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特征描述类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7-0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重点梳理】
1.答题规范
(1)地理位置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纬度位置 包括南北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海陆位置 地处内陆还是沿海,位于大洲的哪个部位,濒临的海洋
相对位置 周围相邻的地理区域,处于交通线的哪种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地形地势特征 地形
类型
主要属于哪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或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状况等
地势
起伏
包括地势起伏状况(如地势起伏大、地势低平)和高低变化趋势(如西北高、东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 气温
方面
主要从年均温(高低)、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季气温状况)、气温年较差以及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降水
方面
主要包括降水(年降水量多少、季节变化状况),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状况
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时间、长短、次数、有无凌汛)、结冰期、含沙量、流速及水能蕴藏量等方面分析概括
水系特征 主要从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水系形态、支流数量、河网密度等方面去考虑

(3)社会经济特征
农业生
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
工业生
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交通线(或点)的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对点训练】
1.(2022·陕西商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处于我国最大丰水带内。在黄山154km2景区内,花岗岩体占107km2,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有36源和36峡谷。黄山花岗岩地貌的各种类型的形状和分布都有迹可循,且与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黄山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图(a)为几千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体在第三纪后期出露地表,呈穹形山体,四周被围岩山地包围;图(b)为几百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二阶段):上新世(距今500万~250万年)呈穹形山体顶部和缓起伏,周边有明显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图(c)为今日的黄山地貌(第三阶段):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开始古夷平面被分割,产生峡谷和高峰。

(1)指出地质作用对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穹状山体形成的影响。
(2)简述三个阶段花岗岩山峰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变化。
(3)分析穹状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
(4)未来黄山独特的地貌将逐渐被外力侵蚀夷平,推断其是否有“回春”(花岗岩山峰地貌重新出现)的可能,并说明原因。
【答案】(1)地壳运动导致黄山原有沉积岩层断层发育;伴随断层的运动,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块体隆升,风化作用对上覆岩层的剥蚀加剧,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
(2)花岗岩山峰由穹状山体四周向中心发展;山峰相对高差增大;由缓丘向高山峡谷发育。
(3)穹状山体的出现使得黄山形成了放射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对穹状山体进行溯源侵蚀,边缘出现起伏和缓的花岗岩山峰;在河流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峰落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制,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
(4)若地壳快速抬升,致使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地面,在河流溯源侵蚀作用下将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若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难以再次形成。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岩浆活动侵入岩层形成花岗岩;结合材料信息,先有沉积岩的沉积,后有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抬升使黄山原有沉积岩层发生断裂,利于断层发育;伴随岩体的错位运动,花岗岩块体隆起上升,外力风化作用使上覆岩层不断的被剥蚀,使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
(2)读图可知,花岗岩山峰由穹形山体四周向中心集聚发展;山峰变高,落差变大;在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下,平缓的丘陵向峡谷和高峰演变。
(3)由材料信息“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处于我国最大丰水带内。在黄山154km2景区内,花岗岩体占107km2,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有36源和36峡谷”可知,穹状山体的出现,导致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的流水对穹状山体不断地进行侵蚀,使花岗岩山峰边缘地带起伏和缓;在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体落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割,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
(4)结合前面的分析并推测可知,如果地壳快速抬升,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会现次出露并凸出于地表,河流的溯源侵蚀不断地作用于花岗岩山体,使其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如果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不会再次形成现有的地貌。
2.(2022·江苏连云港·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0~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产值图。

材料二:下表为2000~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第一大两位数代码制造业类型变动表。
2000年 2010年 2017年
上海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浙江 纺织业 纺织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江苏 纺织业 纺织业 医药制造业

注:两位数代码表示的制造业大类属通常统计年鉴上规模以上工业统计中31个大门类。
(1)简述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制造业产值空间变化特征。
(2)简述2000~2017年江浙两省与上海制造业类型变化的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共同影响。
(3)针对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现象,简述苏北、浙西南等地发展制造业可资借鉴的启示。
【答案】(1)区域总体规模提高;区域内部差异加大(集聚显著);首位地区发生改变。
(2)上海: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江浙两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共同影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水平,提升城市化水平。
(3)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培养吸引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
【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00年以后整体上制造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集聚效应的影响,内部差异也不断加大,且最高值区发生了变化。
(2)由材料二可知,上海市制造业类型由原本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了技术密集型产业,江浙两省由原本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两个区域来说可以大量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入驻,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加快城市化进程。
(3)苏北、浙西南相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制造业产值较低,因此可以通过承接其他区域的产业,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应该不断吸引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其内部应该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减少同质化竞争,协同发展;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3.(2022·河北衡水·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难言岛(163°40'E,74°53'S)位于南极大陆罗斯海,西侧紧邻维多利亚地,每年难言岛沿岸会生长一定范围的固定冰(与海岸、岛屿或海底部分冻结在一起的冰)。下图为难言岛位置示意图以及2008~2018年1月3日前后难言岛固定冰宽度空间范围变化过程(注:冰架是与大陆冰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

(1)简述2008~2018年难言岛固定冰的空间范围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难言岛固定冰的变化情况。
【答案】(1)难言岛固定冰的空间范围变化季节性变化规律性较为明显,南半球10—11月的气温较低时,固定冰宽度基本达到最大值;12月底至第二年2月底,南半球气温较高时,沿岸固定冰最少,基本处于无冰期。固定冰宽度最大值的年际差异较大,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年均气温最低,固定冰宽度都超过1000米;2010年、2013年和2014年平均气温较高,最大固定冰范围不足50米。难言岛最大固定冰宽度和年均气温的负相关关系。
(2)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水温升高,固定冰将从海岸、岛屿或海底部分冻结在一起的冰脱落;固定冰范围将随着气温的继续升高而逐渐退缩直至完成消失,难言岛固定冰的宽度变化也将逐渐减小。
【解析】(1)因固定冰是与海岸、岛屿或海底部分冻结在一起的冰,在结合图示可知难言岛固定冰的空间范围变化示意图可知其季节性变化明显,1月3日前的10、11月左右固定冰宽度基本达到最大值,这应是气温较低时,固定冰冻结范围较大;12月底至第二年2月底,南半球气温较高时,沿岸固定冰最少,基本处于无冰期,这应是当地气温较高时,固定冰融化或被风驱离。图示中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固定冰宽度都超过1000米,2010年、2013年和2014年最大固定冰范围不足50米。固定冰范围如此变化,主要与气温高低有关。可推知难言岛最大固定冰宽度和年均气温的负相关关系。
(2)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陆地和水温升高,固定冰开始融化,将从海岸、岛屿或海底部分冻结在一起的冰脱落,因此固定冰范围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由图可知,相比之前的年份,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的固定冰范围较小且变化也减小。
4.(2022·江苏江苏·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勺状沟壑”。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

材料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以滞洪拦沙和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
(1)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例举调查“勺沟”过程中可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各一例。
(2)在黄土高原,溯源侵蚀普遍存在,指出其在勺沟的发生位置,并说明勺沟发育的过程。
(3)简述淤地坝对减轻沟谷侵蚀的发生机制。
【答案】(1)整体形态上大下小,具有“头大、身宽、尾细”的特点。
研究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文献分析;
技术手段: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如遥感卫星影像判读等、无人机拍摄等。
(2)沟头。
降雨造成坡面的下切侵蚀,沟头落差加大,水流下蚀增强,沟头发生崩塌,沟头位置沿坡面方向往上游移动。
(3)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沟道坡度减小,侵蚀基准面抬升,侵蚀能力下降,溯源侵蚀减弱。
【解析】(1)黄土勺状沟壑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根据勺子的外部形状,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整体形态上大下小,具有“头大、身宽、尾细”的特点。调查“勺沟”的形成过程可以从野外实地调查或者借助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等;技术手段的研究需要借助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卫星影像判读等、无人机拍摄等。
(2)勺状沟壑的形成与地下水侵蚀、重力崩塌有关,尤其是题干中提到的沟头的溯源侵蚀,促进了勺沟的进一步发育。由于降雨造成沟床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形成跌水,跌水不断侵蚀沟头,导致沟头发生崩塌,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循环过程,使沟头位置沿坡面方向往上游移动,从而沟道长度、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3)淤地坝的建设可有效地防止沟谷侵蚀,由于抬高了侵蚀基准,可以防止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减少了重力侵蚀的发展,从而控制了淤地坝上游的溯源侵蚀,同时由于淤地坝的滞洪作用,对坝下洪水也有一定的减蚀作用。
5.(2022·四川宜宾·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水体是指表面积小于100000m2的湖泊类水体。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滇西北高山地区随着冰川消融,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微水体,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多靠近山脉的山脊部位。滇西北高黎贡山某地分布着两大微水体群,水深多在1米以下,水体内物种数量较少。左图为滇西北高山微水体面积和海拔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高黎贡山某地微水体分布示意图。


(1)据左图描述滇西北微水体的分布特征。
(2)试对“滇西北高山微水体大多靠近山脉的山脊部位”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与夏季相比,指出右图中微水体冬季水文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分析右图中微水体物种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答案】(1)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海拔4000米左右地区。
(2)全球变暖,高山冰川从山脊处向下崩塌、滑动,侵蚀山脊附近地表,外加冰碛物堆积作用,地表形成众多注地;冰川融化,注地积水成湖。
(3)冬季气温低于0°C,微水体结冰,断流封冻;冬季为枯水期,补给水源减少,溪流断流,水位降低(水量减少,进入枯水期)。或部分微水体干涸(数量减少)。
(4)水面较小,生存空间不足海拔高,环境恶劣;地处山脊附近,入湖食物量少;水浅,冬季微水体干涸或整体结冰,部分水生生物缺水死亡。
【解析】(1)本题按照“总、分、特”的模式根据图中信息即可得到答案。据左图(滇西北高山微水体面积和海拔分布示意图)可知,滇西北微水体分布不均;不同海拔分布面积差异较大,明显集中分布在海拔4000米左右地区。
(2)本地地处低纬,海拔并不太高,冰川大量分布在山脊附近。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大量冰川从山脊下滑,高山冰川从山脊处向下崩塌、滑动,侵蚀山脊附近地表、外加部分冰川堆积作用,山脊附近地表在冰川作用下形成众多洼地,冰川融化,洼地积水成湖。
(3)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高黎贡山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存在明显的旱雨季,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单个微水体面积较小,同时材料指出微水体“水深多在1米以下”,故枯水季容易出现干涸、数量减少、水位降低的现象,该地海拔3900米左右,冬季气温低于0°C,冬季存在结冰现象,断流封冻。
(4)同上题分析,微水体面积小、水浅、生物生存空间不足;位于山脊附近,入湖食物量少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不足,冬季微水体结冰、部分干涸或整体结冰,导致部分生物死亡,生存环境恶劣,物种数量较少。
6.(2022·陕西咸阳·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人口2000多万,境内有河流17116条,湖泊3万多个。该州休闲垂钓业历史悠久,垂钓点数量多达1500多个,占全美垂钓点总数的1/3。该州有众多的渔具店和俱乐部。下图为佛罗里达州垂钓点的分布图。

(1)说明垂钓点在佛罗里达州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2)分析佛罗里达州支撑休闲垂钓业发展的条件。
(3)简述休闲垂钓业给佛罗里达州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4)请为佛罗里达州休闲垂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佛罗里达州东西海岸线长,有广阔的垂钓水域,沿海地区垂钓点众多;内陆河湖多,垂钓点沿河流、湖泊分布;城市人口众多,垂钓爱好者多。
(2)水域广阔,有丰富的垂钓资源;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人口众多,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垂钓业历史悠久,俱乐部众多,配套服务完善。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垂钓业产业链延长,可增加渔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
(4)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垂钓活动的监管;加强垂钓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各水域的垂钓规模、鱼的种类和垂钓季节;建设人工养殖垂钓点。
【解析】(1)由图可知,佛罗里达州有着众多的垂钓点,主要原因是邻近海洋,东西海岸线长,有广阔的垂钓水域,沿海地区垂钓点众多。结合材料“境内有河流17116条,湖泊3万多个”可知,内陆河湖多,垂钓点沿河流、湖泊分布,形成了众多的垂钓点。根据材料“人口2000多万”可得,城市人口众多,垂钓爱好者多,垂钓点多。
(2)根据题意,佛罗里达州垂钓业发达。结合材料“境内有河流17116条,湖泊3万多个”可知,该州水域广阔,垂钓点多,有丰富的垂钓资源。该州位于东南部,经济发达,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完善,垂钓相关产业发达。该州人口众多,垂钓爱好者多,有广阔的客源市场。该州休闲垂钓业历史悠久,俱乐部和渔具店众多,配套服务完善,促进垂钓业的发展。
(3)休闲垂钓业的发展能带动养殖、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垂钓服务业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力就业。垂钓业的发展需要配套一定的基础设施,会带动和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延长和增加垂钓业的产业链,可增加渔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
(4)为促进佛罗里达州休闲垂钓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垂钓活动的监管,保证垂钓业的正常运营。加强垂钓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保证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规划各水域的垂钓规模、鱼的种类和垂钓季节,防止出现过度垂钓,确保垂钓业的合理发展。建设人工养殖垂钓点,增加垂钓的经济效益和对垂钓点的不断发展需求。
7.(2022·北京丰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苏南地区北依长江,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众多特色小镇。

(1)比较说明苏南地区国家级与省级制造业小镇的分布特征。
(2)从地理位置角度简述苏南地区形成制造业小镇的有利条件。
目前,当地一些制造业小镇的产业还处于生产与加工环节,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正面临产业因成本升高而发生转移、技术迭代等危机和挑战。
(3)列举当地制造业小镇解决危机和挑战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国家级制造业小镇数量较少,较分散,主要分布在长江南岸及江苏省南部边界附近。省级制造业小镇数量较多,集中分布在常州市。
(2)紧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受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临近长江下游干流,水运便利(水陆交通便利)。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基础好,人口众多。
(3)加强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借助互联网等平台,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市场。加强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货运物流效率,促进信息交流。
【解析】(1)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分析分布是否均匀,哪里多哪里少。根据图中信息,国家级制造业小镇数量较少(6个),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长江南岸及江苏省南部与上海和浙江边界附近。由图中信息可知,省级制造业小镇数量与国家级制造小镇相比明显较多,且集中分布在常州市,占了7个,此外南京、镇江、苏州等地都有分布。
(2)由图中信息可知,苏南地区紧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受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由图中信息可知,苏南临近长江下游干流,并通过长江与海洋相通,水陆交通便利。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农业基础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3)根据材料,当地一些制造业小镇的产业还处于生产与加工环节,附加值低,所以要加强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要借助互联网等平台,提高产品知名度,树立自己的品牌,拓宽市场,加强销售环节的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交通运输、物流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货运物流效率,促进信息交流,缩短产品周期,使产品即时投放市场。
8.(2022·江苏江苏·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文同意在京津冀帝地区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并”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昇”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草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上要算力枢纽的分布特征、
(2)与东部地区相比,简析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数据处理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数西算”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总体布局的积极意义。
【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西部内陆);东部沿海地区级别较高:数量较少;西部内陆地区级别较低,数量多.
(2)西部地区能源清洁可再生;能源充足且廉价;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政府政策支持;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我国体算力水平,带动和关产业发展西部算
(3)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我国算力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西部算力支撑东部数据运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及数据应用需求大的问题,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促进相关产业转移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布特征主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分析,由图可知,我国算力枢纽总体上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具体看,东部沿海地区较西部地区数量少,但级别更高。
(2)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众多,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数据处理可以充分利用该地的能源优势、土地优势,从而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带动西部相关产业的发展,且政府政策也支持。反观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紧张,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东数西算”,简而言之,就是建设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东部地区算力基础设施资源紧张。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有能源、有土地,算力资源丰富。通过构建类似于能源领域“西气东输”的“东数西算”,把东部的数据流动到西部存储、计算,能够改善东中西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不平衡的布局。因此“东数西算”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可以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及数据应用需求大的问题,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对于西部而言,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对于全国而言,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促进绿色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9.(2022·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藏东北某区域的古河道处在阶地上(图1),甲地堆积体比古河道高约10m,多棱角状碎石,物质成分与乙地相同。乙所在山地的山顶有冰川。研究发现,丙地流水的沉积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2),且砾石的磨圆度高。甲地堆积体形成时间晚于A层,早于B层。甲地堆积体形成之后,上游数次洪涝又为丙地带来众多沉积物。沉积物颗粒径与流速有关,流速越慢,颗粒径越小。图3为丙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说明图示河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
(2)与正常年份相比,推测甲地堆积体形成时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3)分析甲地堆积体形成之后,该河流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的次数。
(4)说明废弃古河道的主要形成过程。
【答案】(1)年降水量较少;山区面积广,谷地面积小;地势起伏大。
(2)降水量增大;降水强度更大;气温升高。
(3)3次。洪涝径流量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带来的沉积物颗粒径大,形成石层(图中A层以上有3层砾石层)。
(4)泥石流堵塞甲地河道,形成堰塞湖:湖水位升高,地势较低处湖水外泄,形成新的河道:内力抬升作用使新河道流速快,流水下切侵蚀,古河道形成阶地。
【解析】(1)流域面积与降水量、地表径流、汇水区面积、地形等因素有关,西藏东北部,降水较少,地表径流较少,因此汇入河流的水分较少。由图可知,当地地势起伏大,山区面积广,谷地面积小,流域面积小。
(2)根据材料可知,甲地堆积体地势高出河道10米,多棱角状碎石,物质成分与乙地相同,说明堆积体不是由原河道流水沉积而来,应是来自乙地。甲、乙间有谷地,且两地距离远,能携带乙地物质至甲地沉积的最有可能是泥石流。当地夏季降水集中,有冰雪融水,在某些年份降水较常年多,降水强度更大,同时气温回升更高,冰雪融水增多。
(3)甲地堆积体形成之后,古河道成为堰塞湖。湖水位升高,与上游落差减小,人湖水流速度减慢,沉积物颗粒径小。上游产生洪涝之后,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携带大量砂石人堰塞湖,砾石层由此产生。另外,根据材料可知,甲地堆积体是在A层之后形成,A层以上有3层砾石层,表明有3次洪涝灾害。
(4)通过上题可知古河道因泥石流成为堰塞湖,河流被阻断。上游来水不断,湖水位升高,在地势相对较低处湖水外溢,形成新的河道。新河道处河水流向下游,本身流速快,有下切侵蚀作用,又根据古河道现为阶地,说明期间有内力抬升,加快新河道的流速,河床变低,古河道河水减少,最终废弃。
10.(2022·安徽安庆·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四周群山环抱的封闭式山间内陆盆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青海湖水平衡及水位面积变化影响大。下图示意青海湖1956~2019年水位变化,下表为1956~2019年青海湖水量平衡(单位:106M3)。

收入量 地表径流 20.20
湖面降水量 17.16
地下水 4.32
小计 41.68
支出量 湖面蒸发 40.70
潜水蒸发 0.50
湖滨沼泽和草甸蒸散发 0.44
耗水 0.66
小计 42.30
畜变量 -62

(1)描述1956~2019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特征。
(2)分析近年来青海湖水位上升的自然原因。
(3)从水量收支角度,指出1956~2019年青海湖整体上水平衡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青海湖水位上升对湖泊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深刻,试选定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方面①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方面②利于周边生态发展。
【答案】(1)总体先下降后上升:1956~2004年水位呈波动式下降,至2004年水位最低;2005~2019年水位上升,且上升速度较快。
(2)近年来流域内降水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量增加;流城内冻土融化增多,导致入湖径流量增加,湖泊水位升高。
(3)特点:整体上水量减少(或收入小于支出)。原因:流城平均降水量小于平均蒸发量:随着流域内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多,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整体下降,湖面缩小。
(4)①产草量增加,草原载畜量提高;牧草品质提高,畜牧业产值提高;天然草原压力减小,减轻草原退化;牲畜饮水方便,放牧成本降低等。②湖泊水位上升,气候变湿;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地荒漠化降低等。
【解析】(1)由左图可知青海湖1956~2019年间,水位变化曲线呈“V"形,所以总体变化趋势是先减后增;具体变化:1956~2004年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到2004年达到水位最低点,2004年-2020年间转为快速增长趋势,水位迅速上升。
(2)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冰雪融水量增加,冻土融化量也会增多;气温升高,蒸发更加旺盛,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加之气温升高对流运动增强,短时间内降水也会增加;导致入湖径流量增加,湖泊水位升高。
(3)读表格数据可知,青海湖蓄变量为负值,说明水平衡是收入小于支出。青海湖水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地下水较少;支出主要来自湖面蒸发,潜水蒸发、湖滨沼泽和草甸蒸散发、耗水均较少。经比较,湖面降水和地表径流之和要小于湖面蒸发量,且支出中耗水占比较高,因此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湖面缩小。
(4)①方面:青海湖水位上升,局部气候会更加湿润,植被会增多,牧草更加充足,既可以增加载畜量,又可以减轻草场退化,此外天然牧草有利于提高畜牧业产品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②方面:青海湖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局部气候会更加湿润,植被覆盖率会提高,这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同时湿地增多,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保持。
11.(2022·北京顺义·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爪哇岛人口稠密,是印度尼西亚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塞梅鲁火山1818年以来发生过55次喷发,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该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喷出的巨大浓烟高达12000米,成吨的火山灰被抛向空中,火山灰富含钾钙镁铁等矿物质。
资料二:芝马努河上的加蒂格迪大坝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2015年大坝建成蓄水,2019年大坝一期水力发电工程落成使用。下图(a)为芝马努河流域示意图,(b)为该流域降水柱状图。

(1)概述塞梅鲁火山频发的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火山喷发对该地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说明芝马努河流域的降水特征和形成原因。
(4)指出加蒂格迪大坝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岩浆喷发(岩浆活动频繁),形成火山。
(2)有利影响:塑造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形成温泉等地热资源,形成矿产资源,形成深厚、肥沃土壤层等。不利影响:火山喷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气透明度低,影响航空飞行,引燃并摧毁大片原始丛林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降水特征:降水总量大,季节变化大,6~10月降水少,11~次年5月降水多。成因:11~次年5月,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带来大量水汽,山地迎风坡(地形抬升),降水多。6~10月受东南信风影响,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
(4)河流径流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解析】(1)读图可知,塞梅鲁火山位于爪哇岛,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受到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沿地下薄弱地带向上喷发,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火山喷发对该地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展开;有利影响:火山喷发塑造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形成温泉等地热资源,可以开发旅游资源;火山喷发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形成矿产资源,喷发出的火山灰覆盖地表,形成深厚、肥沃土壤层,有利于农业发展。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具有突发性,高温的熔岩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大;喷发的火山灰在大气圈中,使大气透明度低,影响航空飞行;温度高可引燃并摧毁大片原始丛林,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3)降水特征可通过降水柱状图读出,读图b可知,芝马努河流域降水总量大,季节变化大,6~10月降水少,11~次年5月降水多。成因可结合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该地位于7°S附近,11~次年5月,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此时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带来大量水汽,马努河流域位于山地北坡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6~10月受东南信风影响,山地北坡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带来的水汽少,降水较少。
(4)加蒂格迪大坝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分析水能丰富的条件,水能丰富一般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水量大、落差大;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芝马努河流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因此水能丰富。
12.(2022·四川德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受长江和海洋共同影响,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崇明岛东部受入海泥沙量等因素影响,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存在明显变化。左图为崇明岛东部不同年份围垦大堤位置图,右图为1950-2011年长江入海含沙量的变化。

(1)简述围垦大堤的空间变化特征。
(2)崇明岛东部沉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由西向东逐渐变小。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有人认为,崇明岛面积增长会变慢,甚至缩小。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总体上向东扩展,扩展速度变化大,1992-1998年东扩速度最快。
(2)崇明岛沉积物主要由长江搬运而来(或流水沉积物具有良好的分选性);自西向东,越往下游,流水速度越慢,搬运作用越弱,沉积物的粒径越小。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含沙量(波动)下降,(粒径较大颗粒沿途大量沉积,)人海口附近粒径较小的颗粒物所占比重增大,沉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由西向东逐渐变小。
(3)赞同。理由: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趋好,水土流失减轻,且干支流大坝及水库等建设拦截部分泥沙,入海泥沙沉积量减少;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加剧。
不赞同。理由:长江持续不断有泥沙入海,淤填岛屿;岛屿四周人工持续围海造陆。
【解析】(1)从左图不同年份围垦大堤的位置图我们可以看到,自825年至1998年,围垦大堤整体上向东拓展;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到,不同年份之间,大堤东拓的速度并不相同,拓展的速度差异和变化较大;其中1992年至1998年东拓速度最快。
(2)崇明岛是由长江泥沙堆积而形成的岛屿,其岛上的沉积物来自于长江流水沉积作用;自西向东,河流越向下游方向,其流水的速度越慢,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由于流水沉积物具有良好的分选性,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沉积,沉积物的粒径自西向东越来越小。同时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上中游地区修建大量水利工程,长江含沙量明显下降,粒径较大的颗粒,受水库拦截作用的影响,沿途大量沉积,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在入海口附近沉积的比重增大,沉积物的粒径受分选性影响由西向东逐渐减小。
(3)本题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回答。赞同崇明岛面积增长变慢的理由:由于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增强,长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趋好,水土流失进一步的减轻;并且长江干支流各类水利枢纽的修建,拦截部分泥沙入海,入海泥沙的沉积量减少;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平面上升,海水的侵蚀作用加强,原本沉积的沉积物受海水侵蚀影响逐渐减小。不赞同的理由:长江流量大,整体的搬运能力较强,有持续不断的泥沙不断入海,在此处发生沉积;且崇明岛受人类开发历史较长,岛屿四周人工持续围海造陆现象仍在发生。
  本文标题: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特征描述类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857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8573.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