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漫谈住房与气候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5-1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气候息息相关。就居住来说,建造房屋必须要考虑气候的影响。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房屋,营造一个保护性的、舒适的小气候环境,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所以,房屋的结构首先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使之便于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而避免不利的气候影响。
  我国建造的房屋一般采取坐北朝南的方向,就是利用向南的房屋在冬季可以多接收阳光,夏季多刮南风的有利气候条件;房屋北面少门窗,则可减少冬季寒冷北风的气候影响。
建筑物所选用的材料也因气候而异,因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需要一定性质的材料,而且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也才具备这种天然材料,如我国北方建房多采用木料,而南方建房多采用竹料。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则利用冰雪为材料建造房屋。
  建筑物的结构也随气候而异。我国南方房屋一般高大,是适合于那里的闷热气候条件,便于通风、散热、散湿;北方房屋一般低矮,则适合于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保温。
  由于房屋的材料、外形、结构的差异,使世界各国的房屋各具特色,成为各地风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劳动人民在长期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发展起具有地方风格的各种住房:
  东北的炕

  由于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寒极”,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居民住房矮小、紧凑、密闭的特点很明显。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温,另一方面也是为适应低湿的气候条件,就年平均湿度而言,哈尔滨比成都低15%,比武汉、广州低12%。农村一般两间为一套,内间是卧室,以炕代床,这是这里居民顺应气候的智慧产物。炕用砖、坯等砌成,置内室南侧。
  内屋南侧还开设较大的窗户并贴上纸。有趣的是,窗户纸是贴在窗户的外侧。这是因为,若贴在内侧,飞雪易钻入窗台,室内温度高,使雪融化,造成窗台剥蚀;再者,由于室内温高湿重,窗户纸则会因吸湿水分而容易脱落。相反,冬季多降干雪,纸贴在窗外,反无湿落之虑。
  除了火炕,农村还普遍采用地炉、火墙等取暖方式。

  傣族的吊脚楼
  当你来到西双版纳时,就会发现,傣族人的住房是用木料和竹子搭起来的。房子是用几根木柱撑起的,离地面约两米高。每幢房子四周还有1米左右高的围墙,人们把这种房子称为“吊脚楼”。
傣族人造这样的住房,是与西双版纳的湿热气候密不可分的。这里夏季长达200多天,白天的气温常在35℃以上,高时可达40℃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86%。人们生活在这样又湿又热的气候环境里,自然要想办法使室内温度降低些。
  吊脚楼下空旷,通风性能好,不但白天气温不会升得很高,而且夜间降温也快。竹楼高而相对干燥,也可以大大减少风湿病的发生。
  海南岛的石头房
海南岛地处我国低纬度地区,常年无冬,气候炎热多雨,且常受热带气旋侵袭。所以,这里许多居民都用石头砌墙,而且墙体很厚。石头房低矮、密闭且墙厚、窗小,可有效地抵御台风,并起到降温作用。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居住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特别是陕北等地的居民,常沿着山坡挖成洞,作为住房,并称此为“窑洞”。
  过去,这里的居民之所以喜欢洞居,是因为那里雨量很少,空气十分干燥,而且冬冷夏热,温差大,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认识到,窑洞内的温湿小气候环境,就可以避免干燥气候带来的麻烦。不仅如此,那里的土质和干燥气候也适合于挖洞居住。
  青藏高原上的庄窠住宅
  青藏高原,夏季早晚酷似严冬,中午太阳光照强烈,终年少雨,风沙较大。这里流行一种高墙包围着的住宅,叫做“庄窠住宅”。“窠”原意是指鸟兽做的窝,此处意指高墙包围着的住宅。这种房屋环靠高墙而建,并带有廓檐。
  庄窠住宅的产生,与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高出屋面的庄墙,厚度约1米,可有效地防止风沙侵袭。又由于雨量较少,降水强度不大,屋顶为平面,且坡度平缓。这既能避免屋顶面的黄土被雨水冲走,又可以利用屋顶面作晒场。

  本文标题:漫谈住房与气候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804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8046.html

    标签:气候住房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