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地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创造型人才(3)
2、重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方向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地理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地理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具有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特性,这就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材料。教师应善于捕捉与构想克服思维定势的问题,提高学生变通求异能力,在活动中可采用逆向、横向、多向等思维方法,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比如.我县地形结构呈三面环山,开口向东南的“马蹄形”特点,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这使得我县在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下,降水丰沛,而且冬季由于西北山地的屏障作用,阻挡了冷空气南侵,有利于农业生产。在野外考察活动中,教师提出,如果我县地形“马蹄形”开口向西北,而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那么我县水系分布、气候特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对农业生产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这种结合乡土实际的逆向思维问题,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心理,进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集思广益,综合提高
集中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信息,朝着一个方向,去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人通过发散性思维,有可能突破原有的知识圈,然而,如果只满足于发散性思维,那么人们思路就可能是“天马行空”,没有实际价值。对于创造来说,一团乱麻式的答案是无济于事的,因而.要有所创造,必须有集中性思维的参与。在地理课外活动中,集中讨论式是经常采用的好方法。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酝酿,就同一问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往往在热烈的讨论中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我校乌山地理夏令营,教师以如何发展老区经济为题,要求学生在地理考察中认真思考,提出切实可行方案。而后,召开小组讨论会,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各抒己见,激烈争论,互相启发,新方案不断被否定或被补充,最终达成共识.选择出较满意的答案:要想富,先修路,要先解决交通问题;利用乌山地区独特的花岗岩地貌,发展旅游业;利用广大荒坡草地,植树造林,种植水果,既提高经济效益,又保持水土;利用当地丰富的草地资源和村民传统的编织手艺,发展草编手工业;重视茶叶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老区科技教育事业等。学生在方案的讨论选择中,会提出有创造性的独特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途径,同时,在讨论中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下一篇: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804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