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地理专题突破练6自然灾害
(2021·广东广州质量检测)2020年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的平均降水量为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超过2016年的395毫米和1998年的358毫米,为1961—2020年同期最多。据此完成1~2题。
1.该时间段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较弱,夏季风较强
B.副热带高压在华南地区停留时间长
C.全球变暖,降水增加
D.长江流域受热带低压影响时间长
2.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支流众多,地势低平
B.河流含沙量大
C.台风影响,暴雨较多
D.过度围湖造田
(2021·江苏南京调研)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区1990—2020年连续数月冷空气发生频次及各级冷空气发生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地区冷空气发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冷空气等级越高,发生频次越少
B.3月中等强度冷空气发生频次与1月相等
C.一年中寒潮发生频次最多的是11月
D.一年中寒潮发生频次最少的是2月
4.2020年11月下旬,寒潮侵袭该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可能有( )
①春小麦遭受冻害,大面积减产 ②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患者数量增加 ③城市交通流量减少,车速下降
④诱发山体滑坡,掩埋农田和村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是我国2011—2015年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月际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5~7题。
5.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别对应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6.③表示的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区域多分布在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南云贵川地区
C.东北与华北平原
D.东南沿海地区
7.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防御原则和目标、易发区和易发时段、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洪水多发区域的政府有关部门最应当( )
A.加强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
B.对未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
C.加强海塘、堤防、避风港、避风锚地等的建设
D.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堤防等的巡查
下图示意某年日本(北海道岛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降水 D.气温
9.该地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出现的原因是( )
A.受寒潮的影响
B.受副极地低压的影响
C.受台风的影响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下图示意云南境内怒江北段地区泥石流扇分布。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 )
A.岩体破碎 B.地形险峻
C.河流众多 D.降水集中
11.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的主要原因是该处( )
A.地形平缓 B.降水丰沛
C.河网稠密 D.土壤肥沃
12.下列泥石流防范措施,正确的是( )
①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 ②在冲沟中堆放废土废渣 ③泥石流发生时尽快向谷内躲避 ④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21·广东广州三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扑打和砍伐树木制造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图1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图2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
图1
图2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示山区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点倒火”可以灭火的原因。
(3)有人说,山火对森林的危害很大;也有人说,山火对森林也有益处。请选择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积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位置见下图)因连续降水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对下游造成了巨大隐患。
(1)描述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区容易形成堰塞湖的自然原因。
(3)指出堰塞湖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专题突破练(六) 自然灾害
1~2.1.B 2.A 解析:第1题,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主要是因为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江淮准静止锋是冷气团与暖气团在长江流域相遇,并且势均力敌、长时间徘徊形成的,A项错误;江淮准静止锋的移动主要受其南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滞留在华南地区时,位于其北侧的江淮准静止锋就会长时间在长江流域徘徊,导致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B项正确;全球变暖不一定会导致长江流域降水量增加,C项错误;热带低压所处纬度低,对长江流域影响很小,D项错误。第2题,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来水量大、排泄缓慢,长江中下游地区支流众多,地势低平,洪水排泄不畅,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A项正确;河流含沙量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关系较小,B项错误;台风主要影响东部沿海地区,C项错误;过度围湖造田不属于自然原因,D项错误。
3~4.3.C 4.B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11月份中等强度冷空气发生比例最大,强冷空气发生比例最小,寒潮发生比例介于两者之间,说明等级高,发生频次不一定少,A项错误;1月和3月中等强度冷空气发生的比例相当,但比例不等于频次,不同月份的频次不同,B项错误;图示时期,11月份冷空气发生频次最多,而该月寒潮发生比例约占38%,比其他月份发生比例大,因而推断该月寒潮发生频次应是一年中最多的,C项正确;夏季气温高,一般不会发生寒潮,因此2月并不是一年中寒潮发生频次最少的,D项错误。第4题,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为我国冬小麦主要分布区,且11月份春小麦已经收获,①错误;寒潮侵袭,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患增多,②正确;寒潮侵袭期间,人员外出会减少,交通流量相应下降,同时寒潮会带来雨雪天气,造成道路湿滑,车速下降,③正确;寒潮侵袭,气温大幅下降,岩土中水分冻结,会阻碍山体滑坡,④错误。故选B项。
5~7.5.A 6.D 7.D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灾害①的救助应急响应在我国每个季节都会出现,应为旱灾;灾害②的救助应急响应在夏季占比最大,而我国夏季降水最多,洪涝灾害多,故灾害②应为洪涝;灾害③的救助应急响应集中在夏秋季节,出现时间较灾害②晚,应为台风,故A项正确。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的气象灾害为台风,而我国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第7题,加强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是为了应对冰雪灾害,A项错误;对未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地震灾害,B项错误;加强海塘、堤防、避风港、避风锚地等的建设是沿海地区应对台风灾害的措施,C项错误;洪涝灾害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堤防等的巡查,D项正确。
8~9.8.C 9.D 解析:第8题,该国地形、地质在一年的各个月份几乎没有变化,故A、B两项错误。降水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日本为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崩塌百分率高的月份为降水多的月份,故C项正确。气温与崩塌关系不大,D项错误。第9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崩塌主要与降水有关,8月日本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少,故该地8月崩塌百分率低于6月、7月和9月。
10~12.10.A 11.A 12.C 解析:第10题,据材料可知,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因此该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岩体破碎,有大量泥沙和石块,A项正确;地形险峻、河流众多、降水集中都不属于泥石流扇形成的物质条件,B、C、D三项错误。第11题,据材料可知,该区域地处云南境内怒江北段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而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流经沟口处时,地势变平缓,洪流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和石块在沟口堆积,形成泥石流扇,因此泥石流扇处地形平坦,利于聚落的建设,A项正确。第12题,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①正确;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可以挡水挡土,减轻水土流失,④正确;在冲沟中堆放废土废渣增加了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来源,会增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概率,②错误;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尽快向沟谷两侧高地躲避,③错误。故选C项。
13.答案(1)山区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地势高,取水困难。
(2)山火火源处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消耗殆尽,山火自然熄灭。
(3)危害大。理由:山火导致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被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山区自然环境变化,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或有益处。理由:增加土壤肥力,加速优势物种生长;杀灭害虫,降低森林害虫风险;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更新。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横断山区。横断山区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对助长火势、妨碍灭火两方面的影响来分析说明。助长火势方面,主要是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加上山高坡陡,在山地背风坡会形成焚风效应,助长森林火势。妨碍灭火方面,主要是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机械设备难以进入,而且地势高,山上取水非常困难。第(2)题,可从“倒火”的运动方向以及燃烧发生的必备条件(氧气、可燃物)不足角度分析。第(3)题,危害大的理由主要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减少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方面说明;有益处的理由主要从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虫害、更新生态系统等方面说明。
14.答案(1)连续的降水使坡面物质不稳定;在重力作用下,滑坡体进入河道并堵塞河道;阻止河水下泄,致使被堵塞河道水位迅速上升。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不稳定;地处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坡面物质稳定性差;多山地地形且落差较大;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
(3)危害:堰塞湖形成后可能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堰塞湖溃堤后,湖水会漫溢倾泻,形成洪灾。
措施:组织沿岸及下游可能受影响群众紧急转移;相关水库电站做好预泄腾库准备;加强监测,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疏导和爆破,疏浚河道。
1.该时间段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较弱,夏季风较强
B.副热带高压在华南地区停留时间长
C.全球变暖,降水增加
D.长江流域受热带低压影响时间长
2.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支流众多,地势低平
B.河流含沙量大
C.台风影响,暴雨较多
D.过度围湖造田
(2021·江苏南京调研)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区1990—2020年连续数月冷空气发生频次及各级冷空气发生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地区冷空气发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冷空气等级越高,发生频次越少
B.3月中等强度冷空气发生频次与1月相等
C.一年中寒潮发生频次最多的是11月
D.一年中寒潮发生频次最少的是2月
4.2020年11月下旬,寒潮侵袭该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可能有( )
①春小麦遭受冻害,大面积减产 ②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患者数量增加 ③城市交通流量减少,车速下降
④诱发山体滑坡,掩埋农田和村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是我国2011—2015年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月际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5~7题。
5.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别对应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6.③表示的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区域多分布在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南云贵川地区
C.东北与华北平原
D.东南沿海地区
7.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防御原则和目标、易发区和易发时段、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洪水多发区域的政府有关部门最应当( )
A.加强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
B.对未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
C.加强海塘、堤防、避风港、避风锚地等的建设
D.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堤防等的巡查
下图示意某年日本(北海道岛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降水 D.气温
9.该地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出现的原因是( )
A.受寒潮的影响
B.受副极地低压的影响
C.受台风的影响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下图示意云南境内怒江北段地区泥石流扇分布。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 )
A.岩体破碎 B.地形险峻
C.河流众多 D.降水集中
11.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的主要原因是该处( )
A.地形平缓 B.降水丰沛
C.河网稠密 D.土壤肥沃
12.下列泥石流防范措施,正确的是( )
①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 ②在冲沟中堆放废土废渣 ③泥石流发生时尽快向谷内躲避 ④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21·广东广州三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扑打和砍伐树木制造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图1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图2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
图1
图2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示山区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点倒火”可以灭火的原因。
(3)有人说,山火对森林的危害很大;也有人说,山火对森林也有益处。请选择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堰塞湖是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积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位置见下图)因连续降水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对下游造成了巨大隐患。
(1)描述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区容易形成堰塞湖的自然原因。
(3)指出堰塞湖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专题突破练(六) 自然灾害
1~2.1.B 2.A 解析:第1题,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主要是因为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江淮准静止锋是冷气团与暖气团在长江流域相遇,并且势均力敌、长时间徘徊形成的,A项错误;江淮准静止锋的移动主要受其南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当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滞留在华南地区时,位于其北侧的江淮准静止锋就会长时间在长江流域徘徊,导致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B项正确;全球变暖不一定会导致长江流域降水量增加,C项错误;热带低压所处纬度低,对长江流域影响很小,D项错误。第2题,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来水量大、排泄缓慢,长江中下游地区支流众多,地势低平,洪水排泄不畅,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A项正确;河流含沙量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关系较小,B项错误;台风主要影响东部沿海地区,C项错误;过度围湖造田不属于自然原因,D项错误。
3~4.3.C 4.B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11月份中等强度冷空气发生比例最大,强冷空气发生比例最小,寒潮发生比例介于两者之间,说明等级高,发生频次不一定少,A项错误;1月和3月中等强度冷空气发生的比例相当,但比例不等于频次,不同月份的频次不同,B项错误;图示时期,11月份冷空气发生频次最多,而该月寒潮发生比例约占38%,比其他月份发生比例大,因而推断该月寒潮发生频次应是一年中最多的,C项正确;夏季气温高,一般不会发生寒潮,因此2月并不是一年中寒潮发生频次最少的,D项错误。第4题,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为我国冬小麦主要分布区,且11月份春小麦已经收获,①错误;寒潮侵袭,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患增多,②正确;寒潮侵袭期间,人员外出会减少,交通流量相应下降,同时寒潮会带来雨雪天气,造成道路湿滑,车速下降,③正确;寒潮侵袭,气温大幅下降,岩土中水分冻结,会阻碍山体滑坡,④错误。故选B项。
5~7.5.A 6.D 7.D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灾害①的救助应急响应在我国每个季节都会出现,应为旱灾;灾害②的救助应急响应在夏季占比最大,而我国夏季降水最多,洪涝灾害多,故灾害②应为洪涝;灾害③的救助应急响应集中在夏秋季节,出现时间较灾害②晚,应为台风,故A项正确。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的气象灾害为台风,而我国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第7题,加强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是为了应对冰雪灾害,A项错误;对未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地震灾害,B项错误;加强海塘、堤防、避风港、避风锚地等的建设是沿海地区应对台风灾害的措施,C项错误;洪涝灾害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堤防等的巡查,D项正确。
8~9.8.C 9.D 解析:第8题,该国地形、地质在一年的各个月份几乎没有变化,故A、B两项错误。降水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日本为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崩塌百分率高的月份为降水多的月份,故C项正确。气温与崩塌关系不大,D项错误。第9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崩塌主要与降水有关,8月日本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少,故该地8月崩塌百分率低于6月、7月和9月。
10~12.10.A 11.A 12.C 解析:第10题,据材料可知,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因此该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岩体破碎,有大量泥沙和石块,A项正确;地形险峻、河流众多、降水集中都不属于泥石流扇形成的物质条件,B、C、D三项错误。第11题,据材料可知,该区域地处云南境内怒江北段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而挟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流经沟口处时,地势变平缓,洪流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和石块在沟口堆积,形成泥石流扇,因此泥石流扇处地形平坦,利于聚落的建设,A项正确。第12题,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①正确;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可以挡水挡土,减轻水土流失,④正确;在冲沟中堆放废土废渣增加了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来源,会增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概率,②错误;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尽快向沟谷两侧高地躲避,③错误。故选C项。
13.答案(1)山区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地势高,取水困难。
(2)山火火源处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遇时,可燃物和氧气消耗殆尽,山火自然熄灭。
(3)危害大。理由:山火导致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被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山区自然环境变化,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或有益处。理由:增加土壤肥力,加速优势物种生长;杀灭害虫,降低森林害虫风险;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更新。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横断山区。横断山区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对助长火势、妨碍灭火两方面的影响来分析说明。助长火势方面,主要是地形复杂,风力、风向不定,火势难以预测,加上山高坡陡,在山地背风坡会形成焚风效应,助长森林火势。妨碍灭火方面,主要是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机械设备难以进入,而且地势高,山上取水非常困难。第(2)题,可从“倒火”的运动方向以及燃烧发生的必备条件(氧气、可燃物)不足角度分析。第(3)题,危害大的理由主要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减少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方面说明;有益处的理由主要从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虫害、更新生态系统等方面说明。
14.答案(1)连续的降水使坡面物质不稳定;在重力作用下,滑坡体进入河道并堵塞河道;阻止河水下泄,致使被堵塞河道水位迅速上升。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不稳定;地处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坡面物质稳定性差;多山地地形且落差较大;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
(3)危害:堰塞湖形成后可能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堰塞湖溃堤后,湖水会漫溢倾泻,形成洪灾。
措施:组织沿岸及下游可能受影响群众紧急转移;相关水库电站做好预泄腾库准备;加强监测,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疏导和爆破,疏浚河道。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地理专题突破练6自然灾害
上一篇:2024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地理专题突破练7人口与城镇
下一篇:2024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地理专题突破练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3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320.html
上一篇:2024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地理专题突破练7人口与城镇
下一篇:2024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地理专题突破练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3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