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吃肉包含的地理学知识
这四个圈离得并不算远,都在欧亚大陆上,纬度都是中低纬度地带。最有趣的就是有喜欢吃猪肉的(中国),有不吃猪肉的(西亚),有吃牛肉的(西欧),有不吃牛肉的(南亚印度)。那为什么这样?风俗?信仰?宗教?习惯?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这其实和中国的农耕文化有关。传统中,牛是很重要的生产工具,这决定了中国是不可能大量食用牛肉。
在古代没有化肥,土地肥力下降成为农民头疼的难题,而猪的产粪量巨大,饲养一头猪一年平均产生粪便1.1吨,这还不包括尿液。如此优质的有机肥成为了农民提高土壤肥力的首选。就这样,古时的农村有了一家一户圈地养猪的习惯。可以说,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
进入到腊月,一年上头,苦过累过,饿过渴过,痛过哭过。过年了,就得放纵一下,这就得杀年猪。再苦再穷,年是要好好过的。
【补充】我国腊肉制作南方多于北方的地理原因
1气候原因:
古代的时候因为物质贫乏,老百姓养了一年的猪在春节前才会杀,北方会几家人分一头猪,因为气候干冷,鲜肉或者熟的肉类可以存放时间较长,基本上可以度过整个春节。
而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温和,空气湿度也比较大,鲜肉保存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就会采用腌渍、熏制或风干的方法来储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南方的腊肉文化。
2地形原因:
北方多平原地带,平时采购比较方便,吃多少就买多少,所以很少会有储存的困扰。
南方则多为山地丘陵地带,交通极为不便,偏远一点的山区,人们到集市采买生活用品光下山上山就得花很长时间,如果买肉肯定就会多买一些,那怎么保存呢?还是得采用腌渍、熏制、风干的方法来储存。
西欧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说白了就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时常潮乎乎的。这样的气候特点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但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历史上,欧洲人最早是狩猎民族,以肉食为主。在欧洲,因为地旷人稀,牧草丰富,养牛比较省事。牛的体积比较大,产肉多,而且热量高。另外相比猪肉,牛肉的天生腥味不大,所以烹饪简单,对于以煎、烤为主的欧美人来说,比较方便处理。所以牛肉受到欧洲人的青睐。为什么西亚穆斯林不吃猪肉,你说宗教信仰使然,但宗教信仰必然和地理有关。
西亚在历史早期也吃猪肉,古巴比伦时代的环境还是比较湿润的(为什么叫“空中花园”呢),那时候是养猪的,两河流域也算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猪在西亚的消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这里炎热干燥,加之人类活动的破坏,很多地方荒漠化。猪吃得多,环境恶化后人们的粮食供给都出现了问题,更别说养猪了。沙漠里更无法放猪,狗吐舌头散热,而猪汗腺不发达,无法在炎热的环境下生存。于是猪就这样在西亚消失了,后来也逐渐被引入到宗教约束。
印度人为什么不吃牛肉?
对于印度教徒们来说,牛是一种非常忠实的伙伴,在印度教中非常神圣和崇高地位的。他们会将牛作为一种寄托的载体,通过养牛可以洗掉他们心中的罪孽。
牛在印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在路上见到牛,有时候还会趴在地上给牛喂食,可以说印度牛在印度享受极高的自由权利,生在大街上,长在大街上,自然也不怕行人。如果是病牛或者年龄较大的牛还会被送往“圣牛养老院”安度晚年
但这样的习俗是一开始就有的吗,印度教义里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跟当地的气候有关系。
印度半岛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相当集中,最高月降水量直接冲出坐标系。这样的雨水量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孟加拉国就是以发洪水著名。
印度洪涝
洪水来临,土地被淹没,没饭吃了,一看有头牛,宰了吃吧。但水退后,要种地了。种地第一步——犁地。假如在中国北方家里牛被吃了,人还可以努努力自己犁,但是别忘了那是旱田。印度种水稻,那是水田,水田都是泥,人哪里拉得动。插秧的话,地硬的插不进去啊。
所以长时间的经验教训,让人们意识到,无论水灾有多么严重 ,牛都不能吃掉。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吃肉的故事,这就是地理的思维方式,以地理的视角看这个有趣的世界。
上一篇:什么是冰盖,冰盖的概念是什么?
下一篇:高中地理基础考点答题模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838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