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届高考地理押题卷6答案解析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5-2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福建省莆田市通过工厂化循环水进行“楼房养虾”。养殖大楼里四季恒温,每日养殖用水通过微滤机等设备进行循环“自洁”,养殖密度可提高到常规池塘养殖的10倍以上。部分养殖用水被输送到楼顶的微藻类培养池中,经过微藻类的作用后,连同微藻类直接输回到各层养殖池内。完成下面小题。

1.该“楼房养虾”基地能够实现高密度养殖的主导条件是(   )

A.养殖环境优越       B.养殖品种优良       C.市场需求旺盛       D.养殖经验丰富

2.“楼房养虾”模式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推广的最主要优势是(   )

A.水资源消耗少       B.建设投资少       C.技术难度低       D.土地利用率高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楼房养虾”基地养殖大楼里四季恒温,每日养殖用水通过微滤机等设备进行循环“自洁”,因为养殖环境优越,所以养殖密度可提高到常规池塘养殖的10倍以上,实现高密度养殖,A正确;2022年,福建省首个工厂化循环水“楼房养虾”基地在莆田市建成,养殖经验并不丰富,也没养殖特殊的品种,AD错误;市场需求旺盛对水产养殖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楼房养虾”基地能够实现高密度养殖的主导条件,C错误。故选A。

2.养殖大楼里四季恒温,每日养殖用水通过微滤机等设备进行循环“自洁”,建设投资大,技术难度高,BC错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土地紧张,“楼房养虾”模式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土地利用率高,D正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消耗少不是其主要优势,A错误。故选D。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兰西城市群横跨甘肃、青海两省,省会兰州、西宁为域内核心城市。长期以来,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仍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双核分离”结构(左图),右图示意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未来演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3.造成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双核分离”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距离较远       C.行政区划       D.腹地狭小

4.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有利于(   )

①省际市场统一化②提高省会吸引力

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3.C    4.B

【解析】3.由图可知,西宁和兰州之间距离较近,联系方便,B错误;但由于兰州、天水、定西、陇南行政区划归于不同的省份,经济发展遭到割裂,他们之间的区划壁垒是阻隔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关键因素,C正确;目前兰西城市群的交通条件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市场腹地也在不断扩展,所以交通条件、市场腹地不是阻隔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关键因素,A、D错误。故选C。

4. 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打造省际统一大市场,做到要素、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统一化,即通过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有利于建设统一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①④符合题意;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与提高省会吸引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②③与题意不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三角洲的岸线变化是判断流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图为2002、2022年某河口三角洲等深线分布图,①②③④分别为四个观测点。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5.图中丁字坝修建的目的是(   )

A.阻挡泥沙北移       B.减弱海浪侵蚀       C.增强沿岸堆积       D.打造人工海港

6.关于图中四个观测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2年①点水下坡度最大       B.2002年之后②点侵蚀显著

C.2022年③点海面流速最快       D.2002年④点海域深度最浅

7.关于该区域方框内两段海岸线变迁差异的成因,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

A.上游筑坝拦沙,泥沙来源少       B.北侧流速较快,沉积作用弱

C.河口河道摆动,沉积差异大       D.南侧风小浪低,侵蚀强度弱

【答案】5.A    6.A    7.C

【解析】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丁字坝大致垂直于海岸分布,位于河流入海口的北侧,能够阻挡河流带来的泥沙北移,减少丁字坝北侧的泥沙淤积,A正确;丁字坝垂直于海岸分布,对于减弱海浪的作用较小,B错误;丁字坝可以增强沿岸堆积,但不是其主要作用,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海水深度较浅,不适宜打造海港,D错误。所以选A。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图中四个观测点①点等深线最密集,水下坡度最大,A正确;海岸线形态变化是海浪侵蚀和堆积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与2002的等深线数据相比,2022年②处海水深度变化不大,侵蚀作用不是很强,B错误;2022年③点变为陆地,没有海面流,C错误;2002年④点海水深度深于②点,D错误。所以选A。

7.上游地区筑坝拦沙对于两段海岸线变迁的影响相同,不是影响两地海岸线变迁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北段海岸线由于有丁字坝垂直于海岸分布,海水流速较慢,B错误;河口河道摆动,导致两侧泥沙物质来源差异较大,南侧淤积为主,北侧侵蚀为主,两段海岸线变迁差异较大,C正确;侵蚀强度不是影响两段海岸线差异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C。

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为解决风光发电可控性差的问题,近年又引入了氢能发电机制。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某电力公司“风光十氢能”的发电系统,通过系统调配,力求使入网电量达到理想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8.图示系统一年中光伏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图示系统入网电量理想状态表现为(   )

A.转储入网电量稳定       B.转储入网电量与电力需求匹配    

C.入网总电量稳定       D.入网总电量与电力需求匹配

10.图示系统中,促使入网电量实现理想状态的关键环节是(   )

A.风光发电比例       B.氢气储存能力       C.直接入网电量       D.氢能发电成本

【答案】8.B    9.D    10.B

【解析】8.图中区域位于柴达木盆地,夏季日照强度最大、日照时间最长,故光伏发电量占比最高,故选B。

9.由材料可知,该系统将风光与氢能发电结合是为了解决风光发电可控性差的问题,通过风光发电直接入网和氢能发电转储入网两者结合,与电力需求匹配,达到理想状态。入网总电量包括直接入网及转储入网,D正确。转储入网的风光发电电量不稳定,A错误。转储入网电量小于电力需求,B错误。入网总电量有大有小,不稳定,C错误。故选D。

10.图示系统中,风光发电稳定性较差,维持理想状态的关键环节为转储入网电力的供应,即由氢气储存能力决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各类“城市病”是多数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以地下交通设施为主,表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设施分类

主要用途(作用)

交通设施

停车场、轨道交通

公共服务设施

地下综合体(综合交通、商业等)、文化娱乐

市政场站设施

综合管廊、变电站、雨洪调蓄、污水处理、垃圾转运处理

储藏设施

通用储藏、地下粮仓

11.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直接缓解的“城市病”是(   )    

A.住房紧张       B.能源紧缺       C.交通拥堵       D.供水不足

12.城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城市的(   )

A.商务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1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目的是(   )

①优化功能分区②保护城市环境③拓展城市空间④提升用地效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11.C    12.A    13.D

【解析】11.根据材料“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以地下交通设施为主”,同时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情况来看,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直接缓解的是城市的交通拥堵,C正确;城市住宅基本不采用地下空间,A错误;利用地下空间布局电网、燃气网和供水管网等,但并不能增加能源和水源的输入,地下空间的利用不能改善城市的能源和供水状况,BD错。故选C。

12.城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地下综合体和地下文化娱乐设施。地下综合体是随着城巿立体化再开发建设沿三维空间发展的,地面地下连通的,综合交通、商业﹑贮存、娱乐、市政等多用途的大型公共地下建设工程。为此,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只是在高地租、建筑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域,增加地面建筑向地下的延伸,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降低地租成本。城市地租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功能区一般为商务区,而住宅区、工业区和行政区地价都较中心商务区便宜,故城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位于城市中心的商务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现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二维平面的发展,会导致城市向周边扩展,侵占城郊耕地、水域和林地。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使城市沿三维空间发展,拓展了城市空间,有效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控制城市发展对周边土地的侵占,③④正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优化功能分区和保护城市环境作用不大,①②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储量取决于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高山、亚高山地区年均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贡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均以草为食,是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下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的水鹿和牦牛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4.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山地针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落叶灌丛

B.①落叶阔叶林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山地针叶林④落叶灌丛

C.①落叶阔叶林②落叶灌丛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山地针叶林

D.①落叶灌丛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落叶阔叶林④山地针叶林

15.②地区水鹿和牦牛活动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   )

A.天然林地,没有天敌       B.人类活动影响少

C.海拔较高,碎石遍布       D.食物的来源充足

16.推测下列地区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4.B    15.D    16.B

【解析】14.据所学知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逐渐降低,降水量的分布在不同高度也有差异;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结合选项可知,①应该为落叶阔叶林,AD错误;②应该为山地针阔混交林,③应该为山地针叶林,④应该为落叶灌丛,B正确,C错误。故选B。    

15.据上题可知,②为山地针阔混交林,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野生水鹿以草为食,该森林带下方草类植物较多,食物来源较为充足,D正确;②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动物的生存条件较好,物种较多,有水鹿和牦牛的天敌,A错误;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都较少,B错误;由于②地区为森林带,其海拔不高,且碎石多为风化和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该处外力作用相对较弱,碎石相对较少,C错误。故选D。

16.据材料可知,土壤碳库的储量取决于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高山、亚高山地区年均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②为山地针阔混交林,秋冬季节落叶,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枯枝落叶的分解速度慢,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B正确;①落叶阔叶林,海拔低,热量较丰富,枯枝落叶分解速度快,A错误;③山地针叶林和④落叶灌丛,枯枝落叶较少,积累有机碳较少,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3小题,共52分。

17.强烈地震发生时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砂涌”,给人类带来灾难。图为“砂涌”构造模式及形成过程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片

结合图文资料写一段科普宣传材料,用于提高公众对地震“砂涌”的认识。(提示:从形成过程、危害、应对措施等角度展开说明)(14分)    

【答案】砂涌是指土的松散颗粒被地下水饱和后,动水压力使松散颗粒产生悬浮流动。地震是一种突发的地质灾害,它会导致地表和地下的剧烈震动,从而破坏土体的结构,增加土体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当地震发生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时,地震波会引起地下水的波动,使地下水向地表渗流,形成砂涌现象。砂涌现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体的掏空、地面的塌陷、建筑物的破坏等方面。当砂涌的规模较大时,会形成浓稠的泥浆,冲击周围的村庄,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针对砂涌现象,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从源头上控制地下水位的升降。2.在砂性土层上设置防渗层。3.在砂性土层中设置排水管,加快地下水的排放。4.在砂性土层周围设置围堰,防止泥浆的外溢。 5.加强对砂涌现象的监测和预警。

【分析】本题以“砂涌”为背景材料,涉及“砂涌”等知识点,考查了自然灾害砂涌的形成过程、成因和不利影响;急救措施等,突出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砂涌是指土的松散颗粒被地下水饱和后,由于水头差的存在,动水压力使松散颗粒产生悬浮流动。砂涌主要发生在颗粒级配均匀而细的粉、细砂等砂性土中。地震是一种突发的地质灾害,它会导致地表和地下的剧烈震动,从而破坏土体的结构,增加土体的孔隙度和含水量,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震发生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时,地震波会引起地下水的波动,形成水力梯度,使地下水向地表渗流。如果地下水流经的土层是砂性土,且满足砂涌形成的条件,就会发生砂涌现象。砂涌危害大,主要表现在土体的掏空、地面的塌陷、建筑物的破坏等方面。当砂涌的规模较大时,会形成浓稠的泥浆,带走大量的土颗粒,冲击周围的村庄,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为了减少砂涌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从源头上控制地下水位的升降,降低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减少砂涌的可能性。  2.在砂性土层上设置防渗层,阻止地下水的上渗,保持土体的干燥状态。  3.在砂性土层中设置排水管,加快地下水的排放,降低土体的含水率。  4.在砂性土层周围设置围堰,防止泥浆的外溢,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加强对砂涌现象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的发生。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哈尔滨冬季冰雪资源使其成为著名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哈尔滨有百年的城市历史,这里的城市建筑风格受到俄罗斯、欧洲等地的影响。哈尔滨联合辽宁、吉林、内蒙发布了《我会等》的文旅MV。在地铁入口铺设防滑地毯,更有大量市民自发免费接送游客,免费送暖贴、热水。哈尔滨市政府在旅游旺季到来前就提前约谈商家,严禁随意涨价载客。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哈尔滨拓宽多条市内道路,规划专用旅游交通线,强化航空及铁路运力。在上述行动的加持下,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游客达304.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9.1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哈尔滨火爆出圈,成为今冬文旅“顶流”城市,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上下游产业加快发展,“热雪”沸腾带来滚滚“白金”。

材料二哈尔滨2024旅行时间表,每个月都有不一样的美!

1月

看冰雕雪雕

7月

听中央大街阳台音乐会

2月

赏雪泡温泉

8月

躲进20℃的夏天

3月

滑春雪

9月

寻味哈尔滨

4月

观东北虎林园、亚布力熊猫馆

10月

登金龙山赏秋

5月

赏丁香花

11月

去黑龙江省博物馆

6月

览索菲亚教堂

12月

公主请拍照,当“俄式公主”

材料三“村超”是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简称。2023年,由榕江当地村民以村为单位组建的20支球队,用98场比赛,踢出了火爆全网、火出国门的现象级赛事。系列赛事举办期间,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5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6亿元。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石,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乡村体育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将体育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以驱动乡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归纳哈尔滨旅游火爆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一、二,提出哈尔滨从“网红”变“长红”的可行性措施。(6分)

(3)结合材料三,请从体旅融合的角度,说明贵州“村超”赛事是如何助推乡村振兴的?(4分)

【答案】(1)深挖本地资源,加强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基建投入;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游客体验;多元网络营销,打造文旅IP;政府监管到位,市场秩序良好。

(2)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才能增加文旅产业的厚重和内涵,增强差异化竞争优势;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和游客至上的理念,持之以恒打击旅游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旅游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强化服务创新能力,提高服务标准,全方位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体验;依托“清凉”“生态”资源,深耕避暑特色,让一季冰雪激发全季动能。

(3)以“村超”赛事作为核心产品,以相关服务为延伸,以贵州民俗体育活动为补充,形成了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赛或观赛,进而拉动吃、住、行、购、娱等消费,推动乡村发展。

【分析】本题以哈尔滨冬季冰雪资源利用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服务业区位因素、服务业发展措施、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哈尔滨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冰雪资源融合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的火爆不仅源于这座老牌旅游城市的悠久历史,本地旅游资源丰富,且当地对旅游项目建设进行加强;       “在地铁入口铺设防滑地毯,更有大量市民自发免费接送游客,免费送暖贴、热水”,说明哈尔滨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基建投入,加强了相关服务意识,改善游客体验;“南方小金豆”、“讨好型市格”等网络热梗的出现说明哈尔滨多元网络营销,打造文旅IP;“哈尔滨市政府在旅游旺季到来前就提前约谈商家,严禁随意涨价载客”,说明政府监管到位,市场秩序良好。

(2)持续优化环境,让一时爆红,走向“长红”。基于此,打好文化牌,进一步促文旅深度融合,应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才能增加文旅产业的厚重和内涵,增强差异化竞争优势,体现哈尔滨的旅游资源优势;被全国人民聚焦的哈尔滨,要持之以恒打击旅游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创造持久的口碑。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还来自除旅游景点观赏性之外的配套服务,应加快旅游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强化服务创新能力,提高服务标准,全方位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体验;现今哈尔滨旅游主要热点在冬季冰雪旅游,夏季哈尔滨气候凉爽,应依托“清凉”“生态”资源,深耕避暑特色,让一季冰雪激发全季动能。    

(3)贵州“村超”赛事吸引了大量来贵州的游客,通过网络新媒体也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地区,以“村超”赛事作为核心产品,以相关服务为延伸,以贵州民俗体育活动为补充,通过赛事的组织以及赛事的奖品特色,贵州形成了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赛或观赛,进而拉动了贵州吃、住、行、购、娱等消费,推动乡村发展。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地表污染物对浅层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通常由浅层地下水流系统(如埋深与地下水脆弱性呈负相关)、水文地质结构、气候等要素决定。太原盆地边缘分布有大量的高含氟矿,北部是山西省的煤炭和重工业基地,山地基岩和煤炭中含氟较高。研究表明:太原盆地南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含量过高,局部地区出现氟骨症等地方病,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图为太原盆地浅层地下水位埋深等值线图(单位:米)。    

图片

(1)指出太原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的分布规律。(8分)

(2)分析太原盆地南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氟元素的来源。(6分)

(3)简要说明图中汾河沿岸浅层地下水脆弱性高的原因。(6分)

【答案】(1)规律:太原盆地的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30m内;盆地边缘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或西北部和东南部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或盆地边缘埋深一般在10~30m);盆地中心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或汾河谷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或沿河谷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0m)。

(2)来源:盆地边缘岩石风化及含氟矿被冲刷,氟等元素随流水搬运进入汾河流域;盆地北部为煤炭和重工业基地,工业活动中氟元素随地表和地下水由北向南流入盆地南部;盆地中部有断裂带,更有利于含氟地表水下渗,通过地下水影响南部地下水。

(3)原因:汾河沿线地下水位埋藏浅,污染物容易到达含水层而污染地下水;汾河沿岸农田面积广,人类活动频繁,污染物容易随灌溉污染地下水;当地降水少,地面污染物滞留时间长,累积多,降水后更易污染地下水(或盆地地形较封闭,汾河沿岸地形平坦,更有利于污染物下渗污染地下水)。    

【分析】本题以太原盆地地下水分布为材料,涉及水体分布、水文特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图中地下水埋藏等深度线可知,等深度线最大值是20m,说明太原盆地的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30m内;数值周围高中间低,盆地边缘地下水位埋深较大,西北部和东南部较小,盆地边缘埋深一般在10~30m;盆地中心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汾河谷地是地下水位埋藏低值区,沿河谷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0m。

(2)太原盆地边缘岩石含氟量高,岩石被风化及含氟矿被冲刷等外力侵蚀,氟等元素随流水搬运进入汾河流域;盆地北部为煤炭和重工业基地,山地基岩和煤炭中含氟量较高,工业活动中氟元素随地表和地下水进入汾河,并随汾河由北向南流入盆地南部;盆地中部有断裂带,当汾河流经中部时,断裂带更有利于含氟地表水下渗,使地下水含氟量提高,再通过地下水流动影响南部地下水。

(3)地下水埋藏深度与地下水脆弱性负相关,汾河沿线地下水位埋藏浅,污染物容易到达含水层而污染地下水,地下水比较脆弱;汾河沿岸农田面积广,人类活动频繁,农业污染物容易随灌溉污染地下水,使地下水水质下降;当地降水少,地面污染物滞留时间长,累积多,降水后更易污染地下水,且水体更新慢,对地下水稀释有限,盆地地形较封闭,汾河沿岸地形平坦,地表径流流速慢,下渗多,更有利于污染物下渗污染地下水。

  本文标题:2024届高考地理押题卷6答案解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44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442.html

    标签:高考地理押题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