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如下
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冲刷(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
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③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⑥西南:地质灾害多。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
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经济效益 |
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
生态效益 |
①防止生态环境恶化;②降低污染,净化环境;③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
社会效益 |
①改善农民生活环境;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
(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
经济效益 |
①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②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污染治理费用 |
生态效益 |
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
社会效益 |
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工艺精良,经验丰富;市场需求大(文化习俗、品质优良)
列入名录的原因:利于传承古技法;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具有美学、历史文化价值。
传承的意义: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增加相关旅游资源;传承传统技艺;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衰落的原因: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市场需求小(实用性降低、产品单一、现代产品的冲击);产业效益低(生产规模小、市场需求有限)、不注重保护。
保护措施: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政府政策扶持;革新工艺,提高竞争力;挖掘文化内涵,传承技艺;扩大市场占有率(产品类型多样化、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品质)
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
原则:尊重民意,以农民为本;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发展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完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
发展方向:
经济方面(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开发“乡村游、农家乐”等旅游形式、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招商引资,增加农村就业)、文化方面(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保护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民族文化、重视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和继承发展、弘扬优秀文化)、生态方面(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乡村田园风光、防治“四害”、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环境方面(清洁乡村卫生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完善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厕所革命)
上一篇:走进地理新高考
下一篇:高考地理九大农业技术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057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