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共建地理周练试题9
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海平面的高程。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一年内的水位过程线。据此完成1~3题。
A.松嫩平原
B.黄土高原
C.闽南三角洲
D.江淮平原
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位过程线可知,该河流有春汛、夏汛,且水面海拔约20 m,故最可能在东北地区,春汛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以降水补给为主。故A项正确。
2.该河流能够在水位较低时始终保持一定的流量,主要依靠
A.降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答案 D
解析 枯水期水位较低,但始终能够保持一定的水量,得益于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具有全年稳定的特点,故D项正确。
3.该河流水位过程线中的“历时曲线”的含义最可能是
A.退水到某一水位需要的时间
B.一年中高于某一水位的总天数
C.涨水到某一水位需要的时间
D.一年中低于某一水位的总天数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随着水位的降低,历时曲线的天数在增多,故推测“历时曲线”的含义最可能为一年中高于某一水位的天数的累积。水位越高,高于该水位的天数越短。故B项正确。
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 713 m)多年8月1日至9月29日逐日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4~6题。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气温
答案 D
解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该河流上游海拔较高,逐日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可判断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径流受气温影响大,故D项正确。
5.与8月份相比,9月份该水文站逐日径流量涨落幅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A.蒸发量增加
B.下渗量增加
C.降雪量增加
D.地面反射率降低
答案 C
解析 9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高山冰雪融水逐渐减少,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9月份降雪量增加,冰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消融明显减弱,致使径流量锐减,故C项正确。
6.在河流补给水量稳定的情况下,柳泉沟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可能导致北大河
A.地表径流量相对减少
B.两侧地下径流量减少
C.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河流结冰期逐渐延长
答案 A
解析 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增多,地表径流量相对减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A项正确,C项错误;下渗增多,地下径流量增加,B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低与河流结冰期延长与否关系不大,D项错误。
奥里诺科河(下图)是南美洲重要的河流,全年水位变化大,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湿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甲河段一年有两次沙峰。汛期时河水倒灌进入乙支流。据此完成7~8题。
A.汛期乙支流与干流比降增大
B.下游水量大,流速快
C.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干流顶托
D.下游干流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 C
解析 汛期时,气压带、风带北移,该流域下游(干流)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大,降水量大,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使干流排水不畅,且对支流有顶托作用,倒灌入乙支流,B项错误,C项正确;汛期时乙支流与干流比降减小,A项错误;汛期时下游倒灌乙支流,从而使乙支流泥沙淤积严重,D项错误。
8.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A.1~3月 B.5~7月 C.7~9月 D.9~11月
答案 D
解析 读材料可知,本地区湿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9月至11月水量逐渐减少,一年中含沙量最大时段在汛期,含沙量最小时段在枯水期。故D项正确。
下图为索科特拉岛的位置和7月索马里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解析 7月,索马里洋流虽然由低纬流向高纬,却是上升补偿流,海底上泛的海水水温低,因此,该时段洋流属于寒流,A项正确。
10.7月,索马里洋流对索科特拉岛产生的影响是
A.使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
B.使岛上降水量增多
C.使岛屿及周围海域变得寒冷干燥
D.使岛上出现大量的企鹅
答案 A
解析 7月,索马里寒流上泛的海水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充足,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受到寒流的影响,岛上降水量减少;此季节为夏季,且该岛纬度低,岛屿及周围海域不可能变得寒冷干燥;岛上不会出现大量企鹅。
科学表明,受环境变化影响,L洋流(下图)可能“销声匿迹”,届时整个西欧地区的气候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判断,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形成该洋流的盛行风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风向为西南风。
12.L洋流可能“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
C.海底火山喷发
D.飓风频繁
答案 A
解析 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流向东北。北冰洋南下冷水对L洋流有强烈的阻碍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海冰大量融化,北冰洋南下冷水势力增强,对北大西洋暖流的阻碍作用也在增强,最终导致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
13.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答案 D
解析 L洋流对西欧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冷干。
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14~15题。
A.雾
B.云层
C.降水
D.渔场
答案 A
解析 由图示分析可知该地在低纬度大陆的西岸,该地盛行东南风,因离岸风使冷水上泛,形成寒流;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暖湿气流遇冷形成海雾,A项正确。
15.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沿岸大气湿度
B.增加沿岸大气温度
C.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D.厄尔尼诺影响加剧
答案 C
解析 盛行风为东南信风,在离岸风作用下冷水上泛,形成寒流,寒流有降温降湿的作用,A、B两项错误;冷水上泛使底层营养物质到达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C项正确;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寒流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水温上升的现象,D项错误。
读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单位:×0.484 W/m2)分布图,回答16~18题。
A.太阳和陆地
B.海洋和大气
C.太阳和大气
D.太阳和海洋
答案 B
解析 据题意可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海—气间热量传递关系的分布图。
17.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________ W/m2
A.230
B.180
C.110
D.90
答案 A
解析 读图,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A处的范围为200<A<250,故A项正确。
18.影响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输入热量明显偏高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陆地
D.大气
答案 B
解析 A处海水温度明显高于两侧,是受到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所致。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回答19~20题。
A.印度尼西亚
B.澳大利亚东部
C.非洲南部
D.秘鲁沿海
答案 D
解析 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则秘鲁沿海地区降水增多。
20.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大火的地区,最可能出现在
A.印度尼西亚
B.秘鲁
C.美国
D.埃及
答案 A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使太平洋西部沿岸异常干旱,甚至出现森林大火。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海拉尔河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一年中洪峰有两次,分别是5月和8月。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中部,水位主要受湖水蒸发和水源补给影响,唯一的外泄通道是达兰鄂罗木河(下图中D处河段)。达兰鄂罗木河连接呼伦湖和额尔古纳河,河水有时北流,有时南流。近年来达兰鄂罗木河出现断流。
(2)说明导致达兰鄂罗木河流向变化的原因。(3分)
(3)推测达兰鄂罗木河断流的原因。(4分)
(4)简述达兰鄂罗木河断流对呼伦湖产生的影响。(2分)
答案:(1)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2)呼伦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达兰鄂罗木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额尔古纳河上游的海拉尔河流量大。
(3)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湖水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量减小,水位下降;人类活动填堵(淤塞)了天然河道;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大等。
(4)呼伦湖由外流湖变成内流湖,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盐度上升;水质变差,危及动植物尤其是水生生物的生存。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海拉尔河有春汛和夏汛,故其主要补给来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第(2)题,达兰鄂罗木河流向变化的原因要从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角度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分析。呼伦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水流向达兰鄂罗木河,当湖泊水位低于河流,达兰鄂罗木河流入湖泊;从地形看,达兰鄂罗木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额尔古纳河上游的海拉尔河流量大,导致达兰鄂罗木河流向变化。第(3)题,达兰鄂罗木河断流的原因要从河流补给、水资源的利用和气候变化角度分析。从气候变化看,由于气候变暖,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湖水水位下降。从补给看,海拉尔河水量减小,水位下降。从人类活动看,人类活动填堵(淤塞)了天然河道;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大等导致断流。第(4)题,达兰鄂罗木河断流对呼伦湖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含盐量及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由于该河为湖水的唯一外泄通道,河流断流,呼伦湖由外流湖变成内流湖,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盐度上升;水质变差,危及动植物尤其是水生生物的生存。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2)指出图中甲到乙河段的流量变化趋势,描述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系特征。(4分)
(3)读丙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阐述丙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6分)
(4)简述丁处建水库后对下游地区水文特征的影响。(3分)
答案:(1)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东南部为高原山地,山地迎风坡降雪较多,高原和山地多积雪冰川;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故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变化趋势:水量逐渐减小。
水系特征:发源于高原山地,自东南向西北流,注入咸海,属于内流河,流程短,流域面积小。
(3)特点:两日的流量都呈波动变化趋势,且第一天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
原因:该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天天气晴朗(或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河水流量较大,且流量昼夜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或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小,河水流量较小,且流量昼夜变化小。
(4)丁处建水库后会使下游河、湖水量减小,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等。
解析:第(1)题,流域内降水稀少,高原山地地区积雪冰川发育,故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甲地位于河流上游,补给量大,所以径流量大;由甲到乙,受蒸发、下渗、人类用水的影响,径流量逐渐减少。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河流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为主。读横坐标可知,图示时间为两天,短时间内流量发生较大波动是天气变化引起的。第一天流量波动幅度大,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流量很小。说明白天气温高,融水量大使流量快速增大,夜晚气温低,融水量小使河流流量减小,由此可知,该日昼夜温差大,是晴天。第二天流量波动幅度小,说明昼夜温差小,是阴天。第(4)题,修建水库后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是水库蓄水可以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使下游径流减小,变化减小;泥沙大量在库区沉积,使到达下游的泥沙量减小。
23.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4分)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日本海对西北风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之后,又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降水;同时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位于温带的大陆架海区;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解析: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②海域易出现海雾。第(2)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方面考虑。第(3)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海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圣诞节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下图时,秘鲁渔场一片萧条,海面上布满着烂鱼死鸟,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死海”。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示意图。
(3)为什么秘鲁渔场成为一片“死海”?(4分)
(4)当出现上述现象时,我国冬半年天气将会怎样,为什么?(4分)
答案:(1)风从A吹向B。A海区附近为高气压,B海区附近为低气压,由于A、B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所以吹西风。
(2)如下图所示。
(4)冬季暖和干燥。由于A海区附近形成高气压,不利于亚洲高压附近冷空气南下,所以冬季较暖和;冬季气温较高,我国大部分地区蒸发较旺盛,比常年干燥。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赤道地区太平洋东部水温升高,太平洋西部水温降低,因而太平洋西部形成高压,太平洋东部形成低压,从而形成西风。第(2)题,根据风向可知,表层海水从A流向B,结合环流特点可判断其他位置水流方向。第(3)题,秘鲁渔场是由上升流形成,鱼类属于冷水鱼,遇暖流会大量死亡;由于海水从A向B运动,导致秘鲁渔场遭受下降流的作用,营养盐类减少,鱼类饵料减少,因而大量鱼类死亡;以鱼类为生的鸟类也相应减少。第(4)题,由于A海区附近形成高压,不利于亚洲高压附近的冷空气南下,所以冬季较暖和;冬季气温较高,我国大部分地区蒸发较旺盛,天气比常年干燥。
1.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黄土高原
C.闽南三角洲
D.江淮平原
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位过程线可知,该河流有春汛、夏汛,且水面海拔约20 m,故最可能在东北地区,春汛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以降水补给为主。故A项正确。
2.该河流能够在水位较低时始终保持一定的流量,主要依靠
A.降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答案 D
解析 枯水期水位较低,但始终能够保持一定的水量,得益于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具有全年稳定的特点,故D项正确。
3.该河流水位过程线中的“历时曲线”的含义最可能是
A.退水到某一水位需要的时间
B.一年中高于某一水位的总天数
C.涨水到某一水位需要的时间
D.一年中低于某一水位的总天数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随着水位的降低,历时曲线的天数在增多,故推测“历时曲线”的含义最可能为一年中高于某一水位的天数的累积。水位越高,高于该水位的天数越短。故B项正确。
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 713 m)多年8月1日至9月29日逐日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8月份,影响该水文站逐日径流涨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气温
答案 D
解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该河流上游海拔较高,逐日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可判断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径流受气温影响大,故D项正确。
5.与8月份相比,9月份该水文站逐日径流量涨落幅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A.蒸发量增加
B.下渗量增加
C.降雪量增加
D.地面反射率降低
答案 C
解析 9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高山冰雪融水逐渐减少,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9月份降雪量增加,冰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消融明显减弱,致使径流量锐减,故C项正确。
6.在河流补给水量稳定的情况下,柳泉沟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可能导致北大河
A.地表径流量相对减少
B.两侧地下径流量减少
C.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河流结冰期逐渐延长
答案 A
解析 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增多,地表径流量相对减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A项正确,C项错误;下渗增多,地下径流量增加,B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低与河流结冰期延长与否关系不大,D项错误。
奥里诺科河(下图)是南美洲重要的河流,全年水位变化大,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湿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甲河段一年有两次沙峰。汛期时河水倒灌进入乙支流。据此完成7~8题。
7.汛期时河水倒灌乙支流现象的成因,正确的是
A.汛期乙支流与干流比降增大
B.下游水量大,流速快
C.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干流顶托
D.下游干流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 C
解析 汛期时,气压带、风带北移,该流域下游(干流)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大,降水量大,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使干流排水不畅,且对支流有顶托作用,倒灌入乙支流,B项错误,C项正确;汛期时乙支流与干流比降减小,A项错误;汛期时下游倒灌乙支流,从而使乙支流泥沙淤积严重,D项错误。
8.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A.1~3月 B.5~7月 C.7~9月 D.9~11月
答案 D
解析 读材料可知,本地区湿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9月至11月水量逐渐减少,一年中含沙量最大时段在汛期,含沙量最小时段在枯水期。故D项正确。
下图为索科特拉岛的位置和7月索马里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7月,当索马里洋流流经10°N时,下列四幅海水等温线示意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答案 A
解析 7月,索马里洋流虽然由低纬流向高纬,却是上升补偿流,海底上泛的海水水温低,因此,该时段洋流属于寒流,A项正确。
10.7月,索马里洋流对索科特拉岛产生的影响是
A.使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
B.使岛上降水量增多
C.使岛屿及周围海域变得寒冷干燥
D.使岛上出现大量的企鹅
答案 A
解析 7月,索马里寒流上泛的海水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充足,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受到寒流的影响,岛上降水量减少;此季节为夏季,且该岛纬度低,岛屿及周围海域不可能变得寒冷干燥;岛上不会出现大量企鹅。
科学表明,受环境变化影响,L洋流(下图)可能“销声匿迹”,届时整个西欧地区的气候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11.形成L洋流的盛行风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判断,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形成该洋流的盛行风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风向为西南风。
12.L洋流可能“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
C.海底火山喷发
D.飓风频繁
答案 A
解析 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流向东北。北冰洋南下冷水对L洋流有强烈的阻碍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海冰大量融化,北冰洋南下冷水势力增强,对北大西洋暖流的阻碍作用也在增强,最终导致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
13.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答案 D
解析 L洋流对西欧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冷干。
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14~15题。
14.M区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A.雾
B.云层
C.降水
D.渔场
答案 A
解析 由图示分析可知该地在低纬度大陆的西岸,该地盛行东南风,因离岸风使冷水上泛,形成寒流;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暖湿气流遇冷形成海雾,A项正确。
15.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沿岸大气湿度
B.增加沿岸大气温度
C.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D.厄尔尼诺影响加剧
答案 C
解析 盛行风为东南信风,在离岸风作用下冷水上泛,形成寒流,寒流有降温降湿的作用,A、B两项错误;冷水上泛使底层营养物质到达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C项正确;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寒流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水温上升的现象,D项错误。
读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单位:×0.484 W/m2)分布图,回答16~18题。
16.该等值线分布图反映的是________两者之间的热量补给关系
A.太阳和陆地
B.海洋和大气
C.太阳和大气
D.太阳和海洋
答案 B
解析 据题意可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海—气间热量传递关系的分布图。
17.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________ W/m2
A.230
B.180
C.110
D.90
答案 A
解析 读图,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A处的范围为200<A<250,故A项正确。
18.影响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输入热量明显偏高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陆地
D.大气
答案 B
解析 A处海水温度明显高于两侧,是受到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所致。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回答19~20题。
19.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则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A.印度尼西亚
B.澳大利亚东部
C.非洲南部
D.秘鲁沿海
答案 D
解析 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则秘鲁沿海地区降水增多。
20.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大火的地区,最可能出现在
A.印度尼西亚
B.秘鲁
C.美国
D.埃及
答案 A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使太平洋西部沿岸异常干旱,甚至出现森林大火。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海拉尔河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一年中洪峰有两次,分别是5月和8月。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中部,水位主要受湖水蒸发和水源补给影响,唯一的外泄通道是达兰鄂罗木河(下图中D处河段)。达兰鄂罗木河连接呼伦湖和额尔古纳河,河水有时北流,有时南流。近年来达兰鄂罗木河出现断流。
(1)指出海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1分)
(2)说明导致达兰鄂罗木河流向变化的原因。(3分)
(3)推测达兰鄂罗木河断流的原因。(4分)
(4)简述达兰鄂罗木河断流对呼伦湖产生的影响。(2分)
答案:(1)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2)呼伦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达兰鄂罗木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额尔古纳河上游的海拉尔河流量大。
(3)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湖水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量减小,水位下降;人类活动填堵(淤塞)了天然河道;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大等。
(4)呼伦湖由外流湖变成内流湖,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盐度上升;水质变差,危及动植物尤其是水生生物的生存。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海拉尔河有春汛和夏汛,故其主要补给来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第(2)题,达兰鄂罗木河流向变化的原因要从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角度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分析。呼伦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水流向达兰鄂罗木河,当湖泊水位低于河流,达兰鄂罗木河流入湖泊;从地形看,达兰鄂罗木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额尔古纳河上游的海拉尔河流量大,导致达兰鄂罗木河流向变化。第(3)题,达兰鄂罗木河断流的原因要从河流补给、水资源的利用和气候变化角度分析。从气候变化看,由于气候变暖,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湖水水位下降。从补给看,海拉尔河水量减小,水位下降。从人类活动看,人类活动填堵(淤塞)了天然河道;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大等导致断流。第(4)题,达兰鄂罗木河断流对呼伦湖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含盐量及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由于该河为湖水的唯一外泄通道,河流断流,呼伦湖由外流湖变成内流湖,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盐度上升;水质变差,危及动植物尤其是水生生物的生存。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根据地形和气候特征说明锡尔河和阿姆河主要的补给来源。(3分)
(2)指出图中甲到乙河段的流量变化趋势,描述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系特征。(4分)
(3)读丙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阐述丙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6分)
(4)简述丁处建水库后对下游地区水文特征的影响。(3分)
答案:(1)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东南部为高原山地,山地迎风坡降雪较多,高原和山地多积雪冰川;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故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变化趋势:水量逐渐减小。
水系特征:发源于高原山地,自东南向西北流,注入咸海,属于内流河,流程短,流域面积小。
(3)特点:两日的流量都呈波动变化趋势,且第一天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
原因:该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天天气晴朗(或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河水流量较大,且流量昼夜变化大;第二天为阴天(或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小,河水流量较小,且流量昼夜变化小。
(4)丁处建水库后会使下游河、湖水量减小,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等。
解析:第(1)题,流域内降水稀少,高原山地地区积雪冰川发育,故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甲地位于河流上游,补给量大,所以径流量大;由甲到乙,受蒸发、下渗、人类用水的影响,径流量逐渐减少。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河流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为主。读横坐标可知,图示时间为两天,短时间内流量发生较大波动是天气变化引起的。第一天流量波动幅度大,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流量很小。说明白天气温高,融水量大使流量快速增大,夜晚气温低,融水量小使河流流量减小,由此可知,该日昼夜温差大,是晴天。第二天流量波动幅度小,说明昼夜温差小,是阴天。第(4)题,修建水库后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是水库蓄水可以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使下游径流减小,变化减小;泥沙大量在库区沉积,使到达下游的泥沙量减小。
23.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理由。(2分)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4分)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日本海对西北风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之后,又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降水;同时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位于温带的大陆架海区;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解析: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②海域易出现海雾。第(2)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方面考虑。第(3)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海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圣诞节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下图时,秘鲁渔场一片萧条,海面上布满着烂鱼死鸟,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死海”。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示意图。
(1)分析A、B间的风向及成因。(4分)
(2)画出右图中A、B的水流运动方向(用箭头表示)。(2分)
(3)为什么秘鲁渔场成为一片“死海”?(4分)
(4)当出现上述现象时,我国冬半年天气将会怎样,为什么?(4分)
答案:(1)风从A吹向B。A海区附近为高气压,B海区附近为低气压,由于A、B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所以吹西风。
(2)如下图所示。
(3)秘鲁渔场由上升流而形成,鱼类属于冷水鱼,遇暖流会大量死亡;由于海水从A向B运动,导致秘鲁渔场遭受下降流的作用,营养盐类减少,鱼类饵料减少,因而大量鱼类死亡;以鱼类为生的鸟类也相应减少。
(4)冬季暖和干燥。由于A海区附近形成高气压,不利于亚洲高压附近冷空气南下,所以冬季较暖和;冬季气温较高,我国大部分地区蒸发较旺盛,比常年干燥。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赤道地区太平洋东部水温升高,太平洋西部水温降低,因而太平洋西部形成高压,太平洋东部形成低压,从而形成西风。第(2)题,根据风向可知,表层海水从A流向B,结合环流特点可判断其他位置水流方向。第(3)题,秘鲁渔场是由上升流形成,鱼类属于冷水鱼,遇暖流会大量死亡;由于海水从A向B运动,导致秘鲁渔场遭受下降流的作用,营养盐类减少,鱼类饵料减少,因而大量鱼类死亡;以鱼类为生的鸟类也相应减少。第(4)题,由于A海区附近形成高压,不利于亚洲高压附近的冷空气南下,所以冬季较暖和;冬季气温较高,我国大部分地区蒸发较旺盛,天气比常年干燥。
本文标题:新建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共建地理周练试题9
上一篇:2022届高考压轴卷(全国甲卷)文综地理试题
下一篇:2023届高考查漏补缺之地理题型专练1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440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4405.html
上一篇:2022届高考压轴卷(全国甲卷)文综地理试题
下一篇:2023届高考查漏补缺之地理题型专练1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440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