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4地形与地貌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6-1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距今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距今2.3亿年一6 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figure
1.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
A.都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B.都为西北一东南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西北一东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东北一西南走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 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
C.该处地质作用只受内力作用 D.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答案】1.D 2.A
【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故选D,ABC错。
2.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该地貌,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在E岩层形成之后,在F形成之前,可能为1400万年,故A正确,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前,故D错;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故B错,该处地质作用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故C错。故选A。
(2021·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一模)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下图为某玄武岩地貌景观。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figure
3.玄武岩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岩石圈 B.地壳上部 C.上地幔 D.地壳下部
4.塑造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 B.岩浆的喷出和冷凝
C.风化和流水侵蚀 D.沉积和固结成岩
5.根据侵蚀程度的差异,图中不同地貌单元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尖顶山的玄武岩,平顶山的玄武岩,台地的玄武岩
B.台地的玄武岩,尖顶山的玄武岩,平顶山的玄武岩
C.尖顶山的玄武岩,台地的玄武岩,平顶山的玄武岩
D.台地的玄武岩,平顶山的玄武岩,尖顶山的玄武岩
【答案】3.C 4.C 5.A
【解析】3.玄武岩为喷出型岩浆岩,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4.由材料"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可知,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台地、平顶山、尖顶山是在风化和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C正确。图中没有流水堆积地貌,A错误。岩浆的喷出和冷凝属于内力作用,B错误。沉积和固结形成的是沉积岩,D错误。所以选C。
5.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因此图中地貌单元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尖顶山的玄武岩,平顶山的玄武岩,台地的玄武岩, 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面积约225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1156米。 某游客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前往该公园进行徒步、自驾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下图为该游客在公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该景点位于海岸悬崖旁,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被称为分裂苹果岩。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figure
6.组成分裂苹果岩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球表面 B.地壳上部
C.地核下部 D.地幔上部
7.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地壳抬升→球状风化→剥蚀出露→岩体断裂
C.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答案】6.D 7.A
【解析】6.分裂苹果岩为巨型球状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壳深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出露;花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1·辽宁·高三期中)花果山位于连云港市南云台山中麓,主峰玉女峰624.4米,是江苏省最高峰,地层岩性属于右图中的②类岩石。下面左图为玉女峰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8-9小题。
figurefigure
8.图中景观可能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抬升—风化—侵蚀 B.沉积—抬升—侵蚀—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侵蚀—搬运—堆积 D.沉积—岩浆活动—抬升—侵蚀
9.花果山的地质地貌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依据山中的海蚀穴地貌可判断( )
A.海水的性质 B.岩石的类型
C.地壳的升降 D.潮汐的规律
【答案】8.A 9.C
【解析】8.①④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③由沉积物形成,属于沉积岩。所以②为变质岩。该景观属于变质岩,先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之后受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接受外力风化侵蚀,最终形成该景观,所以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抬升-风化-侵蚀,A正确,BCD错,故选A。
9.“山中的海蚀穴”可知,海蚀穴的形成时期,海蚀穴位置受海水侵蚀作用形成,之后由于地壳抬升,海蚀穴所在位置被抬升,所以可以反映地壳的升降,C正确。海蚀穴地貌无法判断海水的性质,A错。岩石的性质以及潮汐的规律通过海蚀穴地貌无法反映,BD错。故选C。
(2021·山东泰安·高三期中)苏州鸡笼山为花岗岩山体。主峰宛如巨大竹笋拔地而起;次峰山巅险峻异常,数块怪石笔立,上面还卧着几块奇石,危如垒木,现称五人撑伞”。下左图为“五人撑伞”景观图,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figurefigure
10.形成“五人撑伞”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B B.C C.D D.E
11.左图中“五人撑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地壳上升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一岩浆喷发一风化侵蚀
C.岩浆喷发一地壳下降一风化堆积 D.岩浆侵入一地壳上升一风化侵蚀
【答案】10.A 11.D
【解析】10.沉积物只能形成沉积岩,所以D为沉积岩。A来自于地幔,所以A为岩浆。岩浆喷出后为喷出型岩浆岩,即为E。B源自岩浆,但并未喷出,所以为侵入型岩浆岩。最后的C为变质岩。无人撑伞的主体为花岗岩,为序号B,故本题选A。
11.花岗岩为侵入岩,所以BC错误。花岗岩若想出漏地表,必须有地壳抬升的过程,所以先有岩浆侵入,后有地壳抬升,后受到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五人撑伞的地貌,D正确,A错误。


(2022·河北保定·高三期末)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如下图,箭头为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figure
12.造成马提尼克岛火山锋分布的主导板块及运动形式是( )
A.加勒比板块间歇性俯冲 B.大西洋板块间歇性俯冲
C.加勒比板块间歇性张裂 D.大西洋板块间歇性张裂
13.火山锋的存在,导致马提尼克岛( )
①面积缩小②平均高度增加③长宽比增大④海岸曲折度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B 13.C
【解析】12.根据材料“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可知,火山锋应位于大西洋板块与加勒比海板块交界处。火山锋是向加勒比板块方向移动的。读图可知,大西洋板块属于洋块,加勒比板块属于陆块部分,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是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运动,由材料“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可知,火山锋形成有三个,中间有停滞。所以应是大西洋板块间歇性俯冲,加勒比海板块被抬升形成三个火山锋。B正确。加勒比板块间歇性俯冲,应是加勒比板块向东移,A错误;板块张裂应是板块向两侧运动,并且形成裂谷或海洋,CD错误。故选B。
13.火山锋的存在,是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移动,使加勒比板块抬升。因此会导致马提尼克岛平均高度增加,长度增加,宽度变小。②③正确;面积不一定缩小,海岸线的曲折度与海浪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有关,抬升中岛屿没有断裂,无法判断海岸曲折度的变化。综上所述,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潜山是指古地质历史时期被新沉积岩所覆盖的基岩凸起,也称古老山头,属于基岩古地貌,其顶部易于形成油气储蔽构造。下图示意非洲北部某地区潜山油气储藏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figure
14.潜山的形成过程是( )
A.基底岩石→构造抬升→下降沉积→风化剥蚀→埋藏成山
B.基底岩石→风化剥蚀→构造抬升→下降沉积→埋藏成山
C.基底岩石→下降沉积→风化剥蚀→构造抬升→埋藏成山
D.基底岩石→构造抬升→风化剥蚀→下降沉积→埋藏成山
15.潜山顶部易于形成油气储藏构造的主要原因是( )
A.顶部呈盆地构造 B.顶部多裂隙孔洞
C.顶部呈波浪起伏 D.顶部多干旱河谷
【答案】14.D 15.B
【解析】14.潜山是理藏在地下的古老山头,因此,潜山的形成过程是先由海洋沉积形成基底基岩,然后,地壳隆起抬升张裂并露出地表,然后被外力风化侵蚀,之后,地壳开始下降海底接受沉积,将原山头理藏在地表地下,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5.读图可知,潜山顶部多为石灰岩层,在古地质时期,古潜山经历构造抬升褶皱挤压、断裂运动以及块体倾斜等过程,加上大气降水的淋滤溶蚀等作用,发育了许多构造裂隙、溶蚀孔洞等多种类型的储集空间,受到上部埋藏密闭影响,可形成多种类型易于储集油气的储藏构造,故选项B正确;该地顶部没有呈现盆地、波浪起伏以及干旱河谷的构造,ACD错误。所以选B。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图示意曲戈河河谷地形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16-17小题。
figure
16.下面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花岗岩 B.乙—卵石层
C.丙—花岗岩 D.丁—砾石层
17.图示区域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沉积——褶皱——侵蚀——沉积—断层 B.褶皱——沉积—侵蚀—一沉积——断层
C.沉积—断层—褶皱——侵蚀——沉积 D.断层—沉积—褶皱——侵蚀—沉积
【答案】16.C 17.A
【解析】16.由图可知,甲是覆盖在地表的沉积层,是卵石层;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甲不可能是花岗岩,A、B错误。丙岩层穿过乙、丁岩层,说明乙、丁岩层形成后,岩浆上升,先后侵入乙、丁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C正确。丁是透水性好的石灰岩,利于地下水渗入温泉,D错误。故选C。
17.由图可知,经外力作用沉积作用先形成乙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力乙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乙岩层上部缺失,说明后来受到了外力侵蚀作用;再后来丁岩层沉积覆盖在乙岩层之上;最后出现断层,地下热水沿断层出露地表,形成温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江苏盐城·一模)读我国东南某地地形地质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
figure
18.下列沿AB线绘制地层剖面图,最可能的是( )
A.figureB.figure
C.figure D.figure
19.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谷为背斜谷 B.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C.茶树最宜在甲处种植 D.乙处最易形成聚落
【答案】18.A 19.D
【解析】18.根据题意,沿AB线绘制地层剖面图,结合地层新老关系可知,C2最老,应该处于最底层,但从图中可知,C2部分出露地表,B项错误。C选项中,根据地层倾斜关系,T3处于地层最底层,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中,E地层比C2新,但却在C2之下,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A项中,地层T3到C2逐渐变老,层层倾斜覆盖,且E和N地层最新,覆盖在C2之上,满足题意,A项正确。故选A。
19.图中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且中部地势较低,应为背斜谷,A项错误;该地为背斜谷,地下水不易储存,河流补给不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项错误;茶树怕涝,宜布局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利于排水,甲地位于河流沿岸,不适宜茶树种植,C项错误;乙处位于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易形成聚落,D项正确。故选D。
(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20-21小题。
figure
20.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21.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比c老②be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③b比c新④be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
A.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20.A 21.D
【解析】2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北侧为河流,所以该地地势整体南高北低,在甲西北方位大致与甲平行的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所以,甲地的小河的流向应与该河流流向相同,为流向东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上覆于c之上,该地为向斜,所以b比c新,③正确,①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可知,沉积岩颗粒越细,沉积环境水深越深,be期间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说明水深逐渐变深,海岸线向陆地前进,④正确,②错误。所以选D。
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1)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64°N,22°W)落幕。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冰岛土地面积100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图1为冰岛地形示意图,图2为雷克雅未克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2-24小题。
figure
       图1                 图2
22.估算北京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距离约( )
A.4000km B.6000km
C.8000km D.10000km
23.冰岛被誉为“冰与火之国”,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海拔高使冰川广布 D.沿岸寒流使冰川广布
24.根据材料推测,冰岛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可能是( )
①种植业 ②渔业 ③畜牧业 ④林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22.C 23.A 24.B
【解析】22.根据雷克雅未克经纬度(64°N,22°W)和北京的经纬度(40°N,116°E),可测算出两地相距大约8000km。故C项正确。
23.读图可知,冰岛纬度高,气温低,最热月均温小于15℃,所以冰川广布。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A正确,B错误;图例显示冰岛海拔不高,C错误;冰岛沿岸为暖流,D错误。故选A。
24.冰岛附近有北海渔场,可发展渔业,②正确;冰岛大部分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有天然草场,可以发展畜牧业,③正确;冰岛纬度高,热量不足,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①错误;林地比重小,不适宜发展林业,④错误。故B项正确。
(2021·四川·树德中学高三期中)构造等高线是利用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原理,用等高线表示地下的某一个岩层顶面或底面的起伏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出地表以下的地质构造状态。如图是我国某地(30°N,104°E)的地下a岩层顶部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图(单位:米,均为海拔高度),图中#1,#2,#3,#4是地质勘探井位置,钻井目标都是地下的a岩层顶部。据此,回答下面25-27小题。
figure
25.图中四处勘探井深度最大的是( )
A.1号井 B.2号井
C.3号井 D.4号井
26.图示地质构造及其地形的成因是( )
A.背斜、碰撞挤压 B.背斜、外力侵蚀
C.向斜、外力侵蚀 D.向斜、碰撞挤压
27.某日,当地日出北京时间为7:20,当地该日的昼长约为:( )
A.9小时20分 B.11小时28分
C.12小时32分 D.14小时40分
【答案】25.C 26.C 27.B
【解析】25.勘探井的深度就是地表海拔与岩层顶部海拔的差值,据此可以依次计算出四个勘探井的深度:1号井10—15米,2号井30—45米,3号井45—60米,4号井5—20米,根据上述数据可知,3号井的深度最大,所以选C。
26.观察构造等高线数值和弯曲情况可知,图中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AB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的形状可判断出图中是山地地形,因此,图中的地形主要是向斜形成之后之后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向斜山,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D错误,C正确。所以选C。
2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的经度为104°E,北京时间为7:20时,当地时间为6:16,当地的昼长=(12-6:16)×2=11小时28分,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地形图,图中岩层轻微褶皱,断层南侧岩层有明显的沉降。完成下面28-29小题。
figure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断层线河流发育 B.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C.据图推测断层发生在褶皱之前 D.曾受到西北—东南方向的水平挤压
29.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依次是( )
A.灰岩、砂页岩、页岩 B.砂页岩、页岩、灰岩
C.页岩、砂页岩、灰岩 D.页岩、灰岩、砂页岩
【答案】28.D 29.C
【解析】2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断层线没有与山谷重合,所以不会沿断层线发育河流,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南部中部地势高、西北部地势低,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断层将褶皱打断,可知,断层发育在褶皱之后,C错误;根据图示岩层水平位移方向可知,该地岩层受到过西北—东南方向的水平挤压,D正确。故选D。
29.根据文字信息可知,断层南侧明显沉降,受外力侵蚀相对较弱,从垂直方向看,褶皱上部保存较好,图中灰岩T两侧的同一岩层P(或C)相隔较远;断层北侧受外力侵蚀相对较多,褶皱只有下部保存较好,图中灰岩T两侧的同一岩层P(或C)相隔较近,由此判断,该褶皱的类型是向斜,因此岩层两翼老、中间新,所以岩层由老到新为:页岩、砂页岩、灰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湖北·高三期末)张家界地貌以石英砂岩峰林称奇,石柱林高大耸立、棱角平直(如图)。石英砂岩的化学性质稳定,具较强的抗蚀性,在挤压作用下,不易变形而多破裂。岩层倾角(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厚度是张家界地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右图为张家界地区地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31-32小题。
figurefigure
30.右图中甲、乙两点之间的构造地貌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31.有利于形成张家界地貌的岩层倾角和厚度是( )
A.倾角大、厚度小 B.倾角小、厚度大
C.倾角大、厚度大 D.倾角小、厚度小
32.关于张家界地貌的峰林与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峰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峰林的岩石类型相同 B.均由流水溶蚀形成
C.两地峰林的植被类型不同 D.都有巨厚的风化壳
【答案】30.C 31.B 32.A
【解析】30.由河流流向可知,沿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地;沿线地层年龄为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31.岩层厚度为峰林提供垂直发育空间,故岩层越厚,越有利于张家界地貌高大耸立的峰林石柱形成;岩层倾角越小,岩层间越不容易发生重力滑动,岩层稳定性较好,有利于峰林发育,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32.张家界地貌为石英砂岩,桂林喀斯特地貌为石灰岩,都为沉积岩类型,A项正确;张家界地貌的石英砂岩化学性质稳定,抗蚀性强,但有较多的破裂,容易产生崩塌,由此形成棱角平直的峰林,桂林喀斯特地貌主要为石灰岩,可溶于水,属于岩溶地貌,B项错误;两地峰林所在地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项错误;两地降水多,峰林坡度大,流水不断侵蚀风化物质,难以产生巨厚的风化壳,D项错误。故选A。
(2022·湖南郴州·二模)某河流为黄河一级支流的上游,该地雨季较短,冬春季节风力尤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漫滩上的沙丘链宽窄、高低呈季芇性变化。图甲示意该河流上游河段。图乙示意该河段某年L日和M日的沙丘链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33-34小题。
figure
33.推测L日和M日分别是( )
A.5月中旬、9月中旬 B.5月中旬、11月中旬
C.6月中旬、9月中旬 D.6月中旬、11月中旬
34.图示沙丘链体积近年逐年增长,原因是该区域( )
A.河流含沙量逐年增加 B.畜牧业导致沙地更疏松
C.植被覆盖率逐年下降 D.降水年际变化大且趋少
【答案】33.C 34.D
【解析】33.读图可知,L日以风力堆积为主,M日以流水搬运为主。风力越大,越有利于堆积体形成,沙丘链体积增大;水流量越大,搬运作用越显著,沙丘链体积减小。图中信息显示该地沙地广布,结合“某河流为黄河一级支流的上游,该地雨季较短,冬春季节风力尤大”可判断,该区域应位于鄂尔多斯高原附近,3、4、5月为春季,7、8月份为雨季。图中信息显示,L日沙丘链体积达到该年度最大,应在春季结束,雨季来临之前的6月中旬;夏季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经过长时间侵蚀搬运,风积物厚度减少,因此M日沙丘链体积接近该年度最小,应在雨季刚刚结束后的9月中旬。故选C。
34.图中信息显示该地沙地广布,结合“某河流为黄河一级支流的上游,该地雨季较短,冬春季节风力尤大”可判断,该区域应位于鄂尔多斯高原附近。则该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向非季风气候区过渡的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少,雨季流水搬运的沙丘沙少,则沙丘链体积逐年增长,D正确。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受季节变化、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影响,不一定逐年变化,AC错误;该地区沙地广布,生态脆弱,随着我国治沙工作的稳步开展以及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植被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水土流失也会相应减弱。沙地是否疏松是由沙土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畜牧业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D。
(2021·四川·石室中学模拟预测)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远远望去,雄伟秀丽,多姿多彩,极为壮观,历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形成(下图示意其形成过程),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据此完成下面35-37小题。
figurefigurefigure
35.该地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依次为(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36.造成峡谷和方山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岩层厚度差异 B.外力侵蚀差异 C.地壳运动差异 D.沉积物质差异
37.该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流水侵蚀②冻蚀作用③暴雨淋溶④风力堆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35.D 36.B 37.A
【解析】35.根据图中信息,丹霞地貌的形成分为成岩、造山、成景三个阶段。成岩阶段红色碎屑堆积,堆积发生在低地,该时期(或之前)地壳运动的整体方向为下降,为图③;造山阶段地壳上升形成山地(高地),为图①;成景阶段主要为外力作用阶段,形成最后的丹霞地貌,为图②。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36.从图中峡谷和方山地貌的区别来看,峡谷和方山属于同类岩石被侵蚀的不同地貌形态,厚度差异小,与地壳运动无关,A、C错误;峡谷成因是河流侵蚀,源于岩石裂缝被流水不断侵蚀形成。峡谷和方山属同一类岩石,沉积物质差异不大,D错误;很明显二者流水侵蚀程度不同,因此成景阶段峡谷和方山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外力侵蚀差异,B正确。所以选B。
37.结合材料”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可知,该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二是温度变化引起的冻蚀作用,①②正确:雨水淋溶是将表层土壤中盐分和养分等淋溶至下层,与丹霞地貌形成无关,③错误:此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以侵蚀为主,没有风力堆积作用,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022·河南郑州·一模)落水洞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的形成。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幕水洞形成过程示意图(上层为黄土层,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好的砂岩展)。据北完成下面38-40小题。
figure
38.该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39.决定图示落水洞发育方向的主导因素是( )
A.风力大小 B.水流速度 C.物质基础 D.地壳运动
40.黄土高原东、西部落水洞发育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西部( )
①年降水量更大②降水更集中③黄土粒度更大④黄土层更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38.C 39.C 40.C
【解析】38.黄土的湿陷作用是落水洞发育的首要因素,土体在坡度较缓的地方,水流的冲蚀作用较弱。土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发生湿陷变形,形成洼地,如图②所示;流水汇集于洼地,汇集于洼地的水流沿垂直的裂缝下渗,流水溶解细小的颗粒并带走,裂缝增大,如图①所示;随着裂缝增大,流水的侵蚀和冲蚀进一步加强,裂缝继续扩大,如图④所示;由于下面的砂岩层不透水,水流到达黄土底部时向水平方向流动,使底部黄土受到浸泡变软,上部的黄土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崩塌,从而形成落水洞,如③所示,故其形成过程为②①④③,C正确,故选C。
39.落水洞主要沿垂直方向发展,其形成主要与黄土的垂直节理和黄土的湿陷性有关,C正确;风力大小不会影响落水洞的发展方向,A错误;水流速度与发展方向关系不大,B错误;地壳运动与其发展形成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C。
40.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更明显,年降水量更多,①错误;西部降水时间短,雨季更集中,降水对黄土的侵蚀作用更强,②正确;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风力沉积有关,西部的黄土颗粒较粗,透水性更强,③正确;黄土层厚,垂直高差大,更容易形成落水洞,④错误,故选C。
2020年,青海省东台吉乃尔湖区一时间火爆全网。这片世界罕见的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湖中,被誉为“中国西部的千岛湖”。完成下面41-42小题。
figure
41.与雅丹地貌成因类似的地理事物是( )
A.千岛湖 B.新月形沙丘 C.冲积扇 D.风蚀城堡
42.图中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 B.湖水入侵-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C.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湖水入侵 D.流水堆积-地壳抬升-湖水入侵-风力侵蚀
【答案】41.D 42.A
【解析】41.由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多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城堡与雅丹地貌一样是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D正确;千岛湖是冰川融水増多,汇入干涸的湖泊形成的,不符合题意,A错误;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地貌,均与题意不符,BC错误。故选D。
42.由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多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而水上雅丹则是风力侵蚀之后湖水入侵后形成。柴达木盆地的水上雅丹先是由湖泊沉积碎屑物质,随青藏高原隆起形成褶皱,气候逐渐干旱,发育雅丹地貌; 随气候变迁,近代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冰川融水増多,汇入干涸的湖泊,故形成水上雅丹;形成过程为:湖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A正确,故选A。
长江源头的干流河段通天河,为典型的料状河道,河谷宽阔且顺直,沙洲和浅滩众多。某研学小组经过一年的调研,发现河道内群体沙洲易受到漫滩水流影响发生横向或斜向切割,使大沙洲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子沙洲。下图分别为水流切割沙洲示意图及本次研学小组拍到的沙洲照片。据此完成下面43-44小题。
figure
43.该河段沙洲切割每年开始于(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44.推断造成沙洲切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沙洲切割的主要形式是( )
A.沙洲两侧水位高低横向切割 B.沙洲两侧河道深浅横向切割
C.沙洲两侧水位高低斜向切割 D.沙洲两侧河道深浅斜向切割
【答案】43.B 44.C
【解析】43.通天河位于青藏高原,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冰雪融水,5月份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水量开始增大,因此沙洲切割每年开始于5月,B正确。1月气温低,无冰雪融化,A错误。7月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很大,切割最严重,C错误。10月气温降低,冰雪融化量减少,D错误。故选B。
44.洪水期水流发生漫滩冲刷,其冲刷以及切割过程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是趋向于沿河道纵向方向的斜向切割(与河流流向大体一致)更为普遍,C正确,A错误。该河段宽阔顺直,说明以流水侧蚀作用为主,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即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由图可知,斜向切割和横向切割的水流均自河流右岸流向左岸,主要原因是受侵蚀作用影响,水流主要向右岸汇聚,使得右岸水位高于左岸(水往低处流),排除BD。故选C。
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发源于黄山山脉,向北流入长江。在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90万年),黄山北麓发生较大幅度的地壳抬升。下图为青弋江的四个发育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5-46小题。
figurefigure
45.推测青弋江发育过程是( )
A.b-c-a-d B.c-b-d-a C.c-b-a-d D.b-c-d-a
46.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流凹凸岸发育持续加强 B.河床沉积物颗粒变粗
C.青弋江河谷出现地堑发育 D.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答案】45.A 46.B
【解析】45.初期,河流由山口向周边流散,在出山口形成洪积扇,此时河流没有一个稳定的河道,辫状特点突出(b);随着气候变湿,降水增多,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河道,周边的辫状支流减少(c);河道稳定后,侧蚀加强,在冲积扇上,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a);最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d),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
46.阶地的形成过程中,正是地壳抬升期,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河流下蚀增强,侧蚀减弱,故凹凸岸不再持续发育,A错误;流速加快,河床沉积物变粗,B正确;地壳抬升,不是断裂下陷形成地堑,C错误;河流径流量减少缺乏依据,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
(2021·重庆南开中学模拟预测)漫水桥是建在河流上面简易的普通桥,多按常年水位设计桥梁标高,洪水时允许水流从桥面漫过。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47-49小题。
figure
47.图示地区的人们发现河水漫过图中桥梁的时间多在每年3-4月。据此推断,导致图中河水漫过桥面的主要水源最可能来自( )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积雪消融 D.湖泊水
48.图中漫水桥的桥梁一般都较低矮,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
A.制造人造的景观 B.便于河流的泄洪
C.降低桥梁的建造成本 D.阻止洪水时人们通行
49.当地居民常喜欢在涨水时到河边钓鱼,但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水流平缓,饵料丰富且易存留食物之地。据图分析图中最适宜垂钓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7.C 48.B 49.D
【解析】47.根据题干信息“人们发现河水漫过图中桥梁的时间多在每年3-4月”,从等高线的高度并结合东北地区可知,3-4月该河主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正确;3-4月降水较少,A错误;图示地区海拔较低,没有冰川融水,B错误;湖泊水补给不会出现峰值,D错误。故选C。
48.由于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全年流量的变率较大,桥梁低矮便于河流的泄洪,B正确;制造人造景观并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A错误;桥梁低矮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C错误;阻止洪水时人们通行也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D错误。故选B。
49.根据题干信息“钓点宜选在水流平缓,饵料丰富且易存留食物之地”可知,钓点应选择在有回水,水流平缓的点位,④地处于凸岸,且河道变宽,有回水,D正确;①位于河流入湖口处,不易存留食物,A错误;②地位于急流处,③位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都较快,不适合垂钓,BC错误。故选D。
(2021·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模拟预测)丹霞地貌的岩石物质基础为红层,其典型形态特征为红色陡崖坡。美国西南部犹他州西南宰恩(Zion)国家公园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公园内岩层有四个不同时期形成的红层,主崖壁宰恩峡谷两侧岩层中以石英砂岩为主,质地均一,以细砂—粉砂为主,不含水平软岩夹层。下图为沿3条不同纬线所做的宰恩峡谷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西侧起点经度相同。读图完成50-52题。
figure
50.宰恩国家公园主崖壁岩石形成期气候特点是( )
A.湿热 B.干热 C.冷湿 D.干冷
51.图中宰恩峡谷中水流方向大致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先西南再东南 D.自东北向西南
52.据图文材料,下列判断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图中主崖壁下部岩层相对软弱 B.在主崖壁上可见较多水平岩槽
C.宰恩峡谷东侧高原面保存完好 D.风蚀是宰恩峡谷主要外力作用
【答案】50.B 51.D 52.A
【解析】50.根据材料,主崖壁岩石为红色岩层,石英砂岩为主,质地均一,以细砂—粉砂为主,不含水平软岩夹层。可以推断其形成时气温较高,CD错误;铁元素氧化成为红色,岩层水平分层不明显;不含水平软岩夹层,说明流水作用不明显,A错误;但是又质地均一,说明具有分选性,因此判断为大范围的风力沉积为主。说明当时气候特点为干热,故选B。
51.根据三条剖面线的南北位置(其中纬度排列不是按照正常南北排列)和宰恩峡谷谷底海拔坐标以及河床形态,可判断流向由北向南;根据峡谷位置变化可得出自东向西流,因此可以判断其流向为东北向西南。故选D。
52.根据材料,该地区典型形态特征为红色陡崖坡,不含水平软岩夹层,可以推测两点:一、地壳抬升作用明显,流水下蚀形成陡崖;二、下部岩层较软,下蚀以后上部岩层断裂崩塌,形成陡崖。故A选项有可能性。由于该地岩层不含水平软弱岩层,因此不存在差异侵蚀形成的水平岩槽,B错。该峡谷两侧高原面都存在明显的地形起伏,因此保存不完好,C错。宰恩峡谷存在明显的海拔差异,因此流水侵蚀更为明显,D错。故选A。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4地形与地貌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197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1971.html

    标签:高考地理地貌地形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