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人口增长与人口政策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3-06-1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总数为3481.39万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37。下图示意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男性、女性人口数量及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
A.年增长率下降 B.老龄化严重 C.城镇化率低 D.抚养比高
2.导致沙特阿拉伯2010-2020年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原因为()
①人口机械迁入②出生人口性别比高③自然环境恶劣④重工业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A2.B
【解析】
1.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得,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因此年增长率下降,因此A正确;图示无法反映人口年龄结构,故B、D排除;城市化由城镇人口比例确定,因此无法体现,故C排除;因此排除B、C、D,选择A。
2.沙特阿拉伯2010-2020年人口性别比高的原因,首先沙特阿拉伯以石油工业为主,重工业发达,故迁入人口多为男性,故①④正确;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较小,故②错误;自然环境恶劣对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因此③排除;故B正确,因此B正确;故排除A、C、D,选择B。
【点睛】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也是生物学中对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率,以族群中雄性所占比例来做定义。
(2023·湖南株洲联考一模)从人口安全角度考虑,我国边境地区人口变动情况可划分为外流风险型、稳定型、封闭增长型三种类型,下表为我国所有边境县和三类地区的相关数据统计。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所有边境县均值 甲类地区 乙类地区 丙类地区
人均GDP增长率(%) 4.55 4.49 5.71 2.94
平均口岸数量(个) 0.51 0.57 0.55 0.36
少数民族比重(%) 52.55 26.53 57.29 79.57
非农业人口比重(%) 32.88 48.59 25.26 23.58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8.20 9.14 7.88 7.47

3.甲、乙、丙地区分别是()
A.外流风险型、稳定型、封闭增长型 B.外流风险型、封闭增长型、稳定型
C.稳定型、外流风险型、封闭增长型 D.稳定型、封闭增长型、外流风险型
4.提高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的有效措施是()
A.外流风险型地区加大矿业开发规模 B.稳定型地区进行生态移民
C.封闭增长型地区鼓励生育 D.加强边境地区人口监测和流动管理
【答案】3.A4.D
【解析】
3.读图可知,甲类地区口岸个数较平均数高,少数民族占比少,非农业人口和受教育年限都是三类地区中最高的,人口外流的可能性最高,最可能为外流风险区;丙类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少数民族占比高,农业人口多,由此可推测其相对封闭,人口流动性弱,自然增长率较高,故丙为封闭增长型;而乙地除了人均GDP增长率最高外,各项数据大致处于甲丙两种类型中间,最可能为稳定型,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外流风险区,人口外流、人口负增长,应调整经济结构,重振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而不是大力开发矿产资源,A项错误;材料中并无提示稳定型地区需要生态移民,B项错误;封闭增长地区,人口流动性弱、增长速度快,还鼓励生育,会加大对边境地区资源环境的压力,C项错误;加强边境地区人口监测和流动管理,可有效提高边境地区的人口安全性,D项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
(2023·内蒙古赤峰高三统考期末)下图为某省2010年和2020年GDP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知,五城市中()
A.人口均以自然增长为主 B.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C.产业发展方向趋于相同 D.常住人口数量均减少
6.甲城市常住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出现再城市化 B.增加社会失业率
C.加剧人地矛盾 D.加速人口老龄化
7.丁城市应对常住人口变化,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承接产业转移 B.改善环境质量 C.发展假日旅游 D.发展交通运输
【答案】5.B6.C7.A

【解析】
5.根据材料可知,甲城市2020年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上升,说明该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或机械增长为主,A错误;各城市的人口比重变化较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B正确;该图是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图,从图示中无法判断产业发展情况,C错误;图示为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不代表人口数量,D错误。故选B。
6.根据所学可知,再城市化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上升,说明还处在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未进行,A错误;2020年比2010年甲城市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上升,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密度大,可能会加剧人地矛盾,C正确;相比于其他城市,2010-2020年,甲城市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最多,说明甲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错误;甲城市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说明人口增长当中机械增长较多,大量劳动力迁入,人口老龄化减缓,D错误。故选C。
7.根据图示可知,丁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减少,因此,丁城市最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口迁入,A正确;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假日旅游、发展交通运输对于人口的迁移影响较小,影响人口迁移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的变化应该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率。
(2023春·湖北高三阶段练习)至202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315亿人。下表示意1920年以来美国每十年人口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年)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人口增长率(%) 15 16.2 7.3 14.5 18.5 13.3 11.5 7.8 13.2 9.7 7.4

8.由表中数据可推测美国人口的变化特征为()
A.增速一直变快 B.1960年人口增长最快
C.总量有增有减 D.1931~1940年增长最慢
9.影响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①出生率②移民③婚姻④宗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21世纪以来美国人口增速减缓对美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A.环境承载力下降 B.人口性别比失调
C.劳动力严重不足 D.产业结构有变化
【答案】8.D9.A10.D
【解析】
8.根据图中数据显示,美国人口增长的增速呈波动变化,A项错误;表中1960年的数据18.5%最大,是指1951~1960年期间的十年增长最快,不是1960年这一年增长最快,B项错误;同理,图中1940年的数据7.3%最小,说明1931~1940年人口增长最慢,D正确;美国人口增长的增速都是正值,人口总量一直增加,C项错误。故选D。
9.人口增长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受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影响,①正确。机械增长受人口迁入和人口迁出影响,也即移民因素。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受移民因素影响较大,②正确;婚姻、宗教对美国人口增长影响相对较小,③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10.21世纪以来美国人口增速减缓,对劳动力数量、消费需求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美国产业结构,D项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环境承载力会提升,与人口增速减缓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美国人口增速减缓对人口性别比例影响不大,同时不会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BC项错误。故选D。
【点睛】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1.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可以由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得到: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2.人口的迁入、迁出:人口的迁移,会影响人口的增长。自然灾害、政策、经济等因素,都会影响人口迁移的方向。
(2023·辽宁抚顺高三期末)下表数据为我国某内陆城市部分年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读表完成问题。
年份 1991 2001 2011
人口数量(万人) 597.4 674.5 781.7
①(‰) 5 5.5 5.5
②(‰) 15 3.5 4.5
③(‰) 16 9.5 12
④(‰) 20 9 10

11.表中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字代号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该市的人口变化可能导致该市()
①交通拥堵②用工紧张③环境污染④住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1.A12.C
【解析】
1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此规律可以看出①+②=④,可以推出④是出生率,③是增长率,C,D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1991年到2011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死亡率下降,所以②为死亡率,B错误;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A正确。故选A。
12.根据该市的人口数据,发现该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压力增大,出现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①③④正确,城市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增大会出现就业困难而不是用工紧张,②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多,人口压力增大,出现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2023·吉林长春高三阶段练习)下表示意我国2019年全国及北京、浙江、四川、广东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常住人口数(万人) 人口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城镇化水平(%)
2154 ﹣0.03 0.26 86.6
11521 1.54 0.81 71.4
5850 1.97 0.50 70
8375 0.41 0.36 53.8
全国 140005 0.33 0.34 60.6

12.近年来,伴随着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甲省级行政中心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影响甲省级行政区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A.社会经济发展 B.政府政策推动 C.对外交通发展 D.乡村条件改善
14.与全国相比,导致乙省级行政区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导因素是()
①经济水平②年龄结构③人口基数④生育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3.B14.A
【解析】
13.四川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亦较低,表中甲、乙、丙的城镇化水平都较高,只丁较低,可知丁为四川,同时结合常住人口数,可知甲为北京,乙为广东,丙为浙江。根据上题可知甲是北京市,从题干“伴随着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甲省级行政中心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信息,联系实际可知,北京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近几年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通州,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一通州,为政府政策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原因一是养孩子的成本较高,二是高房价惹的祸,推高了年轻人的结婚成本,高房价导致了我国的结婚率偏低,而离婚率偏高,从而导致出生率偏低,自然增长率低,而广东省经济水平高,就业就会多,收入水平高,相对来说一是能养得起小孩,二是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来就业,青壮年劳动力处于生育年龄,因此自然增长率偏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逆城市化一般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轿车的普及,而北京逆城市化主要是因为政策的推动。
(2023·湖北高三阶段练习)据悉,自2008年以来,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状况逐年缓解,总人口男女比例已连续10年下跌。但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的社会问题突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长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有()
①计划生育政策②传统文化观念③传统农业生产方式④非法胎儿鉴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近年来,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状况得以缓解的主要原因是()
①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②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③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现阶段,我国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女性劳动力不足 B.男性婚姻压力大 C.加剧社会不稳定 D.生育率下降
【答案】15.D16.B17.A
【解析】
15.一直以来的季风水田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农村逐步形成重男轻女的思想,早起的计划生育。导致指向生儿子,一些医疗机构非法进行胎儿鉴定、堕胎,致使女孩儿出生少,男女比例失衡。所以答案选择①②③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适当放开,比如单独二胎、全面二胎及三胎等,但是并没有全面放开,故①表达不当。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传统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思想束缚减轻,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劳动力依赖程度减轻。②③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目前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男性劳动力人口多于女性,但是人口基数大,女性劳动力并不缺乏,A不是我国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影响。男性青壮年多于女性,致使部分男性婚姻压力加剧,B是我国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影响,B不合题意;未能成家的部分男性青壮年缺乏家庭责任感,加剧社会不稳定,生育率相比于男女比例均衡情况下有所下降,CD是我国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影响,CD不合题意;故只有A不是我国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影响,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国家。改善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国家加大对医院等性别鉴定机构生育选择的严格管理和监控;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
(2023·吉林高三校考期末)下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
A.人口总量每增长1亿人所用的时间均在10年以内
B.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C.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下降
D.与1964年相比,1982年的0~14岁人口比重低、数量少
19.我国历次人口普查()
A.第一次前后人口自发地大规模迁往边疆
B.第三次后人口增长变缓受政策因素影响
C.第四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出现了老龄化
D.第六次预测我国劳动力数量将大幅增加
【答案】18.C19.B
【解析】
18.1953年人口总数5.94亿人,1964年人口总数6.95亿人,人口增长了约1亿人,但用时11年,超过10年,A错误;图中只能看见总人口数、分年龄段人口占比,不能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B错误;1990~2000年人口净增长1.32亿人,2000~2010年人口净增长0.74亿人,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下降,C正确;1964年人口总数6.95亿人、0~14岁人口比重40.69%,1982年人口总数10.08亿人、0~14岁人口比重33.59%,1982年的0~14岁人口比重低,但由于人口总数上升,数量增多,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19.1953年人口不是自发迁往边疆,而是在国家组织下进行的,A错误;1982年以后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变缓,B正确;第四次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5.5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才出现老龄化,C错误;第六次人口普查中0~14岁人口占比16.6%,是六次人口普查中占比最低的,预测我国劳动力数量将大幅减少,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某一年龄段人口数量不仅要看这一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还要看人口总数。
(2023·河北邯郸高三期末)近年来,德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重新开始全职就业,成为与年轻人一样“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德国众多老年人开始全职就业的根本原因是()
A.就业政策调整 B.育龄妇女数量少
C.人口出生率低 D.人口平均寿命长
【答案】20.C
【解析】
20.大量老年人就业说明德国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德国育龄妇女数量并不少,只是生育意愿低,导致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进而导致劳动力短缺,因而人口出生率低甚至负增长是德国老年人全职就业的根本原因,C正确;就业政策调整、育龄妇女数量少、人口平均寿命长都不是老年人开始全职就业的根本原因,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本文标题: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人口增长与人口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203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2039.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