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届高考地理押题卷2答案解析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5-2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入夜后,暴雨如注,河北某救援队接到求救信息:驴友小黄和小江外出登山未归,手机失联。救援队根据小黄当天的微信朋友图内容(节选如下),对照地形图,推断两位驴友的可能位置,并结合过去对地表景观的了解,判断小江可能面临泥石流的风险。经紧急施救两位驴友得以脱困。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终于登上这里最高的山顶。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还有一处小丘。……稍作休息后,小江说要去探秘。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北去。望着他孤勇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右边的乱石上,我竟一时有些恍惚。等到他拐进右边的沟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真佩服他旺盛的精力,我且在这里等他回来吧!……    

图片

1.推测救援队最终找到小黄和小江的可能位置分别在(   )

A.②地和①地附近                                      B.②地和④地附近                                      C.③地和①地附近                                      D.③地和④地附近

2.此次登山的月份和小江独自出发的大致时刻分别是(   )

A.2月;13时                                      B.2月;17时                                      C.8月;13时                                      D.8月;17时

3.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应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是(   )

A.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坡向                                      B.地形部位、地表破碎程度、坡度

C.地势起伏、植被覆盖、地表物质组成                                      D.地形部位、沟谷数量、植被覆盖

【答案】1.A    2.D    3.C

【解析】1.材料显示“我们终于登上这里最高的山顶,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还有一处小丘。”可见小黄当时登上了当地海拔最高的地方,②地或③地都有可能,但“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还有一处小丘”可见②地最可能,③地排除,CD错误;材料显示“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北去”“等到他拐进右边的沟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可见小江当时进入了一条朝向北方的沟谷之中,①地最可能,B错误,A正确。故选A。

2.材料显示“入夜后,暴雨如注”可见当天降水量大且集中,当地位于河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AB错误;材料显示“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北去。望着他孤勇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右边的乱石上,我竟一时有些恍惚。”影子投影在它的右侧,向北行进,右侧为东,说明但是太阳位于西方,“身影长长”,说明太阳高度较小,故此时很有可能是17时,C错误,D正确。故选D。    

3.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势起伏大,地表破碎,植被覆盖度低的沟谷之中,所以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应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是地势起伏、植被覆盖、地表物质组成,C正确;坡向与泥石流的发生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不是判断泥石流风险时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A错误;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之中,地形部位较为固定,因此不是判断泥石流风险时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BD错。故选C。

下图为2024年2月18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4.在该天气形势下,最可能出现的是(   )

A.银川的风力较兰州大                                      B.重庆出现狂风暴雨

C.武汉有雨雪天气过程                                      D.西安盛行上升气流

5.该天气形势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华北气温降低导致春播推迟                                      B.南方冻雨、冰冻造成春运不畅

C.西南沙尘天气降低大气质量                                      D.中东部人体健康风险指数降低

【答案】4.C    5.B

【解析】4.银川等压线较兰州更加稀疏,风力较兰州小,A错误;重庆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不会出现狂风,B错误;武汉受冷锋影响,可能有雨雪天气过程,C正确;西安位于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D错误。故选C。    

5.该天气形势为短时间的天气状况,2月还未春播,不会影响之后的春播时间,A错误;此时正值春运期间,受冷锋影响,南方冻雨、冰冻造成春运不畅,B正确;西南地区为湿润地区,沙尘天气少,C错误;中东部可能出现降温天气,容易感冒,人体健康风险指数升高,D错误。故选B。

约旦河谷最宽处约24km,谷底多温泉分布。黎巴嫩杰达溶洞位于贝鲁特以北20公里的山脉底部,洞内有地下河,分上、下两洞穴,下部洞穴某季节关闭。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6.推测约旦河谷东西两侧的板块运动方向是(   )

A.图片  B.图片  C.图片D.图片

7.杰达溶洞下部洞穴关闭季节及原因可能是(   )

A.夏季风力大,洞内风沙弥漫                                      B.夏季光照强,洞内炎热潮湿

C.冬季气温低,洞内结冰封冻                                      D.冬季降水多,洞内水位上涨

【答案】6.B    7.D

【解析】6.约旦河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河谷两侧的岩块做水平张裂运动,图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贝鲁特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降水较多,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渗漏严重,洞内水位在冬季上涨,需要关闭洞穴,D正确。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A错误;洞内免受太阳照射,受外界影响较小,处于恒温状态,夏季洞内气温较低,B错误;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高于0℃,洞内不会结冰,D正确。故选D。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8.黄河三角洲从海洋向陆地植被有序更替,反映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9.决定黄河三角洲植被连续带状分布格局的是(   )

A.海陆间水体盐度变化                                      B.土壤含水率变化

C.海洋潮汐和河水动力                                      D.地貌形态的变化

【答案】8.C    9.A

【解析】8.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三角洲从潮间带到河漫滩的植被有序更替受局地微尺度的地形、水分、盐度等影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C正确;垂直分异规律出现在高大山体,黄河三角洲尺度小,没有体现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ABD错误。故选C。

9.读图可知,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空间分布由距海近的咸水湿地到咸淡水交互区湿地,再到淡水湿地,植被发生相应的变化,决定黄河三角洲植被连续带状分布格局的是海陆间水体盐度变化,A正确;土壤含水率变化、海洋潮汐和河水动力、地貌形态的变化都不是影响其成带状的因素,BCD错误。故选A。    

海域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通常用波能流密度表示,波能流密度数值越大,波浪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几内亚湾及邻近海域1979~2020年的年均波能流密度等值线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0.下列月份中,图示北半球海区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导致图中虚线框内等值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湾形态                                      C.陆地径流                                      D.岛屿分布

【答案】10.C    11.D

【解析】10.波浪产生的动力主要是盛行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几内亚湾夏季(7月)时受西南季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海洋下垫面摩擦力小,所以经过当地海域的夏季风风力较大,风浪较大,波浪能资源最丰富,C正确;其他季节风力相对较小,波浪能相对不丰富,ABD错误。故选C。

11.根据等值线判断规律中“凸高为低”可知虚线框内等值线数值相对较小,说明当地海域波浪相对较小,风力较小。据图示信息可知虚线框内有岛屿分布,岛屿会对海面上的风产生一定的阻力,加大摩擦力减小风力,D正确;影响该地区的大气环流对虚线框及其附近地区作用相似,在虚线框内部地区无特殊之处,A错误;海湾形态和陆地径流对海面上的风力影响很小,BC错误。故选D。

下表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部分省份常住人口数据统计结果,人口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老龄化率是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总人口数(万人)

人口性别比

老龄化率(%)

近十年人口增量(万人)

12601.25

113.08

12.35

2170.94

6456.76

109.04

18.7

1014.07

4259.14

99.70

25.72

115.49

720.27

103.83

13.52

90.13

12.甲、乙、丙、丁四省份分别是(   )

A.广东浙江宁夏辽宁                                      B.浙江广东宁夏辽宁

C.广东浙江辽宁宁夏                                      D.浙江广东辽宁宁夏

13.四省份中(   )

A.甲省人口性别比最高,经济最落后  B.乙省的制造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C.丙省位于西部地区,老龄化率最高  D.丁省因气候湿润,人口机械增长率高

【答案】12.C    13.B

【解析】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省总人口最多,12601.25万人,为广东;丁人口最少,为720.27万人,为宁夏,乙人口大于丙,说明乙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为浙江,丙为辽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性别比例不能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甲省为广东省,人口数量最大,经济发展水平高,A错误;乙省为浙江省,处在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B正确;丙为辽宁,处在东部沿海地区,C错误;丁为宁夏,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D错误。故选B。

出租车需求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图为我国某市不同区域出租车信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4.该市各区域出租车(   )

A.出行总量大致相当                                      B.出发的时间集中在上午

C.2~4时出发和到达量较少                                      D.出发量和到达量有一致性

15.①②③所属功能区分别是(   )

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D.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

【答案】14.C    15.B

【解析】14.读图可知,该市各区域出租车出行总量数值有40、100、400,故不相等,A错误;①②图出发的时间集中在下午和晚上,B错误;2~4时出发和到达量较少,C正确;出发量和到达量不一致,D错误。故选C。

15.读图可知,①图8点的到达率最高,18点出发率最高,符合上下班规律,故为工业区,②的到达率较高,且集中在白天,故为商业区,③7点的出发率最高,22点到达率最高,为居住区,故选B。

香椿幼芽嫩叶芳香可口,是春天特有炎味。长期以来,陕西骊山业池村野生香椿只能在春季短暂上市,产品供不应求。2023年当地瞄准冬季市场,反季节种植大棚香椿,动力乡村振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野生香椿只能在春季短暂上市,主要是因为春季(   )

A.气温回升快                                      B.水分条件差                                      C.蔬菜种类多                                      D.寒潮威胁大

17.当地反季节种植大棚香椿,主要是为了(   )

①提高香椿品质②延长上市时间③提升种植技术④扩大种植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为持续壮大香椿产业,当前业池村应致力于产品的(   )

A.国际化                                      B.市场化                                      C.品牌化                                      D.无害化

【答案】16.A    17.D    18.C

【解析】16.香椿是指香椿树的嫩叶,春季气温回升快,嫩叶生长速度快,适宜香椿采摘的时间较短,A选项正确。水分、寒潮主要影响香椿的产量和质量,排除B和D选项。蔬菜种类多少与上市时间长短关联性小,排除C选项。 故选A。

17.业池村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香椿是通过改良生产条件,减少自然环境对香椿生产的影响,达到延长上市时间,扩大种植规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②和④正确;提高香椿品质和提升种植技术不是主要目的,①和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业池村的香椿产业已经走向市场,还未形成品牌。当前应致力于产品的品牌化,通过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其整个产业的持续壮大。B错误,C正确;香椿是我国特有的食材,目前不适合国际化,A错误;香椿主要食用幼芽嫩叶,上市时间主要是冬春季,虫害少,无害化不是持续壮大香椿产业要考虑的主要问题,D错误,故选C。

 “小巨人”企业是在各自产品领域逐渐形成优势和规模的企业,能够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表为我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前十省区数据统计表(2023年),图为我国“小巨人”企业行业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小巨人”企业数量(家)

1539

1509

1460

1068

840

713

701

617

522

454

图片    

19.我国“小巨人”企业(   )

A.大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B.高新技术服务业占比最高

C.生产规模大,研发费用高                                      D.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较强

20.江苏省“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占比高、发展快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好                                      B.后备土地多                                      C.劳动力丰富                                      D.能源丰富

【答案】19.D    20.A

【解析】19.读表格可知,我国“小巨人”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A错误;“小巨人”企业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故高新技术服务业占比最低,研发费用低,BC错误;“小巨人”企业是在各自产品领域逐渐形成优势和规模的企业,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较强,D正确。故选D。

20.江苏省“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占比高、发展快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位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好,A正确;江苏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发展快,后备土地少,B错误;劳动力丰富不是主要优势,C错误;江苏自身能源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A。

杭黄铁路位于浙西、皖南地区,是贯通名城(杭州)、名江(新安江、富春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等著名风景旅游景点的黄金旅游线,为打造“美丽杭黄,生态高铁”,在铁路建设的同时,于铁路沿线还进行了绿色通道的建设。下图为路堤绿化断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21.考虑自然条件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在高铁线路布局时,需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调取的图层有(   )

①沿线矿产资源分布图        ②沿线河湖分布图

③沿线植被类型分布图        ④沿线地形地质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关于绿色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沟的主要作用是回收地表径流,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B.在边坡采用骨架内客土植草的主要目的是涵养水源

C.绿化带内采用内灌外乔的模式是为了保证运营安全及美观

D.考虑经济成本及生长周期,乔木可选择杨树、梧桐树等树种

23.杭黄高铁的通车运营,对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意义是

A.缩短沿线城市间距离                                      B.加强都市圈内部联系

C.调整旅游景点布局                                      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答案】21.D    22.C    23.B

【解析】21.沿线地形地质与沿线河湖分布对高铁选线的影响较大,而矿产资源分布和植被类型分布对其影响较小,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高铁线路布局时,需要调取的图层有沿线河湖分布图和沿线地形地质图,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22.铁路线两侧的水沟,主要起排水、减少地表径流对路基及铁轨的影响的作用,并不是主要为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A错误;边坡的植被主要功能是防止径流等对路基的冲刷,并非为了涵养水源,B错误;考虑运营安全,紧挨铁轨的植被不能过高,否则易遮挡信号灯、干扰设备等,所以内侧的绿植一般选较矮的灌木,外则为相对较高的乔木,C正确;杭黄高铁分布于亚热带气候区,考虑经济成本,应选择常绿乔木,而杨树、梧桐树为落叶乔木,不是当地树种, D错误。故选C。    

23.杭黄高铁的通车运营,能够缩短沿线城市的联系时间,但距离不可能缩短,A错误;该高铁经过长三角地区,能够加强都市圈内部联系,B正确;铁路线没有调整沿线的景点的布局,C错误;铁路的通车,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4分。

24.M地被称为北半球陆地上的“极寒之地”,最低气温甚至能达到图片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底部有木桩支撑(图左)。图右为M地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图片

(1)说明M地成为北半球陆地上“极寒之地”的原因。(每点2分,共4分)

(2)分析M地房屋建筑与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每点2分,共6分)

据报道,2023年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M地当天也创下了史上最高温纪录,达到32℃,超过了1949年所记录的30.5℃。专家称,气候变化会给该地造成极大的影响。    

(3)简述气候变化可能给M地带来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

【答案】(1)位于北纬60度以北,纬度高,太阳辐射弱,获得热量少;北低南高,北方来的冷空气易聚集等。

(2)亚寒带森林资源丰富,就地取材;建在木桩上,防止屋内热气融化冻土地基,造成房屋倒塌;屋顶倾角较大,便于积雪滑落;窗户较小,减少冷空气进入等。

(3)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损坏;食物来源和农业生产等受影响;极端天气增多引发自然灾害等。

【详解】(1)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北纬60度以北,纬度高,太阳高度角低,太阳辐射弱,获得热量少;地势北低南高,北方来的冷空气易聚集等。

(2)亚寒带森林资源丰富,就地取材,节约建设成本;该地冻土广布,建在木桩上,防止屋内热气融化冻土地基,造成房屋倒塌;屋顶坡度较大,便于积雪滑落;窗户较小,墙体较厚,减少冷空气进入等。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路基塌陷,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损坏;影响农作物的种植界限移动,食物来源和农业生产等受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引发自然灾害等。

25.根据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18分)

G60科创走廊由上海2016年首次提出,是沿G60高速公路在嘉兴、杭州布局产业区,现已拓展为“一廊九城”共建的多个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该走廊构建起“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当地”“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当地”“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当地”的“科创飞地”模式,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图示意G60科创走廊。    

图片

(1)分析上海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的原因。(每点2分,共6分)

(2)说明“科创飞地”模式在G60科创走廊发展中的作用。(每点2分,共6分)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G60科创走廊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每点2分,共6分)

【答案】(1)上海经济发达,科创资源丰富,但土地、劳动力等成本较高,需要向外转移部分产业;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市场广阔,为科创走廊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促进了科创走廊的建设。

(2)该模式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区域产业分工更加明确,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模式充分利用了上海的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协作,推动了走廊内各城市的发展;该模式有利于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科创走廊能够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走廊内各城市间的分工协作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科创走廊的建设能够带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从而实现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

【详解】(1)上海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上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科创资源丰富,但土地紧张,劳动力价格高,土地、劳动力等成本较高,为了节约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需要向外转移部分产业;长三角地区靠近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均很便利,且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为科创走廊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G60科创走廊为“一廊九城”共建的多个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说明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促进了科创走廊的建设。    

(2)G60科创走廊充分发挥了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了上海的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进行产品的研发,而嘉兴等地利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进行生产,实现研发产品的落地生产,使得区域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协作,推动了走廊内各城市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科创走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充分发挥了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走廊内各城市间的分工协作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科创走廊的建设加强了区域联系,能够带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从而实现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20分)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流经物产富饶的伊犁河谷后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谷示意图。

图片

材料二: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腹地著名的“瀚海湿岛”,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干支流两岸河滩及周边沼泽地区,总面积达15.51万公顷。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湿地形成的原因。(每点2分,共6分)

图2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分布图。    

图片

材料三: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全长940千米,它的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北京市与外围城镇之间以及与河北省相关城镇之间的产业、人口等区域的联系。

(2)据图文资料,分析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是如何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每点2分,共6分)

材料四: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物流信息平台连通境内外,目前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图片

(3)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说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辐射功能最强的主要原因。(每点2分,共8分)

【答案】(1)该地区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促进了京津地区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使沿线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促进沿线地区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沿线地区就业机会增多,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等级提高),周边地区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3)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是河南省行政中心,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的城市;产业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服务功能最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最密集,通信、物流网络发达,联通效率最高;联通强度最强,辐射范围最大,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最强。

【详解】(1)水循环涉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下渗等因素,湿地的形成需要说明水分的补给大于支出。补给方面:地区有较丰富的天山冰雪融水、来自于大西洋的水汽在此处抬升,大气降水较丰富,另外还有地下水补给;支出方面:当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地处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的转移、人口类型的转变、用地类型的转变。首先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促进了京津地区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使沿线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促进沿线地区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使得区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交通线修建会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会使沿线地区就业机会增多,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等级提高,周边地区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3)郑州是河南省行政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力度大;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的城市,产业相对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辐射能力最强;郑州是全国交通枢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最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最密集,通信、物流网络发达;联通效率最高,联通强度最强,辐射范围最大,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最强。

  本文标题:2024届高考地理押题卷2答案解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4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438.html

    标签:高考地理押题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