示4月5日;周内平均风速为冻结和消融时间点前后1周的风速。)
@@@4f8784f836724c36a5dc23b537944926
(1) 概括气温与封冻期的关联性,推测呼伦湖未来封冻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2) 说明周内风速与呼伦湖的湖冰冻结期、消融期的关系,并做出合理解释。(9分)



(3) 指出湖冰存在期内呼伦湖地区的盛行风向,并简述盛行风对湖冰冻结和消融过程的时空影响。(6分)



16.(1)关联性:气温(高低)与封冻期(长短)呈负相关;
变化:呼伦湖未来封冻期可能会(波动)变短;理由:全球气候呈(波动)变暖趋势。
(2)关系:周内风速越大,则湖冰完全冻结、消融的时间越早,湖冰冻结期、消融期越短。(表述风速小的关系亦可)
解释:在湖冰冻结期,风速较大,可加快湖面空气流动(带走湖冰形成时所产生的热量),加速湖面降温,从而加快湖冰冻结、湖面封冻的时间;在湖冰消融期,风速越大,则湖水动力越大、风浪越大,对开始融化的湖冰有强大的冲力和破坏作用,从而加速湖冰消融。
(3)风向:西北风;
对冻结:呼伦湖西(北)岸初冰期刚结的冰,易被西北风吹到东(南)岸并大量累积,东(南)岸结冰时间较西(北)岸早;
对消融:盛行西北风加速西(北)岸湖冰融化,并吹拂融化的碎冰到东(南)岸累积,东(南)岸湖冰融化相对较慢。
【分析】本题以湖泊冰情特征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到气温、风速、风向与封冻、消融的关系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第一幅图片,气温低时封冻期长,气温高时封冻期短,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随全球气候的变暖,该地冬季低温期逐渐缩短,封冻期逐渐缩短。
(2)湖面封冻时,风速较大能够加快湖面的蒸发,湖水热量更易消散到空气中,湖面的完全冻结的时间更早;在湖水消融期,风速较大时,湖水流动性较强,风浪较大导致湖冰更容易被破坏,加速湖冰消融,因此周内风速较大会导致呼伦湖的湖冰冻结期、消融期提前,冻结期和消融期缩短。
(3)湖冰存在期内呼伦湖地区正值冬季,该地盛行西北风。湖冰冻结初期,该地西北风的盛行导致湖冰被西北风吹向东南岸,使得湖冰大量在东南岸堆积,因此东南岸结冰时间早于西北岸;湖冰消融期,该地的西北风会导致西北岸湖水流动性增强,加速湖冰的融化,同时将融化的碎冰吹向东南岸,东南岸湖冰的累积导致湖冰消融速度较慢。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天以上,对水源有极高的要求。在广西的峰丛洼地、峰丛平原间,随处可见修长、挺拔、茂密的蔗林。广西甘蔗核心产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地,广西的制糖业也集中在上述地区,崇左是全国甘蔗种植第一大市,被誉为“中国糖都”。崇左的年轻人在权衡自家几亩蔗田的投资与收成回报后,大多选择外出打工。但每年甘蔗榨季(11月~次年4月)开始后,一般会回家砍、种甘蔗。糖厂则以工厂的生产进度为标准安排蔗区的收割时间节律。大部分地方靠蔗农手砍、打捆、肩扛上车,崇左每到榨季都有大量越南女工,活跃在蔗田和制糖生产线上。
材料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是我国第一产糖大省,中国糖业的重心在上世纪90年代初西移广西。蔗糖是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广西从自治区层面将甘蔗种植和产糖量指标层层分派到乡镇、村组,在适宜地区推广甘蔗种植。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最大时是在2012年,此后连续减少。最近这个榨季甘蔗收购价格有所回暖。近些年来,广西的糖产量在不同的榨季虽上下波动,但始终占据了我国糖产量的60%左右,稳摘“第一产糖省区”桂冠。
材料三下图为广西地形图。
@@@41a89ca47c4e4275b702e009d34502fa
(1) 分析广西崇左成为全国甘蔗种植第一大市的有利条件。(6分)


(2) 指出与中南部相比,广西北部、西北、东北地区甘蔗种植较少的自然原因。(3分)



(3)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糖业重心从广东西移广西。试从转出地广东的角度分析原因。(6分)



(4) 为保证蔗糖这一国家战略物资稳产、高产,请给广西的甘蔗种植提出几点建议。(3分)

17.(1)崇左纬度低,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积温高,无霜期长;地形较为平坦,便于种植;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甘蔗的生长与雨热同期;距越南近,便于招募越南工人,填补劳动力不足,维持较低人工成本。
(2)广西北部、西北、东北地区为大石山区,土层浅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源稀少,不具备大规模种植的条件。
(3)广东上世纪90年代初,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减少;经济水平高,地价(土地租金)高;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种蔗的投资与收成回报相比,利润小。
(4)实行甘蔗种植规模经营;实行机械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稳定收购价格。
【点睛】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及发展方向,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一般。
【详解】(1)农业的区位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水源、土壤、地形、市场、交通运输、 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地价等因素,本题要求从有利方面作答。
材料显示甘蔗喜水、喜温、喜光,对无霜期要求长。广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北方冷气团影响较小,因此热量、光照条件好,无霜期长。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由地形图可知,崇左市较为平坦,便于种植。分析材料可知甘蔗产业工作量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需求大,国内劳动力成本高;而崇左距离越南较近,越南劳工数量多、价格低。
(2)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水源、土壤、地形等因素。甘蔗生长在“峰丛洼地、峰丛平原间”,说明甘蔗性喜肥沃、深厚的土壤。结合关系地形图可知广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因此广西北部、西北、东北地区为大石山区,土层浅薄;甘蔗喜水,而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源稀少;相对于南部地区,广西北部、西北、东北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因此甘蔗种植较少。
(3)制糖业为原料指向性工业。我国糖业重心从广东西移广西说明广东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城市和公交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生产结构是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广东上世纪90年代初,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增大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经济发展使地价、劳动力成本上升,而种蔗的投资与收成回报相比,利润小,因此广东省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减少甘蔗种植面积。
(4)本题要求从甘蔗种植的角度回答问题。为保证蔗糖的稳产、高产,在甘蔗种植时应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证甘蔗种植面积 ,培育优良品种。甘蔗收购价格以及甘蔗所带来的利润直接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种植面积,因此稳定收购价格;实行甘蔗种植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升甘蔗的价格和抗灾能力。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拿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人口436万,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巴拿马政府在巴拿马运河入海口处建立起科隆自贸区,该自贸区采用转口贸易运营模式(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与美国迈阿密自贸区共列为中南美洲转口贸易中心。下图示意科隆自贸区区域位置。
@@@df496f48-ffae-4536-ac40-7fad6d547833
材料二、科隆自贸区早期以仓储经营型为主,一度繁荣,后随着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之后科隆贸易区向百货街型经营模式转变,并发展起通讯、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产业,同时鼓励其它国家前来投资办厂,建立加工基地。
(1) 指出科隆自贸区采用转口贸易运营模式的背景。(6分)


(2) 与迈阿密自贸区相比,列出科隆自贸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3) 说明科隆自贸区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6分)




18.(1)地理位置优越,依靠海运可辐射整个中南美洲国家,市场范围大;国内人口总量小,国内市场容量小;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弱;资源短缺。
(2)距离中南美洲国家更近,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咽喉地带、联系太平洋与大西洋,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成本更低。
(3)面对来自拉美各国自贸区激烈竞争,迫使产业多元;吸引客源,扩大市场,扩大经济腹地;增加贸易额,增加自贸区税收

【分析】本题以科隆自贸区图文材料为背景设置三小问,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知识,考查了学生读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要求较高。
【详解】(1)转口贸易运营模式是指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结合材料一及图片可判断科隆自贸区位于大西洋一端巴拿马运河入口处一侧,地理位置优越,依靠海运可辐射整个中南美洲国家,市场范围大;巴拿马人口436万,国内人口总量小,国内市场容量小,据材料二可知科隆自贸区早期以仓储经营型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加工能力弱,资源短缺。
(2)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原料、水源、能源、土地租金、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找到两个自贸区的位置进行比较,首先,科隆自贸区距离中美洲国家更近,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咽喉地带,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巴拿马经济较美国迈阿密更落后,所以科隆自贸区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成本更低。
(3)科隆自贸区推动产业结构变化既有内部原因也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具体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下: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所以可知面对来自拉美各国自贸区激烈竞争,迫使科隆自贸区产业多元化发展,科隆自贸区向百货街型经营模式转变,能够吸引更多客源,扩大了市场;同时鼓励其它国家前来投资办厂,建立加工基地,扩大了经济腹地,能够增加贸易额,增加自贸区税收。
  本文标题: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2(湖北专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80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805.html

    标签:高考地理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