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3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方法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方法
核心知识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
(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
【解析】(1)读图可知,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在低海拔地区没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区针叶林的垂直分布高差小,A、C错误。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的总分布面积占比较小,B正确。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600~800m,而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2200~2400m,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高,D错误。故选B。
(2)黔桂喀斯特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分、热量充足,较低海拔地区本应该为阔叶林,但是由于该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山体异常陡峭,导致水土流失快,水、热等条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A正确,B、D错误。黔桂喀斯特山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C错误。故选A。
(3)读图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高,可以到达海拔2800m左右,而太行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低,只能到达海拔2000m左右,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依然较为充足,可以进行农田耕作,而太行山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较差,不能进行农田耕作,B正确。光照条件、耕作技术和耕种历史对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差异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参考答案】(1)B (2)A (3)B
下图为南迦巴瓦峰(29.5°N,95°E)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自下而上发育了9个垂直自然带,为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题。
(1)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温度B.湿度
C.纬度D.坡度
(2)图中X处缺失的自然带是( )
A.山地温带草原带
B.山地寒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寒温带草甸带
D.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林混交林带
(3)南迦巴瓦峰北坡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更好
B.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更好
C.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更少
D.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更多
【解析】(1)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可知,南迦巴瓦峰自然带植被以森林和灌丛为主,说明湿度(降水)的影响较小,故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温度,A正确,B错误;纬度决定山地自然带的基带种类,对垂直自然带变化影响不大,C错误;坡度不是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A。
(2)南迦巴瓦峰南坡为山地热带、亚热带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该山峰降水丰沛,结合X上下部自然带以及山地垂直自然带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进行分析,X下部自然带为山地准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带,上部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根据植被变化规律推断,X处的自然带为阔叶林向针叶林变化的过渡带,且处于准亚热带向寒温带过渡的地区,因此其自然带应为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林混交林带,D正确。故选D。
(3)考查影响林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林线高低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与水分条件关系不大,B错误。结合南迦巴瓦峰的地理位置进行判断,南迦巴瓦峰南坡即为阳坡和迎风坡,北坡为阴坡且是为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所以同一自然带分布的上限较高,即北坡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南坡,C正确,A、D错误。故选C。
【参考答案】(1)A (2)D (3)C
核心知识
判断角度 | 判断方法 |
热量带 |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 |
南北半球 | “哪低哪半球”,同一自然带哪坡低,就是哪半球 |
纬度高低 |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
海拔高低 |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
阴阳坡 | 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数量多于阴坡自然带数量 |
迎风坡、 背风坡 |
迎风坡雪线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故雪线高) |
强化训练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
(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
【解析】(1)读图可知,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在低海拔地区没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区针叶林的垂直分布高差小,A、C错误。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的总分布面积占比较小,B正确。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600~800m,而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2200~2400m,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高,D错误。故选B。
(2)黔桂喀斯特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分、热量充足,较低海拔地区本应该为阔叶林,但是由于该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山体异常陡峭,导致水土流失快,水、热等条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A正确,B、D错误。黔桂喀斯特山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C错误。故选A。
(3)读图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高,可以到达海拔2800m左右,而太行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低,只能到达海拔2000m左右,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依然较为充足,可以进行农田耕作,而太行山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较差,不能进行农田耕作,B正确。光照条件、耕作技术和耕种历史对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差异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参考答案】(1)B (2)A (3)B
下图为南迦巴瓦峰(29.5°N,95°E)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自下而上发育了9个垂直自然带,为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题。
(1)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温度B.湿度
C.纬度D.坡度
(2)图中X处缺失的自然带是( )
A.山地温带草原带
B.山地寒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寒温带草甸带
D.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林混交林带
(3)南迦巴瓦峰北坡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更好
B.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更好
C.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更少
D.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更多
【解析】(1)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可知,南迦巴瓦峰自然带植被以森林和灌丛为主,说明湿度(降水)的影响较小,故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温度,A正确,B错误;纬度决定山地自然带的基带种类,对垂直自然带变化影响不大,C错误;坡度不是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A。
(2)南迦巴瓦峰南坡为山地热带、亚热带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该山峰降水丰沛,结合X上下部自然带以及山地垂直自然带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进行分析,X下部自然带为山地准亚热带半常绿阔叶林带,上部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根据植被变化规律推断,X处的自然带为阔叶林向针叶林变化的过渡带,且处于准亚热带向寒温带过渡的地区,因此其自然带应为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林混交林带,D正确。故选D。
(3)考查影响林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林线高低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与水分条件关系不大,B错误。结合南迦巴瓦峰的地理位置进行判断,南迦巴瓦峰南坡即为阳坡和迎风坡,北坡为阴坡且是为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所以同一自然带分布的上限较高,即北坡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南坡,C正确,A、D错误。故选C。
【参考答案】(1)A (2)D (3)C
本文标题:探究3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方法
上一篇:探究4 雪线和林线
下一篇:探究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986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9867.html
上一篇:探究4 雪线和林线
下一篇:探究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986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