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理解题关键能力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5-2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023·江苏卷)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下图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36°S和41°S附近两个截面逐月洋流流量及变化趋势图”(数值表示流量大小;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总体上看,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
A.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增强 B.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减弱
C.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 D.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
2.与该海区洋流强弱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是()
A.极地东风带向南极方向收缩 B.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
C.极地东风带向低纬方向扩张 D.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
3.下图中反映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年内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B 3.C
【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正负代表流向,据图可知,36°S图中为负,为南向,表示此处为巴西暖流,同理判断,41°S处为北上寒流。数值代表流量大小,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41°S海区为正值,且变化趋势变小,说明北上寒流减弱,左图中1993—2016年变化趋势线数值变大,说明变化趋势是变大, 则36°S的巴西暖流增强。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说明盛行西风向高纬(南极)方向移动,B正确;极地东风纬度位置较高,不会影响该海域,AC错误;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会导致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D错误。所以选B。
3.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导致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导致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偏南,③曲线符合,C正确,①②④曲线不符合,ABD错误。所以选C。
(2023·湖北卷)藏色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体)中北部。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岗日不同朝向冰川数量和面积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冰川朝向 2006年 2015年
数量(条) 面积(km2) 数量(条) 面积(km2)
西北 18 22.3 19 21.9
12 13.4 12 12.9
东北 13 89.6 13 87.9
12 64.5 13 63.6
东南 5 9.4 5 9.1
5 72.9 5 72.2
西南 6 8.0 6 8.2
西 11 22.0 11 21.8

4.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2006~2015年期间,该区()
A.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大
B.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小
C.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小
D.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大
5.与其他朝向相比,西南朝向冰川面积增加,原因可能是()
A.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小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 D.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6.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该区冰川整体上()
A.保持稳定不变 B.处于退缩状态 C.正向山麓延伸 D.处于扩张状态
【答案】4.C 5.D 6.B
【解析】4.2006年北朝向冰川面积为13.4km2,南朝向冰川面积为72.9km2,2015年北朝向冰川面积为12.9km2,南朝向冰川面积为72.2km2,北朝向冰川较小,南朝向冰川较大,AB错误;从退缩率来看,北朝向退缩率为3.7%,南朝向退缩率为0.9%,北朝向退缩率更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5.西南朝向与其他朝向受全球变暖影响较为接近,A排除;此处位于羌塘高原,人类活动较少,且冰川增加与山地植被覆盖并无直接关联,BC错误;受西风影响,西南方向降水可能增多,冰川面积增加,D正确。故选D。
6.从各个朝向来看,除了西南朝向冰川增加外,其他朝向冰川面积均呈缩小趋势,说明冰川整体上呈现退缩态势,冰川向山上退缩,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2022·河北卷)为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县的土壤侵蚀状况,研学小组收集了两种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基础数据。根据基于实地监测试验制定的土壤水蚀评价国家标准(表),应用GIS技术,对该县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依据高分辨率(大比例尺)和低分辨率(小比例尺)两种数据得到的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图)。因高分辨率数据与制定国标所依据数据的分辨率更接近,故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两种方案评价结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分辨率下的()
A.地面坡度数据差异明显 B.土地分类数据差异明显
C.植被覆盖度数据差异明显 D.降水强度数据差异明显
8.改善低分辨率方案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途径是()
①调整主要影响因素 ②提高基础数据分辨率 ③建立新的评价标准 ④采用新的评价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7.A 8.C
【解析】7.据材料结合图像信息可判读,两种方案评价结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分辨率下的地面坡度数据差异明显,A正确;土地分类为坡耕地、非耕地,分类数据差异不大,B错误;植被覆盖度数据差异不明显,C错误;同一个区域降水强度数据差异小,D错误。故选A。
8.提高基础数据分辨率、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可以改善低分辨率方案评价结果“失真”的状况,②③正确;调整主要影响因素不符合探究的目的、采用新的评价技术不符合实际,①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浙江1月卷)盐土是排水不畅或蒸发强烈地区具有明显积盐过程的土壤。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盆地山前冲积平原断面图,沿坡分布多种盐土。完成下面小题。

9.该区域盐土地域分布呈现()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 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10.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9.B 10.A
【分析】9.本题图中呈现的是坡面上不同空间的盐土分布差异,下方受地下水影响大,加上蒸发作用,形成沼泽盐土和草甸盐土,上方受地下水影响小,形成残积盐土,洪积盐土等,盐土空间分异较小,这种分异主要是由于小尺度空间地下水埋深的差异所致,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垂直地域分异指的是高大的山体随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形成的空间尺度较大的地域分异,不符合材料情景,A错误;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强调的是纬度差异影响的热量上的分异导致的自然带的分异,与材料不吻合,C错误;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强调的是东西方向上距海远近的差异导致的水分的差异形成的自然带的分异,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的分异,与材料不符,D错误。
10.材料图中呈现的是坡面上不同空间的盐土分布差异,下方受地下水影响大,加上蒸发作用,形成沼泽盐土和草甸盐土,上方受地下水影响小,形成残积盐土,洪积盐土等,甲地盐土位于高处,受地下水影响最小,它是在矿化地表径流所盐渍化的洪积物基础上形成,因此,洪积盐土的积盐特点是盐分由下而上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上下盐分差异大,A正确。D选项中盐分上下盐分差异不大,不符合,D错误;C选项盐分随深度加深越来越高,不符合,C错误;残积盐土是在过去形成的各种类型盐土的基础上,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基面下切等原因,改变了原有导致土壤积盐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已不再参与现代积盐过程,但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使过去积累下来的盐分大量残留于土壤中所致。残积盐土的现代积盐过程几乎停止,仅借助年内稀少的降水、泌盐植物和风力搬运方式,使可溶盐在表层有所增减和重新分配。其含盐量最高的聚积层一般不在表层,而在亚表层或心土层,表现出盐度随深度加深,盐度先增后减少,符合B选项,但不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所以B错误。
(2022·福建卷)非对称结构保温大棚的保温被通常白天收卷至顶部,以便棚内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收卷的保温被在棚内地面形成遮阴带(下图)。陕西省某地理研学小组观测当地大棚正午地面遮阴带的年内变化(忽略收卷的保温被厚度影响),发现棚内地面遮阴带在2月26日出现,3月29日面积最大,一段时间后变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棚内正午地面遮阴带面积开始变小的日期出现在()
A.6月29日前后 B.9月15日前后
C.10月16日前后 D.12月14日前后
12.仅支撑柱高度增加1米,则棚内正午地面最大遮阴带()
A.出现日期提前,面积减小 B.出现日期提前,面积不变
C.出现日期推迟,面积增大 D.出现日期推迟,面积不变
【答案】11.B 12.D
【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同一地区,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根据材料2月26日棚内出现遮阴带,此后遮阴带面积逐渐增大,3月29日面积最大,此日后遮阴带面积不变,6月22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由于3月29日为春分日后8天左右,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日期为秋分日前8天左右,因此9月15日前后遮阴带面积最大,之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继续降低,遮阴带移至棚外,棚内遮阴带开始变小,故B正确,ACD错误。该题选B。
12.根据材料棚内最大遮阴带的面积和南北屋面保温被的宽度有关,南北保温被,宽度范围越大,最大遮阴带面积最大,和支撑柱的高度无关,支撑柱变高时,最大遮阴带面积不变,但遮阴带全部移动到保温棚底部(此时面积最大)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出现的日期应比之前推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辽宁卷)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14.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
A.海岸沙 B.河流沙 C.洪积物 D.冰碛物
【答案】13.C 14.A
【解析】1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A→B→C沉积物由黄土状沉积物变为砂质沉积物再变为黄土状沉积物,砂质沉积物为寒冷的冰期沉积物,黄土状沉积物为温暖的间冰期沉积物,冰期气温较低,海平面较低,间冰期气温较高,海平面较高,所以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4.据材料可知,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末次冰期中寒冷期气温较低,冰川扩大,海平面下降,海岸地区沙出露地面,受风力搬运作用影响,形成砂质沉积物,A正确;图文材料中并未提到该地有河流分布,且河流沙出露主要受河流水量和水位影响,与寒冷期海平面下降关系不大,B错误;洪积物主要分布于山麓等洪水多发区,海岸地区一般洪水发生较少,C错误;冰碛物主要分布在冰川活动较多的地区,海岸地区冰川活动较少,D错误。所以选A。
(2022·广东卷)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16.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A.进水区 B.出水区 C.水稻区 D.螺沟区
【答案】15.D 16.C
【解析】15.该地位于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使沟与沟相连,使得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改善了田螺的生长环境,D正确;稻田中开挖螺沟不能增加稻田光照强度,也不能减少天敌威胁,A、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进水口、出水口”可知,螺沟里有水,不利于稻田通风透气,B错误。故选D。
16.水稻生态系统包括与水稻生长发育相关联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周围其它各系统的关系,是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C正确;进水区的主要作用是进水,出水区的主要作用是出水,螺沟区是相互连通的沟水,借助水体的调节作用,使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三个地区生态循环过程较简单,不复杂,A、B、D错误。故选C。
17.(2023·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盐湖锂矿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意义重大。为探究盐湖锂矿成因与可持续开发问题,苏扬老师组织学生搜集了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富锂盐湖相关资料(下图)。资料表明:(1)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和柴达木盆地内部凹陷,为该地盐湖锂矿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锂矿物质主要源自沿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活动区分布的热泉,被那棱格勒河与地下水搬运至终端湖;(3)受蒸发和补给等因素影响,一方面湖区萎缩,分裂成三个盐湖,另一方面含锂湖水蒸发浓缩,形成多成分共生锂矿;(4)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修筑了人工堤坝,使河水不再·注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而改入鸭湖。

(1)经纬和丹霞两位同学分别从内、外力作用角度探究了该地盐湖锂矿的成矿条件。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
经纬:板块构造运动是盐湖锂矿形成的先决条件。
丹霞:流水搬运是盐湖中锂富集的主要途径。
(2)试述鸭湖可作为后备锂矿资源库的条件。
(3)若未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资源枯竭,请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提出开发鸭湖锂矿的工程和技术措施。
【答案】(1)经纬: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形成富含锂元素的热泉;地壳运动形成凹陷盆地,利于泉水的汇集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断印度洋水汽输入,使气候趋于干旱。
丹霞:地表径流挟带含锂矿物流入盐湖;地下径流溶解岩层中的锂元素补给给盐湖;泉水挟带锂元素补给盐湖。
(2)鸭湖与东、西台吉乃尔湖具有相同的成矿条件;流水不断搬运锂矿物质进入鸭湖,气候变干,湖水蒸发,锂元素富集成矿。
(3)修筑堤坝使河水不再流入鸭湖;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改进技术,提高“三废”的处理能力;研发新技术,提高锂矿开采中的利用率。
【详解】(1)经纬观点:根据材料可知,锂矿物质主要源自沿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活动区分布的热泉,由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是岩层出现断裂,形成昆仑断裂带,同时岩浆活动频繁,第四纪火山活动区分布区热泉众多,且热泉富含锂元素;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和柴达木盆地内部凹陷,地势的高差便利了富含锂元素泉水向柴达木盆地汇集;而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断印度洋水汽输入,柴达木盆地气候趋于干旱,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同时湖水蒸发变得更加旺盛,含锂湖水不断蒸发浓缩后形成多成分共生锂矿资源,因此板块构造运动是盐湖锂矿形成的先决条件。丹霞观点:锂矿物质主要源自沿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活动区分布的热泉,被那棱格勒河与地下水搬运至终端湖,因此流水搬运是盐湖中锂富集的主要途径。地表径流同时侵蚀作用和搬运作业挟带含锂矿物流入盐湖;地下水可以溶解岩层中的锂元素,通过地下径流挟带锂元素补给给盐湖;盐湖地势较低,众多富含锂元素的泉水也可挟带锂元素补给盐湖
(2)鸭湖与东、西台吉乃尔湖原为同一个湖泊,后因湖泊萎缩才分裂为三个湖泊,因此鸭湖和东、西台吉乃尔湖具有相同的成矿条件;那棱格勒河与地下水等径流还在不断搬运锂矿物质进入鸭湖,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鸭湖的锂元素也会浓缩富集成矿。因此鸭湖可作为后备锂矿资源库。
(3)湖泊水量多,湖水锂含量浓度低均不利于锂矿开采,因此应修筑堤坝使河水不再流入鸭湖,改善矿区的开采条件;“绿色低碳”理念下,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该地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完善当地基础设施;锂矿开采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需要改进技术,提高“三废”的处理能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锂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要研发新技术,提高锂矿开采中的利用率,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
18.(2022·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GDP)密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气自净能力和地形等是影响大气PM2.5浓度高低的主要直接和间接因素。依据近年来大气PM2.5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山区坝上(Ⅰ)、北京平原(Ⅱ)、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四个区域(图)。

(1)分析该地区大气自净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2)推断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对大小,并概述主要原因。
(3)从人地协调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化对策。
【答案】(1)大气自净能力与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山区盆地和太行山前平原受到山地阻挡,导致大气自净能力弱;其他区域没有明显地形阻挡,大气自净能力强。
(2)山区坝上(Ⅰ)排放强度小,北京平原(Ⅱ)排放强度中等,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排放强度大;山区坝上(Ⅰ)经济密度低,北京平原(Ⅱ)经济结构优,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重化工业比重大、煤炭消费占比高。
(3)山区坝上(Ⅰ)可适度扩大现有经济规模;平原各区应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各区推进力度为Ⅲ>Ⅳ>Ⅱ。
【详解】(1)题中材料信息可知大气自净能力与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华北地区冬季因采暖大气污染严重,地形的阻挡使得风速有明显差异。不同区域风速因受到阻挡地形山区盆地和太行山前平原受到山地阻挡,导致大气自净能力弱;其他平原地区没有明显地形阻挡,风速大,大气自净能力强。
(2)根据PM2.5浓度年均图可知山区坝上(Ⅰ)排放强度小,北京平原(Ⅱ)排放强度中等,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排放强度大;根据GDP密度图可知山区坝上(Ⅰ)经济密度低;北京平原(Ⅱ)经济密度高但是经济结构优因而排放强度小;冀中南内陆平原(Ⅲ)和沿海平原(Ⅳ)经济密度较高,其中重化工业比重大、煤炭消费占比高导致排放强度大。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山区坝上(Ⅰ)GDP密度低,大气环境较好,可适度扩大现有经济规模;平原各区GDP密度高环境污染严重,应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各区推进力度为Ⅲ>Ⅳ>Ⅱ。
19.(2022·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可利用的土地块小而分散。
(2)通过堤坝围垦,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沿江(河)堤坝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沿海堤坝防止海潮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3)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等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求。
【详解】(1)由图及材料可以推断,珠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洼,河流多分叉,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网密布,使得能用来耕种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而且分散。
(2)由材料“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可知:修建堤坝,围垦田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该区为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修筑堤坝可以有效减少旱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修建堤坝,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灌溉水源,改善种植条件;沿江、沿河堤坝可以减轻海水倒灌,减轻因海水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保护农田安全。
(3)结合混合农业的优缺点,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搭配充分,且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农业;该地区地势低洼,且位于河流下游,水域面积大,排水不畅,易积水,发展桑基鱼塘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发展桑基鱼塘使得该地小而分散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促进了该地农业的发展,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当地人口发展的需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即发现地理试题中文字、图表、数据等蕴含的地理信息,进而加工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的含义,从而准确、快速、全面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1.地理信息的分类
(1)数字信息:数字信息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绝对数值,体现某地理要素的状态,该类问题多从地理要素的定性角度进行考查;另一类是变化数值,一般由一组不同数字组成,体现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该类问题多考查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及区域差异。
(2)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自然地理要素,这些信息包含在题干、图示、图例中。如气候、河流、植被、湖泊、地质构造、地形、气压、风向等要素。
(3)人文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居民点、农田、工业区、道路、桥梁、建筑等要素。
2.地理信息的获取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承载着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提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是说图,就是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三要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记在脑海里。四是换图,图形之间的互换有利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五是填图,通过填图,掌握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帮助提高读图能力。六是绘图,通过绘制一些区域简图,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3)从试题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主要依据。首先,设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指向性”,即问的问题是什么,并找出设问的关键词;其次要找到设问中提供的限制性词语,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都是限制条件,是设问信息中最重要的表现,对此我们要特别留意;最后找出设问中的指令词,如题干要求中的“说明”“说出”“简述”“分析”“阐述”等,然后分析各类试题的答题要点和方式。
1)明确行为要求:设问的行为词一般包括指出、描述、简述、说明、解释、阐释、分析、 论述、论证、推测等不同的类型和层级。
①指出、描述和简述的要求层级较低,简单陈述要素、特征即可,不必烦琐;
②说明、解释和阐释等,需要将联系(因果)、过程等连行较完整的陈述;
③与说明相比较,分析的要求较高,需要对联系(因果)、过程等进行较详细的陈述;
④论述和论证的要求层级最高,需要将结论、论据和论证过程陈述清楚;
⑤推测是指根据已有信息,将原因、结果、变化、特征推理出来进行陈述。
2)明确限定
精准的设问,需要对主体及其属性进行限定,一般是从时空、角度等方面进行限定。因此需要明确限定的时空和角度,不能泛泛作答。
3)明确主体
设问中的主体类型主要包括要素(或地理事象)和区域(空间)等,需要明确主体是什么要素(地理事象),是哪个区域(空间)。
4)明确研究的属性
研究的属性一般包括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和地理联系三大类: 地理特征主要包括要素特征和区域特征两类;地理过程包括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地理联系主要包括要素联系、区际(区域)联系和人地关系三类。审题时需要明确研究的属性属于哪个类别,然后进行探究。
(4)在前面题的结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地理信息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组试题中,前一设问的结论往往包含着下一设问的条件,可以为下一设问提供信息。
为此,在答题过程中,一是要做到前面题设问结论的正确,在明确下题设问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的内在联系;二是要结合上一题要求,能充分调用与此相关的地理知识为解答问题提供条件。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考生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形成基础,是考生解答地理问题的起点。试题的图文 材料一般含有回答问题的相应信息,但此类信息往往散布于试题之中,并不集中呈现,因此需要考生将试题的关键地理信息提取出来,进而提炼、整合关键地理信息,建立关键地理信息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试题所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从而准确、快速、全面地获取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信息。由上述内容简化可知: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本能力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是关键。
提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四种方法:
(1)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复习中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注意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图片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领域。既要认识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又要认识不同地理事物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具体分析地理现象时,要注意地理原理的正确选择和合理解释及地理原理和地理现象的有机衔接,避免出现机械的生硬搭配。
(2)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迁移、重组,形成具有综合思维价值的知识新体系,这样在强化主干知识、揭示知识相互渗透的同时,更强调以热点为中心,形成多角度、成系列、完整的知识新体系,更利于理解、运用主干知识,实现书本知识牢固化、分散知识组合化、理论知识实用化,从而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以常考知识为依托构建考点模块:对高频知识或问题要善于归纳和整理,并进行有效地开发、分解或聚合,形成多用、常用的答题“模块”,便于检索,应于变化,随时调用,使其在新问题上可以共享,是运用待命的“常规武器”,以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4)进行规范的针对训练:通过仿真训练总结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经验,摸索、感悟并形成规范的解答步骤和技巧,从而更加自如娴熟地调动和运用知识,提高单位时间的解题效率。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描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要用规范、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形式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方法如下:

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方法:
要点一 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
通过观察、比较,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是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前提;而理解、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是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关键。地理现象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必须准确把握基本规律和原理,才能正确表达事物现象,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征。概括能力和阐释能力的提高,还需要锻炼构建分析、解答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综合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要点二 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正确表述地理事物,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特征
高考试题的答案最终都需要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方面训练得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可通过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来减少这一环节的失分:一是使用地理学科规范语言。要想在考试中正确使用学科语言,需要平时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学科术语,并在需要时能恰当地选取。二是答案要全面、要点化,语言表述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这需要分析表达时注意将烦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按照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等逻辑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论述,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要点三 注重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过程,正确阐释地理事物规律
考生对问题分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全面性和逻辑性。分析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将地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是与综合相对的思维过程、方法;在考试中应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功底和综合能力,从众多的地理概念、地理信息中通过分析决定取舍、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再通过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谈得上按题目的要求,简洁明了地阐释问题。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的四项能力目标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核,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程序性和层次性,即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发现并提取有效信息(明确考查意图)——调动和运用知识,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运用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地论证问题,并在论证问题中体现创新思维”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可见,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是在前面三项能力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是高考地理能力测试的重要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表述清晰:“学习有用的地理”,即要提高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利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时,有许多与当今时政联系密切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观点,旗帜鲜明的清晰表达出来,并用于论证和探讨问题过程之中。
(2)逻辑严密,追求论证观点与表述内容上有机结合: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地理综合能力的最高要求,是考生运用所学基本地理原理和基本规律,综合分析、论证现实问题的具体实践。该类题目往往要求考生能对构成事物整体的各种因素和现象进行表述,对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性因素进行完整地说明;能认识事物产生、演变的规则和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和阐释,最终做到论证观点和表述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3)掌握一定的论证技巧
  具备了以上方面的基础和能力之后,具体的论证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论证方式。


(2024·辽宁沈阳·二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草地的返青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返青期最早和最晚的草地类型一般分别是温性草原化荒漠和高寒草甸。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而内蒙古草原返青期则会提前。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影响草地返青期的首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水分
2.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的原因是()
A.草地洪涝增多 B.土壤淋洗作用强
C.地温回升缓慢 D.地表蒸发量减少
3.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内蒙古草原返青期提前的原因是()
A.气温异常 B.土壤湿润 C.风力增强 D.冻土融化
【答案】1.A 2.C 3.B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温适宜种子萌发,草地返青,气温是影响草地返青期的首要因素,A正确;降水、 光照、 水分对返青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可知,春季降水的增加,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春季降水增加,地温回升减慢,受温度影响,返青推迟,C正确;地表蒸发量减小,土壤淋洗作用强,不是推迟的主要原因,BD错误;山区处草地不易出现洪涝灾害,A错误。故选C。
3.虽然气温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但问题中特别提到了春季降水的增加,因此气温异常并不是直接由降水增加导致的,A错误;湿润的土壤有利于植被的生长,特别是在春季这样的生长旺盛期。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湿润的土壤为植被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使其更早地开始生长,即返青期提前,B正确;风力增强与降水增加没有直接联系。而且,风力增强通常对植被的生长不利,因为它可能导致土壤侵蚀,而不是促进植被返青,C错误;冻土融化确实与气温上升有关,但与春季降水的增加并没有直接联系,冻土融化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不是降水,D错误。故选B。
(2024·河南信阳·二模)江苏中部海岸是我国典型的淤进型强潮海岸,在宽阔的滩涂上潮沟系统(因潮汐涨落冲刷形成的冲沟)广泛发育。潮沟系统在生态保护、水产养殖、旅游度假、海岸线保护、航运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滩涂大面积被围垦,潮沟整体呈现退化和消亡趋势。结合盐沼滩涂特征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海岸地带泥沙粒径呈现向海洋粗化的主要原因是,自陆地向海洋()
①潮水流速加快,侵蚀能力增强②植被减少,植被的缓流消浪作用减弱
③河流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④风力加大,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潮沟系统的退化和消亡,会引起()
A.近岸水域海水盐度升高 B.滨海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C.沿海滩涂上生物多样性增加 D.向海洋输送的营养物质增加
【答案】4.A 5.B
【解析】4.该海岸地带泥沙粒径呈现向海洋粗化,说明靠近海洋的海岸地区受海水侵蚀加强,将细颗粒的泥沙冲走,与潮水流速加快有关,①正确;由于滩涂被大面积围垦,其上方的湿生植被减少,其缓流消浪作用减弱,使海水对泥沙的侵蚀加强,②正确;河流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会在海岸处沉积更多的细颗粒物质,不符合题意,③错误;海岸地带的泥沙较潮湿,受风力搬运和沉积影响很小,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潮沟系统是潮汐涨落冲刷形成的,其退化和消亡并没有改变近岸水域注入的淡水量等影响盐度的因素,对海水盐度影响不大,A错误;由于潮沟系统是潮汐涨落冲刷形成的,故潮沟对退潮时海水的排出具有重要的影响,若潮沟系统逐渐退化消亡,该滨海滩涂地区在退潮时大量的泥沙难以随着退潮流进入海洋,使滨海滩涂处泥沙淤积加剧,河流排水不畅,易加剧该区域的洪涝灾害,同时因进入海洋的泥沙量减少,向海洋输送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B正确,D错误;潮沟系统是滩涂中生物重要的栖息地,若其受到破坏,则滩涂上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C错误。故选B。
(2024·四川绵阳·二模)资源型城市主要是以矿产资源采加为主导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可逐步降低城市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一般认为,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效应主要包含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高铁能显著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下表为高铁开通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力表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离/影响力 100公里以内/不显著 100-300公里/较显著 300公里以上/显著

6.高铁开通直接改变了资源型城市()
A.已有的产业链 B.资源外运量 C.人口年龄结构 D.可达性水平
7.高铁能显著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主要是因为开通后会产生()
①投资集聚效应②资源价格效应
③企业规模效应④技术创新效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表格显示,随距离的变化中心城市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表现为()
A.虹吸效应增强 B.先虹吸再扩散增强
C.扩散效应增强 D.先扩散再虹吸增强
【答案】6.D 7.C 8.B
【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铁的开通使资源型城市的交通更加便利,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直接改变了该城市的可达性水平,D正确;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链主要以矿产资源采掘和加工为主,其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故高铁开通不能直接改变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链,A错误;高铁主要以客运运输为主,资源外运一般靠普通铁路,B错误;高铁的开通不会对资源型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C错误。故选D。
7.高铁的开通,使资源型城市和其他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要素的往来更加便捷,为外部资金进入资源型城市提供了便利,促进投资集聚产生;另一方面,高铁的开通也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地区进行技术和信息上的交流,产生技术创新效应,从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升级,①④正确;高铁的开通对于资源的价格影响较小,且资源价格对于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影响较小,②错误;企业规模效应体现了企业规模的变化,与产业升级关系不大,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根据材料可知,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之间距离越近,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越弱,中心城市距离资源型城市越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越强。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于资源型城市,若中心城市距离资源型城市较近,会吸引资源型城市的人口、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同时,靠近中心城市的资源型城市的生产要素成本也会受中心城市经济水平的影响而升高,不利于产业升级,体现为虹吸作用;若中心城市距离资源型城市较远,则中心城市对资源型城市的虹吸作用相对较弱,在中心城市的产业进行转移时,可能会选择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资源型城市,从而促进此类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升级。综上所述,随距离的变化,中心城市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表现为先虹吸再扩散增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4·重庆·二模)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祁连山南坡年均降水量300~400mm,作物生长季与降水季同期,适宜青稞、燕麦和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耕作层厚度多为20cm。图为祁连山南坡不同海拔农田土壤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区耕作层土壤肥力最高的海拔高度是()
A.2800m B.2900m C.3000m D.3100m
10.与海拔≤3000m的分布趋势不同,海拔3100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首要因素是()
A.光照不足 B.气候干冷 C.风力强劲 D.冻土深厚
11.下列农业技术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是()
A.开荒深耕 B.增加载畜量 C.焚烧秸秆 D.农田免耕
【答案】9.C 10.B 11.D
【解析】9.据材料,土壤有机碳主要是腐殖质等,是能反映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拔3000m附近耕作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多,故该处附近土壤肥力最高。故选C。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拔≤3000m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土壤表层的凋落物及通气状况均优于深层,土壤表层微生物拥有更好的活动环境,促进了土壤表层中有机碳含量的积累。而海拔3100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在该海拔高度及以上地区,气温和降雨量相对较低,地上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且温度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加之该海拔由于植被覆盖单一,微生物也较贫乏,土壤表层能被分解的土壤有机碳数量有限,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碳数量亦减少,而底层是多年来碳的积累而成,B正确。海拔3100m处光照比海拔≤3000m充足,A错误。 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跟风力、冻土深厚无关,CD错误。故选B。
11.农田免耕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减少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D正确。开荒深耕、增加载畜量、焚烧秸秆等均会减少土壤有机碳的积累,ABC错误。故选D。
(2024·广东韶关·二模)城市实际服务人口是指需城市提供居住、商服、就业、交通、休憩娱乐等城市基本服务以及公共管理的日均实有人口数量,含常住人口、入境短期驻留人口和城际短期驻留人口三部分。实际服务人口系数(实际服务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可以直观、系统地表达城市实际服务人口规模。下表示意海口市、银川市2017年常住人口数量与实际服务人口系数。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实际服务人口系数
海口市 227.21 1.34
银川市 222.54 1.17

12.与银川市相比,海口市()
A.短期驻留人口多 B.短期驻留人口少
C.城市用地规模大 D.城市用地规模小
13.与短期驻留人口相比,常住人口对城市服务功能需求差异最大的是()
A.商服功能 B.就业功能 C.交通功能 D.娱乐功能
【答案】12.A 13.B
【解析】12.实际服务人口系数表示实际服务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值,而城市实际服务人口含常住人口、入境短期驻留人口和城际短期驻留人口三部分。所以实际服务人口系数越大,短期驻留人口比重越高。海口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和实际服务人口系数均比银川大,说明海口市的城市实际服务人口大于银川市,且短期驻流人口数量大于银川市,A正确,B错误。两地常住人口数量和实际服务人口系数相差不大,无法判断两地的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用地规模还和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有关。C、D错误。故选A。
13.常住人口在居住时间较长,需要在此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用以维持生活,但是短期驻留人口停留时间较短,对就业功能需求几乎没有,B正确;常住人口和短期驻留人口都需要进行生活,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购买和娱乐,所以都需要商服、交通和娱乐功能,A、C、D错误。故选B。
(2024·安徽·二模)温度露点差是温度与露点(露点:在气象学中是指在固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的差值,是相对湿度的一种度量,温度露点差越大,湿度越小,当温度露点差接近0℃时,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近似饱和状态。下图示意2023年3月16日河南降雪天气发生时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4.T1—T2时,该地可能出现的因果现象是()
A.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变大 B.气温较高,风速逐渐变大
C.湿度变小,风速先升后降 D.风速变大,空气湿度变大
15.T3时刻,风速较小的主要原因()
A.温度露点差较小 B.逆温现象明显
C.冷暖气团交汇处附近 D.降雪逐渐增弱
16.此次降雪天气对河南农业的主要影响有()
A.为大规模春播提供水分 B.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
C.给玉米等造成低温冻害 D.农作物烂根现象严重
【答案】14.D 15.C 16.B
【解析】14.从图中可以看出从T1—T2时,由2级西南风变为3级南风,风力加强,从南部带来的暖湿空气加强,空气湿度变大,D正确,C错误;偏南风加强,气温可能上升,A错误;偏南风风速影响气温,即偏南风风速增长,气温升高,而非气温影响风速,B错误。故选D。
15.从图中可以看出T3时刻正是由3级南风到4级北风的过渡地带,应位于冷暖气团的交汇处,C正确;风力大小与温度露点差大小关系不大,A错误;该日发生降雪,没有出现明显的逆温现象,B错误;温度露点差没有达到最小,降雪会加强,D错误。故选C。
16.降雪可增加土壤墒情,利于小麦返青,B正确;本次降雪出现在3月16日,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季节,不是大规模春播季节,A错误;河南省玉米主要在6月份种植,C错误;农作物烂根现象是由于长时间低温潮湿状态下形成,河南3月份降水较少且降水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会出现农作物烂根现象,D错误。故选B。
17.(2024·广东茂名·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地层剖面特征可以推测所在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某科研小组在黄河源区某河段沿岸进行地层剖面考察,研究发现: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古洪水沉积层主要由黄河干流泥沙沉积而成,该层为水平层理,分选性妤,内部呈现粗细相间的沉积特征),随着气候变化又先后形成风成黄土层和现代草甸土层。下图示意该考察点位置及剖面地层序列。

(1)描述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的特征。
(2)推测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的次数,并说明理由。
(3)说明风成黄土层形成至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干湿冷暖的变化。
【答案】(1)颗粒较大;分选性差;磨圆度差;层理结构不明显(层理发育差)。
(2)两次。洪水期河流搬运作用增强,沉积物颗粒增大;古洪水沉积层中先后两次出现大颗粒物集中沉积的现象。
(3)气候由干冷向暖湿变化;风成黄土层形成时期,风力作用强,气候相对干冷;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时期,植被状况较好,气候相对暖湿。
【详解】(1)据支沟山洪沉积层可知,沉积物的颗粒较大;大颗粒和小颗粒混杂,分选性较差;颗粒形态呈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磨圆度较差;大颗粒和小颗粒混杂沉积,分层不明显,层理发育差。
(2)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的次数为两次。理由:据所学知识,河流处于洪水期,流量大,流速快,河流的搬运作用较强,较大颗粒的沉积物搬运距离较远,沉积物颗粒增大;据古洪水沉积层的颗粒大小特征分析,古洪水沉积层中先后两次出现大颗粒物集中沉积的现象,说明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的次数为两次。
(3)该区域气候干湿冷暖的变化为由干冷向暖湿变化;风成黄土层形成时期,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干冷;现代草甸土形成时期,说明植被状况较好,降水量较多,气候相对暖湿。
18.(2024·贵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东普沟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大拐弯地区,为雅鲁藏布江左岸一级支流,色东普沟处于高寒地区,有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2018年10月17日凌晨,色东普沟发生大规模冰崩碎屑流,碎屑物质在沟口堆积形成堰塞坝,上游水位急速上升,淹没了派镇通往加拉村的公路。滑坡碎屑流发生之前,滑坡区出现强降雨天气。下图为色东普沟某断面剖面图。

(1)描述此次色东普沟滑坡碎屑流堵江事件的形成过程。
(2)说明色东普沟岩层破碎经常发生滑坡碎屑流的原因。
(3)分析色东普沟岩发生滑坡碎屑流的不利影响。
【答案】(1)冰崩、岩崩产生大量的冰碛物和崩积物;在冰川融水和强降雨的共同作用下,松散堆积体沿基岩面滑移形成滑坡,结构松散的滑坡体又迅速解体,转化为碎屑流;受河流右岸阻挡,碎屑流阻断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多;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风化物多;地形起伏大,冰雪融水量大、降水集中。
(3)滑坡碎屑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坝,导致上游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河村镇、农田、道路等;堰塞湖蓄水量大,溃堤后形成洪灾,威胁下游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详解】(1)由图文可知,冰崩、岩崩产生大量的冰碛物和崩积物,“色东普沟发生大规模冰崩碎屑流”;由材料“滑坡碎屑流发生之前,滑坡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可知,在冰崩过程中产生的冰川融水和强降雨的共同作用下,松散堆积体沿基岩面滑移形成滑坡,在沟内雨水和冰川融水共同作用下,结构松散的滑坡体迅速解体,转化为碎屑流,其运动方式由滑移迅速转化为流动,读图,受雅鲁藏布江右岸阻挡,碎屑流堆积于沟口形成堰塞体,堰塞体阻断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
(2)由材料“色东普沟处于有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可知,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岩石破碎,松散堆积物较多;由材料“高寒地区”结合图形可知,该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层表层风化物多;由材料“林芝市大拐弯地区”及图形可知,该地区海拔高,地形起伏大,位于林芝市大拐弯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山岳冰川发育。故降雨或融冰雪融水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滑坡碎屑流。
(3)由材料“上游水位急速上升,淹没了派镇通往加拉村的公路”可知,色东普沟岩发生滑坡碎屑流阻塞河道,堰塞湖形成后,上游水位急速上升,淹没的交通、农田、村镇,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安全的社会经济发展;堰塞湖泄流时,高位山洪泥石流会危害下游沿江桥梁、村落和工程设施,危害下游居民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
19.(2024·湖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是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大熊猫以竹为食,尤其偏爱竹笋和新竹。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区和较高海拔的秦岭箭竹林区是大熊猫的主要活动范围。竹基本上遵从春发笋、夏长鞭、秋孕笋、冬休眠的生长规律。目前巴山木竹林密度偏大,限制了大熊猫活动,同时老化严重、更新较差,大熊猫食物来源减少。研究表明合理间伐可改善此状况,大熊猫采食区竹林中间伐的合理频次以两年为宜。表为2017年2月巴山木竹林带状间伐(间伐宽度和保留宽度均为2米左右)后区域和未间伐对照区域中大熊猫活动痕迹情况。
年份 痕迹类型 间伐区域 对照区域
竹笋(5月调查) 竹笋(5月调查)
2017 食痕(株) 370 60
粪痕(团) 65 10
2018 食痕(株) 210 22
粪痕(团) 15 4
2019 食痕(株) 23 3
粪痕(团) 0 0

(1)推测秦岭箭竹林区大熊猫痕迹最多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2)据表说明间伐频次两年为宜的判断依据,并分析间伐对竹林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3)分析巴山木竹林区间伐后大熊猫痕迹明显增多的原因。
【答案】(1)主要季节:夏季。
原因:大熊猫喜食竹笋和新竹;夏季,巴山木竹林区竹笋和新竹少;秦岭箭竹林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夏季竹笋和新竹多。
(2)判断依据:间伐两年后大熊猫痕迹明显减少。
改善作用:降低了竹林密度,为新竹提供了生长空间;太阳辐射增加,林内气温增高;(蒸腾作用减弱,)土壤水分增加。
(3)间伐区大熊猫食物增多;间伐区竹林密度下降,便于大熊猫通行和活动。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大熊猫以竹为食,尤其偏爱竹笋和新竹。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区和较高海拔的秦岭箭竹林区是大熊猫的主要活动范围。竹基本上遵从春发笋、夏长鞭、秋孕笋、冬休眠的生长规律。”可以推测,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区应该春季竹笋、新竹多,大熊猫痕迹最多。到了夏季,巴山木竹林区竹笋和新竹少;而秦岭箭竹林海拔较高,夏季温度相当于巴山木竹林区春季的温度,竹笋、新竹多,故夏季大熊猫活动痕迹最多。
(2)结合图表可知,2017、2018两年间伐区域大熊猫的痕迹明显多,2019年较少。材料提及间伐时间为2017年2月,可以得到结论:间伐两年后大熊猫痕迹明显减少。
根据常识,竹林密度的减少可以增加新竹的生长空间;稀疏的竹林利于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增加林内气温。间伐后,生长的竹子数目减少,总蒸腾作用减弱,植物失水少则吸水也少,土壤水分增加。
(3)巴山木竹林区间伐后,新笋生长空间变大而大量生长,大熊猫的食物增多,从而数量增多,身体强壮且爱活动;间伐区竹林密度下降后,林内空间增大,大熊猫更能自由通行和活动,故大熊猫痕迹明显增多。
  本文标题:地理解题关键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4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471.html

    标签:地理解题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