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10-3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1.图左为波兰位置图,图右为秘鲁位置图。下列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片

A.图左的比例尺比图右小B.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

C.波兰和秘鲁皆位于西半球D.波兰位于秘鲁的西北方向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2.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A.78米B.88米C.98米D.278米

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可能是()

A.26米B.53米C.43米D.450米

4.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

A.①B.②C.③D.④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62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5.Q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

6.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动物化石,存在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图片B.图片C.图片D.图片

8.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0℃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20年11月6日秋裤预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9.影响该日全国穿秋裤状况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地表状况

10.关于各地人们穿秋裤的时间差异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比沈阳早,主要因为地势高,冬季气温低

B.成都比武汉早,因为成都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势高

C.昆明比贵阳晚,是冬季气象差异造成的

D.拉萨比上海晚,因为拉萨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能最充足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1.图中成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A.90~100B.80~90C.70~80D.100~110

12.成都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周围地区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海陆位置④地形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3.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完成“天问一号”探测器点火升空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3B.1/4C.1/2D.2/3

14.2021年8月2日,我国某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后乘坐某航班回国,机场显示屏上显示下图(图中时间为当地区时)。飞机起飞时下小雨,十几分钟后,发现机舱外艳阳高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该运动员乘坐的飞机飞行时间是()

A.2小时10分B.3小时10分C.4小时10分D.5小时10分

二、综合题

15.下图是“地理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1)地球运行至D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上。之后D→A时段,太阳直射在____(南或北)半球,此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升高或降低)。

(2)地球位于图中____位置时最接近近日点,此时其公转速度____(快或慢)。该日过后80天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太阳直射点向____(南或北)移动。

(3)在C点时,地轴与晨昏圈的夹角为____度,太阳直射点即将向____(南或北)移动。

(4)在图中____位置,江西乐平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此时悉尼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

(5)一年中,北极极昼的日数比南极极昼的日数____(多或少),其原因是____?

16.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B点位于极圈上)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1)ME为晨昏线中的____线。图1是____极的俯视图。

(2)当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填写数码)处,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为____,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该日与上海相同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

(3)一年中上海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填写数码)处。

(4)图1中A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时。

(5)图示1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

17.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

(1)地球生命演化的前提是地球上拥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试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描述生物出现以后,大气中O2和CO2的变化特点。

(3)说明植物对地球大气成分的改造作用。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国(下图)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能源消费依赖煤电。自20世纪90年代起,德国推行能源转型政策,煤炭发电量逐步下降。2022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标德国北海海域的海上风电工程。

图片

运用温室效应原理,分析德国煤炭发电量下降对缓解全球变暖的作用。

19.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片

(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填图中序号)____

(2)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辐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和____较小(填序号)。

(3)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____增强(辐射名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____(增强/减弱)。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为2.57万km²,人口约有527万。岛上东北部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活火山,2007年以来已喷发20余次。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下图为西西里岛地形图。

图片

(1)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2)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火山灰导致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减小的原因。

(3)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试对此作出解释。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读图可知,与左图相比,右图的纬度和经度跨度均较大,而且图幅右图略小于左图,因此左图的比例尺大于右图,A错误;读图可知,波兰位于北半球,秘鲁位于南半球,因此从南北方方向上,波兰位于秘鲁北边,波兰位于20°E附近,秘鲁位于75°W附近,因此波兰位于秘鲁东边,综合起来,波兰位于秘鲁东北方向,B正确、D错误;波兰位于20°E附近,因此位于东半球,秘鲁位于75°W附近,因此位于西半球,C错误。故选B。

2.B3.C4.A

【解析】2.读图可知,图中海拔最高处为278.2米的山顶,海拔最低处为河流处,海拔在190-200米之间,则最大高差为88.2米,B符合题意。故选B。

3.读图可知,图中陡崖处有4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米。根据陡崖计算公式(n-1)×d≤△H<(n+1)×d(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可得,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50米,C符合题意。故选C。

4.由材料可知,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读图可知,图中①处等高线最为密集,水流最急,所以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①,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等高线判读的基本原则: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重叠为崖、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大大小小。

5.D6.C

【解析】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山峰高度580米,等高距为100米,则山峰外等高线数值为500米,山峰向右侧河流一侧依次是500米、400米、300米;从河流再向右侧等高线关于河流对称分布,依次是300米、400米。则Q点的海拔为400米<q<500米,所以q地的海拔最高可能为420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span=""></q<500米,所以q地的海拔最高可能为420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结合上题判断可知,图中河流干流两侧等高线数值为300米,等高距为100米,不考虑瀑布因素,干流河谷的海拔高度为200米至300米之间。湖泊下游的瀑布落差为62米,则瀑布下端海拔最高不超过238米,图中桥梁位于瀑布下游,其最高也不会超过238米,因此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高度应在200米至238米之间,山峰海拔为580米,则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约为342米至380米之间,360米最接近,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两地均不在等高线上,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范围,可先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读出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用较高地点的低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高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低界值,用较高地点的高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低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高界值。

7.B8.C

【解析】7.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始祖鸟作为最早的鸟类,与恐龙一样,出现在中生代,A、C错;三叶虫生活在海里,是典型的的古生代生物,B对;大象是哺乳动物,出现于中生代,繁盛于新生代,D错。综上,本题选B。

8.结合地球的演化史可知,由古至今依次为冥古宙-元古宙-太古宙-古生代,C排列错误;植物进化顺序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对;动物为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即代表性动物为三叶虫-鱼类-恐龙,B、D对。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点睛】古生代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中生代代表性生物分别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新生代代表性生物为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9.A10.C

【解析】9.该日穿秋裤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的地区,说明影响该日全国穿秋裤状况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差异,而气温差异主要是纬度不同造成的,A对;地形或地表状况对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明显的影响,但对我国南北方向上气温差异的影响较小,B、D错;在大气环流方面,11月初,冬季风逐渐增强,但势力还比较弱,对南北气温差异的影响较纬度小,C错。故选A。

10.乌鲁木齐比沈阳早,主要因为纬度较高,秋季日最低气温较早跌至5℃以下,A错;成都比武汉晚,因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削弱了冷空气对成都的影响,B错;昆明比贵阳晚,因为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多冷湿天气,气温较低,而昆明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C对;拉萨地势高,气温低,穿秋裤的时间比上海早,D错。故选C。

【点睛】冬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是四川盆地北部高大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入内,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

11.B12.D

【解析】11.由图可知,成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约为80~90。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雨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该处年太阳辐射量少于周边,②④正确,和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关系不大,因为该地纬度较低,距离海洋较远,所以太阳辐射量本应该大,①③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具体因素如下:(1)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2)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3)天气: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反之,太阳辐射少。

13.D

【详解】北京时间是指120°E地方时,据材料可知,此时120°E的地方时为12时41分,大约70°W的地方时为0时,因此自70°W向东至180°经线所在范围为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故此时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2/3,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东九区,因此东京区时比北京区时早1小时。据图可知,飞机起飞时东京区时为09:10,则北京区时为08:10,飞机飞行时间是用降落时间12:20(北京时间)减起飞时间08:10为4小时10分,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

15.(1) 赤道0° 北 降低

(2) C 快 先快后慢 北

(3) 23°26′23.5° 北

(4) A 昼最短、夜最长(昼短夜长)

(5) 多 北极极昼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需时间较长

【分析】本大题以地理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地理公转的基本特点、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1)读图可知,A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则地球运动至D点时,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在3月21日前后;D代表春分,A代表夏至日,当地球由D处向A处运动的过程中,即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此时南半球各地距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降低。

(2)近日点时间在1月初,距离冬至日点最近,在图中对应的位置是C,此时由于靠近近日点,其公转速度较快。该日过后80天内,地球经过近日点速度最快的点,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此时段时间位于C→D之间,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

(3)B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代表秋分时的位置。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从图中可看出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因此,地轴与晨昏圈的夹角为0°。秋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即将向南移动。

(4)江西乐平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所学可知,当地球运动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悉尼位于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5)地球公转轨道不是个正圆,而是个接近于圆的椭圆,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快慢不同。夏季地球要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耗费时间长,即北极点的极昼日数多(由3月21日至9月23日);冬季地球要经过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耗费时间较短,即南极点的极昼日数少(由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16.(1) 晨 南

(2) ④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23°26'S-90°S) 昼短夜长 3/4

(3)②

(4) 18 21

(5)(90°E,23°26'S)

【分析】本大题以经纬网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度、地方时计算、太阳直射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1)根据图中经度变化可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自西向东跨越ME线从黑进入白天,因此ME线为晨线。

(2)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冬至日;图2中斯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23°26'S-90S)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位于北半球的上海昼短夜长。如图所示,F点所在经线为180度,此时为18点,0:00所在经线为西经90度,180度经线和西经90度经线把全球划分两个日期,上海经度大概在东经120度,故该日与上海相同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3/4。

(3)上海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位于图中②处。

(4)读图可知,G点位于0点经线上,G点与A点相差45°,因此此时A点为3点;A点昼长为(12-3)x2=18小时,日落时间为12+(12-3)=21点。

(5)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直射纬度为23°26'S,昼半球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西经90经线对面为东经90度,也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故直射纬度为(90°E,23°26'S)。

17.(1)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充足的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温度。

(2)氧气的含量上升;二氧化碳的含量波动较大;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均不稳定,且二者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3)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调节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促使大气成分向适合生命发展的方向变化。

【分析】本大题以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存在生命的行星、大气的组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太阳系内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所处是宇宙环境相对安全;太阳运行相对稳定,使地球可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地球上液态水充足,能够满足生命产生和生存的需求;地球的体积较为适中,能够吸附恰到好处的大气层,同时地球大气层含有适量的氧气;地球与太阳距离相对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2)据图可知,在生物出现后,地球上的氧气含量上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产生较大的波动;生物出现以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处于变化之中,含量不稳定;图片中二者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具有相关性。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并释放氧气;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的过程中,调节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不断改善生命发展所需的大气条件,使地球大气成分朝着适合生命发展的方向变化。

18.煤炭发电量下降,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减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缓解全球变暖。

【分析】本题以德国的能源转型为材料,涉及温室效应以及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措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提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因此德国煤炭发电量下降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使大气逆辐射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19.(1)①④②③(或①、④、②)

(2)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② ③

(3) 大气逆辐射 减弱

【分析】本大题以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昼夜温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

(1)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①表示太阳辐射,④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表示太阳暖大地环节,②表示地面辐射,可表示大地暖大气环节,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可表示大气还大地环节,故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①④②③。

(2)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长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也就是②和③弱。

(3)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故昼夜温差小。第一空,增强的是大气逆辐射,第二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20.(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或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较大;多火山地貌。

(2)大气中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

(3)地处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引发森林大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空气干燥,地物干燥易燃;地狭人稠,常有人为火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气的受热过程,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图例可知,西西里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北部;沿海地区海拔较低,有狭窄平原分布;所以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或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较大;该地位于地壳交界处,多火山活动,多火山地貌。

(2)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在大气上空弥漫,导致杂质多,大气中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较低;夜晚火山灰吸收地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小。

(3)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处板块消亡边界,火山活动频发,易引发森林大火;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夏季炎热干燥,地物易燃,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除此之外,该岛地狭人稠,人口密度较大,常有人为火灾的发生,所以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

  本文标题: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298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2987.html

    标签:检测地理试题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