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都市圈:创意产业之都(2)
近年来,随着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多,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伦敦人对休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伦敦家庭每周的平均消费约为500镑,比英国平均水平高出25%;而其中,看电影、欣赏戏剧、参加时装秀等活动的花费,伦敦人更是高出英国平均水平近30%。
如果说蜂拥而至的创意人才带来了满脑袋的点子,而伦敦人的消费能力算是肥沃土壤的话,那么时代大环境一定就是促使创意产业在伦敦开花结果的温暖阳光了。从18世纪的头号海军强国,到19世纪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历史上记载着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辉煌昨天。然而,两个百年过后,随着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污染严重的产业,渐渐被列入黑名单。而像创意产业这样,不需要消耗能源和自然资源、也不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只要充分开发人脑就创造财富的的新兴产业,开始成为新宠。
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当时被称为"政坛一股清风"的他,一心想改变老工业帝国陈旧落后的形象。于是,一个"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诞生了,布莱尔亲自担任了工作组主席。不久,英国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来分管创意产业。由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理念,又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伦敦市政府也决定把创意产业作为自己的核心产业来经营,"创意伦敦"的概念应运而生。伦敦市长办公室和伦敦发展署把握着大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前者主要负责制订方针,后者落实细节提供协助。
多年来,大伦敦政府帮助解决了许多创意产业在投融资、房地产、人才培养等方面碰到的问题,并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进行扶持。同时,他们还组建了一些更加专业化的协调机构。
伦敦市长和电影行业一起合作创立的摄影伦敦成立于2004年。它们负责提供拍摄建议,联系摄制场地,取得拍摄许可,寻找当地演员,推荐后期制作等等。而在2004年之前,所有这些手续,都需要拍摄方自己去一家一家去联系办理。成立四年来,大到好莱坞巨片、小到音乐录影带,摄影伦敦已经协助拍摄了近2000部作品。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喜欢来伦敦,伦敦一跃成为世界上继纽约和好莱坞之后,第三大热门的拍摄地点。设立并理顺从上到下的工作架构,让伦敦尝到了甜头。然而,政府对于创意产业的扶持,并不止于此。他们还另有一条从下到上的道路。
为纪念纳尔逊将军而建立的特拉法加广场,是伦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然而,在这个古老的广场上,我们却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广场的三个角落上,都矗立着古老的骑士雕像;然而,在第四个角落上,我们却发现了一座非常现代的、彩色的、全玻璃建筑模型。当年的建造者是打算在这里竖上第四座骑士雕像。因为资金不够,这个项目只好不了了之。于是,从1841年广场落成以来,这根立柱上一直是空的。直到2005年,伦敦政府决定启动一项叫作"第四立柱"的活动,把这个空置的平台,提供给年轻活跃的灵感做舞台。第一件亮相的作品是伦敦雕塑家马克·奎因的怀孕女子像。此后,作品每18个月轮换一次,候选作品都在临近的国家美术馆展出。从去年11月开始,第四立柱上的主角,成了它。这件充满现代感的作品,是德国艺术家托马斯·舒特设计的一个21层楼的旅馆模型。红、黄、蓝三色有机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醒目。在民众中鼓励探讨俄和争论,为的是给创意产业营造的环境氛围。除了第四立柱,从2003年开始举办的伦敦设计节,则是一个灵感更加集中、创意更加活跃的大舞台。五年来,伦敦发展署负责为设计节提供近四成的资金援助,并协同博物馆、零售商、教育界、媒体等一起打造这个节日。每年,陶瓷、家具、珠宝、灯饰、摄影、布艺等各种设计作品云集,就像是一场视觉盛宴,不仅吸引着跃跃欲试的设计师们,也让普通人的生活被灵感点亮。如今,伦敦设计节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事件之一,也成为伦敦的一张醒目标签。当然,创意之都的标签一定还不止这一张。
上一篇:巴黎都市圈: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
下一篇:五大湖都市圈:转型唱响发展主旋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795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7950.html