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新建一中艺体部高二地理周练试题2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2-2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川藏铁路由成都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A.自然带比较单一 B.从东到西年平均气温呈直线下降
  C.跨越了地势的三级阶梯 D.河流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
2.川藏铁路的建设将会()
  A.有利于西藏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B.有利于改善整个青藏高原的交通状况
  C.有利于西藏的环境保护 D.有利于大量的工业进驻西藏
1.D2.A
【解析】1.川藏铁路西部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自然带是高寒荒漠带,垂直地带性较明显,故自然带丰富,故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落差大,气温差异较大,因此从东到西年平均气温并非呈直线下降,故B错误。川藏铁路经过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故C错误;图中长江及其支流、澜沧江等最终注入太平洋,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
2.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连接藏族,便于管理,因此西藏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故A正确;川藏铁路的建设整个青藏高原的交通状况来说,涉及范围较小,不足以改善整个地区,故B排除;川藏铁路的建设工程量大,会一定程度破坏自然环境,故C排除;西藏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不会大量工业进驻,故D排除。因此排除B、C、D,选择A。
【点睛】交通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交通建设项目的直接投资会对增加当地GDP造成有利影响,在极大程度上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其次是道路建成通车后,由于行车条件变好而使客货运输时间大大减少,事故及运输成本降低等也给道路使用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图示意我国某山脉沿43°30’N—线东、西坡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所示的山脉为()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阴山 D.贺兰山
4.图中气温最高地点的海拔高度约()
  A.1800米 B.1500米 C.750米 D.500米
5.影响山脉东西两侧气温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和地理效应是()
  A.海陆位置、夏季风温室效应 B.地形、冬季风焚风效应
  C.纬度位置、冬季风焚风效应 D.地形、夏季风温室效应
3.A4.C5.B
【解析】3.据材料可知,该山脉在43°30’N、120°E附近,为大兴安岭,故选A。
4.在气温最高点画垂线与地形剖面相交,过交点画水平线与右侧海拔坐标相交,显示数值为750米。故选C。
5.图中左侧坐标温度为-15°C左右,此时为冬季,受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冬季风影响,山脉西侧冷气流上升,山脉东侧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焚风效应。故选B。
【点睛】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塔里木盆地,北部为准噶尔盆地。下图示意新疆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天山北部区域()
A.河流都为内流河 B.雪岭云杉横亘半山腰
C.秋季青稞大丰收 D.水汽主要来源于东部
7.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准噶尔盆地()
A.荒漠化程度相对较轻 B.面积较大
C.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D.较为封闭
8.甲地冬季较乙地温暖,最可能是因为()
A.纬度位置较低 B.位于山地迎风坡 C.人类活动频繁 D.山地阻挡冬季风
6.B7.A8.D
【解析】6.天山北侧有缺口,且北坡为迎风坡,半山腰处抬升来自西部大西洋、北部北冰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水分较为充足,雪岭云杉横亘半山腰,B正确,D错误;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是外流河,A错误;青稞主要在西藏地区种植,C错误。故选B。
7.受天山影响,准噶尔盆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较塔里木盆地多,荒漠化程度相对较轻,A正确;准噶尔盆地面积较塔里木盆地小,且地形较为开阔,BD错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C错误。故选A。
8.乙地位于荒漠地区,周围无高大的山脉阻挡,而甲地位于天山南侧,冬季天山能够阻挡寒冷的西北季风,使其较乙地温暖,B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纬度差异较小,A错误;甲乙两地均人类活动较少,C错误。故选D。
【点睛】冷气流的迎风坡气温低,背风坡气温高。

下图是“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①处()
A.为喜马拉雅山 B.在亚欧板块内
C.其冰川属于大陆冰川 D.其南坡降水贫乏
10.图中②处为某大盆地,该盆地()
A.位于东部季风区 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 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9.A10.B
【解析】9.根据祁连山、格尔木和拉萨的分布可知,①位于拉萨以南,拉萨以南的高山应为喜马拉雅山,其冰川属于山岳冰川,A正确,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错误;喜马拉雅山夏季时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是迎风坡,降水多,D错误。故选A。
10.读图可知,②盆地位于祁连山以南,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不属于东部季风区,A错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降水较少,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正确;有青藏铁路经过,且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CD错误。故选B。
【点睛】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面积约24万平方公公里。内陆盛产铁矿、铜矿、锡矿、盐矿等多种矿物,故被称作“聚宝盆”。

读我国某区域(图中阴影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区域()
A.年降水量接近800mm B.地处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
C.年平均气温接近0℃ D.是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的分水岭
12.该区域物种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湿地广布 ②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生物交错带
③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该区域南北两侧()
A.气候类型相同 B.作物熟制相同 C.河流补给来源相同 D.植被类型相同
11.A12.C13.C

【解析】11.首先利用经纬度确定地区的位置。从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为秦岭,年降水量接近800m,A正确;该区为东西走向,东西跨度很大,不可能是阶梯的过渡地带,B错;秦岭1月平均气温接近0℃,不是年平均气温接近0℃,C错;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河流域的分水龄,D错。故选A。
12.区域物种丰富、植被类型复杂说明自然带比较丰富,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生物交错带,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自然带丰富,②③正确;该地为山地,地势崎岖,湿地不多,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小,①④错。故选C。
13.秦岭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不相同,A错;作物熟制不同,南侧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北侧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B错;河流补给来源相同,都以雨水补给为主,C正确;植被类型不相同,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侧为亚热带常绿林,D错。故选C。
【点睛】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每年9月,副热带高压南移,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秋雨”现象。下图为我国大陆2017年9月23日的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最可能形成“秋雨”的地区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5.关于图中“副热带高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其成因主要是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
③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④受其影响使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A15.C

【解析】14.由材料可知,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秋雨”现象,结合所学大气运动(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知识可知,说明形成“秋雨”现象的地区气压较低。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只有甲地处于低压区域,甲地的西北和东南方向气压均较高,最可能形成“秋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副热带高压”主要是动力成因,①错误;该气压带与南下冷气流相遇形成降水,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它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②③正确;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北方的反气旋天气,并非“副热带高压”的作用,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等压面图中,风由高空区流向低压区,具体的风向判断要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北半球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其中高空垂直偏转;南半球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其中高空垂直偏转。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C.盆地③④均位于三山夹两盆的省区 D.盆地①位于最东面
17.盆地①和盆地②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盆地①和盆地②内能源资源丰富,但种类差异大
B.都属于外流区域,都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
C.两地所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作用差异大
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①以流水作用为主,②以风力作用为主
16.B17.C
【解析】16.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得,①所示的是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②所示的是四川盆地,③所示的是塔里木盆地,④所示的是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我国的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故A错误。四大盆地中只有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季风区,故B正确;三山夹两盆为新疆,④柴达木盆地在青海,故C错误;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的最西北地区,故D错误。因此排除A、C、D,选B。
17.盆地①和盆地②相比较,盆地①生态林以防风沙危害为主,盆地②生态林以保持水土为主,二者生态功能巨大,故C正确;盆地①和盆地②内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种类差异不大,故A错误;盆地①属于内流区域,盆地②属于外流区域,B错。盆地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风力作用为主,盆地②以流水作用为主,D错。因此排除A、B、D,选择C。
【点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豆腐多由黄豆制成,但以大兴安岭为界,大兴安岭以西A区域豆腐多由鲜牛奶制成,其风味独特,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时当干粮,既能解渴又能充饥;而大兴安岭东侧的B区域豆腐多为豆制,质地松软,保鲜期短,两种豆腐具有许多相似的制作环节。下图为大兴安岭区域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A、B两区域豆腐制作方法大致相似,说明两地()
A.不存在农业、经济联系 B.文化属性相同
C.农业发展方向大致相同 D.农业文化具有交流性
19.图中有关A区域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湿润区与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B.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C.历史上农业生产类型易转换 D.冬春季节大风天气较多
18.D19.A
【解析】18.大兴安岭以西年降水量小于400mm,降水少,是我国的主要牧区;而大兴安岭以东在农业生产上以种植业为主,两地农业发展方向不同,C错误;两地豆腐制作方法有差异但也存在许多相同环节,说明两地文化具有差异性,同时也具有交流性,故两区域在发展上具有生产、生活上的联系,AB错误,D正确。故选D。
19.图示A区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上,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A错误,符合题意;农牧交错带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域,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较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农牧交错带历史上受气候干湿交替的影响,农业出现牧区和耕作区交替转换的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农牧交错带春季风沙天气较多,D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描述错误的选项,故选A。
【点睛】根据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中国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下图是“三沙市永兴岛区域图”。三沙地理位置特殊,长期以来蔬菜无法种植,近年来,永兴岛农民在大棚中采用水培、无土栽培技术,成功实现蔬菜种植。由于岛上水资源短缺,用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大多数岛屿属于
A.珊瑚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冲积岛
21.永兴岛农民采用大棚种植蔬菜的原因是
A.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气温 B.减少病虫害
C.增加吸收太阳辐射量 D.便于调节棚内温度
22.永兴岛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 B.降水少
C.温度高,蒸发量大 D.水资源浪费严重
20.A21.D22.A
【解析】1.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主要是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岛屿面积大多较小,海拔较低;位于南海,纬度低,海水温度高。珊瑚岛是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一般分布在热带海洋中,面积较小,海拔较低。因此判断多为珊瑚岛,故A正确。大陆岛一般面积较大;图中菲律宾、台湾岛等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活动,而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位于板块内部,火山活动少,而且火山岛一般海拔较高;冲积岛是陆地的河流夹带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海上陆地,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故B、C、D错误。
2.A、永兴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不需建设大棚提高气温,A错误;
B、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从培育良种等科技手段方面着手,大棚种植蔬菜不能减少病虫害,B错;
C、大棚中太阳辐射量较露天少,C错误;
D、永兴岛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大棚内温度过高时,可通过喷雾、风扇等设备降温,D正确。
故选D。
3.永兴岛属珊瑚岛,面积狭小、河流短小、地表储水能力较弱,因此水资源贫乏,故A正确。永兴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周围被海包围且陆地面积小,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雨量充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当地水资源短缺,因此水资源浪费严重不符合事实,故B、C、D错误。
【点睛】本题以三沙市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岛屿的类型及特点、三沙市的气候类型等知识,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图示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1)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
(2)A地为____盆地,分析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____。(6分)
(3)归纳太阳能的主要优点,并简析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自然优势(8分)
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 柴达木 高原内陆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3)优点:能量大;分布广泛;清洁能源;可再生。
新疆优势: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戈壁荒漠面积广,土地成本低。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太阳能开发的区位条件,卫星发射场的自然区位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太阳辐射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根据等值线数值变化判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由经纬度可知,A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且深居内陆,周围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多,太阳能丰富。
(3)太阳能的主要优点:能量巨大、分布范围广、清洁、可再生、无污染。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少,遮挡少,戈壁荒漠面积广,租金低,有大面积可利用土地,土地成本低。

24.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
(2)试分析渭河河道淤积严重的自然原因。(6分)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请提出合理的对策。(6分)
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南侧支流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水流急侵蚀能力强,易带来泥沙。北岸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渭河流域地势相对平坦,流速缓慢,泥沙沉积。
(3)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
【解析】本题主要以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为背景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涉及水文特征描述、水土流失原因、水资源短缺治理措施等问题,结合黄土高原区域环境特征进行分析,难度较低。
【详解】(1)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流量和汛期是由补给水源决定的,抓住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可以得出年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较小的答案;流经渭河平原,可以得出流速稳定答案;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率决定的,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较大。结冰期是冬季气温影响的,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
(2)河流淤积严重的自然原因分析,要求从南北侧支流说明;这里要结合两侧支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进行分析。北部流经黄土高原,是主要的泥沙来源,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暴雨时节,冲刷能力强。南部是发源于秦岭,由于落差大,流速快,冲刷能力强,易带来泥沙。南北两侧的泥沙进入河道后,由于渭河流域落差较小,泥沙易沉积在河道中,导致淤积严重。
(3)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有:沿渭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等。因此治理对策要结合原因进行解答,一方面注意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流域统一分配与调度,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号召节约用水;另一方面结合水污染的角度,应加强水质监测,污水达标排放或净化后重复利用等。

  本文标题:新建一中艺体部高二地理周练试题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918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9182.html

    标签:地理周练试题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