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温差/高差的计算、热岛效应、城郊风
知识点
- 高差的计算
①确定两点间的等高线数量n;
②确定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d;
③计算最小值=(n-1)×d,最大值=(n+1)×d,即最小值<高差H<最大值。
温差的计算,也是如此,指只是替换为等温线、等温距、温差。
如下图所示,A、B两点间共有4条等高线,等高距为50m,则两点间的高差:(4-1)×50<H<(4+1)×50,即150m<H<250m。
图1 高差的计算
例题
某城市8日(多云)9:00到9日(晴)18:00,从市中心向南、向北的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6~8题。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 4℃
B. 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 8日16时左右
B. 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 9日18时左右
答案:C、B、B精讲精析:(1)计算最大温差。①图中中间13℃和9℃之间,间隔了一条等温线,因此该条等温线是11℃,即可知图中相邻等温线的“等温距”是2℃,依次标出各条等温线的温度;②因此,图中温度最高的为21℃~23℃(图中绿色五角星),温度最低为5℃~7℃(图中蓝色五角星),二者中间间隔了8条等温线,等温距为2℃,因此二者的温度差范围为:(8-1)×2~(8+1)×2,即为14℃~18℃(不包含14和18),因此选项C正确。
(2)分析气温的变化。①图中左侧为8日(多云),右侧为9日(晴天),因此多云的最高值(>19℃)小于晴天(>21℃),选项A错误;②等温线越稠密,气温变化越大,图中右侧白天(晴天)等温线更稠密,因此气温变化更强烈,选项B正确;③正午为12:00,从图中可以看出,左侧和右侧都是15:00温度最高,因此正午—15:00—午夜,气温较低—最高—较低,并不是逐渐降低,选项C错误;④等温线越稀疏,气温变化越小。图中左侧(多云)的白天更稀疏,右侧(晴天)的夜晚更稠密,即多云的白天、晴天的夜晚气温变化平缓(即晴天的白天,气温变化较大),选项D错误。
(3)分析热岛效应。①热岛效应,即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二者存在温差。当温差最大时,热岛效应最强;②从图中可以看出,8日22:00市中心为13℃~15℃,郊区为9℃~11℃,中间间隔了两条等温线,即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强,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中,市中心和郊区间隔的等温线分别为:0、1、1)。
总结
-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指的是由于人工发热、水泥沥青路面的增加,导致城市”高温化“。
其中,城市升温快、降温快,而郊区升温慢降温慢,因此二者产生了温度差,形成了热力环流:
①城市风:城区的温度较高,空气受热上升,在高空聚聚形成高压区,并向两侧的郊区流动,便形成了从城市流向郊区的风,即为城市风;
②郊区风:城区空气受热上升后,近地表地区空气稀薄,气压较低。因此郊区的空气流动过来,进行补充,形成了从郊区流向城市的风,即为郊区风。
图2 城市风、郊区风示意图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温差/高差的计算、热岛效应、城郊风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晨昏线、昼长、北美洲/巴西的气候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河流流向、山区立体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6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638.html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晨昏线、昼长、北美洲/巴西的气候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河流流向、山区立体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6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