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多种多样的区域同步练习
读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回答1~3题。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丰富
C.光照充足 D.地形平坦
2.从④→③→②→①,反映了( )
A.地势越来越低 B.土壤水分越来越少
C.植被越来越茂盛 D.土壤酸性越来越强
3.①区适合发展的农业为( )
A.河谷农业 B.乳畜业
C.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D.灌溉农业
【答案】1.C 2.B 3.D
【解析】第1题,图中①区域为干旱区,④区域为湿润区,①区域较④区域降水少,光照充足。第2题,从④→③→②→①降水渐少,土壤水分含量越来越少。第3题,①区域主要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线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5.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 B.边界是明确的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A错;区域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而不是自然生成的,B、D错;区域可以有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正确。第5题,甲、乙、丙、丁四区域是按照植被类型划分的,是自然特征,A错;边界具有过渡性质,B错;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但彼此之间特征差异较大,C错,D正确。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回答6~7题。
6.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7.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主体功能区都是独立的空间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主体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D.每个主体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答案】6.A 7.B
【解析】第6题,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第7题,主体功能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饮食文化,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下图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景观一致
C.无具体自然标志 D.圈内地理差异显著
9.国界外的虚线表示( )
A.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
B.现实中无该圈饮食文化地域
C.形成与该圈不同的饮食文化
D.饮食文化传播受政区的限制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图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是依据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划分,有划分指标依据,A错。是由于地域、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与自然景观不一致,B错。划分依据属于人文因素指标,无具体自然标志,C对。圈内地理差异不明显,D错。第9题,国界外的虚线表示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该文化圈不仅分布在国内,A对。现实中相邻国家有该圈饮食文化地域,B错。形成与该圈相同的饮食文化,C错。饮食文化传播不受政区的限制,D错。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
11.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
【答案】10.D 11.D
【解析】三大经济区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交通运输便捷。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改革开放更早。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语言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 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
(1)我国划分出的不同方言区是根据__________划分的,从空间尺度上看,________区空间尺度最大。
(2)我国的汉语方言区的形成与____________关系密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方言区面积广大,语言差别不大;南方方言区面积小,语言繁杂的原因。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答案】(1)人文特征 北方方言
(2)地理环境 北方多平坦开阔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联系方便,便于人们交往、交流,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
(3)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第(1)题,方言区的划分是根据不同地区汉语发音差异划分的,即根据人文特征划分;北方方言区空间尺度最大。第(2)题,由于我国各地地形条件差异大,对交通的影响不同,导致人们交往、交流产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故方言区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第(3)题,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图中①区域较④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丰富
C.光照充足 D.地形平坦
2.从④→③→②→①,反映了( )
A.地势越来越低 B.土壤水分越来越少
C.植被越来越茂盛 D.土壤酸性越来越强
3.①区适合发展的农业为( )
A.河谷农业 B.乳畜业
C.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D.灌溉农业
【答案】1.C 2.B 3.D
【解析】第1题,图中①区域为干旱区,④区域为湿润区,①区域较④区域降水少,光照充足。第2题,从④→③→②→①降水渐少,土壤水分含量越来越少。第3题,①区域主要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线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5.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 B.边界是明确的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A错;区域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而不是自然生成的,B、D错;区域可以有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正确。第5题,甲、乙、丙、丁四区域是按照植被类型划分的,是自然特征,A错;边界具有过渡性质,B错;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但彼此之间特征差异较大,C错,D正确。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回答6~7题。
6.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7.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主体功能区都是独立的空间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主体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D.每个主体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答案】6.A 7.B
【解析】第6题,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第7题,主体功能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饮食文化,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下图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景观一致
C.无具体自然标志 D.圈内地理差异显著
9.国界外的虚线表示( )
A.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
B.现实中无该圈饮食文化地域
C.形成与该圈不同的饮食文化
D.饮食文化传播受政区的限制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图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是依据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划分,有划分指标依据,A错。是由于地域、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与自然景观不一致,B错。划分依据属于人文因素指标,无具体自然标志,C对。圈内地理差异不明显,D错。第9题,国界外的虚线表示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该文化圈不仅分布在国内,A对。现实中相邻国家有该圈饮食文化地域,B错。形成与该圈相同的饮食文化,C错。饮食文化传播不受政区的限制,D错。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
11.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
【答案】10.D 11.D
【解析】三大经济区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交通运输便捷。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改革开放更早。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语言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 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
(1)我国划分出的不同方言区是根据__________划分的,从空间尺度上看,________区空间尺度最大。
(2)我国的汉语方言区的形成与____________关系密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方言区面积广大,语言差别不大;南方方言区面积小,语言繁杂的原因。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答案】(1)人文特征 北方方言
(2)地理环境 北方多平坦开阔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联系方便,便于人们交往、交流,语言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别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
(3)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第(1)题,方言区的划分是根据不同地区汉语发音差异划分的,即根据人文特征划分;北方方言区空间尺度最大。第(2)题,由于我国各地地形条件差异大,对交通的影响不同,导致人们交往、交流产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故方言区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第(3)题,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标题:1.1 多种多样的区域同步练习
上一篇: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练习
下一篇:2023届广东湛江一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007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0076.html
上一篇: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练习
下一篇:2023届广东湛江一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007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