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归纳-太阳直射点、影子方向、昼夜长短
一、地理知识点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为“黄道面”。两个平面存在着一个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因此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极夜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影子的方向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有关。假设某地位于北半球,则影子的方向为:
①春分-夏至-秋分: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因此早上影子朝向西南,黄昏影子朝向东南;
②秋分-冬至-春分:太阳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因此早上影子朝向西北,黄昏影子朝向西南;
③正午影子方向:与观察者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观察者以南,则正午影子位于正北;太阳直射点位于观察者以北,则正午影子位于正南;
④南/北极点: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正南,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正北。
影子的方向
二、地理例题
答案:C、A
精讲精析:(1)分析影子的方向。①由于该地为北极点,因此该点的四周,全部为“南”,因此中国结的影子指向正南,拍摄者也位于正南;②如果此时为3月21日(春分),则全球昼夜平分,北极点处应该是一半夜晚、一半白天,而图中全部都为白天,因此不是春分或者秋分。
(2)分析南极点的气候特点。①南、北半球的季节恰好相反,1月份为南极的夏季,但南极点的冰层很厚,夏季虽然有融化,但仍然比北极要厚很多;②3月1日~21日为南半球的夏半年,南极点及其附近的昼长>夜长;3月21日~31日为冬半年,南极点及其附近夜长>昼长,因此总体来看3月份昼长>夜长,而北极点及其附近地区恰好相反,因此累计昼长:南极点附近>北极点附近;③南极的海拔较高,因此气压较低;④假设南极北极海拔相同,则9月1日~23日为南半球冬半年,气温较低;24日~30日为夏半年,气温较高,因此总体来说气温较低的日子更多。而北极点附近恰好相反,因此温度:南极点附近<北极点附近。而且南极点海拔较高,进一步降低了温度。
三、地理总结昼夜长短
本节例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子的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南极与北极的不同。其中昼夜长短在考试中多次出现,应重点掌握。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太阳直射地球哪个半球,那个半球的所有地区便昼长夜短,且越往极点,昼越长夜越短。主要规律如下: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点附近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所有地区昼短夜长,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世界所有地区昼长=夜长=12小时。
已知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公式分别为:
①日出时间=12:00-昼长&pide;2,昼长越长,日出越早;
②日落时间=12:00+昼长&pide;2,昼长越长,日落越晚。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交通运输方式、亚洲气候、垂直地带性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我国的山脉、我国的气候、夏季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317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