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1 等高线
一、考点说明
掌握等高线基本知识及实际运用。
二、考点透视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B.
C.
D.
三、考点突破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A.210米 B.245米 C.280米 D.315米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D.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4.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5.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可能为450米
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问题。
A.朝阳峰位于甲城镇的西北方向
B.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600米
C.该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D.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
7.若仅考虑地形图中四个村镇光照条件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与①处相比,在②处修建水坝的明显优势是
A.库容大 B.移民少 C.工程量小 D.淹没耕地少
2013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减灾防灾安全预警系统在我国灾害防治中的成功应用,对我国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地质灾害点的全覆盖。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A.MN B.PQ C.MQ D.NP
10.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000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
A.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 B.实时发布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减灾
C.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水库是良好的钓鱼场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水质优劣 B.水温高低 C.水底地形 D.水位涨落
15.夏至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地区
A.最高处海拔840米 B.河流先流向西北再流向西
C.乙村耕地面积较甲村大 D.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
17.①②③④四地中
A.①地发生山洪的几率最大 B.②地可以看到山峰和乙村
C.③地能欣赏到壮观的瀑布 D.④地最适合夏季夜晚露营
18.若有攀岩爱好者准备带轻质绳去陡崖处攀岩,合适的绳长最接近
A.200米 B.305米 C.410米 D.500米
下图为我国某校地理社团组织学生绘制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建筑物最终布局在甲地而不在乙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坡向 D.植被
20.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B.
C.
D.
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实地考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小明同学沿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A.
B.
C.
D.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华北某山区古村落进行研学旅行。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下图示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8米 B.38米 C.58米 D.78米
24.推测该古村落的景观特点是
A.依山修建,南高北低
B.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
C.道路宽阔,石材铺设
D.房屋南北置窗,大小一致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 km处 B.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 m
C.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 D.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
26.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
B.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
C.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
D.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答案】1.D2.B
【解析】1.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一侧,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
2.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B。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选项C错误。
【答案】1.B
2.C
【解析】
1.图示等高距是50米,甲地海拔550-600米,图中急流段高差为40m,乙地海拔300-310米;两地高差是240-300米,所以图中甲与乙地最小高差接近240米,故选B。
2.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A错误;山顶处没有悬崖,B错误;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所以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漂流者向西漂去,C正确;最低处位于湖泊不是丙,D错误;故选C。
【答案】
3.A
4.C
5.B
【解析】
3.阅读地图,该图为指向标地图,依据等高线特征和指向标判别方向,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方向流,故A正确,BCD错误。
4.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区域东面临海,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阅读地图,甲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A错误;乙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B错误;丙村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故C正确;丁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错误;故选C。
5.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海拔在500米以上,故A错误;图中陡崖高度海拔在200--600米之间,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故B正确;图中陡崖顶部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直视丙村,故C错误;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丁村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约为400米,故D错误;故选B。
【答案】
6.D
7.C
8.A
【解析】
本题组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难度一般。
6.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甲城镇位于朝阳峰的正东方向,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200m,最高处为朝阳峰,高度在1300m-1500m之间;最低处为东部乙地附近,在100m-300m之间,可计算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400m,故B项错误。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地区地势为中部和东部低,南北和西部高,故C项错误。同幅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地势越陡。图中③处等高线较④处更为密集,即其地势更陡,由此可知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选D。
7.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位于区域中间的甲地地势较低,光照条件较差;乙地和丁地的南部和西南地势都较高,会长时间遮挡两地光照;地势较高的丙地东部、南部和西部都无遮挡,具有较好的光照条件。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ABD错误。综上所述,选C。
8.读图分析可知,①②两地皆位于山地喇叭口,都对施工有利;距离城镇距离相当,在移民和对耕地的影响上差别不大;但②地库容明显大于①地,这是其可建坝的显著优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BCD错误。综上所述,选A。
【答案】
9.C
10.C
11.A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地理信息技术。
9.据图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00 m,M(600 m~700 m)、N(300 m~400 m)、P(200 m~300 m)、Q(200 m~300 m),所以MQ之间的高差最大。故选C。
10.据图可知: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 km左右;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形。故选C。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的功能,所以A正确;而B、C、D叙述的都是GIS的功能。故选A。
【答案】
12.A
13.D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2.太阳从东边升起,③、④两地位于山的西坡,受山地影响看到日出较晚,②地在最东,但地势低,视线受东部丘顶的遮挡;①地地势高,应是最早看到日出的。选A正确。
13.①地位于主峰上,不可能拍摄到主峰的全景照片;②地受到中间缓坡的阻挡,不能拍摄到主峰;③地位于主峰的山麓陡坡下,也不适合拍摄以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故选D项。
【答案】
14.B
15.D
【解析】
该题考查综合思维,学生需结合生活知识和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1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实质是根据鱼的习性进行垂钓的原则。春天钓浅滩是指早仲春时阳光明媚,上下水层温差较大,鱼儿到浅滩处取暖而形成的一种节气性规律;夏钓潭是由于盛夏上层水温超过淡水鱼适温,鱼类逃热趋凉,喜欢待在深水区;秋钓阴是因为一般初秋时节沿袭夏季气候条件,气温较高,鱼喜欢待在阴凉处,形成固定的规律性;冬钓阳是由于冬天气温较低,鱼都喜欢在水的阳面晒太阳,所以冬天选择阳光直射的水面钓鱼。据此可知,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水温的高低,故正确答案选择B。
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夏至日傍晚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粼粼,说明垂钓者站在与太阳相对的方向,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夏至日傍晚日落方位为西北方,因此该地可能位于东南方,对应图中的丁地。故正确答案选择D。
【答案】
16.D
17.B
18.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
1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海拔在900-1000米,A错;由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得知,图示河流先流向东,再流向东南,B错;乙村的海拔在400-500米的范围内,且坡度较陡,耕地面积应比甲村小,C错;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图中显示该区域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D正确。
17.①地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发生山洪的几率小,A错;②地是平缓的山脊,可以看到更高处的山峰和无阻挡物相隔的乙村,B正确;陡崖的上方没有河流,在③地不会形成瀑布,C错;④地距河流较近,夏季可能暴发山洪,不适合露营,D错误。
18.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计算公式(n-1)d≤ΔH<(n+1)d可知(n为等高线相交的条数,d为等高距),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400米,应选择略大于最大值的绳长,C正确。
【答案】19.C20.D
【解析】19.读“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根据指北针可以判断,甲位于向阳地带,乙处地势东高西低,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坡向。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C正确;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D错误。故选C。
20.在山区,建筑物应该选址在坡度平缓的区域,不可能建设在坡度大的区域,C错误;图中从N到建筑物与M之间的连线中,N处与建筑物之间的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建筑物到M处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所以从N不可能看到M点,A错误;且建筑物海拔较低,B图建筑物海拔太高,不符合题意,B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21.D2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1.防火瞭望塔的选址一般从山峰或者山丘选址,且瞭望范围最大的点,应为各点中海拔最高的点。①的海拔为300<①<400,②的海拔为700<②<800,或者400<②<500,但是因为是防火瞭望的选址之一,该地的海拔应该较高,故②的海拔为700<②<800。③的海拔为400<③<500,④的海拔为700<④<800,且④位于山峰附近,故海拔最高的点为④,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22.根据a—b剖面线起点a海拔为300~400米,终点b海拔300~400米,最高点海拔700~800米,最低点海拔在河流附近200~300米,结合沿线地形类型判断,正确的地形剖面图为A,最高点与b之间有河流,B没有显示,C河流位置错误,D最高点和最低点错误,故BCD均错误。
【答案】23.C2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计算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23.地图可知,图示区域海拔最高为670-690米之间,海拔最低处海拔在630-650米之间,相对高差为20-60米之间,最大高差为58米,故选C。
24.地图可知,图示村落,沿河谷修建的北高南低,A错。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组织紧凑,B对。村落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利于防寒采光,D错。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依阳坡层层抬高,道路狭窄,C错。故选B。
【答案】25.C26.A
【解析】25.根据指向标可知,龙山位于虎山的正北方,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知,龙山海拔介于900~1 000 m,虎山海拔也介于900~1 000 m,故两山的相对高度不会高于100 m,B错误;该地位于我国,故山地的南坡为向阳坡,C正确;图示区域的最低点位于白水河的下游,D错误。
26.甲村的污水进入白水河后应该向下游流,不会逆流至乙村,A正确;根据指向标可知,白水河的干流大体自东向西流,B错误;虎山和桥梁之间的山坡为凹坡,不会遮挡视线,C错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某地区,海拔也不太高,因此河流的水源不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D错误。
掌握等高线基本知识及实际运用。
二、考点透视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C.


三、考点突破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A.210米 B.245米 C.280米 D.315米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D.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4.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5.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可能为450米
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问题。
A.朝阳峰位于甲城镇的西北方向
B.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600米
C.该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D.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
7.若仅考虑地形图中四个村镇光照条件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与①处相比,在②处修建水坝的明显优势是
A.库容大 B.移民少 C.工程量小 D.淹没耕地少
2013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减灾防灾安全预警系统在我国灾害防治中的成功应用,对我国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地质灾害点的全覆盖。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A.MN B.PQ C.MQ D.NP
10.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000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
A.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 B.实时发布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减灾
C.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水库是良好的钓鱼场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水质优劣 B.水温高低 C.水底地形 D.水位涨落
15.夏至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地区
A.最高处海拔840米 B.河流先流向西北再流向西
C.乙村耕地面积较甲村大 D.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
17.①②③④四地中
A.①地发生山洪的几率最大 B.②地可以看到山峰和乙村
C.③地能欣赏到壮观的瀑布 D.④地最适合夏季夜晚露营
18.若有攀岩爱好者准备带轻质绳去陡崖处攀岩,合适的绳长最接近
A.200米 B.305米 C.410米 D.500米
下图为我国某校地理社团组织学生绘制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建筑物最终布局在甲地而不在乙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坡向 D.植被
20.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实地考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小明同学沿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A.


C.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华北某山区古村落进行研学旅行。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下图示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8米 B.38米 C.58米 D.78米
24.推测该古村落的景观特点是
A.依山修建,南高北低
B.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
C.道路宽阔,石材铺设
D.房屋南北置窗,大小一致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 km处 B.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 m
C.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 D.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
26.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
B.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
C.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
D.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答案】1.D2.B
【解析】1.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一侧,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
2.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B。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选项C错误。
【答案】1.B
2.C
【解析】
1.图示等高距是50米,甲地海拔550-600米,图中急流段高差为40m,乙地海拔300-310米;两地高差是240-300米,所以图中甲与乙地最小高差接近240米,故选B。
2.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A错误;山顶处没有悬崖,B错误;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所以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漂流者向西漂去,C正确;最低处位于湖泊不是丙,D错误;故选C。
【答案】
3.A
4.C
5.B
【解析】
3.阅读地图,该图为指向标地图,依据等高线特征和指向标判别方向,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方向流,故A正确,BCD错误。
4.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区域东面临海,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阅读地图,甲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A错误;乙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B错误;丙村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故C正确;丁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错误;故选C。
5.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海拔在500米以上,故A错误;图中陡崖高度海拔在200--600米之间,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故B正确;图中陡崖顶部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直视丙村,故C错误;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丁村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约为400米,故D错误;故选B。
【答案】
6.D
7.C
8.A
【解析】
本题组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难度一般。
6.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甲城镇位于朝阳峰的正东方向,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200m,最高处为朝阳峰,高度在1300m-1500m之间;最低处为东部乙地附近,在100m-300m之间,可计算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400m,故B项错误。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地区地势为中部和东部低,南北和西部高,故C项错误。同幅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地势越陡。图中③处等高线较④处更为密集,即其地势更陡,由此可知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选D。
7.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位于区域中间的甲地地势较低,光照条件较差;乙地和丁地的南部和西南地势都较高,会长时间遮挡两地光照;地势较高的丙地东部、南部和西部都无遮挡,具有较好的光照条件。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ABD错误。综上所述,选C。
8.读图分析可知,①②两地皆位于山地喇叭口,都对施工有利;距离城镇距离相当,在移民和对耕地的影响上差别不大;但②地库容明显大于①地,这是其可建坝的显著优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BCD错误。综上所述,选A。
【答案】
9.C
10.C
11.A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地理信息技术。
9.据图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00 m,M(600 m~700 m)、N(300 m~400 m)、P(200 m~300 m)、Q(200 m~300 m),所以MQ之间的高差最大。故选C。
10.据图可知: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 km左右;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形。故选C。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的功能,所以A正确;而B、C、D叙述的都是GIS的功能。故选A。
【答案】
12.A
13.D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2.太阳从东边升起,③、④两地位于山的西坡,受山地影响看到日出较晚,②地在最东,但地势低,视线受东部丘顶的遮挡;①地地势高,应是最早看到日出的。选A正确。
13.①地位于主峰上,不可能拍摄到主峰的全景照片;②地受到中间缓坡的阻挡,不能拍摄到主峰;③地位于主峰的山麓陡坡下,也不适合拍摄以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故选D项。
【答案】
14.B
15.D
【解析】
该题考查综合思维,学生需结合生活知识和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1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实质是根据鱼的习性进行垂钓的原则。春天钓浅滩是指早仲春时阳光明媚,上下水层温差较大,鱼儿到浅滩处取暖而形成的一种节气性规律;夏钓潭是由于盛夏上层水温超过淡水鱼适温,鱼类逃热趋凉,喜欢待在深水区;秋钓阴是因为一般初秋时节沿袭夏季气候条件,气温较高,鱼喜欢待在阴凉处,形成固定的规律性;冬钓阳是由于冬天气温较低,鱼都喜欢在水的阳面晒太阳,所以冬天选择阳光直射的水面钓鱼。据此可知,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水温的高低,故正确答案选择B。
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夏至日傍晚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粼粼,说明垂钓者站在与太阳相对的方向,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夏至日傍晚日落方位为西北方,因此该地可能位于东南方,对应图中的丁地。故正确答案选择D。
【答案】
16.D
17.B
18.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
1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海拔在900-1000米,A错;由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得知,图示河流先流向东,再流向东南,B错;乙村的海拔在400-500米的范围内,且坡度较陡,耕地面积应比甲村小,C错;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图中显示该区域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D正确。
17.①地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发生山洪的几率小,A错;②地是平缓的山脊,可以看到更高处的山峰和无阻挡物相隔的乙村,B正确;陡崖的上方没有河流,在③地不会形成瀑布,C错;④地距河流较近,夏季可能暴发山洪,不适合露营,D错误。
18.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计算公式(n-1)d≤ΔH<(n+1)d可知(n为等高线相交的条数,d为等高距),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400米,应选择略大于最大值的绳长,C正确。
【答案】19.C20.D
【解析】19.读“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根据指北针可以判断,甲位于向阳地带,乙处地势东高西低,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坡向。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C正确;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D错误。故选C。
20.在山区,建筑物应该选址在坡度平缓的区域,不可能建设在坡度大的区域,C错误;图中从N到建筑物与M之间的连线中,N处与建筑物之间的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建筑物到M处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所以从N不可能看到M点,A错误;且建筑物海拔较低,B图建筑物海拔太高,不符合题意,B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21.D2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1.防火瞭望塔的选址一般从山峰或者山丘选址,且瞭望范围最大的点,应为各点中海拔最高的点。①的海拔为300<①<400,②的海拔为700<②<800,或者400<②<500,但是因为是防火瞭望的选址之一,该地的海拔应该较高,故②的海拔为700<②<800。③的海拔为400<③<500,④的海拔为700<④<800,且④位于山峰附近,故海拔最高的点为④,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22.根据a—b剖面线起点a海拔为300~400米,终点b海拔300~400米,最高点海拔700~800米,最低点海拔在河流附近200~300米,结合沿线地形类型判断,正确的地形剖面图为A,最高点与b之间有河流,B没有显示,C河流位置错误,D最高点和最低点错误,故BCD均错误。
【答案】23.C2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计算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23.地图可知,图示区域海拔最高为670-690米之间,海拔最低处海拔在630-650米之间,相对高差为20-60米之间,最大高差为58米,故选C。
24.地图可知,图示村落,沿河谷修建的北高南低,A错。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组织紧凑,B对。村落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利于防寒采光,D错。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依阳坡层层抬高,道路狭窄,C错。故选B。
【答案】25.C26.A
【解析】25.根据指向标可知,龙山位于虎山的正北方,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知,龙山海拔介于900~1 000 m,虎山海拔也介于900~1 000 m,故两山的相对高度不会高于100 m,B错误;该地位于我国,故山地的南坡为向阳坡,C正确;图示区域的最低点位于白水河的下游,D错误。
26.甲村的污水进入白水河后应该向下游流,不会逆流至乙村,A正确;根据指向标可知,白水河的干流大体自东向西流,B错误;虎山和桥梁之间的山坡为凹坡,不会遮挡视线,C错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某地区,海拔也不太高,因此河流的水源不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D错误。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1 等高线
上一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2 地球运动
下一篇: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445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4458.html
上一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系列之疯狂专练2 地球运动
下一篇: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445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