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冲刺2023年新高考地理大题限时集训-加强国际合作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8-0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备考指导]
全球合作共赢是目前全球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共建、共享的队伍中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又进一步揭示了加强国际合作的必然性。
[解题思路]
在目前的高考中,区际联系是重要的考查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这部分内容也越来越重要。强化区域认知,深化对国际产业合作中的产业转移与融合、技术发展与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思维,是高考对该部分的学科素养要求,因此应重点从与我国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产业合作的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区际联系的特点及影响。
1.(2022·河南洛阳·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勐腊县由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边境县转变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合作节点,其产业由以橡胶种植为主转变为以跨境贸易、边境旅游为主。随着开放进程的提速,跨境贸易、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方兴。目前,勐腊县拥有磨憨、关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平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老铁路于2021年12月建成通车,在勐腊县设置客货火车站,使其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下图示意勐腊县地理位置。

(1)分析改革开放前,勐腊县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2)指出勐腊县产业演化的主要表现。
(3)说明勐腊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南半岛国家可能开展的国际合作。
【答案】(1)地理位置偏远,受核心经济中心的辐射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受教育水平低;周边地缘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资本投入等要素严重不足。
(2)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跨境贸易、来料加工发展;由跨境旅游及由此产生的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服务业多重发展。
(3)热带农业技术;口岸通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治理。
【分析】本题勐腊县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国际合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勐腊县由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边境县转变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合作节点”可知,勐腊县位于我国边陲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受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限制了经济发展;以少数民族为主,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周边地区环境复杂多变,对外交通不便,外来的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人才等流入较少,制约了经济发展等。
(2)根据材料信息“其产业由以橡胶种植为主转变为以跨境贸易、边境旅游为主。”可知,勐腊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单一的橡胶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向跨境贸易、边境旅游等工业、服务业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目前……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可知,随着交通等区位因素的改善,导致该地由跨境贸易、边境旅游向产业集聚、企业网络、服务业等多重产业发展。
(3)中南半岛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薄弱,中国可以与其开展热带农业种植技术交流;中南半岛口岸众多,中国可以与其开展口岸通关合作;湄公河由我国流向中南半岛,沿途流经多个国家,可以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合作等。
2.(2022·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部,面积约为海南岛的27.20%,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只有100mm~200mm左右。通过国际合作,该国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以解决水资源问题。
材料二格雷科角沿岸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
材料三下图为塞浦路斯岛位置示意图及海岸地貌景观图。

(1)从地质作用角度描述格雷科角沿岸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说明塞浦路斯无铁路,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的原因。
(3)从自然资源角度,说明塞浦路斯发展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可行性。
【答案】(1)地质时期,浅海沉积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出露海面;海浪侵蚀,形成天然拱桥;桥顶重力崩塌,形成陡峭的崖壁。
(2)①国土面积小,短距离公路运输需求量大,长距离铁路运输需求量小;②四面环海,国内长距离货运可由海运代替;③铁路比公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④南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地势起伏大。
(3)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岛国,海水丰富;水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分析】本题以塞浦路斯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海岸地貌、交通运输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格雷科角沿岸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结合海岸地貌景观图可知,地质时期,格雷科角沿岸曾为浅海环境,因化学沉积形成石灰岩。后经地壳抬升,该地出露海面成为海岸。因在沿海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化和海浪侵蚀为主。因长期遭受海浪侵蚀,完整岩体被破坏,形成天然拱桥,再加上重力作用,桥顶崩塌,形成陡峭的崖壁。
(2)根据材料一“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部,面积约为海南岛的27.20%”可知,塞浦路斯国土面积小,在陆路运输方面,短距离运输需求量大,长距离运输需求量小。结合所学,公路运输适合短途,铁路运输比公路建设难度大、在短途运输上成本高,适合长途运输。因此,塞浦路斯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读材料三塞浦路斯岛位置示意图可知,该国四面环海,海运成本低,运量大,国内长距离货运可由海运代替。该国多山,南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地势起伏大,公路运输建设较铁路运输建设更方便,成本更低。
(3)根据材料一“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只有100mm~200mm左右”可知,该国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发展太阳能海水淡化的能源充足。根据上题分析,该国为岛国,四面环海,海水丰富,原料充足。降水少,国土面积小,地表径流不足,水资源短缺,对淡水的市场需求量大。
3.(2022·天津·校联考二模)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卡片
碳达峰:碳排放增长到一定高位后不再增长,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
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


(1)举例说明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和供给服务可能造成的影响。
以全球变暖为突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据图说明提出该原则的依据。
(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学生,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列举两例)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两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4)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答案】(1)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加重,影响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全球变暖导致气温、降水分布发生变化.使得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影响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碳排放,共同承担责任;发达国家碳排放累计量大,人均排放量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增加快;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
(3)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等。
(4)角度一:温室效应增强。①过程:冰川面积减少,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强,地面辐射增强,导致温室效应增强②过程: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角度二:温室效应减弱。过程: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温室效应的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渗透了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是指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如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加重,水资源数量减少,从而影响调节服务功能。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如全球变暖会导致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使得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进而影响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2)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碳排放,应“共同”承担责任;由“世界碳排放累计贡献率变化统计图”可知,发达国家累计碳排放量大,由“世界碳排放累计贡献率变化统计图”可知,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大,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图”可知,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速度快,碳排放总量增加快;因此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承担“有区别的责任”。
(3)全球变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公众的参与。作为中学生,应当自觉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节约能源资源;垃圾分类投放;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周围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等。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变暖会造成极地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变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会导致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的温室气体增多,使得温室效应增强。同时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后,露出的土地上会在相对暖湿情况下生长一些植物,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吸收二氧化碳增多,大气中二氧化碳有可能减少,可以削弱温室效应。
4.(2022·山东威海·统考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尾藻海(下图)因海上漂浮着大量的马尾藻而得名,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海岸线的海,是“洋中之海”,海水呈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马尾藻海浮游生物只有其它海区的1/3,被称为“海洋荒漠”。20世纪90年代初,该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成为远洋水域中最脏乱、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
2011年,民间组织与科学家合作建立了马尾藻海联盟。在该联盟的努力下,马尾藻海被国际组织认定为“具有重要生物和生态意义的保护区”;同时联盟鼓励国家政府、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生态实验室等参与合作,对该海域濒危物种进行研究和保护。2017年6月,我国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明确提出“建立紧密的蓝色伙伴关系”。马尾藻海治理模式为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借鉴。

(1)分析马尾藻海成为“海洋荒漠”的自然原因。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马尾藻海环境破坏严重的原因。
(3)说明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可借鉴马尾藻海治理模式的做法。
【答案】(1)海水较深,光合作用弱,不利于藻类等浮游生物生长;海水运动弱,不利于营养物质上泛(或远离陆地,入海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少)。
(2)陆地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入到海洋之中,经洋流运输至马尾藻海,由于马尾藻海水运动微弱,大量固体废弃物不断聚集;位于北美和西欧之间,海运繁忙,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严重。
(3)成立合作组织,建立海洋保护区;国际合作,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或防治污染物扩散);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保护活动。
【分析】本大题以马尾藻海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马尾藻海浮游生物只有其它海区的1/3,被称为“海洋荒漠”。因此解释马尾藻海被称为“海洋荒漠”的原因,主要是解释浮游生物少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多少主要与海洋中的营养物质有关。由图可知:马尾藻海的海水深度较深,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弱,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海水呈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说明马尾藻海的海水运动较弱,不利于底层营养物质上泛;马尾藻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海岸线的海”,说明其受陆地的影响小,入海径流带去的营养物质少。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马尾藻海环境破坏严重的原因,可以从来源多和净化少两方面去分析。来源方面:由图可知,马尾藻海环境破坏严重的原因主要与马尾藻海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该海域位于北美和西欧之间,海运繁忙,海洋运输过程中会排放污染物、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该海域靠近北美洲东海岸,沿岸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生产和生活当中会排放较多的废弃物,然后通过洋流被带到马尾藻海;净化方面:由小题1可知,马尾藻海海水运动缓慢,污染物不易被净化,导致污染加重。
(3)首先,民间组织与科学家合作建立了马尾藻海联盟,在该联盟的努力下,马尾藻海被国际组织认定为“具有重要生物和生态意义的保护区”。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此措施,成立合作组织,共同建立海洋保护区;其次,联盟鼓励国家政府、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生态实验室等参与合作,对该海域濒危物种进行研究和保护。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此措施,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保护活动;此外,为了防止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被污染和破坏,我国可以加强国际合作,与其它国家一起努力,防治污染物跨境转移。
5.(2023·云南丽江·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滑雪运动开展较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将滑雪运动与旅游相结合,衍生出“冰雪旅游”。自2012年以来,俄罗斯滑雪场数量显著增加,外来游客数与本土滑雪者人次稳步上升,但其旅游产业链条仍需完善。截止2018年,共有大约226个具有滑雪道、经营良好的滑雪场,下图为俄罗斯滑雪场分布示意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俄罗斯形成较集中的滑雪场分布区域的原因。
(2)根据所学,分析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冰雪产业的途径。
材料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合作开发战略。从2017年开始,俄罗斯已经三次向中国企业开放租种适合农耕的西伯利亚的土地约168万公顷,中国某些企业开始种植农产品。
(3)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中国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农产品的原因。
(5)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
【答案】(1)原因:西部东欧平原地形平坦,人口比重大,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乌拉尔山和阿尔泰等地地形起伏大,有自然地形坡度,滑雪条件好;乌拉尔山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厚度大。
(2)途径: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增加东部地区滑雪场的可达性;针对中国、日本、韩国等游客需求,开发国际滑雪旅游市场;发展冰雪旅游文化交流;发展冰雪产品贸易等产业;加大宣传力度等。
(3)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4)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俄罗斯耕地资源充足。
(5)减轻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有利于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耕地利用结构。
【分析】本题俄罗斯滑雪场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农业发展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滑雪场分布分布的原因及冰雪产业发展的途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主要从地形的坡度及海拔高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俄罗斯滑雪场乌拉尔山和阿尔泰、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位于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人口众多,交通通达度高,滑雪市场需求大;乌拉尔山和阿尔泰等地位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有适合滑雪的自然地形坡度,自然条件优越;乌拉尔山地势较高,气温低,积雪厚度大且保存时间长。
(2)本题可以从基础设施、扩大交流、实现冰雪产品多样性及提高知名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到达东部地区滑雪场交通,增加便捷度;开展多种滑雪项目,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需求,开拓国际滑雪旅游市场;发展与冰雪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冰雪产品,加强与其它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联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冰雪旅游的知名度等。
(3)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影响小,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稀疏,水资源缺乏,距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开发不当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引起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问题。
(4)本题主要从土地资源和市场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种植大豆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可知,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俄罗斯已经三次向中国企业开放租种适合农耕的西伯利亚的土地约168万公顷,中国某些企业开始种植农产品”可知,而俄罗斯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充足。
(5)结合材料分析,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可缓解我国耕地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保护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在俄罗斯租种土地也会缓解我国耕地压力,促使一些耕地利用类型改变,有利于我国调整耕地利用结构。
6.(2021·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朝鲜半岛位置示意图(下左图)和朝鲜半岛一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右图)


材料二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于2020年4月21号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选址长春市。示范区将与韩国进行产业链协同合作,大力发展数字产业、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医药医疗、健康食品等产业,并吸引俄、日、蒙等国乃至国际高端要素集聚,形成优势互补、联运发展、互利共赢的东北亚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设示范区是落实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及全方位振兴的新载体。
(1)据图判断朝鲜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简述依据。
(2)描述朝鲜半岛冬季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3)分析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设立将对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1)东(或东北)高西(或西南)低,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
(2)分布特点:由南往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低;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北密南疏,即温差北部大于南部,且南北温差大;受海洋的影响,东部沿海温度高于同纬度的西部地区,沿海地区气温高于内地;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地势。
(3)促进东北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东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振兴东北经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朝鲜的地形和气候特征。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朝鲜半岛的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说明其地形地势特征是东(或东北)高西(或西南)低。
(2)根据材料,气温分布特点主要从等温线数值大小、等温线走向、疏密来判断。从南北方向看,受纬度影响,气温是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差异大;其中北部等温线密集,南部相对稀疏,即北部温差大于南部。从东西方向看,受海陆位置影响,沿海气温高于内陆。
(3)示范区将与韩国进行产业链协同合作,大力发展数字产业、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医药医疗、健康食品等产业,促进东北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东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建设示范区,可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及全方位振兴,振兴东北经济。
7.(2021·辽宁大连·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班列从重庆出发,向西经过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终点到达德国杜伊斯堡,全长11000多千米,全程仅需两周,较海运缩短近30天,价格仅为空运的五分之一。为实现中欧班列的开通与运行,中欧之间加强国际合作,进行多次协商谈判,目前已实现了常态化的运行。

(1)举例说出渝新欧班列往来运输的货物?
(2)分析我国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3)渝新欧班列开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国际合作。
【答案】(1)向西:笔记本;机电设备;服装鞋帽等;向东:红酒、牛奶、名牌汽车。
(2)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缩短货物往来欧洲的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急需物资的运输)节省运费;避免过度依赖海洋运输(马六甲海峡等地)保证国家物资运输安全。
(3)转关;货物检验检疫;不同国家轨距不同,需要换轨;沿途安全等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欧班列开通的原因及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重庆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是一个新兴的生产电子产品的“世界工厂”,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从重庆向欧洲运输的货物包括笔记本等电子组装产品、服装鞋帽、机电设备等。从欧洲向重庆运输的货物主要是名牌汽车、高端红酒、牛奶等消费品。
(2)根据材料,“渝新欧”班列“全长11000多千米,全程仅需两周,较海运缩短近30天,价格仅为空运的五分之一”,可得出推动渝新欧班列有利于缩短货物往来欧洲的时间,提高运输效率,节省急需物资运输费用;避免过度依赖海洋运输,保证国家物资运输安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内陆城市沿海化,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3)渝新欧班列经过的国家多,需要转关;不同国家的铁路轨距不同,需要换轨;需要对货物进行检验检疫;需要加强线路沿线的安全工作。
  本文标题:冲刺2023年新高考地理大题限时集训-加强国际合作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241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2415.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