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3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6-0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福建2021年高考开始使用新的试卷结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16题)+非选择题(共3题)。新课改模式下的新高考,仍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适当考察区域发展和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中的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表形态的塑造,人文地理中的区域产业活动,仍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预测2024年高考地理福建卷在题型设置、知识点考查、知识点难度等方面延续前几年的特点。不过,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命题形式更加新颖,地理核心知识更多的以新材料,设置情景来进行考察。因此,夯实基础知识,用好材料和情境,成为当前高考的重要突破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经济发展追求的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在考题设置上常以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考察经济发展新方向、新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例如第6-8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第17题,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此外,备考时应特别注意以时事热点材料为背景的新情景问题,此类试题蕴含浓厚的地理气息,将地理知识时事政治等融为一体,能有效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将造船业作为先导产业,提出“造船立国”口号。随着日本造船量下降,韩国在200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2010年后,韩国为保持造船业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开始调整船舶制造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3小题。
1.20世纪70年代韩国“造船立国”的优势条件有( )
  ①造船成本低 ②建造工艺高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四面环海,海港众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日本造船量下降,主要是因为日本( )
  A.人口老龄化严重,技术水平下降 B.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居舒适度
  C.集中资金,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D.进出口贸易下降,船舶需求减少
3.未来韩国船舶制造应( )
  A.着重建设远洋运输类大型船舶 B.提高中小型渔船、客轮等产量
  C.实现船舶动力由煤向油气转变 D.建造更能适应国内航运的船舶
  【答案】1.B 2.C 3.A
  【解析】1.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造船成本低,①正确;当时的韩国经济科技都还比较落后,建造工艺低,②错误;国家提出“造船立国”,对造船业支持力度大,拥有政策支持,③正确;韩国为半岛国家,三面环海,④错误。故选①③。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加重,船舶制造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为保持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日本减少船舶制造,将资金投入新兴产业,促进本国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优势,C正确;日本造船成本上升,但造船技术水平没有下降,A错误;日本造船技术先进,对环境的危害小,B错误;日本作为岛国,自然资源不足,进出口贸易是立国之本,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故选C。
  3.为扩大技术领先优势,打造成为造船强国,韩国造船业应着重建造高技术船舶,远洋运输类大型船舶因体型大、运输距离长,且要满足复杂的海况环境,属于高技术船舶。而中小型渔船和客轮技术含量低,韩国制造没有太大竞争力。A正确,B错误;船舶动力应由油气向新型能源(核能、氢能等)转变,C错误;由于韩国国内市场有限,应建造更多适应世界各地航行的船舶,提高出口量,D错误。故选A。

  2023年12月以来,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部分大型仓储式超市推出身高与真人相似的大型玩偶,市场销售火爆。部分香港市民专程前往深圳购买大型玩偶,并包车运回香港(下图)。与火爆的销售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一家工厂将大型玩偶作为主要的生产对象,大型玩偶的生产只能依托不同小工厂的临时单。完成4-5小题。

4.在上海、深圳,大型玩偶销售量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①平台营销水平高 ②消费需求多元化 ③材料品质有保障 ④产品销售价格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香港没有布局大型仓储式超市,主要受制于
  A.市场容量 B.管理政策
  C.土地租金 D.原料供应
  【答案】4.A 5.C
  【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一线城市大型仓储式商店营销水平高,吸引年轻消费群体,①正确。一线城市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多元,追求个性,②正确。大型玩偶销售的品质和价格可促进销售,但主要因素还是年轻人的消费需求,③④错误。故选A。
  5.结合所学知识大型仓储式超市占地面积大,而香港土地面积小、地租高,因此土地租金是其主要限制性因素,C正确;香港地区市场需求相对较大,管理较为先进,交通便利,原料供应相对充足,排除ABD。故选C。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独特的冰川地貌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大气0℃层高度是决定青藏高原冰川地貌消融状态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O℃层高度平均值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6-8小题。

6.决定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直接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地面反射 D.大气逆辐射
7.导致甲、乙两地夏季大气0℃层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季风环流 D.海拔高低
8.推测近年来该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变化及对该地的影响
  A.变低夏季湖泊面积增加 B.变高夏季湖泊面积减小
  C.变低夏季冰川面积增加 D.变高夏季冰川面积减小
  【答案】6.B 7.A 8.D
  【解析】6.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高度位于对流层中,根据所学可知,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因此决定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直接原因是地面辐射,B正确;地面反射是指被地面反射回大气中的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不是直接热源,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不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D错误,故选B。
  7.由图可知,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均匀,总体南部平均高度高于北部,对流层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特点为自近地面向高空递减,因此0℃层平均高度越高,近地面气温越高,读图可知甲地纬度更高,近地面气温较低,乙地纬度更低,近地面气温较高,因此主导因素是纬度,A正确;甲乙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内部,海陆位置,海拔高低相差不大,BD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受季风环流影响小,C错误,故选A。
  8.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地面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的热量增多,气温上升,因此,导致大气0℃层高度随之上升变高,AC错误;随着气温上升,夏季冰川融化量增加,冰川面积减小,湖泊补给水量增加,湖泊面积增大,B错误,D正确,故选D。

  2020年5月27日,珠峰(27°59′14N,86°55′26E)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86米。下图是5200米大本营以上四个观测点春季气温日变化统计。完成9-11小题。

9.图示坡向谷风最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A.4:00 B.14:00 C.17:00 D.24:00
10.某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间2:00从大本营开始攀登珠峰,下列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原因中可能性最小的是此时
  A.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B.温差较小,冰雪稳固
  C.降温较快,风力较小 D.有逆温层大气稳定
11.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理论上大气的
  A.压强逐渐升高 B.温度逐渐上升
  C.密度逐渐减小 D.含氧量逐渐上升
  【答案】9.C 10.C 11.C
  【解析】9.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山谷风的形成中,夜晚吹山风,白天吹谷风。白天因为山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山谷的空气顺着山坡爬升,形成谷风,所以谷风最强烈时应该选择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比京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气温最高时是北京时间16时或17时左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由题意可知,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2:00开始登珠峰,从图中可以看出2:00之后随海拔上升山峰气温下降,由于降温幅度小,容易产生逆温,可使大气稳定,天气晴朗,利于攀登;由图中曲线可知,该处温差小,冷热不均弱,风力弱,冰雪坚固。综上所述可知,与攀登珠峰关系大的是气温较低,天气晴朗,温差较小,冰雪稳固,有逆温层大气稳定,ABD错误;可能性最小的是降温较快,风力较小,C正确。故选C。
  11.测量队员从突击营地登顶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理论上大气的密度逐渐减小,含氧量逐渐下降,压强逐渐降低,C正确,A、D错误;海拔逐渐升高,温度逐渐下降,B错误。故选C。
   
  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及都市圈间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图(采样时间为1个月,图中的百分数表示流动人口占比)。据此完成12-14小题。


12.港澳与其他都市圈之间联系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的存在 B.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
  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存在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3.围绕核心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持续流动会导致
  A.各城市间交流增多 B.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C.区域整体迅速发展 D.中小城市迅速崛起
14.面对人口流动现状,大湾区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当
  A.加强对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培育
  B.进一步改善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的交通条件
  C.着力推动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D.强化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发展态势
  【答案】12.A 13.B 14.A
  【解析】12.香港澳门都是特别行政区,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阻碍了联系强度,A正确;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经济水平的差异不是联系的限制性因素,BCD错误。故选A。
  13.读图可知,不是所有城市都有交流的,A错误;最大的人口流入地是深圳都市圈,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这会导致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发展水平更高,故区域发展不平衡,B正确;区域发展水平速度不一致,不是整体迅速发展,C错误;人口主要流向大城市,说明中小城市的发展并不迅速,D错误。故选B。
  14.图上显示人口流动向发达的大城市,汕潮揭和湛茂都市圈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应加强培育,A正确;深圳和广州都市圈已经交通很便利,进一步改善的必要性不大,B错误;香港、澳门应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着力于产业转型,C错误;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加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的辐射带动作用,D错误。故选A。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3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49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498.html

标签:地理信息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