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限时集训-特征描述类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8-0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一、题型简介
  1.近些高考地理大题往往以热点材料为命题背景,考查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分布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2.在备考复习时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掌握特征描述答题模式,强化分析能力,在语言描述时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①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②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③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
二、典例在线
1、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此外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材料二: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与青海、新疆的交界处,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敦煌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4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超过2400毫米,加上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地表的物理风化强烈。这里的地表岩石及沉积物,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风成地貌(如图乙)

(1)说出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名称。喀斯特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2)描述图乙地貌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形成外力作用。
(3)描述图乙中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1)峰丛;岩石:石灰岩分布,可溶性、透水性好。气候: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富集。水文:强烈的流水溶蚀作用,发育喀斯特地貌。地形:山地、丘陵广布,坡度大。生物:生物种属多,生物活动活跃。
(2)自然环境特征:降水较少,风力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力作用:风力侵蚀。
(3)岩石裂隙发育,岩体变得不够坚实,岩石孤立突起,靠近地面的风中含沙量大,岩石下部遭受到较强烈的磨蚀,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分析】本题以敦煌的风成地貌和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地貌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形成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过程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地貌地区主要的岩石是石灰岩,具有可溶性、透水性好。要形成喀斯特地貌一定要有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区强烈的流水溶蚀作用,发育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由于喀斯特地貌区气候温暖湿润,所以生物种属多,生物活动活跃。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乙地貌为风蚀蘑菇,受风力侵蚀而形成,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少,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风力侵蚀作用显著,使得岩石景观呈现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3)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岩石孤立突起,且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风沙侵蚀的过程中,靠近地面的风沙含量较大,更易被风沙侵蚀,侵蚀速度更快,而远离地面的部分侵蚀速度相对较慢,从而形成了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
  本文标题: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限时集训-特征描述类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239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2396.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