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基础训练7 乡村和城镇(3)
基础性考法03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一模)山西省大同市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据此回答1~3题。
1.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是( )。
A.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B.蕴藏总量大、分布广泛
C.原料来源广、成本低
D.生产限制小、利用方式多样
2.下列有关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优化大同市产业结构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大同市作为“煤都”的知名度
B.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C.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进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最为明显的是( )。
A.植被覆盖率
B.大气环境质量
C.风沙发生频率
D.地表水水质
(2023年天津河北统考二模)城市韧性是指城市系统在面临干扰时适应、维持和恢复的能力。下图为2009年和2018年黄河流域9省(区、市)内部分地级市城市韧性空间分布(韧性值越大,城市韧性水平越高)示意图。资源型城市韧性一般呈下降趋势,但鄂尔多斯城市韧性有较大提升。据此回答4~5题。
4.黄河流域的城市韧性( )。
A.在中西部地区均明显变小
B.空间分异的均质程度降低
C.与产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与对外依存程度呈正相关
5.鄂尔多斯市城市韧性提升较大,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城市规模 B.资源禀赋
C.发展理念 D.土地面积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物流园区在城市外环高速内外都有分布;物流园区并不能使城市的地域形态呈分散状;物流园区对交通的需求量大,因此其多沿交通干线或交通枢纽分布。故选C。第2题,物流园的发展不会阻碍该城市的空间范围扩展;物流园的发展对带动城乡居住环境整体改善、推动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的影响较小;物流园的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从而促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故选D。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模式丙中乡村聚落迁移的方向为从生态功能区向经济功能区迁移,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敏感区域,促进环境脆弱区生态恢复;增强经济功能区综合实力应该采取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交通网等措施,单纯的聚落迁移无法增强经济功能区竞争力;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移到经济功能区会加大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故选C。第4题,图乙中,聚落从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迁移,可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以受自然要素影响为主转向以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为主;甲图中规模小的乡村聚落向规模大的乡村聚落迁移,与题意不符;丙图只是单纯地从生态功能区迁移至经济功能区,无法看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转变;丁图只是乡村聚落从山地迁移至丘陵然后又迁移至平原,只体现了乡村聚落受自然要素的影响。故选B。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是以一个集聚核心功能的超级城市为中心,通过新城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向周边扩展的同心圆状城市体系”可知,要作为强核心必须具备较强的资源集聚能力,广州的资源集聚能力更强使其成为强核心;同为珠江三角洲的其他普通地级市,地形、交通和环境人口容量相差不大。故选D。第6题,强核心簇群式都市圈中“绿带”位于外围次要节点与功能节点之间,可以有效地控制内部城市无序扩张,划定增长边界;不能分隔交通运输线路,应保持内外部的交通联系;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但是对整个城市群气候的影响不大;能塑造城市绿色空间,但对内外部城市的联系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故选B。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唐山相比于张家口,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因此北京对唐山的辐射作用更强;唐山和张家口距离北京相差不大;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准入门槛;唐山经济发达,人类活动较多,因此生态环境相比于张家口并不占优势。故选A。第2题,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加快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区域产业趋同会加剧区域内部的竞争,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小循环不可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增强对外的辐射带动作用。故选B。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由该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中“守土固边型”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边境地区;结合图中的“护卫水塔型”和“宿镇牧乡型”可知该地应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人口少,不存在人口大量外迁问题;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青藏高原地势较高,中部存在地形阻隔,南北交通不便,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青藏高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较为集中,因此并不是零散分布。故选C。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不适合口岸城镇建设;构建特大城市群会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可以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做好文化传承保护;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城镇绿色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故选D。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平台,通过飞地特殊的政策优惠引入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因此,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生物医药,该产业需要人才及科技的投入;重化工业、电子装配、棉麻纺织等产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小。故选B。第6题,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引入科技创新资源,反向设立飞地平台,带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飞地园区不仅没有挤占发达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反而帮助其消化了存量楼宇资源;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蕴含着欠发达地区想要通过创新要素在异地空间的聚集、跃迁,实现带动本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新愿景;人才依旧留在发达地区。故选D。
答案 7.C 8.D 9.D
解析 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该新型城际合作园区属于南北共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南和苏北经济差距较大,合作园区的建设可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图文材料并没有体现该合作园区建立的先发城市,且该合作园区的建设会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会加剧用地紧张问题;图文材料无法体现该产业园区的具体产业结构,因此该合作园区的创设无法反映先发城市低端产业转移的问题;该合作园区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但是无法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难题。故选C。第8题,低价入驻与重大项目零地价政策应该发生在转移工业园时期,为了吸引投资,才有低价或零地价政策;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要迅速扩张,急需大量土地供应,不应该实施土地转让政策;科技产业与配套商业优惠供地政策应该发生在高新区时期;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迅速扩张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应来保证,旧城改造与土地征收补偿服务政策可以促进土地的回收与整改。故选D。第9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在高新区时期,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多个小组团的空间特点,且居住空间和生活性服务空间相邻,生产空间和科技研发空间、生活性服务空间、居住空间相邻并且在一个小组团内,表明职住融洽,小组团的空间结构特征。故选D。
答案 (1)面积不断扩大;由沿江向沿海发展;由点状发展为条带状、不连续组团状等。
(2)缩短宁波与周边地区的时间距离,强化空间联系;促进人员、物资流动;提升宁波辐射带动能力;扩大腹地范围;利于发挥宁波的比较优势,加强宁波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等。
解析 第(1)题,读图Ⅱ,宁波城市空间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点状、条带状、组团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可以从定量(面积演变)、定性(分布、形态演变)角度分析。按时间顺序来看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面积演变——自明清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不断扩大;分布演变——自明清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由沿江逐渐向沿海发展;形态演变——自明清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空间形态由点状发展为沿江沿海的条带状、不连续组团状等。第(2)题,交通运输布局侧重于变化(交通网络建设),区域发展包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设问强调从区域协作的角度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交通网络建设对宁波城市发展的影响包括:交通网络建设使交通更便捷,缩短宁波与周边地区的时间距离,强化空间联系;促进人员、物资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交通网络建设,能提升宁波辐射带动能力,扩大了宁波经济的辐射范围;扩大宁波腹地范围;有利于因地制宜发挥宁波比较优势,加强宁波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等。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氢能原料有水、煤、化工尾气等,来源丰富,且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从氢能的制造原料来看,制造氢能并不是没有污染,其中原料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蕴藏总量小;发展氢能的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故选D。第2题,材料“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表示,大同市是想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提高其知名度;氢能来源多样且使用广泛,氢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氢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绿色生产,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工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故选A。第3题,京津冀地区是大同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京津冀地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最为明显的是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雾霾的产生,减轻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大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与植被覆盖率、风沙发生频率、地表水水质影响不大。故选B。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韧性值的分布状况可知,韧性值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也有韧性值较高的城市,特别由2018年示意图可知,中部地区也有韧性值高的城市存在;从图中可以看出一般省级行政中心的韧性值较高,产业发展较好,故城市韧性一般与产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对外依存度高会导致城市面临干扰时适应、维持和恢复慢,故城市韧性应与对外依存程度呈负相关。故选B。第5题,资源型城市韧性一般呈下降趋势,但鄂尔多斯城市韧性有较大提升,说明鄂尔多斯发展理念的变化,使其从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向绿色、创新型城市发展;城市规模、土地面积都不是鄂尔多斯城市韧性提升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一模)山西省大同市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据此回答1~3题。
1.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是( )。
A.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B.蕴藏总量大、分布广泛
C.原料来源广、成本低
D.生产限制小、利用方式多样
2.下列有关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优化大同市产业结构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大同市作为“煤都”的知名度
B.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C.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进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最为明显的是( )。
A.植被覆盖率
B.大气环境质量
C.风沙发生频率
D.地表水水质
(2023年天津河北统考二模)城市韧性是指城市系统在面临干扰时适应、维持和恢复的能力。下图为2009年和2018年黄河流域9省(区、市)内部分地级市城市韧性空间分布(韧性值越大,城市韧性水平越高)示意图。资源型城市韧性一般呈下降趋势,但鄂尔多斯城市韧性有较大提升。据此回答4~5题。
4.黄河流域的城市韧性( )。
A.在中西部地区均明显变小
B.空间分异的均质程度降低
C.与产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与对外依存程度呈正相关
5.鄂尔多斯市城市韧性提升较大,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城市规模 B.资源禀赋
C.发展理念 D.土地面积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物流园区在城市外环高速内外都有分布;物流园区并不能使城市的地域形态呈分散状;物流园区对交通的需求量大,因此其多沿交通干线或交通枢纽分布。故选C。第2题,物流园的发展不会阻碍该城市的空间范围扩展;物流园的发展对带动城乡居住环境整体改善、推动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的影响较小;物流园的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从而促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故选D。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模式丙中乡村聚落迁移的方向为从生态功能区向经济功能区迁移,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敏感区域,促进环境脆弱区生态恢复;增强经济功能区综合实力应该采取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交通网等措施,单纯的聚落迁移无法增强经济功能区竞争力;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移到经济功能区会加大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故选C。第4题,图乙中,聚落从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迁移,可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以受自然要素影响为主转向以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为主;甲图中规模小的乡村聚落向规模大的乡村聚落迁移,与题意不符;丙图只是单纯地从生态功能区迁移至经济功能区,无法看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转变;丁图只是乡村聚落从山地迁移至丘陵然后又迁移至平原,只体现了乡村聚落受自然要素的影响。故选B。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是以一个集聚核心功能的超级城市为中心,通过新城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向周边扩展的同心圆状城市体系”可知,要作为强核心必须具备较强的资源集聚能力,广州的资源集聚能力更强使其成为强核心;同为珠江三角洲的其他普通地级市,地形、交通和环境人口容量相差不大。故选D。第6题,强核心簇群式都市圈中“绿带”位于外围次要节点与功能节点之间,可以有效地控制内部城市无序扩张,划定增长边界;不能分隔交通运输线路,应保持内外部的交通联系;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但是对整个城市群气候的影响不大;能塑造城市绿色空间,但对内外部城市的联系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故选B。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唐山相比于张家口,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因此北京对唐山的辐射作用更强;唐山和张家口距离北京相差不大;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准入门槛;唐山经济发达,人类活动较多,因此生态环境相比于张家口并不占优势。故选A。第2题,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加快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区域产业趋同会加剧区域内部的竞争,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小循环不可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增强对外的辐射带动作用。故选B。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由该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中“守土固边型”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边境地区;结合图中的“护卫水塔型”和“宿镇牧乡型”可知该地应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人口少,不存在人口大量外迁问题;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青藏高原地势较高,中部存在地形阻隔,南北交通不便,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青藏高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较为集中,因此并不是零散分布。故选C。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不适合口岸城镇建设;构建特大城市群会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可以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做好文化传承保护;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城镇绿色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故选D。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平台,通过飞地特殊的政策优惠引入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因此,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生物医药,该产业需要人才及科技的投入;重化工业、电子装配、棉麻纺织等产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小。故选B。第6题,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引入科技创新资源,反向设立飞地平台,带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飞地园区不仅没有挤占发达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反而帮助其消化了存量楼宇资源;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蕴含着欠发达地区想要通过创新要素在异地空间的聚集、跃迁,实现带动本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新愿景;人才依旧留在发达地区。故选D。
答案 7.C 8.D 9.D
解析 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该新型城际合作园区属于南北共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南和苏北经济差距较大,合作园区的建设可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图文材料并没有体现该合作园区建立的先发城市,且该合作园区的建设会占用部分土地资源,会加剧用地紧张问题;图文材料无法体现该产业园区的具体产业结构,因此该合作园区的创设无法反映先发城市低端产业转移的问题;该合作园区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但是无法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难题。故选C。第8题,低价入驻与重大项目零地价政策应该发生在转移工业园时期,为了吸引投资,才有低价或零地价政策;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要迅速扩张,急需大量土地供应,不应该实施土地转让政策;科技产业与配套商业优惠供地政策应该发生在高新区时期;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迅速扩张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应来保证,旧城改造与土地征收补偿服务政策可以促进土地的回收与整改。故选D。第9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在高新区时期,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多个小组团的空间特点,且居住空间和生活性服务空间相邻,生产空间和科技研发空间、生活性服务空间、居住空间相邻并且在一个小组团内,表明职住融洽,小组团的空间结构特征。故选D。
答案 (1)面积不断扩大;由沿江向沿海发展;由点状发展为条带状、不连续组团状等。
(2)缩短宁波与周边地区的时间距离,强化空间联系;促进人员、物资流动;提升宁波辐射带动能力;扩大腹地范围;利于发挥宁波的比较优势,加强宁波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等。
解析 第(1)题,读图Ⅱ,宁波城市空间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点状、条带状、组团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可以从定量(面积演变)、定性(分布、形态演变)角度分析。按时间顺序来看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面积演变——自明清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不断扩大;分布演变——自明清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由沿江逐渐向沿海发展;形态演变——自明清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空间形态由点状发展为沿江沿海的条带状、不连续组团状等。第(2)题,交通运输布局侧重于变化(交通网络建设),区域发展包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设问强调从区域协作的角度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交通网络建设对宁波城市发展的影响包括:交通网络建设使交通更便捷,缩短宁波与周边地区的时间距离,强化空间联系;促进人员、物资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交通网络建设,能提升宁波辐射带动能力,扩大了宁波经济的辐射范围;扩大宁波腹地范围;有利于因地制宜发挥宁波比较优势,加强宁波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等。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氢能原料有水、煤、化工尾气等,来源丰富,且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从氢能的制造原料来看,制造氢能并不是没有污染,其中原料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蕴藏总量小;发展氢能的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故选D。第2题,材料“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表示,大同市是想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提高其知名度;氢能来源多样且使用广泛,氢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氢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绿色生产,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工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故选A。第3题,京津冀地区是大同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京津冀地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最为明显的是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雾霾的产生,减轻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大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与植被覆盖率、风沙发生频率、地表水水质影响不大。故选B。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韧性值的分布状况可知,韧性值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也有韧性值较高的城市,特别由2018年示意图可知,中部地区也有韧性值高的城市存在;从图中可以看出一般省级行政中心的韧性值较高,产业发展较好,故城市韧性一般与产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对外依存度高会导致城市面临干扰时适应、维持和恢复慢,故城市韧性应与对外依存程度呈负相关。故选B。第5题,资源型城市韧性一般呈下降趋势,但鄂尔多斯城市韧性有较大提升,说明鄂尔多斯发展理念的变化,使其从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向绿色、创新型城市发展;城市规模、土地面积都不是鄂尔多斯城市韧性提升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二轮基础训练7 乡村和城镇(3)
上一篇:高三地理二轮基础训练6 人口
下一篇:高三地理二轮基础训练8 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78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781.html
上一篇:高三地理二轮基础训练6 人口
下一篇:高三地理二轮基础训练8 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78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