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的地埂考点
在高考地理中,常见的地埂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梯田埂
1.概念:一种在山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埂状设施。
2.作用:起到拦蓄雨水、减少坡面径流,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能有效保持水土,让坡地适宜耕种,比如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梯田就广泛分布着这种地埂。
二、埂壕(沟埂)
1.概念:一般是在一些需要排水、灌溉或划分区域的农田里出现。
2.作用:一方面用于疏导田间多余的积水,保证农田不会因积水过多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另一方面可作为不同田块之间的界限标识,方便农业生产管理,在北方平原地区的一些农田中较为常见。
三、防风地埂
1.概念:多设置在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如我国西北一些沙漠边缘或风沙活动频繁的农耕区周边。
2.作用:通过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阻挡风沙对农田、聚落等的侵袭,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效果。
四、草皮地埂
1.概念:利用种草的方式形成的一种地埂形式。
2.作用:除了具备一定的拦水保土功能外,草皮本身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还能美化环境,常见于一些生态脆弱需要加强植被恢复的地区,比如部分草原退化后进行恢复治理时会采用设置草皮地埂的方式。
五、等高地埂
等高地埂也是高考地理中可能涉及的一种地埂类型。
1.概念:它是沿着等高线修筑的地埂,基本保持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延伸,使得地埂所围绕或分隔的区域呈现出相对规整的等高分布状态。
2.作用
(1)保持水土:和一般梯田埂类似,能有效拦截坡面径流,减缓水流速度,减少雨水对坡面土壤的冲刷,起到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尤其适用于有一定坡度的山地、丘陵地区的农田或果园等。
(2)方便耕种管理:在农业生产中,等高地埂可以将坡地划分成不同层级的种植区域,便于农民进行灌溉、施肥、收割等农事操作,也有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3)合理利用土地:能依据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坡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可耕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比如在一些山区通过修筑等高地埂将原本难以利用的陡坡改造成能种植农作物或发展林果业的梯田。
六、比降地埂
在高考地理范畴内,比降地埂是相对比较专业且不太常见但很有特点的一种地埂类型。
1.概念:比降即河流水面或其他坡面等在单位水平距离内的垂直落差。比降地埂就是利用坡面或河道等不同地段的比降差异修筑的地埂。
2.作用
(1)调节水流:在坡面方面,比降地埂可根据坡面比降情况,合理设置埂的高度、间距等。在降水时,能有序引导坡面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水流快速下泄造成水土流失或坡面垮塌等情况,比如在一些山区坡面治理中会用到。
(2 )利用水力:在河道附近,若有一定比降的河滩地等设置比降地埂,可对水流进行适当的阻拦与分流,在一些传统农业区域,有可能利用这种水流落差与分流情况,实现简易的灌溉布局,让水流按照需求流向不同的农田区域进行灌溉。
比降地埂是充分结合地形比降特征,在保持水土、利用水流等方面发挥作用的一种特殊地埂形式。
上一篇:高考地理中的冰碛平原
下一篇:高考地理中的冰碛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708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