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三地理二轮备考策略及技巧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3-10-2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相比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是在全面扫描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化。不再是拉网式扫描,而是大眼网捕鱼,又叫整体复习,关注的是学科特色主干知识。以某一专题问题为中心,搭建知识内在联系,有效整合教材,真正提高应考综合能力!二轮复习是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高考的考点、第一轮复习的弱点,分成若干专题,打破章节结构,组成新的系统,体现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本质的再复习。二轮复习侧重主干知识的具体应用,在应用中提高大家运用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二轮复习应分专题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
  一、处理好几种关系
  1.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的关系
  一轮复习应以课本为本,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一轮复习到二轮复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但也不能没有区分度,如果过早地练综合性过强、知识跨度过大的题,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思维障碍,对以后的复习不利。
  2.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绝不能含糊。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
  二轮复习要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整合完善知识结构。主要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骨架,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有序地附着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促进理解记忆,加强地理学科自身知识的贯通,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意识,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同时,也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高中地理“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理中的“地形和地形的变化”。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3.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地理复习中要牢牢地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基础、关键。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背景材料,是试题的“切入点”。高考命题中可用于设置的情景材料、背景材料极为广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可立足于学科知识,适当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切忌刻意地去追逐热点。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能和中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机结合的热点事件;二是长期的热点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关注热点、焦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注重知识的运用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与所学的地理主干知识密切相关,所以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高考试题最常见的素材。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国内重大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重大科技成就等,要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还应注意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注意思维的发散,注意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
  二、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托,是决胜高考的支撑点,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高考理念。地理高考绝不是重能力轻知识,地理学科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因此在复习应考中要重视基础,善于提炼主干知识。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要准确理解、清晰记忆、切实把握、灵活运用。对于世界和中国的各个主要区域要能准确定位。为此要对主干知识进行挖掘、整理、归纳,同时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网络。同时加强运用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中实际问题的训练。对于知识和能力上的漏洞要认真查找,重点加强。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中心就是主干。对于这些主干知识,学生们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考生会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好像现在高考重能力轻知识。其实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如果我们不能跳出这一认识误区,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复习应考中,我们要重视基础,善于提炼主干知识。
  三、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但略显散乱,就像一股脑地塞进电脑的各式文件,没有经过系统地分类整理,要用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地理知识进行拆分、重组,形成有主线、有知识内在联系的专题,这样就如同为电脑中的文件建立各级目录。经过专题复习,有助于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使考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准确快捷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注意建立知识网络,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轮复习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表现、气候对人口分布与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联想,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
  四、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①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等)。
  五、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 间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还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来设计题目进行对比分析。
  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地理阅读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在二轮复习时还要安排地理图表阅读的专题。总结常用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正确方法,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填绘、阅读、分析图表,形成空间概念,提高再认区域地图和读析图表的能力。
  六、要提高做题效率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要想提高做题的效果,学生必须多思考,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怎样思考?
  一是在题目拿到手后,首先思考它属于哪种题型,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审题时有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使每一个题做出收获,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自己以启发。
  二是多比较。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
  三是多总结。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注意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东西来,自己总结出一些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来。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在平时做题时都要注意去观察自己有无缺陷,并注意在做题时注意寻找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
七、关于课堂精讲的想法
  二轮课堂精讲是取得复习成效最关键的一环,要做到少而精。讲要讲在“点子”上,讲解的内容必须是同学们最想听的部分,即知识的薄弱点、概念的模糊点、主干的应用点、命题的着力点。让同学听后有种“解渴”的感觉,豁然开朗起来!因此教师的备课要备出“精彩”和“高度”。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与探讨,以及对命题精神的领悟能力!可以说,教师对高考领悟的有多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有多深!
三、通过研究高考36题,提高综合训练能力
  由于此时期是高三一模、二模阶段,要抓住学生模拟训练的契机,以增加考场实战体验,提升应试技能技巧。二轮复习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技巧,从“四项能力”的考核出发,关注学生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过程、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质量。
  1、高考36题的特点
  高考36题是一道学科内的综合题,以区域图为载体,依托各类图像承载信息,考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命题从题图信息入手,“小中见大”,主要讨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可行性措施。从某一地理要素出发设置问题,关注信息获取过程,解题要求估测命题意图,把握答题方向,恰当表述答案、分出层次和要点。就学科主干来说,考查的重点统计如下: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描述及气候影响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描述,航运价值评价及综合治理;某一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与评价;环境问题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探究等。
  2、模拟考的试卷讲评
  文综试卷地理试题是11(客观题)+2(主观题)的模式,虽然题量不大,但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良好契机,既要舍得拿出时间去投入,又要拿出精神去研究,与学生一块探讨考场上多得分技巧,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出错、失分的原因,归纳正确的答题思路,形成基本的方法技巧。模拟考后的试卷讲评,课时一般安排2节课,第一课时结合11道客观题重点讲选择题的解答方法,主要侧重不同种类问题解题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二课时把重点放在地理综合思维专题突破上,对学生进行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研究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和如何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描述。
3、建立错题集和问题库
  解题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能引导学生将考试或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整理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在下次考试前看一看,是必会减少同类题的出错次数,同时还利于形成对问题的正确思路,进行知识储备。可设计一个本子,分为正面用和反面用,一面做错题集,专门整理各类出错的问题;另一面做问题库,专门整理综合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经常翻看错题集和清点问题库,是循序渐进、取得学习成效的关键,贵在坚持、做实做细!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二轮备考策略及技巧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301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3010.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