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黑吉专用1
黑吉两省2024年高考开始使用新的试卷结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16题)+非选择题(共3题)。新课改模式下的新高考,仍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适当考察区域发展和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中的大气、水、地表形态,人文地理中的产业活动,仍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不过,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命题形式更加新颖,地理核心知识更多的以新材料呈现来考察,可以说是“无情境、不高考”。因此,夯实基础知识,用好材料和情境,成为当前高考的重要突破方向。
备考时应特别注意以时事热点材料为背景的新情景问题,此类试题蕴含浓厚的地理气息,将地理知识时事政治等融为一体,能有效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1~2题哈尔滨冰雪旅游;例如7~8题新城市主义;9~11题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024年元旦节期间,随着南方游客的涌入,哈尔滨冰雪旅游持续火爆,三日内旅游总收入超过59.1亿元。为了招待游客,哈尔滨提供了暖气休息室、人造月亮、冻梨摆盘等等周全的设施及服务,大量相关视频、照片出现在网上,引发网友讨论。得益于冰雪旅游的发展,哈尔滨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得到较快发展,为哈尔滨冰雪之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1-2题。
1.今年冬季哈尔滨旅游格外火爆的原因是()
①独特的旅游资源②较高的服务质量③较大的宣传力度④便利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旅游业热潮可能给哈尔滨带来的影响是()
A.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B.冰雪产业竞争力提升
C.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D.高素质劳动力迁入
【答案】1.A 2.B
【分析】1.哈尔滨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有独特的冰雪旅游资源,①正确;根据材料信息“为了招待游客,哈尔滨提供了暖气休息室、人造月亮、冻梨摆盘等等周全的设施及服务”可知,哈尔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游客体验,吸引大量游客,②正确;没有宣传力度的相关信息,③错误;哈尔滨的交通运输条件短时间不会发生明显变化,④正确。所以选A。
2.旅游业热潮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小,A错误;旅游业热潮可以促进哈尔滨冰雪产业的发展,提升冰雪产业竞争力,B正确;旅游业热潮对于工业化影响较小,C错误;旅游业热潮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但是旅游从业者对技术要求较低,不会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迁入,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今年哈尔滨冰雪季实现了“开门红”,充分展现了优质冰雪资源的独特魅力,哈尔滨把握机遇、精心设计、优化服务、强化管理、积极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进一步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千方百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带动全市冰雪经济整体提质增效,把哈尔滨冰雪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全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对植被的更新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伏牛山为秦岭东段支脉,植被种类多样。下图示意伏牛山地理位置及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关系。完成3-4题。
3.伏牛山()
A.海拔越低处,受人类活动影响越大,土壤有机碳含量越多
B.海拔高处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碳较丰富
C.海拔1600m附近,土壤有机碳输入量最大
D.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气温影响,与降水关系不大
4.伏牛山相同海拔处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南坡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坡度 C.水分 D.海陆位置
【答案】3.B 4.C
【解析】3.据图可知,伏牛山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低海拔处,虽然生物量丰富,但由于水热条件好,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因此土壤有机碳含量低,A错误。高海拔处,虽然生物量较少,但微生物分解慢,经过长期积累,土壤有机碳较丰富,B正确。海拔1600m附近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较慢,而不是有机碳输入量最大,低海拔处有机碳输入量应最大,C错误。土壤有机碳输出主要通过微生物分解及雨水淋溶等,因此土壤有机碳含量受降水的影响也较大,D错误。故选B。
4.伏牛山地处秦岭东段,北坡是阴坡,与南坡相比,光照较弱,蒸发较少,土壤含水量较高,植被更丰富,枯枝落叶更多,土壤有机碳含量更大,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C正确。伏牛山南北坡纬度相差不大,排除A。材料并无坡度的信息,无法推知坡度大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排除B。南北坡与海洋的距离差别不大,排除D。故选C。
【点睛】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2023年7月11日,我国首条百万吨、百公里二氧化碳长输送管道———齐鲁石化(山东淄博)—胜利油田(山东东营)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入运营。该管道全长109km,每年可将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170万吨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驱油封存。据此完成5-6题。
5.采用管道输送二氧化碳,有利于()
A.提高运输效率 B.增加二氧化碳来源
C.缩短运输距离 D.提高二氧化碳品质
6.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封存,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封存安全②提高封存效率③提升环境效益④增加石油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5.A 6.D
【解析】5.二氧化碳属于气体,采用管道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A正确;二氧化碳来源与运输方式无关,B错误;采用管道运输不能缩短运输距离,也不能提高二氧化碳的品质,CD错误。故选A。
6.二氧化碳属于惰性气体,储存方式对其安全影响小,①错误;采用以气驱油的方式并没有提高封存效率,但可以增加石油产量,同时起到固碳作用,提升环境效益,②错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主要用于气体和液体的运输。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完成7-8题。
TOD开发模式
7.步行化城区建设有利于缓解()
A.用地紧张 B.就业困难 C.交通拥堵 D.住房紧张
8.与一般城市化过程中功能区建设相比,新城市主义城区的特点是()
A.用地多样化 B.功能单一化 C.居住私密化 D.社区大型化
【答案】7.C 8.A
【分析】7.由材料可知,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人们的出行距离缩短,可以缓解交通拥堵,C正确;步行化城区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向郊区无限度蔓延的现状。与用地紧张无关。A错误;步行化城区,能方便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对于就业困难的帮助较小,B错误;步行化城市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对缓解住房紧张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8.与一般的城市相比,新城市主义城区拥有相对比较分散的中心,这些分散的中心是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为一体的城区。所以用地多样化,功能齐全,A正确,B错误;该新城市主义城区体现不了居住私密化,C错误;该城区分化了原来的大型社区,社区小型化了,D错误。故选A。
【点睛】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其始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或整治,逐渐构成了节制太湖蓄泄的水利工程体系(图1为姿港水闸示意图,图2为溇港河道示意图)。形成于太湖滩涂上的溇港让人们获得了大片土地,并在这里建立了新的家园。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9-11题。
9.在每一条溇港水道汇入太湖的尾闾处均设有水闸,是溇港系统中由人力操作的关键部分。以下操作方式正确的有()
①洪涝时期,水闸开启,泄涝入太湖②洪涝时期,水闸开启,泄涝入水道
③干旱时期,水闸开启,太湖水进水道④干旱时期,水闸开启,水道水进太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溇港下游河道两岸也暗藏玄机,这里的桥梁往往跨度较小,且入湖的溇港河道呈现宽窄不一的独特河形。下列有关溇港河道宽窄及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溇港上游宽下游窄,为获得更多水源
B.溇港上游宽下游窄,防止河湖交汇处泥沙淤积
C.溇港下游宽上游窄,方便排沙
D.溇港下游宽上游窄,加强与太湖间的联系
11.从空中俯瞰太湖南岸,可见湖州多个溇港入湖河道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其原因是()
A.东北方地势较低,便于河水入湖 B.东北方地势较高,防止湖水倒灌
C.冬季盛行西北风,防止泥沙倒灌入河 D.夏季盛行东南风,防止河道淤塞
【答案】9.A 10.B 11.C
【解析】9.涝季,溇港水道水位上升速度快,沿岸地区易产生洪涝灾害,水闸开启,泄涝入太湖而减轻水患,①正确,②错误;旱季,溇港水位降低,水闸开启,引太湖水流入溇港,供圩田上的居民生产生活之用,③正确,④错误。依靠水闸的调节,溇港中始终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河水在从宽阔处流入狭窄处时,为窄岸所逼,流速增加,搬运能力增强,使水中泥沙被冲走,可以防止泥沙淤积,降低溇港的疏浚成本。根据这一原理,溇港应上游宽下游窄,可防止河湖交汇处泥沙淤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每年冬季,太湖湖区盛行西北风,“风吹水、水裹沙”直扑南岸,易造成河湖交汇处的南岸泥沙淤积。溇港入湖河道呈现东北一西南走向,入湖口向东北方向折去,溇港所泄的水流就可以从侧面将南岸泥沙重新冲入湖中,防止泥沙倒灌入河,实现自动防淤,C正确。无信息支持东北方地势高低状况,AB错误;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风与东北—西南方向垂直,不能起到防止河道淤塞,D错误。故选C。
【点睛】溇港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义皋港就是为数不多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如今,宜兴百渎和太湖东南的震泽、吴江的90条溇港大多已荡然无存,而唯独湖州地区的溇港圩田系统仍留存至今。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造成一些河道被占,太湖溇港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其降水的增多与外来水汽(外循环)和本地蒸发(内循环)密切相关。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会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带来重大影响。完成12-13题。
12.导致西北地区整体内循环明显加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冰川融化和径流增加②局地灌溉面积增加③西风环流影响增强④冻土融化,土壤水分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西北地区暖湿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改变干旱的气候特征 B.改善植被的生长条件
C.抑制病虫害繁殖和传播 D.加快沙漠边缘外扩的速度
【答案】12.A 13.B
【解析】12.本地蒸发(内循环)明显加强需要可蒸发的水体面积增加,近年来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降水增多会导致径流增加,地表水体面积增加导致本地蒸发量加大,①正确;局地灌溉面积增加,可蒸发区域面积变广,本地蒸发量加大,②正确;我国西北地区受西风环流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原因,③正确;西北地区整体气候较干旱,土壤水分不足,缺少广泛冻土分布,④错误。故选A。
13.虽然近年来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依然是以干旱为主,并未发生明显改变,A错误;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使得当地外来水汽增加,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得以改善,气候变暖热量条件也有所改善,所以直接影响改善植被的生长条件,B正确;气候暖湿化适宜病虫害繁殖和传播,C错误;水分条件有所改善,沙漠扩散应得到一定抑制,D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2020年5月27日,珠峰(27°59′14N,86°55′26E)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86米。下图是5200米大本营以上四个观测点春季气温日变化统计。完成14-16题。
14.图示坡向谷风最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A.4:00 B.14:00 C.17:00 D.24:00
15.某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间2:00从大本营开始攀登珠峰,下列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原因中可能性最小的是此时()
A.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B.降温较快,风力较小
C.温差较小,冰雪稳固 D.有逆温层大气稳定
16.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理论上大气的()
A.压强逐渐升高 B.温度逐渐上升
C.含氧量逐渐上升 D. 密度逐渐减小
【答案】14.C 15.B 16.D
【解析】14.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山谷风的形成中,夜晚吹山风,白天吹谷风。白天因为山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山谷的空气顺着山坡爬升,形成谷风,所以谷风最强烈时应该选择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比京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气温最高时是北京时间16时或17时左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题意可知,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2:00开始登珠峰,从图中可以看出2:00之后随海拔上升山峰气温下降,由于降温幅度小,容易产生逆温,可使大气稳定,天气晴朗,利于攀登;由图中曲线可知,该处温差小,冷热不均弱,风力弱,冰雪坚固。综上所述可知,与攀登珠峰关系大的是气温较低,天气晴朗,温差较小,冰雪稳固,有逆温层大气稳定,ACD错误;可能性最小的是降温较快,风力较小,B正确。故选B。
16.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理论上大气的密度逐渐减小,含氧量逐渐下降,压强逐渐降低,D正确,A、C错误;海拔逐渐升高,温度逐渐下降,B错误。故选D。
【点睛】攀登珠峰时应选择在温差较小,冰雪稳固,风力较弱,天气较晴朗的时候。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梨树生长在温带气候区,4月开花,9、10月采摘,其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足量的光照和水分。山东省莱阳市历来为莱阳梨产地。莱阳梨甘甜多汁,深受大众喜爱,梨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政府主导成立的莱阳梨产业化运营管理专门机构,整合梨资源,统一营销,让梨农能够得到实惠。当地大力推动梨的深加工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研发出梨汁、梨羹、梨膏、梨脯、梨糖、梨粉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图左示意莱阳市地理位置,图右为莱阳市气候资料图。
(1)分析莱阳梨甘甜多汁的气候原因。(4分)
(2)分析莱阳梨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6分)
(3)从产业融合的角度,为莱阳梨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1)甘甜:生长期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多汁:夏季降水较多。(2分)
(2)莱阳梨品质优、产量高;(2分)通过政府统一营销;(2分)形成了多样化产品。(2分)
(3)建设农业专业公司从事管理、采摘、运输等;发展梨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系列化梨产品;发展梨的采摘、加工参观等相关文化旅游业;利用莱阳梨历史文化品牌,开发文创产品。(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分析】本题以山东莱阳市地理位置、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农产品的品质、市场竞争和产业融合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积温、光、热和水等方面。莱阳位于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莱阳梨9、10月采摘,此时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糖分积累多,果实甘甜;7、8月份降水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果实膨大、多汁。
(2)农产品的竞争力可以从量大、物美、价廉、错季上市、产品多样化等方面分析。由“历来为莱阳梨产地”和“莱阳梨甘甜多汁”可知,莱阳梨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大众喜爱;由“政府主导成立的莱阳梨产业化运营管理专门机构,整合梨资源,统一营销”可知,通过政府统一营销,可以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莱阳梨品牌价值;由“梨的深加工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研发出梨汁、梨羹、梨膏、梨脯、梨糖、梨粉等产品”可知,形成了多样化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人类的产业活动一般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梨产业自身来看,可以通过公司+农户,建设农业专业公司从事梨的管理、采摘、运输等,可以加快莱阳梨产业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进程;从一、二产业融合的角度,莱阳梨产量高,可以发展优势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果脯、果糖等系列化梨产品;从一、三产业融合的角度,可以依托梨园,发展观光农业,开展梨的采摘、加工、参观等相关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由“梨文化历史悠久”可知,可以利用莱阳梨历史文化品牌,依托莱阳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开设梨韵大集、梨文化展示、梨文化体验等文创产品。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第四纪全新世(距今2.48百万年)前,经地壳多次间歇性隆升,秦岭山脉及其周边盆地地形格局基本形成。在秦岭南麓的安康盆地,其内部河湖相沉积物层厚度大,局部达3000m。2023年7月,某中学学生在安康盆地地区开展地貌考察,发现盆地内一地沿着a-a′剖面的河岸两侧有多级平缓地带,各级平缓地带沉积物质堆积时间不同。下图示意安康盆地地形与a-a′河谷剖面多级平缓地带。
(1)分析安康盆地内河湖相沉积物层厚度大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河岸两侧多级平缓地带的形成过程。(6分)
(3)判断剖面a-a′所在的河谷段至少经历地壳阶段性隆升的次数,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答案】(1)地质时期,该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盆地四周山区风化作用强,多风化碎屑物: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起伏大,流水搬运作用强;盆地水系呈向心状,多条河流搬运大量碎屑物在盆地汇聚;盆地形成年代久远,盆地内部流水沉积物质持续堆积时间长。(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河流从上游搬运泥沙在河岸堆积,形成河漫滩;(2分)后地壳隆升,流水下切,原河漫滩废弃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新的河漫滩在河岸边形成;(2分)该地区多次地壳阶段性隆升,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漫滩逐次演化,形成高于河岸两侧的多级平缓地带。(2分)
(3)5次。(2分)
理由:每一次地壳间歇性隆升,原河漫滩废弃,形成1级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1分)T1平缓地带与河面水位高程相差近10米,并非正在发育壮大中的河漫滩;(1分)剖面aa存在5级平缓地带,则对应5次地壳阶段性隆升(1分),但可能部分指示地壳阶段性隆升的规模较小的平缓地带,在内外力作用下侵蚀殆尽,未能在图中呈现。(1分)故判定至少5次阶段性隆升。
【分析】本大题以安康盆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地质时期该地区地壳多次间歇性抬升,由于地壳活动频繁,岩层多裂隙发育,使岩石破碎;盆地周边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生物量丰富,风化作用较强,使该地区多风化碎屑物质;由于该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周边山地广布,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流速快,搬运作用强,将沉积物搬运至地势较低的盆地内部;由于该地区为盆地地形,中部地势低,使得周边水系呈向心状发育,注入盆地内部,附近发育的多条河流搬运大量碎屑物向盆地内汇聚;根据材料可知,该盆地形成年代久远,盆地内部受到流水沉积时间长,使得盆地内河湖相沉积物堆积厚度较大。
(2)河岸两侧多级平缓地带为河流阶地,其形成过程是:河流首先从上游搬运泥沙,在河岸处堆积,使该地区逐渐形成河漫滩;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经过多层地壳抬升,而地壳抬升使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加快,下切侵蚀力增强,河道加深,使原有的河漫滩被废弃,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同时由于流水的不断堆积作用,新的河漫滩在河岸边形成;由于该地区经过了多此地壳阶段性抬升,使得该地区重复经历多次上述作用,在不同的时期形成的河漫滩逐次演化,最终形成了高于河岸两侧的多级平缓地带。
(3)根据上题分析内容可知,每一次地壳间歇性抬升,会使河流落差加大,下蚀增强,使原有河漫滩被废弃,形成一级高于河岸的河流阶地;而根据图示河流阶地判断可知,最低一层河流阶地为T1,该阶地海拔高度在240米左右,而目前水面的高度为230米,两者高程相差仅10米,说明T1不是正在发育壮大中的河漫滩,属于一级河流阶地;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剖面a-a′最高阶地为T5,说明该地区发育了5级阶地,由此可知当地至少发生了5次地壳间歇性抬升。另外,根据图中岩层特征来看,该地区可能发育更多的阶地,但可能由于地壳阶段性抬升的规模较小,形成的阶地面积较小,在内外力作用下使面积相对较小的阶地被侵蚀殆尽,使图中未有体现。而根据图中体现的T1-T5阶地,可以判断出当地至少发生了5次地壳间歇性抬升。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3年8月起,我国对国内镓及关联产品实施出口管制。镓是一种稀散金属,以微小的含量主要伴生于铝土矿中,主要从炼铝工业的副产物中回收和提取,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已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金属镓的最大生产国,镓产业一直处于出口粗镓产品占比过高,进口核心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尴尬境地。下图为2019~2022年我国镓产量变动情况示意图。
(1)简述金属镓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因。(6分)
(2)从资源安全角度,说明我国对国内镓及关联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的积极意义。(6分)
(3)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有人建议我国矿业应该走出国门。请为该观点提供理论依据。(6分)
【答案】(1)金属镓稀散伴生于铝土等其他矿产中,含量少;开采、提取难度较大,产量少,可供应量少;镓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而半导体产业是战略性高新产业;随着相关产业迅速发展,镓产品需求量快速上升,供应紧张。(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加强镓资源战略储备,保障国内供应稳定;(2分)有利于缓解金属镓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2分)减少镓矿的消耗,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与经济利益。(2分)
(3)我国生态环保要求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性下降;矿产资源在全球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矿产需求量上升,矿产品价格上涨,到国外开发矿产可能盈利;我国矿业走出去,有利于国际产能合作,通过优势产能走出去推进制造业升级;我国矿业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我国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分析】本题以金属镓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矿产资源生产与消费特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材料“镓是一种稀散金属,以微小的含量主要伴生于铝土矿中”可知金属镓稀散伴生于铝土等其他矿产中,含量少;据材料“主要从炼铝工业的副产物中回收和提取”可知镓的开采、提取难度较大,产量少,可供应量少;据材料可知镓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而半导体产业是战略性高新产业;随着半导体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对于镓产品需求量会快速上升,供应紧张,所以金属镓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2)资源安全包括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也包括开展、加工、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安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源安全角度应当加强镓资源战略储备,保障镓资源国内供应稳定;有利于缓解金属镓开采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减少镓矿的消耗,从而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与经济利益。
(3)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我国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成本也随之提高,经济性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矿产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随着矿产需求量上升,矿产品价格也会跟着上涨,所以去到国外开发矿产可能盈利;我国矿业走出去,能够提高国际产能的合作,通过优势产能走出去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我国矿业走出去,可以让我国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变得多元,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自然地理中的大气、水、地表形态,人文地理中的产业活动,仍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不过,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命题形式更加新颖,地理核心知识更多的以新材料呈现来考察,可以说是“无情境、不高考”。因此,夯实基础知识,用好材料和情境,成为当前高考的重要突破方向。
备考时应特别注意以时事热点材料为背景的新情景问题,此类试题蕴含浓厚的地理气息,将地理知识时事政治等融为一体,能有效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1~2题哈尔滨冰雪旅游;例如7~8题新城市主义;9~11题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024年元旦节期间,随着南方游客的涌入,哈尔滨冰雪旅游持续火爆,三日内旅游总收入超过59.1亿元。为了招待游客,哈尔滨提供了暖气休息室、人造月亮、冻梨摆盘等等周全的设施及服务,大量相关视频、照片出现在网上,引发网友讨论。得益于冰雪旅游的发展,哈尔滨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得到较快发展,为哈尔滨冰雪之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1-2题。
1.今年冬季哈尔滨旅游格外火爆的原因是()
①独特的旅游资源②较高的服务质量③较大的宣传力度④便利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旅游业热潮可能给哈尔滨带来的影响是()
A.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B.冰雪产业竞争力提升
C.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D.高素质劳动力迁入
【答案】1.A 2.B
【分析】1.哈尔滨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有独特的冰雪旅游资源,①正确;根据材料信息“为了招待游客,哈尔滨提供了暖气休息室、人造月亮、冻梨摆盘等等周全的设施及服务”可知,哈尔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游客体验,吸引大量游客,②正确;没有宣传力度的相关信息,③错误;哈尔滨的交通运输条件短时间不会发生明显变化,④正确。所以选A。
2.旅游业热潮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小,A错误;旅游业热潮可以促进哈尔滨冰雪产业的发展,提升冰雪产业竞争力,B正确;旅游业热潮对于工业化影响较小,C错误;旅游业热潮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但是旅游从业者对技术要求较低,不会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迁入,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今年哈尔滨冰雪季实现了“开门红”,充分展现了优质冰雪资源的独特魅力,哈尔滨把握机遇、精心设计、优化服务、强化管理、积极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进一步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千方百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带动全市冰雪经济整体提质增效,把哈尔滨冰雪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全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对植被的更新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伏牛山为秦岭东段支脉,植被种类多样。下图示意伏牛山地理位置及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关系。完成3-4题。
3.伏牛山()
A.海拔越低处,受人类活动影响越大,土壤有机碳含量越多
B.海拔高处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碳较丰富
C.海拔1600m附近,土壤有机碳输入量最大
D.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气温影响,与降水关系不大
4.伏牛山相同海拔处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南坡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坡度 C.水分 D.海陆位置
【答案】3.B 4.C
【解析】3.据图可知,伏牛山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低海拔处,虽然生物量丰富,但由于水热条件好,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因此土壤有机碳含量低,A错误。高海拔处,虽然生物量较少,但微生物分解慢,经过长期积累,土壤有机碳较丰富,B正确。海拔1600m附近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较慢,而不是有机碳输入量最大,低海拔处有机碳输入量应最大,C错误。土壤有机碳输出主要通过微生物分解及雨水淋溶等,因此土壤有机碳含量受降水的影响也较大,D错误。故选B。
4.伏牛山地处秦岭东段,北坡是阴坡,与南坡相比,光照较弱,蒸发较少,土壤含水量较高,植被更丰富,枯枝落叶更多,土壤有机碳含量更大,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C正确。伏牛山南北坡纬度相差不大,排除A。材料并无坡度的信息,无法推知坡度大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排除B。南北坡与海洋的距离差别不大,排除D。故选C。
【点睛】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2023年7月11日,我国首条百万吨、百公里二氧化碳长输送管道———齐鲁石化(山东淄博)—胜利油田(山东东营)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入运营。该管道全长109km,每年可将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170万吨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驱油封存。据此完成5-6题。
5.采用管道输送二氧化碳,有利于()
A.提高运输效率 B.增加二氧化碳来源
C.缩短运输距离 D.提高二氧化碳品质
6.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封存,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封存安全②提高封存效率③提升环境效益④增加石油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5.A 6.D
【解析】5.二氧化碳属于气体,采用管道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A正确;二氧化碳来源与运输方式无关,B错误;采用管道运输不能缩短运输距离,也不能提高二氧化碳的品质,CD错误。故选A。
6.二氧化碳属于惰性气体,储存方式对其安全影响小,①错误;采用以气驱油的方式并没有提高封存效率,但可以增加石油产量,同时起到固碳作用,提升环境效益,②错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主要用于气体和液体的运输。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完成7-8题。
TOD开发模式
7.步行化城区建设有利于缓解()
A.用地紧张 B.就业困难 C.交通拥堵 D.住房紧张
8.与一般城市化过程中功能区建设相比,新城市主义城区的特点是()
A.用地多样化 B.功能单一化 C.居住私密化 D.社区大型化
【答案】7.C 8.A
【分析】7.由材料可知,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人们的出行距离缩短,可以缓解交通拥堵,C正确;步行化城区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向郊区无限度蔓延的现状。与用地紧张无关。A错误;步行化城区,能方便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对于就业困难的帮助较小,B错误;步行化城市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对缓解住房紧张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8.与一般的城市相比,新城市主义城区拥有相对比较分散的中心,这些分散的中心是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为一体的城区。所以用地多样化,功能齐全,A正确,B错误;该新城市主义城区体现不了居住私密化,C错误;该城区分化了原来的大型社区,社区小型化了,D错误。故选A。
【点睛】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其始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或整治,逐渐构成了节制太湖蓄泄的水利工程体系(图1为姿港水闸示意图,图2为溇港河道示意图)。形成于太湖滩涂上的溇港让人们获得了大片土地,并在这里建立了新的家园。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9-11题。
9.在每一条溇港水道汇入太湖的尾闾处均设有水闸,是溇港系统中由人力操作的关键部分。以下操作方式正确的有()
①洪涝时期,水闸开启,泄涝入太湖②洪涝时期,水闸开启,泄涝入水道
③干旱时期,水闸开启,太湖水进水道④干旱时期,水闸开启,水道水进太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溇港下游河道两岸也暗藏玄机,这里的桥梁往往跨度较小,且入湖的溇港河道呈现宽窄不一的独特河形。下列有关溇港河道宽窄及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溇港上游宽下游窄,为获得更多水源
B.溇港上游宽下游窄,防止河湖交汇处泥沙淤积
C.溇港下游宽上游窄,方便排沙
D.溇港下游宽上游窄,加强与太湖间的联系
11.从空中俯瞰太湖南岸,可见湖州多个溇港入湖河道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其原因是()
A.东北方地势较低,便于河水入湖 B.东北方地势较高,防止湖水倒灌
C.冬季盛行西北风,防止泥沙倒灌入河 D.夏季盛行东南风,防止河道淤塞
【答案】9.A 10.B 11.C
【解析】9.涝季,溇港水道水位上升速度快,沿岸地区易产生洪涝灾害,水闸开启,泄涝入太湖而减轻水患,①正确,②错误;旱季,溇港水位降低,水闸开启,引太湖水流入溇港,供圩田上的居民生产生活之用,③正确,④错误。依靠水闸的调节,溇港中始终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河水在从宽阔处流入狭窄处时,为窄岸所逼,流速增加,搬运能力增强,使水中泥沙被冲走,可以防止泥沙淤积,降低溇港的疏浚成本。根据这一原理,溇港应上游宽下游窄,可防止河湖交汇处泥沙淤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每年冬季,太湖湖区盛行西北风,“风吹水、水裹沙”直扑南岸,易造成河湖交汇处的南岸泥沙淤积。溇港入湖河道呈现东北一西南走向,入湖口向东北方向折去,溇港所泄的水流就可以从侧面将南岸泥沙重新冲入湖中,防止泥沙倒灌入河,实现自动防淤,C正确。无信息支持东北方地势高低状况,AB错误;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风与东北—西南方向垂直,不能起到防止河道淤塞,D错误。故选C。
【点睛】溇港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义皋港就是为数不多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如今,宜兴百渎和太湖东南的震泽、吴江的90条溇港大多已荡然无存,而唯独湖州地区的溇港圩田系统仍留存至今。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造成一些河道被占,太湖溇港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其降水的增多与外来水汽(外循环)和本地蒸发(内循环)密切相关。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会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带来重大影响。完成12-13题。
12.导致西北地区整体内循环明显加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冰川融化和径流增加②局地灌溉面积增加③西风环流影响增强④冻土融化,土壤水分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西北地区暖湿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改变干旱的气候特征 B.改善植被的生长条件
C.抑制病虫害繁殖和传播 D.加快沙漠边缘外扩的速度
【答案】12.A 13.B
【解析】12.本地蒸发(内循环)明显加强需要可蒸发的水体面积增加,近年来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降水增多会导致径流增加,地表水体面积增加导致本地蒸发量加大,①正确;局地灌溉面积增加,可蒸发区域面积变广,本地蒸发量加大,②正确;我国西北地区受西风环流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原因,③正确;西北地区整体气候较干旱,土壤水分不足,缺少广泛冻土分布,④错误。故选A。
13.虽然近年来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依然是以干旱为主,并未发生明显改变,A错误;西北地区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使得当地外来水汽增加,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得以改善,气候变暖热量条件也有所改善,所以直接影响改善植被的生长条件,B正确;气候暖湿化适宜病虫害繁殖和传播,C错误;水分条件有所改善,沙漠扩散应得到一定抑制,D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2020年5月27日,珠峰(27°59′14N,86°55′26E)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86米。下图是5200米大本营以上四个观测点春季气温日变化统计。完成14-16题。
14.图示坡向谷风最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A.4:00 B.14:00 C.17:00 D.24:00
15.某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间2:00从大本营开始攀登珠峰,下列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原因中可能性最小的是此时()
A.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B.降温较快,风力较小
C.温差较小,冰雪稳固 D.有逆温层大气稳定
16.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理论上大气的()
A.压强逐渐升高 B.温度逐渐上升
C.含氧量逐渐上升 D. 密度逐渐减小
【答案】14.C 15.B 16.D
【解析】14.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山谷风的形成中,夜晚吹山风,白天吹谷风。白天因为山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山谷的空气顺着山坡爬升,形成谷风,所以谷风最强烈时应该选择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比京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气温最高时是北京时间16时或17时左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题意可知,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2:00开始登珠峰,从图中可以看出2:00之后随海拔上升山峰气温下降,由于降温幅度小,容易产生逆温,可使大气稳定,天气晴朗,利于攀登;由图中曲线可知,该处温差小,冷热不均弱,风力弱,冰雪坚固。综上所述可知,与攀登珠峰关系大的是气温较低,天气晴朗,温差较小,冰雪稳固,有逆温层大气稳定,ACD错误;可能性最小的是降温较快,风力较小,B正确。故选B。
16.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理论上大气的密度逐渐减小,含氧量逐渐下降,压强逐渐降低,D正确,A、C错误;海拔逐渐升高,温度逐渐下降,B错误。故选D。
【点睛】攀登珠峰时应选择在温差较小,冰雪稳固,风力较弱,天气较晴朗的时候。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梨树生长在温带气候区,4月开花,9、10月采摘,其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足量的光照和水分。山东省莱阳市历来为莱阳梨产地。莱阳梨甘甜多汁,深受大众喜爱,梨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政府主导成立的莱阳梨产业化运营管理专门机构,整合梨资源,统一营销,让梨农能够得到实惠。当地大力推动梨的深加工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研发出梨汁、梨羹、梨膏、梨脯、梨糖、梨粉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图左示意莱阳市地理位置,图右为莱阳市气候资料图。
(1)分析莱阳梨甘甜多汁的气候原因。(4分)
(2)分析莱阳梨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6分)
(3)从产业融合的角度,为莱阳梨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1)甘甜:生长期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多汁:夏季降水较多。(2分)
(2)莱阳梨品质优、产量高;(2分)通过政府统一营销;(2分)形成了多样化产品。(2分)
(3)建设农业专业公司从事管理、采摘、运输等;发展梨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系列化梨产品;发展梨的采摘、加工参观等相关文化旅游业;利用莱阳梨历史文化品牌,开发文创产品。(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分析】本题以山东莱阳市地理位置、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农产品的品质、市场竞争和产业融合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积温、光、热和水等方面。莱阳位于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莱阳梨9、10月采摘,此时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糖分积累多,果实甘甜;7、8月份降水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果实膨大、多汁。
(2)农产品的竞争力可以从量大、物美、价廉、错季上市、产品多样化等方面分析。由“历来为莱阳梨产地”和“莱阳梨甘甜多汁”可知,莱阳梨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大众喜爱;由“政府主导成立的莱阳梨产业化运营管理专门机构,整合梨资源,统一营销”可知,通过政府统一营销,可以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莱阳梨品牌价值;由“梨的深加工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研发出梨汁、梨羹、梨膏、梨脯、梨糖、梨粉等产品”可知,形成了多样化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人类的产业活动一般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梨产业自身来看,可以通过公司+农户,建设农业专业公司从事梨的管理、采摘、运输等,可以加快莱阳梨产业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进程;从一、二产业融合的角度,莱阳梨产量高,可以发展优势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果脯、果糖等系列化梨产品;从一、三产业融合的角度,可以依托梨园,发展观光农业,开展梨的采摘、加工、参观等相关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由“梨文化历史悠久”可知,可以利用莱阳梨历史文化品牌,依托莱阳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开设梨韵大集、梨文化展示、梨文化体验等文创产品。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第四纪全新世(距今2.48百万年)前,经地壳多次间歇性隆升,秦岭山脉及其周边盆地地形格局基本形成。在秦岭南麓的安康盆地,其内部河湖相沉积物层厚度大,局部达3000m。2023年7月,某中学学生在安康盆地地区开展地貌考察,发现盆地内一地沿着a-a′剖面的河岸两侧有多级平缓地带,各级平缓地带沉积物质堆积时间不同。下图示意安康盆地地形与a-a′河谷剖面多级平缓地带。
(1)分析安康盆地内河湖相沉积物层厚度大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河岸两侧多级平缓地带的形成过程。(6分)
(3)判断剖面a-a′所在的河谷段至少经历地壳阶段性隆升的次数,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答案】(1)地质时期,该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盆地四周山区风化作用强,多风化碎屑物: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起伏大,流水搬运作用强;盆地水系呈向心状,多条河流搬运大量碎屑物在盆地汇聚;盆地形成年代久远,盆地内部流水沉积物质持续堆积时间长。(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河流从上游搬运泥沙在河岸堆积,形成河漫滩;(2分)后地壳隆升,流水下切,原河漫滩废弃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新的河漫滩在河岸边形成;(2分)该地区多次地壳阶段性隆升,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漫滩逐次演化,形成高于河岸两侧的多级平缓地带。(2分)
(3)5次。(2分)
理由:每一次地壳间歇性隆升,原河漫滩废弃,形成1级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1分)T1平缓地带与河面水位高程相差近10米,并非正在发育壮大中的河漫滩;(1分)剖面aa存在5级平缓地带,则对应5次地壳阶段性隆升(1分),但可能部分指示地壳阶段性隆升的规模较小的平缓地带,在内外力作用下侵蚀殆尽,未能在图中呈现。(1分)故判定至少5次阶段性隆升。
【分析】本大题以安康盆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地质时期该地区地壳多次间歇性抬升,由于地壳活动频繁,岩层多裂隙发育,使岩石破碎;盆地周边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生物量丰富,风化作用较强,使该地区多风化碎屑物质;由于该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周边山地广布,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流速快,搬运作用强,将沉积物搬运至地势较低的盆地内部;由于该地区为盆地地形,中部地势低,使得周边水系呈向心状发育,注入盆地内部,附近发育的多条河流搬运大量碎屑物向盆地内汇聚;根据材料可知,该盆地形成年代久远,盆地内部受到流水沉积时间长,使得盆地内河湖相沉积物堆积厚度较大。
(2)河岸两侧多级平缓地带为河流阶地,其形成过程是:河流首先从上游搬运泥沙,在河岸处堆积,使该地区逐渐形成河漫滩;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经过多层地壳抬升,而地壳抬升使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加快,下切侵蚀力增强,河道加深,使原有的河漫滩被废弃,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同时由于流水的不断堆积作用,新的河漫滩在河岸边形成;由于该地区经过了多此地壳阶段性抬升,使得该地区重复经历多次上述作用,在不同的时期形成的河漫滩逐次演化,最终形成了高于河岸两侧的多级平缓地带。
(3)根据上题分析内容可知,每一次地壳间歇性抬升,会使河流落差加大,下蚀增强,使原有河漫滩被废弃,形成一级高于河岸的河流阶地;而根据图示河流阶地判断可知,最低一层河流阶地为T1,该阶地海拔高度在240米左右,而目前水面的高度为230米,两者高程相差仅10米,说明T1不是正在发育壮大中的河漫滩,属于一级河流阶地;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剖面a-a′最高阶地为T5,说明该地区发育了5级阶地,由此可知当地至少发生了5次地壳间歇性抬升。另外,根据图中岩层特征来看,该地区可能发育更多的阶地,但可能由于地壳阶段性抬升的规模较小,形成的阶地面积较小,在内外力作用下使面积相对较小的阶地被侵蚀殆尽,使图中未有体现。而根据图中体现的T1-T5阶地,可以判断出当地至少发生了5次地壳间歇性抬升。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3年8月起,我国对国内镓及关联产品实施出口管制。镓是一种稀散金属,以微小的含量主要伴生于铝土矿中,主要从炼铝工业的副产物中回收和提取,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已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金属镓的最大生产国,镓产业一直处于出口粗镓产品占比过高,进口核心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尴尬境地。下图为2019~2022年我国镓产量变动情况示意图。
(1)简述金属镓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因。(6分)
(2)从资源安全角度,说明我国对国内镓及关联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的积极意义。(6分)
(3)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有人建议我国矿业应该走出国门。请为该观点提供理论依据。(6分)
【答案】(1)金属镓稀散伴生于铝土等其他矿产中,含量少;开采、提取难度较大,产量少,可供应量少;镓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而半导体产业是战略性高新产业;随着相关产业迅速发展,镓产品需求量快速上升,供应紧张。(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加强镓资源战略储备,保障国内供应稳定;(2分)有利于缓解金属镓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2分)减少镓矿的消耗,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与经济利益。(2分)
(3)我国生态环保要求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性下降;矿产资源在全球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矿产需求量上升,矿产品价格上涨,到国外开发矿产可能盈利;我国矿业走出去,有利于国际产能合作,通过优势产能走出去推进制造业升级;我国矿业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我国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分析】本题以金属镓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矿产资源生产与消费特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材料“镓是一种稀散金属,以微小的含量主要伴生于铝土矿中”可知金属镓稀散伴生于铝土等其他矿产中,含量少;据材料“主要从炼铝工业的副产物中回收和提取”可知镓的开采、提取难度较大,产量少,可供应量少;据材料可知镓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而半导体产业是战略性高新产业;随着半导体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对于镓产品需求量会快速上升,供应紧张,所以金属镓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2)资源安全包括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也包括开展、加工、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安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源安全角度应当加强镓资源战略储备,保障镓资源国内供应稳定;有利于缓解金属镓开采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减少镓矿的消耗,从而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与经济利益。
(3)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我国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成本也随之提高,经济性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矿产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随着矿产需求量上升,矿产品价格也会跟着上涨,所以去到国外开发矿产可能盈利;我国矿业走出去,能够提高国际产能的合作,通过优势产能走出去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我国矿业走出去,可以让我国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变得多元,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黑吉专用1
上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5
下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黑吉专用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5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511.html
上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5
下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黑吉专用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5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