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的春旱
在高考地理中,春旱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一、春旱的概念与分布
1. 概念
春旱是指在春季(3-5 月),由于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农作物需水量大等原因,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一种干旱现象。
2. 分布
(1)我国春旱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等地。这些地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加上农作物开始生长,需水量大,容易发生春旱。
(2)在世界其他地区,如美国中西部、印度北部等地也可能出现春旱现象。
二、春旱的形成原因
1. 气候因素
(1)降水稀少: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降水较少。同时,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暖湿气流尚未完全北上,导致降水不足。
(2)气温回升快: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回升,蒸发量增大。特别是在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升高较快,土壤水分蒸发强烈。
(3)大风天气多:春季北方地区多风,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干旱程度加重。
2. 水文因素
(1)河流径流量小:春季北方地区河流主要靠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径流量较小。加上春季农业用水增加,河流供水不足,加剧了春旱。
(2)地下水水位下降: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在春季干旱时期,地下水补给不足,进一步加重了干旱程度。
3. 人类活动因素
(1)农业用水量大: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大。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用水量增加,加剧了春旱。
(2)工业用水增加:春季工业生产逐渐恢复,用水量也相应增加,对水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3)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增大,同时城市建设也会改变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分布,影响水资源的供应。
三、春旱的影响
1. 对农业的影响
(1)影响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春旱导致土壤墒情差,影响农作物的播种和出苗。即使勉强播种,也会因缺水而影响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2)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为了缓解春旱,农民需要进行灌溉,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灌溉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次生盐渍化等问题。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破坏生态平衡:春旱会导致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湿地面积减少,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同时,干旱还会使植被生长受到抑制,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加剧。
(2)引发森林火灾:春季气候干燥,加上干旱少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影响工业生产:春旱可能导致工业用水不足,影响工业生产。特别是一些高耗水行业,如化工、造纸等,可能会因缺水而减产或停产。
(2)影响城市供水: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春旱可能导致城市供水紧张,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四、春旱的应对措施
1. 工程措施
(1)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水库、水坝、灌溉渠道等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春季干旱时期,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灌溉,缓解旱情。
(2)开发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在春旱时期可以作为应急水源。但要注意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生物措施
(1)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同时,森林还可以调节气候,增加降水,缓解春旱。
(2)发展旱作农业:选育耐旱作物品种,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如地膜覆盖、保水剂应用等,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3. 管理措施
(1)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建立干旱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干旱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旱情动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在干旱时期,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如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实行定时供水等,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高考考查角度
1. 自然地理综合分析
(1)考查春旱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如气候、水文、地形等因素。要求考生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导致春旱的发生。
(2)结合区域地理知识,考查不同地区春旱的特点和差异。例如,比较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春旱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 人文地理综合分析
(1)考查春旱对农业、工业、城市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要求考生分析春旱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程度和应对措施。
(2)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考查如何在干旱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探讨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管理策略等。
3.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春旱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例如,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墒情、河流湖泊水位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旱情分布和发展趋势。
(2)要求考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抗旱救灾中的作用,如如何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指导抗旱物资的调配和运输等。
上一篇:高考地理中的自然带带谱
下一篇:高考地理中的气流上升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71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