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第41讲 中国地理概况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2-2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41讲 中国地理概况

最新考纲 核心素养定位 考情报告
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地理特征
1.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区域认知)
2.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保护。(综合思维)
4.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发展条件。(区域认知)
5.识记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区域认知)
6.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区域认知)
1.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考查频率高。一般区域图中可以提取有关地理位置的信息有:图中给出经纬线、区域内特殊的地理事物(独特形状或轮廓、独特的地理景观等)。
2.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工业、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以综合题为主。往往将某种或几种自然地理要素与某种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考查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读中国领土四至简图,回答问题。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
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的地形与气候
1.地形、地势

(1)特征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喜马拉雅山

2.气候
(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

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

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类干湿地区。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读中国内外流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内外流区:a外流区,b内流区。
2.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有春汛、夏汛) (森林茂密) (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
海河、①黄河、④淮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②长江、③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 汛期(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流经亚热带,冬温在0 ℃以上)

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征: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主要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耕地多分布在东部平原丘陵及盆地;林地多分布在山地,草原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2)水资源:我国南方,北方少,东部,西部少。
(3)矿产资源: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3.合理利用
(1)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
(2)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
五、中国经济发展
1.中国的农业
读中国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
①地区分布
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
东部
地区
种植业 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部
地区
畜牧业 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②作物分布
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粮
食作物
水稻 秦岭—淮河以南
春小麦 古长城以北
冬小麦 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
主要经
济作物
棉花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
花生 山东、河南
油菜 长江流域
甘蔗 南部沿海、四川盆地
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 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

(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①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中国的工业
读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
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
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
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读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
(3)水运。
①海运:沿海航线北方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运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和北行四个主要航线。
②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考点一 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特征分析


【例1】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据图完成(1)~(2)题。

(1)有关Ⅰ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2)有关Ⅱ地形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Ⅰ地形区气候类型相同
B.与Ⅰ地形区相同, 以水田为主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盆地地形,比Ⅰ地形区太阳辐射量多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该图是沿106.5°E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106.5°E经线自南向北经过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是云贵高原、1四川盆地、汉水谷地、秦岭、2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1)图中Ⅰ地形区位于秦岭以北,海拔在1 000 m左右,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3水土流失
(2)图中Ⅱ地形区位于秦岭、大巴山以南,海拔在500 m左右,为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为4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答案 (1)C (2)C

1.我国主要地形区
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比分析如下:

(1)四大高原
高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A) 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B) 海拔一般在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著名
黄土高原(C)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原(D)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
盆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地(E)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准噶尔盆地(F)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柴达木盆地(G) 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H)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
平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平原(I)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J)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K) 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重要地形区判断的方法
(1)根据经纬度判断:根据各大地形区的经纬度判断地形区,就要熟悉各地形区大致的经纬度位置。

(2)根据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判断:很多重要山脉是我国地形区的分界线,熟知这些山脉与地形区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进行地形区的判断。
(3)根据各地形区的重要特征判断:每一个地形区都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如气候特点、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民居特点、耕地类型等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进行地形区的判断。如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我国平原中东北平原海拔最高,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最低等。

(2019·湖北名校联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1)~(3)题。
(1)下图所示的地形分布正确的是(  )

(2)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非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分布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解析 第(1)题,A项秦岭南侧不是云贵高原,而是四川盆地;C项横断山脉的西侧不是四川盆地,而是青藏高原;D项太行山脉的西侧不是内蒙古高原,而是黄土高原。第(2)题,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第(3)题,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有沙漠广布,而盆地的边缘接受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绿洲;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湿润地区,不可能有绿洲分布。
答案 (1)B (2)B (3)C

素养一 区域认知:地形类型的判读分析
1.(2014·广东文综)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图1

图2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解析 第(1)题,仔细读图,在各海拔段中,<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由此可判断出A项错,C项正确。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由此可判断出B项错,D项错。第(2)题,仔细读图,结合上题可知此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850 m之间,坡度在5°~20°之间。A项中黄土高原两个条件都符合,A项正确。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势低平,两者皆不符合,B项错。塔里木盆地地势平坦,坡度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错。江南丘陵,海拔高度低于500米,海拔方面不符合,D项错。
答案 (1)C (2)A
素养二 区域认知:自然地理特征
2.[2018·北京文综,40(1),10分] 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
解析 京杭运河沿线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和植被等方面分析。
答案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考点二 中国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2】 (2019·广州调研)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年降水量(mm) 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年 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
<200 2.9 +0.9
200~400 2.8 +0.8
400~800 45.9 +8.9
≥800 48.4 -10.6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暖温带移向亚热带
C.由湿润区移向半湿润区
D.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关于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从表格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B (3)A

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线 ①我国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漠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
地区差异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2)时间分布
季节变化 ①季节分配不均,夏秋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②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年际变化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造成的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商品粮基地 优势 劣势
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 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肥沃的黑土、黑钙土 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E)、鄱阳湖平原(F)、江淮地区(G)、太湖平原(H) 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频繁
珠江三角洲(I) 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三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洪涝灾害较频繁


(2019·吉林调研)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A地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图示等值线主要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反映了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第(2)题,A地为珠三角地区,其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第(3)题,图示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地势和气温条件较优越,降水较丰富,故生产潜力较大;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少,土壤贫瘠,故农业生产潜力低。
答案 (1)气候
(2)A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生产为主,以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素养一 区域认知:东部季风区地理特征分析
1.(2017·北京文综,3~4)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  )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2)该区域(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5°N以北地区降水稀少,A项错误;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B项正确;35°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C项错误;35°N以南地区伏旱严重,D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35°N以南地区伏旱严重,说明包含长江中下游地区,包含部分第三级阶梯,A项正确;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丰富,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B项错误;该区域大部分为季风区,东部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大,C项错误;根据我国人口分布规律,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D项错误。
答案 (1)B (2)A
素养二 区域认知:地形与气候
2.(高考经典题)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7月份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C项。
答案 (1)A (2)C
素养三 区域认知:中国气候成因分析
3.(2014·安徽文综,27~28)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亚热带在 34°N 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解析 第(1)题,亚热带地区最冷月气温介于0 ℃~15 ℃之间。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所占面积比重大,受地形影响,亚热带分布范围小,故B项正确;由题目的文字材料中亚热带的纬度判断A项错误;温度带的形成主要受气温影响,季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较小。第(2)题,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势力强,影响范围广,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故亚热带位置总体偏南。
答案 (1)B (2)D

考点三 中国的经济特征


【例3】 (2019·沈阳市高三期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以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区,该经济区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示意图。

(1)试说出该区域发展钢铁、石油等工业的有利条件。
(2)试说出制约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及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
(3)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海盐主产区的有利条件。
(4)山东省政府提出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科学规划,你认为置身其中的威海、烟台、青岛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尝试自解] (1)                                    
                                    
(2)                                    
                                    
(3)                                    
                                    
(4)                                    
                                    
[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①明确环渤海经济圈的范围。
②环渤海经济圈外延的地区中山西省有丰富的1煤炭资源。
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③该区域有丰富的煤炭、海盐、2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
④该地区铁路线密集,地处沿海地区,交通3便利
⑤山东半岛,海岸线4
⑥渤海是我国5海,海域相对封闭。
⑦黄河入海口附近,黄河带来大量6泥沙
答案 (1)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水资源短缺;南水北调。
(3)该区域有面积广大的淤泥质海滩;春季晴天多,温度高,降水量少,有利于晒盐;海域相对封闭,风浪小。
(4)山东省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大,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威海、青岛、烟台是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山东省还是全国著名的海盐产区。

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三大经济圈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长三角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贸易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农业基础好,经济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新区开发拉动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
珠三角 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有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水源及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缺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环渤海 资源丰富,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 水源紧张,污染严重,市场化程度弱


(2019·河南新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浙江省海宁市皮革商城是以销售皮衣为主的专业化市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在当地培育了大量的皮衣及相关配套企业。现阶段,海宁市众多皮衣企业在从完善皮衣设计到销售产业链环节的同时,更是向打造高端时尚产业迈进。皮革商城吸引了上海和杭州服装批发市场的转移。下图为海宁市区位示意图。

(1)简述海宁市皮革商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试分析海宁市服装产业从皮革产业向高端时尚产业转型的原因。
(3)简析海宁市承接沪、杭服装批发市场对该地打造高端时尚产业起到的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题,商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交通、市场等因素分析。第(2)题,产业转型的原因需要从当地皮革产业产生的问题、高端时尚产业的优势、当地适合产业转型的条件等方面分析。第(3)题,联系产业集聚的效应进行分析。
答案 (1)地处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有利于客货流转;商业氛围浓厚,居民商业开拓意识强。
(2)皮革产业市场趋于饱和,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同,竞争激烈;高端时尚产业的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具有较好的服装产业基础,易于转型。
(3)有利于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接近商品货源地,节省运费;靠近生产厂商,有利于技术交流和创新。

素养 区域认知: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及优势条件
(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布不均且多集中于东部沿海省市的特点。第(2)题,可从我们熟悉的城市或地区为例,从位置、科技、交通、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举例(略)。优势条件(略)。(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安徽皖南八校一模)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
C.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的分界线
D.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
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中国地理知识可知,①为大兴安岭,②为武夷山,③为太行山,④为喜马拉雅山。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A正确。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武夷山附近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③太行山附近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C正确。
答案 1.A 2.C
(2019·太原一模)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3~4题。

3.该时段内,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
A.藏南 B.青海
C川西 D.滇东
4.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四川、云南东部地区气温低于平均气温较多,说明低温凝冻灾害较严重,故D正确。第4题,图示甲行政区气温距平大于0 ℃,说明该时段其气温高于多年平均气温,则积雪量少于多年平均状况;因积雪能增大地面反射率,则因积雪量少而地面反射量少。
答案 3.D 4.D
(2019·山东潍坊一模)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据此完成5~6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
(万人)
0.0 0.0 0.0 0.0 15.6 42.5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5.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6.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是(  )
A.1~4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
B.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
C.5~10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
D.至少营运8个月
解析 第5题,凌汛发生在河水初冻(秋末冬初)、河冰开始融化(春季)时,表中显示1~4月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0,说明河水已经全部封冻,不可能出现凌汛;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10月大于9月,但11月没有增加,说明10月河流开始封冻,故C正确。第6题,表中后一个月的数据减去前一个月数据,就是本月的旅客发送量,计算可知8月发送量最大,且5~8月逐月增加、8~10月逐月减少。
答案 5.C 6.B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复种指数的大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读1999~2013年我国局部地区平均复种指数图,回答7~9题。

7.①地是(  )
A.东北区 B.甘新区
C.华中区 D.西南区
8.长江中下游区复种指数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海拔
9.华南区复种指数比黄淮海区低,其原因可能是(  )
A.水源短缺 B.旱涝灾害频繁
C.经济水平高 D.科技水平高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①地的平均复种指数为100%,即一年一熟。东北地区受水热条件限制,一年一熟。第8题,长江中下游平原热量充足,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复种指数高。第9题,华南地区一般包含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从区域范围看,华南区的经济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农民更愿从事收入更多的工商业,耕地撂荒较多,导致复种指数低。
答案 7.A 8.A 9.C
(2019·北京东城一模)沪昆高速铁路由沪杭客运专线、杭长客运专线以及长昆客运专线组成。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怀化新晃段已于2014年12月16日通车,新晃至贵阳段2015年6月18日通车,贵阳至昆明段2016年12月28日通车。标志着沪昆客运专线全线贯通,旅客乘火车从呈贡到上海仅需8小时至10小时,到长沙只需4小时。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  )
A.陇海线 B.湘黔线
C.京九线 D.浙赣线
11.沪昆高铁干线(  )
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
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沪昆高铁是东西向铁路,纵向与之相交的干线是南北向铁路。陇海线、湘黔线、浙赣线都是东西向的干线,A、B、D错。京九线是南北向的铁路线,且与沪昆线相交,C对。第11题,读图可知,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以南,不经过武汉,A错。沪昆高铁只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B错。沪昆高铁没有跨热带地区,C错。沪昆高铁所经地区降水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广,多泥石流、洪涝灾害,D对。
答案 10.C 11.D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唐山市期末)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 ℃等。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6分)
(2)四川盆地地处内陆,但位于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许多滨海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而只是海洋性过渡气候?(6分)
(3)分析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4)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过渡气候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二图可以归纳出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第(2)题,四川盆地因其独特的地形特征,形成湿度相对较大、温差相对较小的气候特征。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典型,导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较大。第(3)题,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4)题,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因而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周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是大陆性过渡气候。
答案 (1)气候的大陆性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沿海和四川盆地。
(2)地形。冬季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的北风经常控制这些城市,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炎热构成强烈对比,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较大,所以这些滨海城市只能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3)有利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和雨热同期使得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范围大大向北扩展,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复杂多样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长。
不利影响:降水过度集中在夏季,夏涝、春旱现象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季冷空气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夏秋季节台风带来水灾、风灾等。
(4)藏北高原地势高峻,周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雅鲁藏布江谷地在夏季受西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
13.(2019·湖南衡阳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包括我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材料三 “环渤海地区略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环渤海地区略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8分)
(2)比较天津、济南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简析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8分)
(3)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速铁路已经通车。该铁路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做除了可节省土地外,还有何好处?(2分)
(4)调查发现,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以上两区域投资建厂,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4分)
解析 第(1)题,构筑大上海经济区的好处从降低区际协调成本、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功能、合理布局产业、发挥集群效应等方面来阐述。第(2)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有气候、地形、河流等。第(3)题,架桥的好处一是减少占用土地,二是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影响。第(4)题,欧美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两区域投资建厂的原因主要是两区域在基础设施、人才、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优势。
答案 (1)能够变外部经济为内部经济,减少区际协调的成本与难度;有利于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功能;有利于长三角产业的合理布局;能够根据产业链的要求,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2)天津是沿海港口城市,济南是内陆铁路枢纽城市。都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温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都位于河流沿岸。
(3)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影响。
(4)主要是由于两区域的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状况较好,高素质人才比较集中;符合欧美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层次的需要。
  本文标题:第41讲 中国地理概况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chu/1925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chu/19251.html

    标签:中国地理概况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