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
⑴对气温:白天,浓密的林冠可以阻挡太阳辐射,使温度不至于太高;晚上林冠也可阻挡热量逃逸,使温度不至于过低,使得林地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
⑵对降水:森林通过蒸腾作用提供大量水汽,林内的空气湿度大。随着湿度的增加,也加大了雾、露和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在条件相同地区,森林地区要比无林地区降水量一般要大。
⑶对大气成分:调节大气成分,维持碳氧平衡
⑷防风固沙,减少沙尘天气影响
当狂风受森林阻挡之后,风被迫分成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一路从林冠上越过,这样风力一般可降低40—60%,最大可降低49—68%。
2.对地形:
⑴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
⑵保持水土,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侵蚀地貌的形成。
3.对土壤:⑴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不同植被类型、植被数量、生长状况的差异性,造成土壤肥力状况不同。如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多于森林有机质含量(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地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殖化的有机质,而树木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再如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生长迅速,生物循环快,需要吸收大量有机质,这也是热带雨林土壤非常贫瘠的重要原因。
⑵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①植被通过树冠的截留作用,降低降雨强度,减少了土壤的雨水侵蚀
②通过枯枝落叶层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减少了土壤的径流侵蚀。
③植被通过众多枝、叶、毛、根固结、阻挡、吸附牵拉等方式,减少径流对土壤冲刷,提高土壤抗冲性。
⑶植被对土壤含水量
①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②植被遮蔽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4.对水文:
⑴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
⑵调节径流(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
⑶河流湖泊里植物多少还会影响河湖颜色。
5.对生物:
⑴植被为动物提供食物、栖息之地,躲避天敌及人类的侵袭
⑵植被类型多样,动物种类也多样,生物的多样性就更加丰富。
6.对城市:
⑴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⑵美化环境
⑶吸烟滞尘
【高考链接5】
(2023年·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生长季较长B. 有机物积累多C. 土壤肥力高D. 物种多样性高
【高考链接6】
(2016年全国新课标III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高考链接7】
(2017全国文综Ⅱ卷)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高考链接6答案】
答案:1.B2.C
第1题,若植被覆盖良好,坡面降水被截留,下渗增加,会降低河流径流量;若森林植被遭破坏,坡面降水会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大大提高河流径流量。这样,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更多地受降水直接影响,波动强烈。
第2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涵养水源能力增强,蒸发量增大,由于植被的截留,地表水下渗增多,容易转化为地下水,因此地下径流会增加。山地的降水量变化不大,坡面径流会增少。
【高考链接7答案】
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
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
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上一篇: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因地制宜--植被与自然环境协调
下一篇: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chu/2335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chu/2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