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归纳-人口老龄化、年龄金字塔、人口迁移
知识点
- 1、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指的是老年人口占比的增加。一般来说,当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大于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比大于7%,即认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通常结合着以下三部分内容考查:
①人口迁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往城市,会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增多,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
②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现代型,人口死亡率逐渐降低,导致老龄人口逐渐增多,同时自然增长率很低,总人口比较稳定,这导致老年人口占比增加,社会出现老龄化现象;
③人口年龄金字塔:增长型——>缩减型,幼年人口的比例逐渐降低,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老龄化现象逐渐出现。
图1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 2、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的年龄金字塔,是根据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性别比例绘制出的金字塔图。金字塔中的各个长方形,代表的比例,而不是数量。人口年龄金字塔分为三个阶段:增长型(山型)、稳定型(钟型)、缩减型(山型):
①增长型:幼年>青壮年>老年人口比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人口将会持续增加;
②稳定型:青壮年>幼年>老年人口比例,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人口较为稳定;
③缩减型:老年≈青壮年>幼年人口比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人口将会逐渐较少;
④从增长型到缩减型,幼年人口的比例逐渐降低,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升高,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逐渐严重。
图2 人口年龄金字塔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C、D
精讲精析:(1)分析甲乙两国的人口老龄化。①人口老龄化指的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较高,因此我们需要比较表格中的“老年人口比重”;②2000年~2020年,甲国的老年人口比重从6.9%上升到11.9%,乙国的人口比重从16.2%上升到20.8%,甲国的老龄化程度(老年人口比重)一直低于乙国,但老龄化的速度却高于乙国(20年内甲国上升了5%,乙国只上升了4.6%);③乙国在2000年时老年人口比重就达到了16.2%,即乙国的老龄化早于甲国;④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比重有关,而与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无关。
(2)分析老年抚养比的变化。①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pide;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总人口)&pide;(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即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比重&pide;劳动力比重;②当劳动力比重不变时(假设为50%),老年抚养比的增速一直是老年人口比重的2倍;当劳动力比重减小时(相当于分母减小,假设从50%减小为33%),则老年抚养比的增速逐渐变为老年人口比重的3倍,即导致了老年抚养比的增速变得更快。因此选项D正确。
总结
- 人口迁移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同学们的读题读表能力,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表格中的老年人口比重,比较甲乙两国老龄化的变化;②根据题干中“老年抚养比”的定义,解释表格中老年抚养比增速变快的原因。
在考试中,有时会结合着人口迁移,来考查某一个地区的老龄化。人口迁移的主体是青壮年,因此会造成两个影响:
①迁出地区,青壮年人口比重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程度加重;
②迁入地区,青壮年人口比重增加,老年人口比重降低,老龄化程度变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内地青壮年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纷纷自发性地向沿海地区迁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该次迁移的主要特点是:①自发性;②由农村迁往城市;③由内地迁往沿海,迁移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4 我国的人口迁移路线(1949年以来)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1月气压分布、农作物分布、二十四节气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极昼、极夜、太阳直射点、气压带/风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320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